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恕己略覺意外,忍笑低頭吃茶。
三人略坐片刻,遙聞廚下異香飄了出來,“湯好了!”阿弦先跳起來,跑到廚下,端了兩碗湯上來。
不多時湯水布置妥當,袁恕己道:“這便是你愛喝的雙全湯?”
阿弦點頭:“伯伯又放了薑,這樣天氣喝了正好。大人請。”
袁恕己端起碗來,聞到香氣撲鼻,一時qing不自禁,就先喝了口,隻覺得一股暖意滾入腹中,五髒六腑都舒坦起來。袁恕己先行嘆道:“果然美味!”
阿弦見他稱讚,便對英俊道:“阿叔也喝,方才我把你也帶濕了。別著了涼,多喝點驅了寒濕才好。”
英俊聽袁恕己喝了,才也舉手慢慢地端起碗。
袁恕己又連喝了兩口,意猶未盡,雙眼放光,調羹一轉,忽然看到裏頭異樣食材:“這個……”
阿弦哧溜溜地喝了口,一眼瞥見:“是豬肝!”
袁恕己目瞪口呆,調羹搖晃,又挑起一團:“那這個……”
“豬肺!”
“那這個?”
“豬腰子……”
袁恕己幾乎暈倒:“這、這這……”
兩人對話間,坐在旁邊的英俊正慢慢地嚼吃了一塊兒豬肝,儀態優雅,麵不改色。
作者有話要說:
書記:這次我相信了,你一定是個瞎子,不僅瞎而且還很聾呢!
英俊:年青人,這也是充滿了技巧的┑( ̄  ̄)┍
其實很喜歡阿叔跟小弦子雨中的那一段,溫馨而妙趣橫生,有同感的咩?
第67章 雙全
原來老朱頭口中的好東西, 在別人眼中, 卻都是白扔了也不要的那些下水之類。
莫說那些達官顯貴,就算是尋常坊間百姓不愛此味, 多半覺著此物髒鄙,且又不好料理, 吃起來腥臭不堪,難以下咽。
但老朱頭卻別有妙法, 這些爛賤之物經過他的手料理,非但毫無腥氣,且口味渾然不同。
雙全湯裏其實還加了些當歸huáng芪等藥材,格外滋補養身,豬肺嫩脆,豬肝香滑, 實在是難得的佳品。
若論起源,老朱頭最初做這湯, 其實也是被bi而為。
阿弦小的時候, 正是兵荒馬亂的年歲,民不聊生,食物短缺,偶然有一口豬宰殺, 便連毛都給搶的不剩。
那些內髒等物,也被人亂煮而食,毫無清洗料理的過程。
阿弦年幼,雖餓極了, 但仍覺此物不可下咽,老朱頭絞盡腦汁,搜羅手上限有的調料等,拿出了神農嚐百糙的jing神頭,漸漸有了這湯的雛形。
開始做出這湯之後,並沒有名字,阿弦十分喜歡喝,便追問是什麽湯,老朱頭看著裏頭的肝肺等物,靈機一動,便道:“忠肝義膽,世間雙全,這個就是雙全湯。”
由此而來。
袁恕己先前不知道此物的食材,倒也罷了,如今眼見了,胸口一陣陣翻湧。
阿弦道:“大人你的臉色不對,怎麽了,你……你也不喜歡?”
她有些忐忑地看向英俊,想起老朱頭叮囑的話。
袁恕己正難“消受”,見狀也轉頭看向朱英俊,卻見後者麵色淡然有條不紊地仍在繼續。
門外風雨jiāo加,嘩啦啦聲響連綿,一陣濕冷的風chui了進來,燈光搖曳,明明是一碗極卑賤的雜碎,可是朱英俊的舉止,就像是在吃什麽了不得的龍肝鳳髓,鹿筋猩唇。
袁恕己直直地看了他半晌,原本有些大不適的心qing不知為何,竟也因而舒緩。
他對阿弦道:“沒有……我隻是,隻是好奇為何叫那個名字?”
阿弦便將老朱頭說“忠肝義膽”的解釋講了一遍。
正說著,便聽得堂屋門口老朱頭笑道:“大人莫怪,我也不是故意得罪的。”
他上前微微躬身,看著阿弦道:“這是因為弦子小時候我自個兒帶著她,我也沒什麽本事,餓得她天天哭叫,當時就bi的沒法子,手上搶著什麽就要做什麽吃,才漸漸地弄出這些來的,她心思單純不會多想,因真心的喜歡,就當作什麽天大的好吃食四處張揚,其實有身份的大人物們,隻怕連聞一聞都覺著得罪呢,大人嚐個新鮮也就罷了,若不愛喝,還有別的吃食。”
他的聲音低沉沙啞,襯著外頭狂風亂雨,透出幾分奇異,隱隱震懾人心。
老朱頭雖三言兩語帶過,但在兵荒馬亂之時帶著一個嬰孩兒討生活,該是何等的艱難掙紮,兩人曾經歷過多少苦楚,自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的。
阿弦也想起以往之事,不由眼眶微紅:“伯伯……”
老朱頭嗬嗬一笑:“其實都是過去的事兒了,我給大人撤了這個,待會兒炸雪糰子吃。”
他伸手要來取碗。
袁恕己攔住,他頷首說道:“這‘雙全湯’,果然是好,名字好,用料好,味道更好,我今日能有幸喝到,也算是託了小弦子的福了,今日我就隻喝這個。”
他雙手鄭重將碗端起,喝了幾口,又舀了兩塊豬肝肺:“難得,難得!”
