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禦史參觀完織坊, 下午去看了染坊,更開眼界,江南的絲綢竟然運到這裏來染色,胡禦史道,“可見你們這裏的染色技術已經超越江南地區。”


    “各有長短吧。”白文謙遜的說。


    “與其江南絲綢不遠千裏運到這裏染色,為何不在江南設立店鋪,如此兩相便宜。”胡禦史笑,“我在商業上是外行,也是隨口一說。”


    “大人說的很對。這些絲綢都是絲綢商人要在新伊售賣的,我們這裏也賣染料。”


    胡禦史頜首。


    接下來,胡禦史參觀了地毯作坊、毛氈坊、連製靴坊都一一參觀過,還得白文送了兩雙很舒適的羊皮靴。當然,月灣縣其他大的商家店鋪,胡禦史也親自到訪。


    不論胡禦史想去哪裏,裴如玉都一一安排,光明坦蕩,事事配合。


    胡禦史頗關心民生,聽說白家人作坊的織機竟肯傳與外人,還特意到餘主簿家的織坊參觀了一迴,對於白大人的心胸極為敬佩。


    商家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尤其技術,鮮有商家願意外傳,白家雖不會出讓最先進的織機,但是,白家肯出讓的織機技術較之市麵尋常織機也有長足進步。


    白大人雖以女子之身,卻有這樣的廣闊胸襟,當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胡禦史尤其說,“白大人竟肯將這樣的織造技藝傳授給百姓,真是了不起。”


    裴如玉道,“內子在家鄉時就是如此,到北疆後見這裏的紡織技藝比關內還要落後一些,也一視同仁,將新式的織機傳授給品行較好的百姓。隻是北疆這裏族群複雜,難免要斟別一二。不過,我們一直在做,眼下已有五個縣都學了新式織機。”


    合著人家不隻是傳自己縣裏人,人家連外縣都肯傳授技藝。如果說裴如玉存有私心,胡禦史便是不能信的。


    胡禦史如果需要裴如玉陪伴,會直接說明,有時他喜歡自己在城中走一走,裴如玉便不去擾他。胡禦史主要是考察城中商稅情況,倒是發現有趣的事情,裴如玉收商稅頗有標準,如一些小商販,無非就是交幾個治安費,是不必收商稅的,他把標準定在年收入五十兩以上,開始按三十稅一的標準收稅。


    當然,還有一事,那就是月灣縣不論是修築城牆,還是在建的外城,除去每月拿餉的士兵,過來築城的農人每月根據工種不同,竟是要發工錢的。


    要知道,尋常都是抽丁的方式抽調民夫,衙門管飯,除去工料費用,不必再花銀錢。


    胡禦史談及此事時,裴如玉道,“百姓們都不傻,衙門不肯花錢,他們磨工功、糊弄事都有,衙門當然可以多派監工,拿鞭子抽,下大獄都成,可在北疆這樣不好。一則各族人性情不一樣,二則北疆民風彪悍,便是咱們漢人,也多有一言不合提刀提劍的,這不怪他們,我們這裏,平時出門都要結伴,冬天路上還有會熊狼出沒。三則,咱們這樣的書生,哪裏見得這種血淋淋的監工。衙門付工錢,大傢夥幹的都來勁,我是按工付錢,而且他們哪裏做的不好,直接扣銀子的,活做的細緻認真,何樂而不為呢。”


    “這錢得用不少吧?”


    “慢慢來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吧。”


    裴如玉還請胡禦史去看了育善堂,到縣學書院參觀,對於裴縣尊肯花錢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倒是縣學辦的不錯,還有各部落學子前來求學,裴如玉道,“自從陸侯平定北疆之亂,如今也十幾年了,現在仍有許多族群是以部落為居,各自過活。他們雖與我們進行一些貿易交易,卻並不懂我們漢人的文化。”


    裴縣尊手腕微傾,倒出兩盞香茶,遞胡禦史一盞。胡禦史道,“開蠻人之智,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端看如何用了。”裴縣尊飲口香茶,“我朝馬肥兵壯,有無上利器,可震懾外敵。另一利器,便當是我們漢人先賢流傳下來的文明奧義。既收復北疆,與其視北疆族群為外人,不如視他們與漢人無二。用朝廷的兵馬震懾他們,用先賢的文化教化他們,必得一用。”


    裴如玉年輕俊美,端方穩重,且有治理一方的氣魄,胡禦史心下也不禁暗贊一聲,想有子當如此。


    袁郎中對裴如玉的看法完全相反,尤其袁郎中查帳,越查越是不滿,裴如玉就任以來,稅銀著實沒少收,卻一兩都沒有押送至朝廷。


    地方稅是可以截留一部分用於地方治理的,袁郎中從未見過這等膽大妄為之輩,慷朝廷之慨以邀天下民心。


    袁郎中冷沉著臉,侍從提來食盒,菜色上桌,袁郎中一看,更堵心了,分別為:燉豬肉、炒豬肉、溜豬肉以及豬肉湯……


    自打他住進縣衙,就一日三餐的豬肉飯,隔壁胡禦史那裏則是每日雞魚肘肉換著花樣來,話說,姓裴的這是什麽意思,還有白大人,您是不是誤會什麽了啊!袁某我並不是非豬肉不食啊!


    因為第一次送飯的管事媳婦就說了,知道袁大人愛吃豬肉,白大人特意交待廚下給袁大人準備的。


    把袁郎中吃的都想住驛館了,可又不能去,無他,白大人官位高,邀你們住她家這絕對是抬舉,你非要去驛館,也不住白大人家裏,這就是對上官不敬。


    看著賭心的豬肉飯,想著賭心的裴狀元,袁郎中賭心賭的食欲不振,已經想好迴朝如何參裴如玉一本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木香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與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與水並收藏木香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