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基道:“不忙,你先睡,我看著你睡得安穩再去。”


    阿弦心頭一暖:“大哥,真的不用。你明兒還要迴府衙,若熬出黑眼圈來,大家都隻當你的傷仍沒好可怎麽了得?”


    因陳基的傷已好了大半兒,明日便要迴府衙當差了,所以今晚上兩人都早早睡下。


    陳基聽了阿弦如此說,才笑道:“比之前更懂得關心人了。好,那我便去睡了,你也不許做夢了。”


    阿弦點頭,並未跟陳基解釋,她的那些夢,卻並不是她自己所能控製的。


    是啊,就算她的夢境再真實,是一個個活生生或者曾活生生的人的真正經歷,但畢竟是夢。


    而人永遠無法控製自己的夢境是好是壞,不然,這世間將永無噩夢。


    次日,陳基早起做了飯,兩人吃罷後,阿弦送他出門。


    陳基道:“我中午得空就會迴來,你且記得不要亂走。”


    那句“免得惹事”,終於未曾說出來,隻是一笑,在她肩頭拍落:“若是覺著悶,就去附近逛一逛,隻是別走遠了……我可不想玄影才找迴來,咱們剛剛團圓,卻又節外生枝,你若不見了,我卻不知往哪裏找去。”


    見阿弦答應,陳基又道:“我的錢都放在你房間chuáng頭的那個櫃子裏,並不算太多,你拿了去,若是喜歡什麽自個兒買些就是了,別怕花錢,以後還會有的。”


    叮囑過後,陳基一路往府衙去。


    才走到半路,忽地一輛馬車從背後疾馳而來。


    陳基隻當是路過,便往旁邊讓了開去,誰知那馬車在經過他身邊兒的時候,緩緩停下,車中人探頭道:“可是京兆府的張翼張爺?”


    陳基見竟知道自己,忙拱手:“不敢,正是在下。”


    那人跳下地來,還禮道:“張爺請上車,我們家主人有請。”


    陳基問道:“這……敢問貴主人是誰,為何請我?”


    那人笑,笑裏卻透出幾分倨傲:“我們主人是誰,張爺去了就知道,我隻能告訴你,我們家主人跺跺腳,這長安城半邊兒城都要抖三抖。”


    陳基滿懷狐疑,卻也知道這種看似大有來頭的門第相請,並沒有給人後退的選擇餘地。


    陳基走到車邊兒,縱身一躍上了車。


    當車廂門打開,陳基看到裏頭坐等之人時候,臉色大變,忙後退至車門處,伏身跪倒!


    且說阿弦目送陳基離開,迴到屋裏。


    玄影亦步亦趨跟在身後,兩人迴到房間,阿弦坐在chuáng頭,雙腳隨意在chuáng邊兒亂晃,手撐著chuáng沿,悠閑地仰頭打量這簡陋鬥室。


    雖然這房子的老舊程度幾乎跟桐縣的小院不相上下,但對阿弦來說,卻更多了一份親切,就算是積灰的窗台,吱呀亂響的老chuáng,以及那掉漆的櫃子,都顯得尤其可愛。


    此qing此景,她實在是極為滿足,唯一的缺憾,就是老朱頭不在。


    阿弦低頭看向玄影:“要是伯伯在就好了,不過……他一定會先去看他的廚房如何,現在這個廚房他一定不會滿意。”


    玄影蹲坐地上,把頭一歪。


    提到老朱頭,阿弦本還有許多話要說,但眼睛已經有些不舒服了,忙止住。


    阿弦轉頭看著那chuáng頭木色斑駁的櫃子,跳起身來:“大哥說他的錢放在這裏,我們拿一些出去買點好吃的好麽?”


    玄影站起身來:“汪!”


