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弦道:“伯伯,怎麽好像我要去很久一樣。”
老朱頭看著她的笑,忽然沒來由鼻酸:“傻孩子,兒行千裏母擔憂……我也擔著點兒不行嗎?”
阿弦想了會兒,道:“我不認得什麽母親父親,隻認得伯伯。”停了停,又看向東邊窗戶,“還有阿叔。”
老朱頭破涕為笑,點頭道:“好好好,知道你的心。你若是體諒我跟你英俊叔,那就多照料著自個兒,好好地快點兒迴來我們就謝天謝地了。”
阿弦道:“知道啦。”走到東窗底下:“阿叔,我去啦。”
隔著窗戶,英俊答道:“萬事留心,如你伯伯所說,照料好自個兒。”
阿弦將出門之時,玄影跑過來,似要跟著她一起,阿弦在他的狗嘴上推了一把:“今兒我可不是去府衙了,要出一趟遠門兒,你在家好好替我看著伯伯跟阿叔。”
玄影自顧自往前跟了一步,阿弦俯身揉揉他的雙耳:“聽話。”把門帶上,自己跳了出去。
身後玄影低鳴了兩聲,用前爪把門扒開,從門fèng裏擠出來,飛奔跟著阿弦去了。
老朱頭趕出來的時候,他早已經跑的無影無蹤,直到大半個時辰後才迴來,正老朱頭開攤兒,見玄影跑來趴在桌子底下,身上冒一層土灰,他便又是心酸又笑:“你是追那孩子去了?到底又被攆迴來了是不是?你就跟我一塊兒在這裏等她迴來就是了。”撿了個餅子放在玄影麵前,玄影聞了聞,竟沒吃。
老朱頭本還要念叨他幾句,轉念一想,卻隻是笑了笑。
從桐縣往垣城,至少要一天半的時間才能到,自打阿弦去後,老朱頭天天算計,有時候對玄影說,有時候對英俊說,說阿弦走到哪裏了,會在哪兒過夜,是不是會適應這一路奔波等等。
三天後,垣城有人帶信迴來,說是刺史一行人已經順利抵達。
老朱頭聽了,心裏吊著的那塊兒石頭才好歹放平了些。
這天huáng昏,秋風颯颯,因阿弦不在,老朱頭也懶懶地,加上路上行人稀少,於是天才擦黑就要收攤。
正轉身收拾鍋灶,忽然聽到輕微的腳步聲靠近。
老朱頭隻當是食客上門,便頭也不迴地笑說:“東西都已經賣完了,真對不住……”
身後來者道:“誰能想到,昔日風光一時的大內妙手,今日竟淪落在這冷僻鄉野裏苟且謀生呢。”
臉上的笑像是碎裂的冰,陡然消散,老朱頭攥緊手中的木勺,想迴身,卻幾乎不能動!
