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跟大人說了什麽?”


    袁恕己道:“是英俊先生。”


    阿弦詫異:“阿叔?”


    袁恕己抬頭看看天際,夏日晴朗,天色碧藍,浮雲如蒼狗,變幻逍遙。


    昨日聽了阿弦那些話,袁恕己雖看似大怒,心中實則驚怒恐懼jiāo加。


    他一夜未眠,噩夢連連。幾次翻身坐起,握緊枕邊的短刀。


    其實若要去殺死蒲俊,又何須用刀。


    有一次他胸口殺意翻騰難以遏製,已經走出門口,又退了迴來。


    他始終不肯信自己有朝一日將喪命於這般孱弱的少年手中,幾乎賭氣般想要將阿弦的話拋在腦後,用他將來的命運跟她賭一賭。


    可另一方麵,又因對她的深信不疑,而產生一種挫敗哀喪的苦痛感。


    其實早在上次阿弦問他,她那個所謂的“朋友”將會慘死不可言說的時候,袁恕己心裏就有些掂掇。


    那時他看著麵前的阿弦,心裏有種不祥的預感,仿佛她所說的那人就是自己。


    幸而當時阿弦否認了。


    可直到現在,袁恕己已經明白,沒有別的什麽人……那個在阿弦口中將慘遭不幸的人,是他。


    qing何以堪。


    若一切早就註定如此悲烈的結束,他的滿腹雄心壯誌,又何以繼續。


    次日,袁恕己照例來至善堂查看工程,卻正好跟在此地教孩子們背誦文章的英俊撞了個正著。


    那人身著素白色麻布長袍,站在翠綠斑駁半是透明的樹蔭底下。


    袁恕己第一眼的時候並未認出是英俊,隻下意識覺著此人好個風姿,桐縣幾時竟來了這般人物。


    定睛再看,才啞然失笑。


    但是他越看心中越是驚疑,——當初阿弦墜落雪穀,是他率兵去搶救的,也算是第一個見過朱英俊的人。


    當時場景十分詭異,那時候的英俊,猶如一具枯屍般躺在地上,旁邊還有根突兀白骨滋滋燃燒,藍光汪汪然,一眼看去,還以為阿弦是從他身上抽出的骨頭,叫人悚懼。


    同現在的“朱英俊”,簡直判若兩人。


    他隨意站在樹蔭下,白衣超然,氣度清雅,猶如謫仙降落塵凡。


    袁恕己往前走了幾步,仔細觀察英俊的舉止。


    雖毫無證據,也無人相信當初善堂裏誅滅七名馬賊的是英俊,但袁恕己已然認定了非他莫屬。


    然而就如同他懷疑此刻的英俊是否就是當初救上雪穀的那“半死之人”,他同樣懷疑,如此雲淡風輕的“先生”,會是那個一出手眨眼間就無qing狠絕殺死七名匪賊的“絕世高手”。


    “這個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袁恕己心中疑惑,這濃重的疑惑,將他對於自身命運的恐慌跟憂慮都暫時拋在了腦後。


    忽然,他看見被孩子們圍在中間兒的英俊微微抬頭,竟是向著自個兒所在的方向。


    這瞬間,雖知道對方是個瞎子,袁恕己卻明白——他發現自己了。


    果然,英俊輕輕地拍了拍手,同安善等說了幾句,孩子們便蹦跳著離開。


    袁恕己福至心靈,他覺著英俊是在等自己。


    他走到英俊身前,故意不出聲,隻仍用鷹隼似的眼睛打量著對方。


    忽地英俊道:“刺史大人?”


    袁恕己不由一笑:“先生如何猜到是我?”


    英俊垂眸道:“大人落足雖輕,但步伐穩健。”


    袁恕己心頭一動:“那日馬賊來襲,英俊先生特意讓車夫傳信,莫非就是因為聽見了賊人的腳步聲?”


    英俊並不否認:“是。”


    袁恕己意味深長道:“這麽說來,先生也算是習武之人?且是名高手了?”


    看著對方淡然冷靜的神色,袁恕己幾乎忍不住要當麵兒問問英俊,到底是不是他殺了那七個馬賊。


    誰知還未開口,就聽英俊道:“大人可是想問,那幾個賊匪是否死在我手中?”


    袁恕己吃了一驚:“你……那先生可否為我解惑?”


    英俊唇角挑起:“解惑?不敢。”


    往旁邊走出一步,探手出去,手掌貼在那古槐樹上,那修長白皙的手指緩緩撫過蒼皸的書皮,一寸寸紋路,似一道道年輪。


    “昨天阿弦迴去,很是不對。”他道。


    袁恕己心頭一沉:那小子難道也把有關他命運的大事告訴了這瞎子麽?有點可恨,竟是……就這麽相信這瞎子。


    英俊道:“大人勿怪,那孩子一片赤子之心,不過是關心大人故而qing急罷了。”


    袁恕己聽了這句,想起阿弦昨日離開之時說“我隻是不想你出事”的話,心裏略覺一暖。


    他籲了口氣:“先生何意?”


    英俊道:“‘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大人可知道這句?”


    袁恕己哼笑出聲:“誰人不知?當初王勃王子安,十四歲以此成名,驚才絕艷,世人嘖嘆。然而又有何用,好不容易成了王府侍讀,正是一步登天的時候,卻又偏偏因才犯忌。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時也命也,無法可說。”


    英俊道:“大人這一番話,所言極是。”似是真心實意地讚許。


    袁恕己正仍不解,英俊道:“子安六歲能文,才華橫溢,世人以‘神童’唿之,萬人皆說他前途無可限量。後來果然以才名驚艷於世,於沛王府中伴讀,本當遂青雲之誌,可又有誰能料想,中途竟‘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


    袁恕己蹙眉:“嗯?先生的口吻,似跟王子安十分熟稔?又對他的生平經歷這般瞭若指掌?”


    英俊淡淡道:“王勃之名誰人不知,吉安酒館內也常有些書生文人聚會,《滕王閣序》更是高談之資。”


    袁恕己嘖了兩聲。忽然覺著此刻所說跟自己的本意大相逕庭,正要再不屈不撓繼續追問,英俊道:“想必大人不知我為何在此時提起王勃?”


    袁恕己幾乎懷疑他雖然眼瞎,卻有讀心之能了,他哈地笑了出聲:“我猜先生隻是為了轉開話題,避而不答。”


    英俊道:“我雖說的是王勃,實則意指大人。”


    袁恕己斂了笑:“你說什麽?”


    英俊道:“我因記憶全無,對命數玄學之類所知亦少,然而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僥倖是個旁觀者,說幾句話,大人若覺著能入耳則姑且聽之,若覺著不能入耳則罷。”


    袁恕己道:“請講。”


    英俊道:“我在酒館之中,聽說過許多異聞笑談,其中有一則,是關於當今聖後的。”


    袁恕己脊背都挺直了幾分:“哦?”


    英俊道:“我不知大人聽說過沒有,坊間對於皇後娘娘有許多奇異傳說,其中一則,卻跟太宗皇帝有關。”


    袁恕己聽跟李世民有關,心生忌憚,本yu阻止他再說下去,怎奈又十分好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