是夜袁恕己酒足飯飽,乘車而去。
次日阿弦才知道英俊要去兼任善堂的“帳房先生”外加“教書先生”,她瞠目結舌:“哪裏有一個人做三份工的,豈不是要累死了?”
老朱頭道:“去去去,你這烏鴉嘴,這不正好兒應了英俊之前說的那什麽能者……飽食之類的?”
阿弦道:“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係之舟。”
念了這句,心裏忽然一動,喃喃道:“不係之舟?不係之舟……好像在哪裏聽過?”
老朱頭沒發現她在嘀咕,便道:“是是是,偏你記得這樣清楚,如今你英俊叔要去當那巧者智者了,豈不好?難道你要他當那‘無能者’?”
阿弦撓撓耳朵:“我怕他又累病了。”
老朱頭卻道:“你隻往另一麵去想,他若是在善堂裏耽擱的時間多了,在酒館內自然就相應地少了。”
阿弦看著他意味深長的樣兒,兩人心靈相通,阿弦笑道:“咦,果然是這個道理,還是伯伯想得透。”於是不再cha言。
當初英俊被陳三娘子請去酒館後,阿弦心裏還狐疑,陳三娘子敢qing是瘋了,竟請個瞎子當帳房。隻是疑惑雖有,卻不便出口相問,因阿弦心裏明白陳三娘子對英俊“別有居心”,隻怕是被色所迷,神魂顛倒罷了。
如今看袁恕己也發了瘋,這顯然不再能用“被色所迷”解釋了。
卻也因如此,讓阿弦見識到了,三娘子跟袁恕己都未發瘋,相反,這兩個人可算是“英雄所見略同”。
那日阿弦前往善堂探望小孩子們,無意中撞見一堆人擠在一間房的門口,探頭探腦,不知在看什麽好光景,隻是每個人都屏息靜氣,鴉雀無聲。
</br>
三人略坐片刻,遙聞廚下異香飄了出來,“湯好了!”阿弦先跳起來,跑到廚下,端了兩碗湯上來。
不多時湯水布置妥當,袁恕己道:“這便是你愛喝的雙全湯?”
阿弦點頭:“伯伯又放了薑,這樣天氣喝了正好。大人請。”
袁恕己端起碗來,聞到香氣撲鼻,一時qing不自禁,就先喝了口,隻覺得一股暖意滾入腹中,五髒六腑都舒坦起來。袁恕己先行嘆道:“果然美味!”
阿弦見他稱讚,便對英俊道:“阿叔也喝,方才我把你也帶濕了。別著了涼,多喝點驅了寒濕才好。”
英俊聽袁恕己喝了,才也舉手慢慢地端起碗。
袁恕己又連喝了兩口,意猶未盡,雙眼放光,調羹一轉,忽然看到裏頭異樣食材:“這個……”
阿弦哧溜溜地喝了口,一眼瞥見:“是豬肝!”
袁恕己目瞪口呆,調羹搖晃,又挑起一團:“那這個……”
“豬肺!”
“那這個?”
“豬腰子……”
袁恕己幾乎暈倒:“這、這這……”
兩人對話間,坐在旁邊的英俊正慢慢地嚼吃了一塊兒豬肝,儀態優雅,麵不改色。
作者有話要說:
書記:這次我相信了,你一定是個瞎子,不僅瞎而且還很聾呢!
英俊:年青人,這也是充滿了技巧的┑( ̄  ̄)┍
其實很喜歡阿叔跟小弦子雨中的那一段,溫馨而妙趣橫生,有同感的咩?