第68章 鳶莊
秋風裏好像多了幾分肅殺的氣息, 老朱頭握著木勺的手有些發抖。
嘴角抽搐了兩下, 老朱頭終於迴過身,滿麵已換上柔軟的笑意:“我當是誰呢, 原來是蘇老將軍,您這會兒是來吃東西?真是不湊巧的很。”
巷子中間, 是蘇柄臨巍然而立,他身著便服, 頭上戴著青黑色的襆頭帽子,手中握著一條馬鞭,雙眼正如盯著獵物般看準老朱頭。
蘇柄臨不答,老朱頭又笑道:“可是您方才在說什麽來著?我一時沒聽清,唉,這人老了耳朵也不中用了, 聽什麽都稀裏糊塗的。”
馬鞭在手掌心輕輕敲了一下,蘇柄臨走上前來:“不錯, 人老了, 耳聾眼瞎,我亦如此,就連治下有這等了不得的人物都不知道。”
老朱頭垂了眼皮,仍是含笑:“您到底是在說什麽?我如何聽不懂, 多半是高人高語,小人不過卑微俗輩,不明白也是有的。不過我著急收攤子,老將軍若是想吃湯麵, 不如且明兒……”
不等老朱頭說完,蘇柄臨道:“後宮可無三千佳麗,卻不可一日無朱妙手。”
老朱頭臉上的笑有些掛不住了,微微僵硬,像是在寒風凜冽中將要凝水成冰。
蘇柄臨看向他,望著那很不起眼的一張臉:“昔日太宗在時,我有幸奉召入宮,這是太宗當著我們一gān大臣的麵兒說的。”
老朱頭垂著手,深深低頭。
蘇柄臨打量這食攤上簡陋的傢夥什,復道:“當初我還心生鄙夷,心想不過是個會做菜懂逢迎的宦人而已。誰知,那一場酒宴,卻讓我永遠地記住了這個人。有同感的絕非我一人而已。”
老朱頭想笑,卻再也笑不出來,兩隻手壓在一起,不安而惶然地抓緊了些,卻又鬆開。
蘇柄臨卻若有所思地笑笑,點頭道:“老子曾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然而在我看來,朱禦廚的手法,卻是烹小鮮有治大國的風範。這大概就是業之臻者,不管是何等身份之人,不管他是不是一個卑賤的宦奴,能有那種出神入化的烹飪手段,他便是其中王者,就如同太宗是帝皇之中的王者,而我自詡領兵帶將,所向披靡……業之臻者,都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老朱頭侷促的臉色漸漸地緩和,聽到最後,整個人已經放鬆下來,肩頭一垂,肩胛略寬。
他卻仍是不看蘇柄臨,隻是用那種沙啞的聲音低笑道:“老將軍跟我說這些做什麽呢?”
蘇柄臨道:“我生平隻有在皇宮內才吃過那種令人銘之不忘的味道,十幾年再未有機緣,聽說太宗龍馭歸天後,朱妙手仍舊侍奉當今聖上,卻在十三年前離奇失蹤,眾人都說他因哀悼太宗過甚,又因年紀頗大,必然是哀傷而亡了。誰又能想到,時隔多年,我竟在您的攤子上又重新吃到了那種味道。”
老朱頭笑道:“喲,那這可真是我的榮幸了,誰能想到我做的這些不上檯麵的清粥雜菜,居然能趕得上當年的宮內禦廚呢?隻怕是老將軍哄我開心的。”
蘇柄臨道:“是,你是該開心,等你迴到長安後,重新掌管禦廚,隻怕會更開心。”
老朱頭笑容一斂,正色道:“我一個平頭百姓,什麽都不懂,去長安做什麽?何況我在桐縣呆的好好的,又是這把年紀了,若還硬要背井離鄉的,隻怕要倒在路上嘍。”
蘇柄臨道:“你仍不承認你就是朱妙手?”
老朱頭茫然道:“我第一次聽說這麽個人,既然您說他姓朱,又說我做的飯菜有幾分他的意思,那興許……我們之間也有些親戚相關?”
蘇柄臨望著他狡黠的神qing,道:“你雖然不認,但聖上是個念舊qing的人,隻要你迴到長安,真偽立刻便知。”
老朱頭搖頭笑道:“蘇將軍,您可務必饒了我,我這把骨頭著實經不起顛簸了。”
蘇柄臨道:“是經不起顛簸?還是長安有讓你懼怕的事……或者人?所以你才離開宮中,遠遁於這偏僻邊陲地方?”
老朱頭道:“我當真不知道蘇將軍在說什麽,我該迴家去了。”復著手收拾東西。
蘇柄臨忽然語氣一變:“那孩子如今並不在桐縣,你這樣早迴去做什麽?”
老朱頭正轉過身,蘇柄臨喟嘆道:“十三年了,整整十三年。當年你從宮中失蹤的時候,正是宮內外沸沸揚揚傳說皇後殺死武昭儀孩子的時候,唉,如果那可憐的孩子還活著,如今也該十三歲了。”
</br>
老朱頭看著她的笑,忽然沒來由鼻酸:“傻孩子,兒行千裏母擔憂……我也擔著點兒不行嗎?”
