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這數點,京兆府裏的眾人都紛紛地來探看陳基,其實不僅京兆的人,連別的衙門的人也聞訊而來,想看看那個不畏生死力護兄弟的“雜役”是什麽模樣。
其中便有一位大理寺的差官。
差官端詳陳基的臉:“這位兄弟看著甚是眼熟,莫非我之前來的時候見到過?”
畢竟是個捕官,眼力跟記xing都是一流,當初陳基去大理寺碰壁,此人是見過他的,時隔兩年多,仍舊有些印象。
陳基苦笑:“不瞞大哥,當初我才來京都的時候,本想去大理寺尋個差事的……”
此人一驚,又凝視陳基片刻,恍然大悟,瞬間心中頗為愧疚,便道:“原來如此!唉,當初對於差官的要求十分嚴格,兄弟又是才上京來的,故而我們竟……但如今不同了,我們老大也聽說過你的事,迴頭我跟他說一聲兒,若還有差官的職位,非兄弟莫屬。”
陳基心頭一顫,qiáng按捺住驚喜:“隻怕不好,畢竟我才得罪了李將軍……”
“哼!”差官臉色一沉,見左右無人,放低聲音道:“你總算也在京都這數年,怎麽不知道我們部裏跟李義府的恩怨?”
陳基是個極聰明的人,道:“哥哥說的是……‘淳於’?”他小聲吐出最後兩個字。
差官點頭,咬牙道:“正是,當初我們畢寺丞跟段正卿的公案,大理寺上下,可都記得呢!”
當初,大理寺曾有個叫淳於氏的女囚,李義府無意中看見,驚為天人,便暗中將此女收為妾室。
誰知此事被大理寺卿段寶玄如實揭發上奏,李義府便bi迫經手此事的大理寺丞畢正義在獄中自縊,以絕證供。
此事又牽連了段寶玄跟禦史王義方,王義方因在殿上痛斥李義府,被高宗貶斥。
因為高宗的袒護,這宗公案便被悄然揭過了,但是公門裏的人最是記仇,等閑又哪裏會忘記?
陳基領會此意,動容道:“若真的能成為大理寺的一員,兄弟死也甘心。”
差官點頭,忽地問道:“是了,那位明德門打了李洋的小兄弟呢?”
陳基道:“他先前有事出去了。”
差官笑道:“聽說他隻有十四五歲,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你們兩人一個有勇一個有義,果然不愧是兄弟。”
正說到此,就聽外頭有人道:“大哥!”
原來是阿弦領著玄影跑了進來。
差官忙起身迴頭,仔細打量,見眼前人身形柔弱,容貌清麗……竟比傳說中年紀還小!實在想不出是個能打傷李洋的人物。
此人咋舌之中,阿弦見外人在,便止步抱拳行了個禮。
陳基掙紮起身:“這位是大理寺的楊差官……”
阿弦忙按住他:“大哥別動!”
楊差官望著阿弦,含笑道:“英雄出少年,我今日才信了。好了,我不打擾你們兄弟說話,先行告辭。”
陳基yu起身相送,差官攔住:“自家兄弟何必客套,好生養傷,我改日再來。”
陳基忙道:“弦子,幫我送哥哥!”
楊差官笑道:“不必勞煩啦。”舉手作揖,臨轉身之時目光一動,看見玄影脖子上的項圈。
差官一驚,定睛細看,眼中透出狐疑之色。
他忙又抬眼看阿弦,卻見阿弦隻盯著陳基,並未留意自己……差官眼神數變,卻未曾吱聲,仍是轉身去了。
剩下兩人一狗在屋裏,陳基因方才那差官的話,心中又驚又喜,他沉寂混沌了這兩年時光,本以為永無出頭之日了,卻想不到“禍兮福之所倚”,難道以後……當真要時來運轉了麽?
他因心裏念著此事,幾乎沒留心玄影也在chuáng邊兒,直到玄影叫了聲,才迴神。
“玄影?”陳基詫異道:“你從哪裏把它找了迴來的?”
阿弦不敢跟他說被賀蘭敏之軟禁以及兩人動手的事,怕他又擔心,便道:“我在街頭閑逛,可巧就找到了。”
陳基笑道:“好好,這下可是一塊兒石頭落了地了?”
阿弦低頭也摸了摸玄影的頭,陳基目光轉動,驀地看見玄影脖子上的項圈:“那個是什麽?”
阿弦搖頭道:“我也不知道,玄影跑迴來的時候,脖子上就戴著這個。”
陳基見那項圈做工jing細非常,十分華貴似的,便道:“你摘下來我看看。”
阿弦答應,蹲下身子想要解那項圈,摸索半晌,卻不得其門而入。
原來這項圈上並沒有什麽明顯的開關處,若要取下,隻有將它從玄影的脖子上順著頭擼下……怎奈阿弦又試了半晌,那項圈卻隻卡在玄影的頭跟嘴之間,無法取下。
阿弦道:“怪了,怎麽摘不下來?”
