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弦問道:“咦,又嫉妒個什麽?”
老朱頭道:“若不是咱們英俊,哪裏來那麽風騷的老闆娘上趕著要送銀子?那些嚼舌的人雙手捧著銀子屁顛屁顛的過去討好,人家還不肯搭理呢。”
阿弦聽說的有趣,方“哈”地笑了聲。
老朱頭道:“何況不是有那麽一句話麽,什麽出淤泥而不染,英俊就是出狐狸窩而不沾……對了,他還得順帶薅一把狐狸毛呢。”
阿弦開了心,捂著嘴嗤嗤地笑。
今兒出門前,阿弦依稀聽說英俊今兒也會來吉安酒館,是以在府衙內看清那滄城人口檔冊裏的幻象後,即刻匆匆趕來。
阿弦正在凝望,酒館的夥計已揣手兒迎上:“十八子怎麽有空來了,快裏邊兒請坐。”
阿弦道:“不必了,我是來找我阿叔的,他可在麽?”
夥計詫異:“這可有些不巧,方才先生已經對好了帳,才剛走了。”
阿弦聽是走了,無端放心,正要迴家去尋英俊,心中轉念,問道:“我阿叔……”
遲疑著不大好出口,夥計問道:“先生怎麽了?”
阿弦搖頭道:“沒什麽。”
阿弦離開吉安酒館,沿路往家裏去,原來她聽夥計說“對帳”,心裏好奇,畢竟英俊眼睛看不見,卻不知是個如何對帳法兒,可想是一迴事,問出口則又是另一迴事了:她才不要在外人跟前透露出半點兒質疑英俊的意思。
正行走間,忽然聽到有孩子的聲音,念道:“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裏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像是十幾個聲音合在一起,偏偏十分整齊,童言稚語,清脆生嫩,令人聽來jing神一振。
阿弦循聲前往,卻見在前方的正在整修的“善堂”旁邊兒,果然是十三四個孩童,手拉手地圍在一起,一邊兒轉圈一邊兒齊齊大聲念誦。
忽然一個孩子跑了出來,叫道:“十八哥哥!”這孩子竟是安善,因為整理了頭髮,換了衣裳,又養了這段日子,清秀可愛,早半點看不出曾是那個蓬頭垢麵的小乞兒了。
阿弦掃了一眼,這才認出原來在場的另還有幾個原本是乞兒的孩子。
眾孩童看安善去了,也都跟著圍攏過來,道:“十八哥哥,近來少見你來。”
阿弦自從進了府衙,雜事頗多,這幾日又專心查看豳州的人口檔冊,無法脫身。
聞言便挨個摸了摸頭,笑道:“你們可還好?方才念的那是什麽?”
安善第一個迴答:“那叫《滕王閣序》!”
阿弦卻也聽過《滕王閣序》的大名,越發詫異:“你們打哪裏學會了來的?”
安善道:“是英俊叔叔教我們的!”
阿弦原本還隻是單純的好奇,猛然聽了這句,微微斂笑:“是英俊叔……教的?”
安善點頭,道:“英俊叔叔說這是世上最好的一篇文章,他每日教我們兩句,已經教了八天了,他讓我們都背誦熟悉,還會給我們糖果吃。”
阿弦張了張口,卻不知說何言語,安善道:“十八哥哥,我們背的好不好?”
阿弦才笑笑:“好,好的很,你們……好生去背吧。”
眾孩童聽了,便仍又圍做一團,這一次,卻是從起始開始背誦,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阿弦立在旁邊,聽孩童們聲音響亮,語調整齊,竟似是個很訓練有素的樣兒。
雖然她並非十分懂這詩句中的意思,可聽著那樣稚嫩明快地聲聲朗誦,卻仍不禁動容。
正暗懷喜悅看時,眼前卻忽地又灰濛濛一片飄過,宛若蚊蠅乍起。
阿弦怔了怔,定睛再看,卻見在前方右手邊,飛舞竄動的,並不是什麽蚊蟲之類,而正是先前在府庫內,從滄城人口檔冊裏飛出的那些墨漬。
阿弦一愣,卻見那些墨漬扭動著,如同活的一般,飄飄搖搖,穿過人群,往前而去。
孩童們仍舊懵懂而歡喜地大聲唱念:“物華天寶,龍光she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腳底下橫著許多磚石,長木等,磕磕絆絆,不好落腳。
念唱之聲漸漸小了,阿弦盯著那墨漬往前,卻見墨漬搖搖晃晃,竟鑽進一間新修的房舍。
這屋舍是新起的,房門都未曾按好,木匠還在加緊做,阿弦正要走進去,旁邊有人道:“這不是十八子麽?”
