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鄰村,隻有二裏地的距離,所以鑼鼓隊一直沒有停,放炮的聲音是倒是出了村就停了。


    路一在後邊舉著旗子,跟著隊伍前進,二裏地鑼鼓敲敲打打愣是走出了一種氣勢恢宏的感覺。


    等到了女方家,男方進門去找婚鞋過五關斬六將的,把女方抱出來,女方腳不沾地的上了轎子,這一大堆舉旗敲鑼迎親人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王惠家門口正好是在馬路邊上,右手方向有一條小巷子,走十來米就是王惠家。


    等到了王惠家門口,敲鑼打鼓的吹了會兒也就停了,路昌安也就下馬去屋裏接新媳婦兒去了,還有幾個年輕小夥是一塊進去的。


    其餘的無關緊要的人都沒進屋湊熱鬧,就在馬路牙子上等他們出來就行了。


    眾人都把旗子什麽的也都找個牆角放下了,懶懶散散的都找地方坐的坐,男人們抽煙的抽煙,小孩子們也都跑到俊馬跟前拿草逗弄著大馬,因為要把新媳婦而給抱出來,那不容易的哩,得費一會兒時間呢。


    今天本來日頭就不太好,現在這個點兒好像更陰沉了一些,空氣中泛起了冷意,有人嘟囔著:“哎呦勞什子鬼天氣,昨天老爺兒(太陽)大的能曬死人,今天老爺兒(太陽)就沒了。”


    路一拿著自己的手機,倒是找好角度拍了幾張照片。


    圍著馬的孩子,陰沉的天,紅色的大鼓,路一拿出手機拍了幾張就把手機收起來了。


    她小姨給她買的新手機,嘿嘿,路一隻要一想到這是小姨給自己買的,心裏就會開心一陣兒。


    目前這手機是她手裏的寶貝,她去哪兒都想拿著這個手機。


    路一坐在一個石墩上,雙手撐著臉在看那頭棕色大馬,那馬真貪吃,明明韁繩就那麽短,它那馬嘴卻總是想往旁邊蹭一蹭,再蹭一蹭,它想吃到它旁邊的草。


    路一看的有趣,她覺得動物的心思都比人要純粹許多,就一個字:吃。


    路一的小腦袋瓜裏開始自動腦補那匹馬的心聲,剛想了沒幾句,感到臉上一涼。


    下雨了。


    淅淅瀝瀝的小雨,開始下了起來。


    還好,雨下的並不大。


    他們這一群這麽多人,又不可能去新娘子家裏躲雨。


    新娘子家裏也是有好多人的,路一找了個屋簷,在下麵躲雨。


    秋風瑟瑟,打著旋的樹葉被風被雨一吹打,簌簌的落了下來。


    地上有土的地方開始變得泥濘起來,人這腳去泥地裏一軲轆,拖遝著走在幹燥的地麵上就留下了幾個帶著泥巴的腳印。


    因著下雨,溫度又下降了幾度,眾人等的都有些無趣。


    十點多的時候,新娘子王惠終於被新郎路昌安抱著出來了。


    他們一出來,鑼鼓隊就敲了起來,在這瀟瀟細雨裏,路昌安終於娶到了他的新媳婦兒。


    王惠今天穿了一身紅色的嫁衣,化了濃妝的她看起來更為嬌豔了,路昌安抱著新媳婦兒出來,她摟著路昌安的脖子,一臉嬌羞的靠在路昌安懷裏,眉目婉轉之間更顯羞澀動人。


    路昌安抱著她上了花轎,鑼鼓又敲了起來,有一大老爺們喊了一句:“走嘍!”


    於是眾人紛紛拿上自己來時拿的旗子,還按來時的順序,冒著蒙蒙細雨,敲鑼打鼓的又走了二裏地。


    路昌安騎著大馬,王惠坐著花轎,跟古代結婚迎親架勢一樣,不過王惠沒有蓋那種紅色蓋頭。


    攝像師扛著攝像機跑來跑去,於是路一的影像也被印在了裏邊,一個短發濕乎乎的黏在頭上的小姑娘,舉著旗垂著眸子看著自己腳底下的路,神情認真,一晃而過。


    迴到路家村,那轎子也不能停,鑼鼓隊敲得更響亮了,鞭炮又放了起來,夾雜著“呲溜”“咚”“咚”的炮聲,路家村又開始沸騰起來,而且這鑼鼓隊還得去街上走一圈,這叫轉街。


    雖說是喜事,熱鬧的事,可是架不住這又是風又是雨的,扛旗的孩子們都冷的瑟瑟發抖,勉強轉完街,孩子們都一溜煙兒就往家裏跑了。


    路一也不例外,雖然雨不大,可是落在身上也是有些涼意,感覺身上都黏糊糊的,不太舒服。


    路媽媽也終於見到了濕乎乎的路一,得,出去一遭迴來就得換身衣裳和鞋子了,衣服濕乎乎皺巴巴的,頭發也濕了,鞋子上全是泥巴,褲腿後邊全是泥點子了!


    這老天爺就跟玩人一樣,明明前兩天還日頭高高掛,這今天娶媳婦兒啊給下雨了,呸,這老天爺也跟人過不去,不是個好東西!路媽媽罵了兩句,然後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路媽媽也要幫忙去席麵上洗碗,等接新媳婦兒迴來席麵就開席了,她就等著路一迴看著點兒路瑤路昊呢。


    趕緊的讓路一換衣服,說了兩句讓她看著點兒弟弟妹妹,就火急火燎的往大爺路平順家裏走了。


    路一換了身衣服,拿毛巾擦幹了頭發。


    於是就在家裏看起了弟弟妹妹,順帶開始寫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少。


    娶新媳婦兒後麵還有一係列的流程,不過這些路一都看不到了。


    下午一點半的時候,路媽媽直接拿了個大海碗,端了滿滿兩大碗席上剩下的飯菜。


    這是後頭席麵做多了剩下的菜,一家人拿迴來也可以吃兩頓。


    路家村坐席都沒那麽講究,席麵上拿個塑料袋往家裏兜剩飯剩菜的人還不少,骨頭啥的村裏人也都會拿走,迴家喂狗喂貓喂雞喂鴨的,反正堅決不能浪費。


    路媽媽端迴來讓路一扒拉了一點兒菜,在家裏餾了個饅頭,當做今天的午飯。


    娶媳婦的這陣熱鬧勁兒過後,生活還是得繼續。


    家家戶戶也都是關上門,盤算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路昌安現在也成家了,也算大人了,蜜裏調油的新婚期過後,路昌安又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途。


    不外出打工沒辦法,沒錢啊!在家種地的話,地又不多,還得看天吃飯,一年到頭賣糧食掙的那倆錢不如在外邊出死力一個月掙得錢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路一的春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點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點煙並收藏路一的春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