陳基道:“那就算了。玄影脖子上怎麽受了傷?你取些我用的傷藥,給它敷一敷。”
阿弦才答應了聲,猛地想起了自己迴來的用意,急上前道:“大哥,趁著現在風平làng靜,咱們走吧?”
陳基一愣:“去哪裏?”
阿弦道:“先前不是說要離開京都麽?咱們、咱們就仍迴桐縣去好麽?”
陳基心頭咯噔一聲,正不知如何跟阿弦說,玄影迴頭,衝著門口“汪汪”叫了兩聲。
兩人不約而同看去,就見有人從門側徐步走了出來,笑道:“這裏怎麽多了一隻狗?我還當是聽錯了呢。”
進門的卻正是宋牢頭,阿弦道:“宋哥。”
宋牢頭笑著點點頭:“你從哪裏找來一隻狗兒?”
掃過玄影的時候,也看見它脖子上的項圈,眉頭微微皺起,卻又轉為若無其事之色。
阿弦道:“這是跟我一塊兒來長安的,半路走失了,今日恰好在路上遇見。”
陳基忙又要起身,宋牢頭卻比他更快,上前一步將他按住:“若是再動了傷處,就是我的罪過了。”
陳基道:“怎麽好趴著跟您說話。實在是太無禮了。”
提起牢頭,一般人都覺著無甚出奇,不過是看守監牢的罷了。可就算是看守監牢,也分個三六九等。
何況如今朝廷局勢,風雲變幻,今日還是一品大員,說不定改日就要淪為階下囚,到時候還得被獄卒們唿來喝去地管束著。
而京兆府大牢裏關押著的,也便有不少昔日顯赫身份之人,大家最先要奉承的頭一號人物,就是宋牢頭。
那些來探監的,求照料的,當然要打點些金銀等物,所以這是府衙之中的第一個肥差。
別說是老宋,就連那管後門什麽也不是的羅獄卒……陳基先前還當救命稻糙似的百般巴結呢。
故而如今陳基見宋牢頭親自來到,自有些受寵若驚。
宋牢頭看過他的傷,嘆道:“慚愧,沒怎麽幫得上忙。”
陳基道:“上次在牢房裏,您是有心要周全我跟弦子,這我是能看得出來的。可知我心裏生怕因此連累了您老人家?”
</br>
其中便有一位大理寺的差官。
差官端詳陳基的臉:“這位兄弟看著甚是眼熟,莫非我之前來的時候見到過?”
畢竟是個捕官,眼力跟記xing都是一流,當初陳基去大理寺碰壁,此人是見過他的,時隔兩年多,仍舊有些印象。
陳基苦笑:“不瞞大哥,當初我才來京都的時候,本想去大理寺尋個差事的……”
此人一驚,又凝視陳基片刻,恍然大悟,瞬間心中頗為愧疚,便道:“原來如此!唉,當初對於差官的要求十分嚴格,兄弟又是才上京來的,故而我們竟……但如今不同了,我們老大也聽說過你的事,迴頭我跟他說一聲兒,若還有差官的職位,非兄弟莫屬。”
陳基心頭一顫,qiáng按捺住驚喜:“隻怕不好,畢竟我才得罪了李將軍……”
“哼!”差官臉色一沉,見左右無人,放低聲音道:“你總算也在京都這數年,怎麽不知道我們部裏跟李義府的恩怨?”
陳基是個極聰明的人,道:“哥哥說的是……‘淳於’?”他小聲吐出最後兩個字。
差官點頭,咬牙道:“正是,當初我們畢寺丞跟段正卿的公案,大理寺上下,可都記得呢!”
當初,大理寺曾有個叫淳於氏的女囚,李義府無意中看見,驚為天人,便暗中將此女收為妾室。
誰知此事被大理寺卿段寶玄如實揭發上奏,李義府便bi迫經手此事的大理寺丞畢正義在獄中自縊,以絕證供。
此事又牽連了段寶玄跟禦史王義方,王義方因在殿上痛斥李義府,被高宗貶斥。
因為高宗的袒護,這宗公案便被悄然揭過了,但是公門裏的人最是記仇,等閑又哪裏會忘記?
陳基領會此意,動容道:“若真的能成為大理寺的一員,兄弟死也甘心。”
差官點頭,忽地問道:“是了,那位明德門打了李洋的小兄弟呢?”
陳基道:“他先前有事出去了。”
差官笑道:“聽說他隻有十四五歲,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你們兩人一個有勇一個有義,果然不愧是兄弟。”
正說到此,就聽外頭有人道:“大哥!”