    阿弦笑,已打開抽屜:“要是大哥問起錢怎麽少了,我就說被你吃了。”


    抽屜裏放著幾樣雜物,其中一個灰色的不算很大的布袋子,阿弦拎起來打開,粗略一數,大概也有一百多錢,不算太多。


    想來也是,陳基雖來長安的早,但做的是低末雜役,月俸甚低,但卻仍要不時地用些酒rou錢奉承府衙裏的人。


    先前因要搬出府衙,租了這房子後,身上已經所剩無幾。


    所以陳基身上的傷雖然還未好的十分,卻不敢耽擱,仍是早早地迴府衙去了。


    可雖然是區區地百餘錢,對阿弦來說,卻仿佛是世間極珍貴的東西了,她小心地將錢袋子係好,好生放在胸口貼近心髒的地方,又用手按了按,滿心喜悅。


    這是陳基所有的錢了,他全都jiāo給她。


    這讓阿弦有一種朦朧滿足的錯覺。


    阿弦又在這院子裏巡視了一遍,才帶上玄影,開門出外。


    長安畢竟是國都,其熱鬧並非偏僻的桐縣可比,在桐縣,從阿弦跟老朱頭住的院子到縣衙府衙,在極冷的天氣以及夜晚的時候,一路上遇見的人往往屈指可數。


    然而在這裏卻不一樣。阿弦才出門,就看見兩個路人從門口經過,等出了巷口,卻見猶如趕上了集市一樣,兩邊路上的人川流不息,就好像整個桐縣的人都在這裏了。


    阿弦迴頭道:“玄影跟緊我,別走丟了。”


    玄影果然湊在她身旁,身子時刻貼著阿弦的腿,阿弦見狀也就放心了。


    阿弦畢竟初來長安,並不知詳細,原來這平康坊是長安的第五坊區,東鄰東市,北隔chun明大道與崇仁坊相望,南鄰宣陽坊,都是極熱鬧人口複雜的坊地。


    因當時尚書省在皇城東,故而相鄰的崇仁坊跟平康坊等,儼然也成要地,坊內設有各地駐長安辦事處,時稱進奏院,崇仁坊有進奏院二十五個,平康坊有十五個,可見密集。


    而這兩坊也成了全國各地的舉子上京,外省駐京都官吏、以及各地進長安之人的最熱鬧聚居所在。


    每年聚居兩坊之中的三教九流,四方五地之人,少則數千,多則數萬,這些人又多是年輕任俠之輩,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吃酒唱曲,談天論地,吟詩作賦,有時候晝夜喧鬧,燈火無絕。


    因為世qing如此,這平康坊裏又有一樣最出色的……不是別的,正是青樓行院。


    因為上京趕考,選人,以及來京城裏碰運氣的多半都是些年輕氣盛之輩,或者薄有資財,或者出身豪富,這些人當然最愛風花雪月,但凡聚會,則少不了ji女坐陪湊趣,故而平康坊又是長安城裏最為著名的風流淵藪、“煙花之地”。


    阿弦當然不知這些,目之所及,隻覺著實在熱鬧的如同圖畫一般,且不僅僅是唐人,更有域外之人,時常看見牽著駱駝的高鼻碧眼者經過,又有一些風流公子招搖過市,身後跟著通身黝黑腰係麻布的崑崙奴。


    更不必提那些時下的新奇玩意兒了。阿弦覺著自己的雙眼幾乎都忙不過來了。


    且又有一宗好處,因為這裏的人實在太多,陽氣旺盛,故而鬼魂竟極少見到,阿弦放開心懷,跟玄影逛了兩條街,才覺著腳累。


    她雖然愛逛,卻不敢花錢,畢竟陳基的所有身家都在她懷裏了,那些銅錢對她而言個個珍貴,少一枚都覺著rou疼。


    阿弦正靠在牆邊兒歇腳,忽然間聽到一聲轟然雷動地叫好。


    頭頂有人道:“昔日王勃王子安,寫那《滕王閣序》的時候,不過是瞬間揮筆而就,不知今日盧升之又當如何?”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