袁恕己對這幅場景並不陌生,當初在桐縣那夜驚魂,他抱著阿弦跟看不見的力量對抗,幸虧崔曄及時趕到才得以破解。
如今卻仿佛同那時的qing形有些相似。
故而袁恕己不放心,最後一句雖是對阿弦說的,卻也是提醒崔曄。
誰知袁恕己前腳剛走,阿弦道:“阿叔也去吧。”
崔曄掃一眼周遭——這是在醫館。
仿佛記得在桐縣的時候,半昏半睡中阿弦曾對他抱怨:“我最討厭去亂墳崗,另外一個地方就是醫館,有很多討人厭的‘傢夥’。”
崔曄道:“我陪你守一守玄影。”
阿弦低頭道:“不用。別耽擱了正經事。”
崔曄忍不住問道:“阿弦在難過什麽?”
阿弦道:“我哪裏有難過?”
崔曄道:“如果……是因為公主,你放心,公主吉人自有天相,她不會有事的。”
阿弦緩緩抬頭:“阿叔,皇後……是真的擔心公主的生死吧?”
崔曄道:“這是當然了。”
阿弦想了想,笑道:“這就好。”
崔曄看著她笑,但這笑裏卻滿是無以言說的傷痛,崔曄本想說些什麽,最終卻隻是伸出手去,將阿弦的手握在掌心。
雖然心裏仍有一種莫名湧動的難過,但被他握住手的時候,身體仍有一種奇異的放鬆自在之感,就像是之前被黑衣鬼魂困在幻境之中無法掙脫,因他的到來而迷障破除一樣。
阿弦看著他攥著自己的手,鼻酸:“阿叔……”
崔曄“嗯”了聲。
阿弦張口而無聲,隻是在心裏想:“如果還在桐縣該多好,如果伯伯還在,我就不會來長安,就不會知道所謂身世,也不會跟大哥分開。我會安安穩穩地守著伯伯跟阿叔,高高興興等著大哥迴去。”
但是轉念間又想——這怎麽可能?就算他們一直都在桐縣,不繫舟的人仍會找上門,英俊仍會恢復身份,至於陳基……陳基……如果她不來長安,以陳基的xingqing,無法衣錦榮歸,他也絕不會迴到桐縣!
何況,人生哪有這許多如果。
“阿叔……”阿弦吸吸鼻子,張手將崔曄抱住。
就好像是倚靠荒野裏的一棵樹,獨泛長河中的孤舟。
袁恕己捉住一名活口、旋即有將人放了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武後的耳中。
“這個混帳睚眥,”武皇後早也知道袁恕己在軍中的諢號,氣急之下竟罵了出來,“他是失心瘋了不成?誰給他這樣大的膽子!”
正大理寺卿在宮中,武後痛斥一番,讓立即傳袁恕己進見。
來至含元殿,內侍傳稟。
袁恕己步入明堂,還未行禮,就聽女子的聲音道:“袁恕己,你可知罪。”
之前述職麵聖,見的畢竟是高宗,跟這傳說中的“武皇後”麵對麵,卻還是頭一次。
又聽這把聲音高高在上,竟比先前高宗的聲音還多幾分威嚴,袁恕己垂頭斂手道:“娘娘恕罪,請恕下官並不知娘娘指的是什麽。”語聲雖還平靜,心裏已緊張的幾乎繃斷弦。
武後冷哼:“今日你是不是在市井中捉拿到一名賊徒,轉瞬卻又將他放走了?你這是何意,跟賊人勾結一氣了?”
袁恕己道:“原來皇後娘娘所指的是此事,下官將人放走是事實,但卻並非勾結一氣,相反,正是為了及早破案。”
武後冷笑:“你莫非是想用放長線釣大魚的法子?”
袁恕己道:“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武後麵上的怒色減了幾分:“那還有什麽其他原因?”
袁恕己暗中捏了捏手掌,深吸一口氣才開始說道:“迴娘娘,下官雖將人拿住,但此人胸懷死誌,就算是嚴刑拷打隻怕也不會招供,何況就算熬到他招供,也不知又要過多久,隻怕耽擱了……先前下官在豳州之時,曾負責過一宗滅門慘案,業已經查明,朱雀大街身死的宋牢頭正跟那滅門案中的當事人錢掌櫃有些牽連,故而下官想借舊日之事,傳信給那錢掌櫃,讓他迷途知返,有所頓悟。”
武後聽了這樣內qing,皺眉道:“如何長安城的案子,還跟豳州的人有關?”
袁恕己道:“下官覺著癥結就在此處,那豳州案的當事者錢掌櫃,一家人全都死於非命,他卻在長安興風作làng,這其中大有蹊蹺。”
武後道:“依你之見,是什麽蹊蹺?”