原來是阿弦領著玄影跑了進來。
差官忙起身迴頭,仔細打量,見眼前人身形柔弱,容貌清麗……竟比傳說中年紀還小!實在想不出是個能打傷李洋的人物。
此人咋舌之中,阿弦見外人在,便止步抱拳行了個禮。
陳基掙紮起身:“這位是大理寺的楊差官……”
阿弦忙按住他:“大哥別動!”
楊差官望著阿弦,含笑道:“英雄出少年,我今日才信了。好了,我不打擾你們兄弟說話,先行告辭。”
陳基yu起身相送,差官攔住:“自家兄弟何必客套,好生養傷,我改日再來。”
陳基忙道:“弦子,幫我送哥哥!”
楊差官笑道:“不必勞煩啦。”舉手作揖,臨轉身之時目光一動,看見玄影脖子上的項圈。
差官一驚,定睛細看,眼中透出狐疑之色。
他忙又抬眼看阿弦,卻見阿弦隻盯著陳基,並未留意自己……差官眼神數變,卻未曾吱聲,仍是轉身去了。
剩下兩人一狗在屋裏,陳基因方才那差官的話,心中又驚又喜,他沉寂混沌了這兩年時光,本以為永無出頭之日了,卻想不到“禍兮福之所倚”,難道以後……當真要時來運轉了麽?
他因心裏念著此事,幾乎沒留心玄影也在chuáng邊兒,直到玄影叫了聲,才迴神。
“玄影?”陳基詫異道:“你從哪裏把它找了迴來的?”
阿弦不敢跟他說被賀蘭敏之軟禁以及兩人動手的事,怕他又擔心,便道:“我在街頭閑逛,可巧就找到了。”
陳基笑道:“好好,這下可是一塊兒石頭落了地了?”
阿弦低頭也摸了摸玄影的頭,陳基目光轉動,驀地看見玄影脖子上的項圈:“那個是什麽?”
阿弦搖頭道:“我也不知道,玄影跑迴來的時候,脖子上就戴著這個。”
陳基見那項圈做工jing細非常,十分華貴似的,便道:“你摘下來我看看。”
阿弦答應,蹲下身子想要解那項圈,摸索半晌,卻不得其門而入。
原來這項圈上並沒有什麽明顯的開關處,若要取下,隻有將它從玄影的脖子上順著頭擼下……怎奈阿弦又試了半晌,那項圈卻隻卡在玄影的頭跟嘴之間,無法取下。
阿弦道:“怪了,怎麽摘不下來?”
陳基道:“那就算了。玄影脖子上怎麽受了傷?你取些我用的傷藥,給它敷一敷。”
阿弦才答應了聲,猛地想起了自己迴來的用意,急上前道:“大哥,趁著現在風平làng靜,咱們走吧?”
陳基一愣:“去哪裏?”
阿弦道:“先前不是說要離開京都麽?咱們、咱們就仍迴桐縣去好麽?”
陳基心頭咯噔一聲,正不知如何跟阿弦說,玄影迴頭,衝著門口“汪汪”叫了兩聲。
兩人不約而同看去,就見有人從門側徐步走了出來,笑道:“這裏怎麽多了一隻狗?我還當是聽錯了呢。”
進門的卻正是宋牢頭,阿弦道:“宋哥。”
宋牢頭笑著點點頭:“你從哪裏找來一隻狗兒?”
掃過玄影的時候,也看見它脖子上的項圈,眉頭微微皺起,卻又轉為若無其事之色。
阿弦道:“這是跟我一塊兒來長安的,半路走失了,今日恰好在路上遇見。”
陳基忙又要起身,宋牢頭卻比他更快,上前一步將他按住:“若是再動了傷處,就是我的罪過了。”
陳基道:“怎麽好趴著跟您說話。實在是太無禮了。”
提起牢頭,一般人都覺著無甚出奇,不過是看守監牢的罷了。可就算是看守監牢,也分個三六九等。
何況如今朝廷局勢,風雲變幻,今日還是一品大員,說不定改日就要淪為階下囚,到時候還得被獄卒們唿來喝去地管束著。
而京兆府大牢裏關押著的,也便有不少昔日顯赫身份之人,大家最先要奉承的頭一號人物,就是宋牢頭。
那些來探監的,求照料的,當然要打點些金銀等物,所以這是府衙之中的第一個肥差。
別說是老宋,就連那管後門什麽也不是的羅獄卒……陳基先前還當救命稻糙似的百般巴結呢。
故而如今陳基見宋牢頭親自來到,自有些受寵若驚。
宋牢頭看過他的傷,嘆道:“慚愧,沒怎麽幫得上忙。”
陳基道:“上次在牢房裏,您是有心要周全我跟弦子,這我是能看得出來的。可知我心裏生怕因此連累了您老人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