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凜詫異道:“竟有此事?”然後他笑道:“就算如此,也跟我無關,我隻聽命阻住禹將軍而已,假如夏州軍膽敢再往前一步,就不要怪我下令出兵了,到時候,禹將軍要承擔兩軍交戰的惡果。”
禹泰起對上李原凜的雙眼:“既然如此,我也有一句話,假如欽差無礙,那兩國之間便可以再談,若是徐侍郎一行出了丁點兒差錯,就是你西朝覆滅之日!”
李原凜挑眉:“禹將軍的話,我迴頭會轉告小寧令的。”
禹泰起見他似笑非笑的樣子,突然道:“且慢。”打馬往前。
李原凜背後的將領不由騷動,卻給他以手勢製止了。
禹泰起來到李原凜馬前,凝視著他的雙眼道:“想必李將軍還記得,當初我朝出現的鄴王之亂吧。”
李原凜問道:“禹將軍為何提起此事?”
禹泰起道:“我隻想提醒將軍,歷來亂臣賊子,興許一時看著風頭無兩,可最終都沒有好下場。聽說貴朝蕭太後雖是女流,卻是個雄才大略自有心胸之人,不知李將軍覺著,你們蕭太後跟我們皇上,誰高誰低?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貴朝的小寧令,絕比不上鄴王。”
禹泰起話中的意思,李原凜自然明白,他這是在預言小寧令必敗。
李原凜並沒有出聲,他默默地看著禹泰起,半晌道:“若是太後聽到禹將軍這般評語,必然十分欣慰。”
禹泰起道:“我知道李將軍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李原凜忖度片刻,道:“我也有一句話想問將軍。”
禹泰起道:“請講。”
李原凜審視般打量禹泰起:“假如貴朝的皇帝陛下,並不似現在這般重用將軍,反而一再打壓,且後宮內將軍也沒有當皇貴妃的妹妹……不知將軍是否還會如現在般忠心耿耿?”
禹泰起嗤地一笑,揚眉道:“你說呢?”
四目相對,李原凜笑道:“不錯,我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他在馬上向著禹泰起抱拳欠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大啟跟西朝當真百年和平,我也願意跟將軍你把酒言歡。”
禹泰起抱拳垂首,李原凜調轉馬頭,帶人而去!
***
西朝內亂的密信自然很快到了幹清宮。
皇帝對於此事的反應,卻是秘而不宣。
直到有些流言蜚語傳到了京城裏,又說西朝的小寧令已經取蕭太後而代之,那卻是個虎狼性情的人,正糾結大批兵力進宮夏州。
而且連作為欽差前往夏州的徐慈,也都深陷西都,生死不知。
朝臣們開始有些騷亂,於朝堂上痛斥西朝人言而無信,覺著不能跟他們再行通商之好。
也有說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再從幽州調兵,讓幽州節度使馮雲飛跟禹泰起合作抗敵。
在許多嘈雜的聲音裏,皇帝卻始終按兵不動。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夏州才又傳了緊急密信迴來。
幹清宮內皇帝看過了之後,臉上微微一笑。
後宮之中,先前仙草自然聽了動靜。
她倒是並沒有格外擔心禹泰起,畢竟禹泰起身經百戰,仙草最擔心的自然是徐慈。
可她也知道趙踞日理萬機的,且也必然為了此事而籌謀,又要應對外頭的大臣們,又何必再添他的煩惱,所以鎮日隻料理六宮之事,盡心照看拓兒跟懷敏,對此事竟隻字不提。
那日拓兒下了學迴來,陪著懷敏玩耍的時候,仙草在旁邊怔怔地發呆,等迴過神來,拓兒卻已經拉著懷敏依偎到了自己懷中。
仙草以為他們累乏了,摸了摸他們的小腦袋,才要叫帶了去歇息,拓兒仰頭看著她道:“母妃是擔心舅舅嗎?”
仙草一怔,然後搖了搖頭:她雖擔心“舅舅”,但拓兒卻不知道徐慈才是他真正的舅舅。
拓兒想了想:“父皇也說舅舅堅若磐石,不必擔憂,那……母妃擔心徐師傅嗎?”
仙草這才詫異笑道:“你又知道了?”
拓兒道:“母妃放心,徐師傅不會有事的,父皇派了很得力的人跟著徐師傅呢。”
仙草愣神:“真的嗎?”