第67章 雙全
原來老朱頭口中的好東西, 在別人眼中, 卻都是白扔了也不要的那些下水之類。
莫說那些達官顯貴,就算是尋常坊間百姓不愛此味, 多半覺著此物髒鄙,且又不好料理, 吃起來腥臭不堪,難以下咽。
但老朱頭卻別有妙法, 這些爛賤之物經過他的手料理,非但毫無腥氣,且口味渾然不同。
雙全湯裏其實還加了些當歸huáng芪等藥材,格外滋補養身,豬肺嫩脆,豬肝香滑, 實在是難得的佳品。
若論起源,老朱頭最初做這湯, 其實也是被bi而為。
阿弦小的時候, 正是兵荒馬亂的年歲,民不聊生,食物短缺,偶然有一口豬宰殺, 便連毛都給搶的不剩。
那些內髒等物,也被人亂煮而食,毫無清洗料理的過程。
阿弦年幼,雖餓極了, 但仍覺此物不可下咽,老朱頭絞盡腦汁,搜羅手上限有的調料等,拿出了神農嚐百糙的jing神頭,漸漸有了這湯的雛形。
開始做出這湯之後,並沒有名字,阿弦十分喜歡喝,便追問是什麽湯,老朱頭看著裏頭的肝肺等物,靈機一動,便道:“忠肝義膽,世間雙全,這個就是雙全湯。”
由此而來。
袁恕己先前不知道此物的食材,倒也罷了,如今眼見了,胸口一陣陣翻湧。
阿弦道:“大人你的臉色不對,怎麽了,你……你也不喜歡?”
她有些忐忑地看向英俊,想起老朱頭叮囑的話。
袁恕己正難“消受”,見狀也轉頭看向朱英俊,卻見後者麵色淡然有條不紊地仍在繼續。
門外風雨jiāo加,嘩啦啦聲響連綿,一陣濕冷的風chui了進來,燈光搖曳,明明是一碗極卑賤的雜碎,可是朱英俊的舉止,就像是在吃什麽了不得的龍肝鳳髓,鹿筋猩唇。
袁恕己直直地看了他半晌,原本有些大不適的心qing不知為何,竟也因而舒緩。
他對阿弦道:“沒有……我隻是,隻是好奇為何叫那個名字?”
阿弦便將老朱頭說“忠肝義膽”的解釋講了一遍。
正說著,便聽得堂屋門口老朱頭笑道:“大人莫怪,我也不是故意得罪的。”
他上前微微躬身,看著阿弦道:“這是因為弦子小時候我自個兒帶著她,我也沒什麽本事,餓得她天天哭叫,當時就bi的沒法子,手上搶著什麽就要做什麽吃,才漸漸地弄出這些來的,她心思單純不會多想,因真心的喜歡,就當作什麽天大的好吃食四處張揚,其實有身份的大人物們,隻怕連聞一聞都覺著得罪呢,大人嚐個新鮮也就罷了,若不愛喝,還有別的吃食。”
他的聲音低沉沙啞,襯著外頭狂風亂雨,透出幾分奇異,隱隱震懾人心。
老朱頭雖三言兩語帶過,但在兵荒馬亂之時帶著一個嬰孩兒討生活,該是何等的艱難掙紮,兩人曾經歷過多少苦楚,自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的。
阿弦也想起以往之事,不由眼眶微紅:“伯伯……”
老朱頭嗬嗬一笑:“其實都是過去的事兒了,我給大人撤了這個,待會兒炸雪糰子吃。”
他伸手要來取碗。
袁恕己攔住,他頷首說道:“這‘雙全湯’,果然是好,名字好,用料好,味道更好,我今日能有幸喝到,也算是託了小弦子的福了,今日我就隻喝這個。”
他雙手鄭重將碗端起,喝了幾口,又舀了兩塊豬肝肺:“難得,難得!”
是夜袁恕己酒足飯飽,乘車而去。
次日阿弦才知道英俊要去兼任善堂的“帳房先生”外加“教書先生”,她瞠目結舌:“哪裏有一個人做三份工的,豈不是要累死了?”
老朱頭道:“去去去,你這烏鴉嘴,這不正好兒應了英俊之前說的那什麽能者……飽食之類的?”
阿弦道:“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係之舟。”
念了這句,心裏忽然一動,喃喃道:“不係之舟?不係之舟……好像在哪裏聽過?”
老朱頭沒發現她在嘀咕,便道:“是是是,偏你記得這樣清楚,如今你英俊叔要去當那巧者智者了,豈不好?難道你要他當那‘無能者’?”
阿弦撓撓耳朵:“我怕他又累病了。”
老朱頭卻道:“你隻往另一麵去想,他若是在善堂裏耽擱的時間多了,在酒館內自然就相應地少了。”
阿弦看著他意味深長的樣兒,兩人心靈相通,阿弦笑道:“咦,果然是這個道理,還是伯伯想得透。”於是不再cha言。
當初英俊被陳三娘子請去酒館後,阿弦心裏還狐疑,陳三娘子敢qing是瘋了,竟請個瞎子當帳房。隻是疑惑雖有,卻不便出口相問,因阿弦心裏明白陳三娘子對英俊“別有居心”,隻怕是被色所迷,神魂顛倒罷了。
如今看袁恕己也發了瘋,這顯然不再能用“被色所迷”解釋了。
卻也因如此,讓阿弦見識到了,三娘子跟袁恕己都未發瘋,相反,這兩個人可算是“英雄所見略同”。
那日阿弦前往善堂探望小孩子們,無意中撞見一堆人擠在一間房的門口,探頭探腦,不知在看什麽好光景,隻是每個人都屏息靜氣,鴉雀無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