袁恕己道:“隻有錢掌櫃自己最清楚。”
武後道:“原來你是想對這賊人動之以qing曉之以理,隻怕你白費了心思,他們已經是亡命之徒,怎會被你三言兩語說動?聽說你在豳州以手段雷霆著稱,怎地來到長安,卻變得如此瞻前顧後?”
袁恕己道:“臣也是……投鼠忌器。”
武後冷笑兩聲,道:“我早就猜到崔曄大概已經將太平之事告訴了你,你果然知道了?”
袁恕己道:“天官也是想督促下官及早破案。”
武後道:“那麽你放走那人犯,莫非也是天官的用意?”
“並非如此,”袁恕己正色道:“隻是下官一個人的淺見。天官還曾勸阻下官不可如此冒險。”
武後聽到這裏,復笑了笑:“好,你雖然行事有些莽撞衝動,但卻不失是個光明磊落、敢作敢當的,既然如此,我就再給你一個機會,你一定要替我找迴太平!如果她有個什麽萬一,那麽……你就去給她陪葬!”最後一句,卻有些冷測測,不容分說。
袁恕己退出含元殿之時,背後已經被汗濕透,北風一chui,濕淋淋冷冰冰地貼在背上,難受無比。
袁恕己長籲了一口氣,抬手背抹去額頭的冷汗:“英俊先生,這一次,我就當是已經還了你的保舉之恩了。”
當夜,太平公主失蹤的消息忽然不脛而走。
同時,坊間有一個詭異的流言在傳播。
原來這一夜,長安城裏各處張貼著一張字紙,上頭隻寫著寥寥幾個字,乃是:廢皇後,得太平。
就在謠言四起字帖亂飛的時候,對袁恕己來說,就像是口中跟心裏都含了數不清的青皮核桃,又麻又澀。
如果這就是他放走了那刺客的“報答”,袁恕己恨不得立刻去找崔曄,指著他的鼻子罵一頓:好一個絕世餿主意。
傳言倒也罷了,可就怕給皇後知道,這當然無異於火上澆油。
其實袁恕己多慮了,因那字帖跟傳言一出,皇後已經知曉了。
“廢皇後,得太平?”望著那歪歪扭扭的字體,武皇後眼中幾乎噴火。
“姑母切勿動怒。”身旁武三思陪著小心說道,“都是些市井無賴的混話。”
“假如真的隻是市井無賴的混話倒也罷了。”
武三思會意:“難道是有人借題發揮?製造謠言?”
</br>
如今卻仿佛同那時的qing形有些相似。
故而袁恕己不放心,最後一句雖是對阿弦說的,卻也是提醒崔曄。
誰知袁恕己前腳剛走,阿弦道:“阿叔也去吧。”
崔曄掃一眼周遭——這是在醫館。
仿佛記得在桐縣的時候,半昏半睡中阿弦曾對他抱怨:“我最討厭去亂墳崗,另外一個地方就是醫館,有很多討人厭的‘傢夥’。”
崔曄道:“我陪你守一守玄影。”
阿弦低頭道:“不用。別耽擱了正經事。”
崔曄忍不住問道:“阿弦在難過什麽?”
阿弦道:“我哪裏有難過?”
崔曄道:“如果……是因為公主,你放心,公主吉人自有天相,她不會有事的。”
阿弦緩緩抬頭:“阿叔,皇後……是真的擔心公主的生死吧?”
崔曄道:“這是當然了。”
阿弦想了想,笑道:“這就好。”
崔曄看著她笑,但這笑裏卻滿是無以言說的傷痛,崔曄本想說些什麽,最終卻隻是伸出手去,將阿弦的手握在掌心。
雖然心裏仍有一種莫名湧動的難過,但被他握住手的時候,身體仍有一種奇異的放鬆自在之感,就像是之前被黑衣鬼魂困在幻境之中無法掙脫,因他的到來而迷障破除一樣。
阿弦看著他攥著自己的手,鼻酸:“阿叔……”
崔曄“嗯”了聲。
阿弦張口而無聲,隻是在心裏想:“如果還在桐縣該多好,如果伯伯還在,我就不會來長安,就不會知道所謂身世,也不會跟大哥分開。我會安安穩穩地守著伯伯跟阿叔,高高興興等著大哥迴去。”
但是轉念間又想——這怎麽可能?就算他們一直都在桐縣,不繫舟的人仍會找上門,英俊仍會恢復身份,至於陳基……陳基……如果她不來長安,以陳基的xingqing,無法衣錦榮歸,他也絕不會迴到桐縣!