阿弦迴頭,卻見是個認得的工匠,正笑道:“多日不見你了,今日這樣有空來?莫不是刺史大人jiāo代,讓你來看看工程進度的?”
阿弦掃了一眼屋內,卻見裏頭也有六七個工匠在忙碌,抹牆的抹牆,搬磚的搬磚,阿弦便順勢道:“是,刺史大人讓我來看一眼,想不到竟挺快。”
說話間又掃了一眼裏頭,除了那幾個工匠外,並不見飛舞的墨漬蹤跡。
那工匠見她打量,自不解其意,拉著問道:“聽說先前因為工程用銀等,刺史大人很不高興?可有此事?”
阿弦道:“我隻聽聞好像商議過,具體不知如何。”
工匠麵露難色:“十八子,你也不是外人,我索xing跟你說,刺史大人要修這善堂,自是大好事,大傢夥兒也樂意來gān這活兒,可你也知道如今是什麽年景,若是工錢不當,我們實在為難的很。”
阿弦道:“工錢發不了麽?”
工匠道:“發還是能發,隻是減少了,工頭說買房料的錢不大夠,所以暫時挪借,以後會補發,可是已經一連幾日了。他們說是刺史大人的意思,我們也不敢問。”
阿弦聽出他話中之意,道:“你放心,我迴頭抽空會同大人說明此事,看他的意下就是了。”
工匠大喜,千恩萬謝。
阿弦同他說罷,便假意要看看裏頭的工度,走進來仔細地又轉了一圈兒,卻並沒發現什麽異樣。
懷著疑慮,阿弦奔迴家中,推門之時,卻發現院門是從內上了門閂了。
阿弦本還擔心英俊去了別處,這樣一來,必然是在家中了,大概是怕閑人騷擾,故而閂了門。阿弦拍了拍門,叫道:“阿叔?”
連叫了兩聲,裏頭才傳來英俊的迴答:“稍等……”雖然聽起來仍一如往常,但阿弦卻莫名覺著英俊聲音略有些著慌。
她不由疑惑起來:“阿叔,怎麽啦?”一問之下,耳畔聽到“喀拉”一聲響動,像是什麽被撞倒了。
阿弦大驚,心想英俊看不見,這聲氣兒又很不對,莫非著急來給她開門,不留神絆倒了?
她心中轉念,當下也來不及叫英俊,往旁邊退後一步,抬頭看看院牆,雙手垂在腰間,提一口氣,便縱身躍起!
</br>
老朱頭道:“若不是咱們英俊,哪裏來那麽風騷的老闆娘上趕著要送銀子?那些嚼舌的人雙手捧著銀子屁顛屁顛的過去討好,人家還不肯搭理呢。”
阿弦聽說的有趣,方“哈”地笑了聲。
老朱頭道:“何況不是有那麽一句話麽,什麽出淤泥而不染,英俊就是出狐狸窩而不沾……對了,他還得順帶薅一把狐狸毛呢。”
阿弦開了心,捂著嘴嗤嗤地笑。
今兒出門前,阿弦依稀聽說英俊今兒也會來吉安酒館,是以在府衙內看清那滄城人口檔冊裏的幻象後,即刻匆匆趕來。
阿弦正在凝望,酒館的夥計已揣手兒迎上:“十八子怎麽有空來了,快裏邊兒請坐。”
阿弦道:“不必了,我是來找我阿叔的,他可在麽?”
夥計詫異:“這可有些不巧,方才先生已經對好了帳,才剛走了。”
阿弦聽是走了,無端放心,正要迴家去尋英俊,心中轉念,問道:“我阿叔……”
遲疑著不大好出口,夥計問道:“先生怎麽了?”
阿弦搖頭道:“沒什麽。”
阿弦離開吉安酒館,沿路往家裏去,原來她聽夥計說“對帳”,心裏好奇,畢竟英俊眼睛看不見,卻不知是個如何對帳法兒,可想是一迴事,問出口則又是另一迴事了:她才不要在外人跟前透露出半點兒質疑英俊的意思。
正行走間,忽然聽到有孩子的聲音,念道:“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裏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像是十幾個聲音合在一起,偏偏十分整齊,童言稚語,清脆生嫩,令人聽來jing神一振。
阿弦循聲前往,卻見在前方的正在整修的“善堂”旁邊兒,果然是十三四個孩童,手拉手地圍在一起,一邊兒轉圈一邊兒齊齊大聲念誦。
忽然一個孩子跑了出來,叫道:“十八哥哥!”這孩子竟是安善,因為整理了頭髮,換了衣裳,又養了這段日子,清秀可愛,早半點看不出曾是那個蓬頭垢麵的小乞兒了。
阿弦掃了一眼,這才認出原來在場的另還有幾個原本是乞兒的孩子。
眾孩童看安善去了,也都跟著圍攏過來,道:“十八哥哥,近來少見你來。”
阿弦自從進了府衙,雜事頗多,這幾日又專心查看豳州的人口檔冊,無法脫身。
聞言便挨個摸了摸頭,笑道:“你們可還好?方才念的那是什麽?”