阿弦想了會兒,道:“我不認得什麽母親父親,隻認得伯伯。”停了停,又看向東邊窗戶,“還有阿叔。”
老朱頭破涕為笑,點頭道:“好好好,知道你的心。你若是體諒我跟你英俊叔,那就多照料著自個兒,好好地快點兒迴來我們就謝天謝地了。”
阿弦道:“知道啦。”走到東窗底下:“阿叔,我去啦。”
隔著窗戶,英俊答道:“萬事留心,如你伯伯所說,照料好自個兒。”
阿弦將出門之時,玄影跑過來,似要跟著她一起,阿弦在他的狗嘴上推了一把:“今兒我可不是去府衙了,要出一趟遠門兒,你在家好好替我看著伯伯跟阿叔。”
玄影自顧自往前跟了一步,阿弦俯身揉揉他的雙耳:“聽話。”把門帶上,自己跳了出去。
身後玄影低鳴了兩聲,用前爪把門扒開,從門fèng裏擠出來,飛奔跟著阿弦去了。
老朱頭趕出來的時候,他早已經跑的無影無蹤,直到大半個時辰後才迴來,正老朱頭開攤兒,見玄影跑來趴在桌子底下,身上冒一層土灰,他便又是心酸又笑:“你是追那孩子去了?到底又被攆迴來了是不是?你就跟我一塊兒在這裏等她迴來就是了。”撿了個餅子放在玄影麵前,玄影聞了聞,竟沒吃。
老朱頭本還要念叨他幾句,轉念一想,卻隻是笑了笑。
從桐縣往垣城,至少要一天半的時間才能到,自打阿弦去後,老朱頭天天算計,有時候對玄影說,有時候對英俊說,說阿弦走到哪裏了,會在哪兒過夜,是不是會適應這一路奔波等等。
三天後,垣城有人帶信迴來,說是刺史一行人已經順利抵達。
老朱頭聽了,心裏吊著的那塊兒石頭才好歹放平了些。
這天huáng昏,秋風颯颯,因阿弦不在,老朱頭也懶懶地,加上路上行人稀少,於是天才擦黑就要收攤。
正轉身收拾鍋灶,忽然聽到輕微的腳步聲靠近。
老朱頭隻當是食客上門,便頭也不迴地笑說:“東西都已經賣完了,真對不住……”
身後來者道:“誰能想到,昔日風光一時的大內妙手,今日竟淪落在這冷僻鄉野裏苟且謀生呢。”
臉上的笑像是碎裂的冰,陡然消散,老朱頭攥緊手中的木勺,想迴身,卻幾乎不能動!