何況,人生哪有這許多如果。
“阿叔……”阿弦吸吸鼻子,張手將崔曄抱住。
就好像是倚靠荒野裏的一棵樹,獨泛長河中的孤舟。
袁恕己捉住一名活口、旋即有將人放了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武後的耳中。
“這個混帳睚眥,”武皇後早也知道袁恕己在軍中的諢號,氣急之下竟罵了出來,“他是失心瘋了不成?誰給他這樣大的膽子!”
正大理寺卿在宮中,武後痛斥一番,讓立即傳袁恕己進見。
來至含元殿,內侍傳稟。
袁恕己步入明堂,還未行禮,就聽女子的聲音道:“袁恕己,你可知罪。”
之前述職麵聖,見的畢竟是高宗,跟這傳說中的“武皇後”麵對麵,卻還是頭一次。
又聽這把聲音高高在上,竟比先前高宗的聲音還多幾分威嚴,袁恕己垂頭斂手道:“娘娘恕罪,請恕下官並不知娘娘指的是什麽。”語聲雖還平靜,心裏已緊張的幾乎繃斷弦。
武後冷哼:“今日你是不是在市井中捉拿到一名賊徒,轉瞬卻又將他放走了?你這是何意,跟賊人勾結一氣了?”
袁恕己道:“原來皇後娘娘所指的是此事,下官將人放走是事實,但卻並非勾結一氣,相反,正是為了及早破案。”
武後冷笑:“你莫非是想用放長線釣大魚的法子?”
袁恕己道:“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武後麵上的怒色減了幾分:“那還有什麽其他原因?”
袁恕己暗中捏了捏手掌,深吸一口氣才開始說道:“迴娘娘,下官雖將人拿住,但此人胸懷死誌,就算是嚴刑拷打隻怕也不會招供,何況就算熬到他招供,也不知又要過多久,隻怕耽擱了……先前下官在豳州之時,曾負責過一宗滅門慘案,業已經查明,朱雀大街身死的宋牢頭正跟那滅門案中的當事人錢掌櫃有些牽連,故而下官想借舊日之事,傳信給那錢掌櫃,讓他迷途知返,有所頓悟。”
武後聽了這樣內qing,皺眉道:“如何長安城的案子,還跟豳州的人有關?”
袁恕己道:“下官覺著癥結就在此處,那豳州案的當事者錢掌櫃,一家人全都死於非命,他卻在長安興風作làng,這其中大有蹊蹺。”
武後道:“依你之見,是什麽蹊蹺?”
袁恕己道:“隻有錢掌櫃自己最清楚。”
武後道:“原來你是想對這賊人動之以qing曉之以理,隻怕你白費了心思,他們已經是亡命之徒,怎會被你三言兩語說動?聽說你在豳州以手段雷霆著稱,怎地來到長安,卻變得如此瞻前顧後?”
袁恕己道:“臣也是……投鼠忌器。”
武後冷笑兩聲,道:“我早就猜到崔曄大概已經將太平之事告訴了你,你果然知道了?”
袁恕己道:“天官也是想督促下官及早破案。”
武後道:“那麽你放走那人犯,莫非也是天官的用意?”
“並非如此,”袁恕己正色道:“隻是下官一個人的淺見。天官還曾勸阻下官不可如此冒險。”
武後聽到這裏,復笑了笑:“好,你雖然行事有些莽撞衝動,但卻不失是個光明磊落、敢作敢當的,既然如此,我就再給你一個機會,你一定要替我找迴太平!如果她有個什麽萬一,那麽……你就去給她陪葬!”最後一句,卻有些冷測測,不容分說。
袁恕己退出含元殿之時,背後已經被汗濕透,北風一chui,濕淋淋冷冰冰地貼在背上,難受無比。
袁恕己長籲了一口氣,抬手背抹去額頭的冷汗:“英俊先生,這一次,我就當是已經還了你的保舉之恩了。”
當夜,太平公主失蹤的消息忽然不脛而走。
同時,坊間有一個詭異的流言在傳播。
原來這一夜,長安城裏各處張貼著一張字紙,上頭隻寫著寥寥幾個字,乃是:廢皇後,得太平。
就在謠言四起字帖亂飛的時候,對袁恕己來說,就像是口中跟心裏都含了數不清的青皮核桃,又麻又澀。
如果這就是他放走了那刺客的“報答”,袁恕己恨不得立刻去找崔曄,指著他的鼻子罵一頓:好一個絕世餿主意。
傳言倒也罷了,可就怕給皇後知道,這當然無異於火上澆油。
其實袁恕己多慮了,因那字帖跟傳言一出,皇後已經知曉了。
“廢皇後,得太平?”望著那歪歪扭扭的字體,武皇後眼中幾乎噴火。
“姑母切勿動怒。”身旁武三思陪著小心說道,“都是些市井無賴的混話。”
“假如真的隻是市井無賴的混話倒也罷了。”
武三思會意:“難道是有人借題發揮?製造謠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