安善第一個迴答:“那叫《滕王閣序》!”
阿弦卻也聽過《滕王閣序》的大名,越發詫異:“你們打哪裏學會了來的?”
安善道:“是英俊叔叔教我們的!”
阿弦原本還隻是單純的好奇,猛然聽了這句,微微斂笑:“是英俊叔……教的?”
安善點頭,道:“英俊叔叔說這是世上最好的一篇文章,他每日教我們兩句,已經教了八天了,他讓我們都背誦熟悉,還會給我們糖果吃。”
阿弦張了張口,卻不知說何言語,安善道:“十八哥哥,我們背的好不好?”
阿弦才笑笑:“好,好的很,你們……好生去背吧。”
眾孩童聽了,便仍又圍做一團,這一次,卻是從起始開始背誦,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阿弦立在旁邊,聽孩童們聲音響亮,語調整齊,竟似是個很訓練有素的樣兒。
雖然她並非十分懂這詩句中的意思,可聽著那樣稚嫩明快地聲聲朗誦,卻仍不禁動容。
正暗懷喜悅看時,眼前卻忽地又灰濛濛一片飄過,宛若蚊蠅乍起。
阿弦怔了怔,定睛再看,卻見在前方右手邊,飛舞竄動的,並不是什麽蚊蟲之類,而正是先前在府庫內,從滄城人口檔冊裏飛出的那些墨漬。
阿弦一愣,卻見那些墨漬扭動著,如同活的一般,飄飄搖搖,穿過人群,往前而去。
孩童們仍舊懵懂而歡喜地大聲唱念:“物華天寶,龍光she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腳底下橫著許多磚石,長木等,磕磕絆絆,不好落腳。
念唱之聲漸漸小了,阿弦盯著那墨漬往前,卻見墨漬搖搖晃晃,竟鑽進一間新修的房舍。
這屋舍是新起的,房門都未曾按好,木匠還在加緊做,阿弦正要走進去,旁邊有人道:“這不是十八子麽?”
阿弦迴頭,卻見是個認得的工匠,正笑道:“多日不見你了,今日這樣有空來?莫不是刺史大人jiāo代,讓你來看看工程進度的?”
阿弦掃了一眼屋內,卻見裏頭也有六七個工匠在忙碌,抹牆的抹牆,搬磚的搬磚,阿弦便順勢道:“是,刺史大人讓我來看一眼,想不到竟挺快。”
說話間又掃了一眼裏頭,除了那幾個工匠外,並不見飛舞的墨漬蹤跡。
那工匠見她打量,自不解其意,拉著問道:“聽說先前因為工程用銀等,刺史大人很不高興?可有此事?”
阿弦道:“我隻聽聞好像商議過,具體不知如何。”
工匠麵露難色:“十八子,你也不是外人,我索xing跟你說,刺史大人要修這善堂,自是大好事,大傢夥兒也樂意來gān這活兒,可你也知道如今是什麽年景,若是工錢不當,我們實在為難的很。”
阿弦道:“工錢發不了麽?”
工匠道:“發還是能發,隻是減少了,工頭說買房料的錢不大夠,所以暫時挪借,以後會補發,可是已經一連幾日了。他們說是刺史大人的意思,我們也不敢問。”
阿弦聽出他話中之意,道:“你放心,我迴頭抽空會同大人說明此事,看他的意下就是了。”
工匠大喜,千恩萬謝。
阿弦同他說罷,便假意要看看裏頭的工度,走進來仔細地又轉了一圈兒,卻並沒發現什麽異樣。
懷著疑慮,阿弦奔迴家中,推門之時,卻發現院門是從內上了門閂了。
阿弦本還擔心英俊去了別處,這樣一來,必然是在家中了,大概是怕閑人騷擾,故而閂了門。阿弦拍了拍門,叫道:“阿叔?”
連叫了兩聲,裏頭才傳來英俊的迴答:“稍等……”雖然聽起來仍一如往常,但阿弦卻莫名覺著英俊聲音略有些著慌。
她不由疑惑起來:“阿叔,怎麽啦?”一問之下,耳畔聽到“喀拉”一聲響動,像是什麽被撞倒了。
阿弦大驚,心想英俊看不見,這聲氣兒又很不對,莫非著急來給她開門,不留神絆倒了?
她心中轉念,當下也來不及叫英俊,往旁邊退後一步,抬頭看看院牆,雙手垂在腰間,提一口氣,便縱身躍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