第68章 鳶莊
秋風裏好像多了幾分肅殺的氣息, 老朱頭握著木勺的手有些發抖。
嘴角抽搐了兩下, 老朱頭終於迴過身,滿麵已換上柔軟的笑意:“我當是誰呢, 原來是蘇老將軍,您這會兒是來吃東西?真是不湊巧的很。”
巷子中間, 是蘇柄臨巍然而立,他身著便服, 頭上戴著青黑色的襆頭帽子,手中握著一條馬鞭,雙眼正如盯著獵物般看準老朱頭。
蘇柄臨不答,老朱頭又笑道:“可是您方才在說什麽來著?我一時沒聽清,唉,這人老了耳朵也不中用了, 聽什麽都稀裏糊塗的。”
馬鞭在手掌心輕輕敲了一下,蘇柄臨走上前來:“不錯, 人老了, 耳聾眼瞎,我亦如此,就連治下有這等了不得的人物都不知道。”
老朱頭垂了眼皮,仍是含笑:“您到底是在說什麽?我如何聽不懂, 多半是高人高語,小人不過卑微俗輩,不明白也是有的。不過我著急收攤子,老將軍若是想吃湯麵, 不如且明兒……”
不等老朱頭說完,蘇柄臨道:“後宮可無三千佳麗,卻不可一日無朱妙手。”
老朱頭臉上的笑有些掛不住了,微微僵硬,像是在寒風凜冽中將要凝水成冰。
蘇柄臨看向他,望著那很不起眼的一張臉:“昔日太宗在時,我有幸奉召入宮,這是太宗當著我們一gān大臣的麵兒說的。”
老朱頭垂著手,深深低頭。
蘇柄臨打量這食攤上簡陋的傢夥什,復道:“當初我還心生鄙夷,心想不過是個會做菜懂逢迎的宦人而已。誰知,那一場酒宴,卻讓我永遠地記住了這個人。有同感的絕非我一人而已。”
老朱頭想笑,卻再也笑不出來,兩隻手壓在一起,不安而惶然地抓緊了些,卻又鬆開。
蘇柄臨卻若有所思地笑笑,點頭道:“老子曾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然而在我看來,朱禦廚的手法,卻是烹小鮮有治大國的風範。這大概就是業之臻者,不管是何等身份之人,不管他是不是一個卑賤的宦奴,能有那種出神入化的烹飪手段,他便是其中王者,就如同太宗是帝皇之中的王者,而我自詡領兵帶將,所向披靡……業之臻者,都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老朱頭侷促的臉色漸漸地緩和,聽到最後,整個人已經放鬆下來,肩頭一垂,肩胛略寬。
他卻仍是不看蘇柄臨,隻是用那種沙啞的聲音低笑道:“老將軍跟我說這些做什麽呢?”
蘇柄臨道:“我生平隻有在皇宮內才吃過那種令人銘之不忘的味道,十幾年再未有機緣,聽說太宗龍馭歸天後,朱妙手仍舊侍奉當今聖上,卻在十三年前離奇失蹤,眾人都說他因哀悼太宗過甚,又因年紀頗大,必然是哀傷而亡了。誰又能想到,時隔多年,我竟在您的攤子上又重新吃到了那種味道。”
老朱頭笑道:“喲,那這可真是我的榮幸了,誰能想到我做的這些不上檯麵的清粥雜菜,居然能趕得上當年的宮內禦廚呢?隻怕是老將軍哄我開心的。”
蘇柄臨道:“是,你是該開心,等你迴到長安後,重新掌管禦廚,隻怕會更開心。”
老朱頭笑容一斂,正色道:“我一個平頭百姓,什麽都不懂,去長安做什麽?何況我在桐縣呆的好好的,又是這把年紀了,若還硬要背井離鄉的,隻怕要倒在路上嘍。”
蘇柄臨道:“你仍不承認你就是朱妙手?”
老朱頭茫然道:“我第一次聽說這麽個人,既然您說他姓朱,又說我做的飯菜有幾分他的意思,那興許……我們之間也有些親戚相關?”
蘇柄臨望著他狡黠的神qing,道:“你雖然不認,但聖上是個念舊qing的人,隻要你迴到長安,真偽立刻便知。”
老朱頭搖頭笑道:“蘇將軍,您可務必饒了我,我這把骨頭著實經不起顛簸了。”
蘇柄臨道:“是經不起顛簸?還是長安有讓你懼怕的事……或者人?所以你才離開宮中,遠遁於這偏僻邊陲地方?”
老朱頭道:“我當真不知道蘇將軍在說什麽,我該迴家去了。”復著手收拾東西。
蘇柄臨忽然語氣一變:“那孩子如今並不在桐縣,你這樣早迴去做什麽?”
老朱頭正轉過身,蘇柄臨喟嘆道:“十三年了,整整十三年。當年你從宮中失蹤的時候,正是宮內外沸沸揚揚傳說皇後殺死武昭儀孩子的時候,唉,如果那可憐的孩子還活著,如今也該十三歲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