拓兒點頭道:“那天父皇讓顏指揮使叫了鎮撫司的錦衣衛精銳進內,我知道是給徐師傅隨身帶著的。”
仙草雖然並沒有聽趙踞說起這些,但是拓兒機警非常,既然他這樣說,自然可信。
欣慰之餘又覺著無奈:原來皇帝的確暗中做了安排……可為什麽這些事他都不跟自己說呢。
果然,在此之後,很快夏州方麵又傳了消息——西朝的內亂已經平定。
蕭太後給親信們所救,大將軍李原凜跟大公主聯手逼宮,一番廝殺之後,小寧令走投無路,自盡而亡。
此後蕭太後病倒,於病中下旨,讓大公主改嫁給了左將軍李原凜,如今西朝的政事卻握在了大公主的手中,而夏州跟西朝以及域外各國的商務之事,暢通無阻。
是日黃昏,趙踞特來紫麟宮。
殿內暖意熏熏,懷敏膩在身邊,先前睡過去了,仙草抱著孩子,也正朦朧裏有幾分困意,忽然嗅到熟悉的龍涎香氣,便知道趙踞來了。
</br>
禹泰起對上李原凜的雙眼:“既然如此,我也有一句話,假如欽差無礙,那兩國之間便可以再談,若是徐侍郎一行出了丁點兒差錯,就是你西朝覆滅之日!”
李原凜挑眉:“禹將軍的話,我迴頭會轉告小寧令的。”
禹泰起見他似笑非笑的樣子,突然道:“且慢。”打馬往前。
李原凜背後的將領不由騷動,卻給他以手勢製止了。
禹泰起來到李原凜馬前,凝視著他的雙眼道:“想必李將軍還記得,當初我朝出現的鄴王之亂吧。”
李原凜問道:“禹將軍為何提起此事?”
禹泰起道:“我隻想提醒將軍,歷來亂臣賊子,興許一時看著風頭無兩,可最終都沒有好下場。聽說貴朝蕭太後雖是女流,卻是個雄才大略自有心胸之人,不知李將軍覺著,你們蕭太後跟我們皇上,誰高誰低?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貴朝的小寧令,絕比不上鄴王。”
禹泰起話中的意思,李原凜自然明白,他這是在預言小寧令必敗。
李原凜並沒有出聲,他默默地看著禹泰起,半晌道:“若是太後聽到禹將軍這般評語,必然十分欣慰。”
禹泰起道:“我知道李將軍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李原凜忖度片刻,道:“我也有一句話想問將軍。”
禹泰起道:“請講。”
李原凜審視般打量禹泰起:“假如貴朝的皇帝陛下,並不似現在這般重用將軍,反而一再打壓,且後宮內將軍也沒有當皇貴妃的妹妹……不知將軍是否還會如現在般忠心耿耿?”
禹泰起嗤地一笑,揚眉道:“你說呢?”
四目相對,李原凜笑道:“不錯,我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他在馬上向著禹泰起抱拳欠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大啟跟西朝當真百年和平,我也願意跟將軍你把酒言歡。”
禹泰起抱拳垂首,李原凜調轉馬頭,帶人而去!
***
西朝內亂的密信自然很快到了幹清宮。
皇帝對於此事的反應,卻是秘而不宣。
直到有些流言蜚語傳到了京城裏,又說西朝的小寧令已經取蕭太後而代之,那卻是個虎狼性情的人,正糾結大批兵力進宮夏州。
而且連作為欽差前往夏州的徐慈,也都深陷西都,生死不知。
朝臣們開始有些騷亂,於朝堂上痛斥西朝人言而無信,覺著不能跟他們再行通商之好。
也有說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再從幽州調兵,讓幽州節度使馮雲飛跟禹泰起合作抗敵。
在許多嘈雜的聲音裏,皇帝卻始終按兵不動。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夏州才又傳了緊急密信迴來。
幹清宮內皇帝看過了之後,臉上微微一笑。
後宮之中,先前仙草自然聽了動靜。
她倒是並沒有格外擔心禹泰起,畢竟禹泰起身經百戰,仙草最擔心的自然是徐慈。
可她也知道趙踞日理萬機的,且也必然為了此事而籌謀,又要應對外頭的大臣們,又何必再添他的煩惱,所以鎮日隻料理六宮之事,盡心照看拓兒跟懷敏,對此事竟隻字不提。
那日拓兒下了學迴來,陪著懷敏玩耍的時候,仙草在旁邊怔怔地發呆,等迴過神來,拓兒卻已經拉著懷敏依偎到了自己懷中。
仙草以為他們累乏了,摸了摸他們的小腦袋,才要叫帶了去歇息,拓兒仰頭看著她道:“母妃是擔心舅舅嗎?”
仙草一怔,然後搖了搖頭:她雖擔心“舅舅”,但拓兒卻不知道徐慈才是他真正的舅舅。
拓兒想了想:“父皇也說舅舅堅若磐石,不必擔憂,那……母妃擔心徐師傅嗎?”
仙草這才詫異笑道:“你又知道了?”
拓兒道:“母妃放心,徐師傅不會有事的,父皇派了很得力的人跟著徐師傅呢。”
仙草愣神:“真的嗎?”
拓兒點頭道:“那天父皇讓顏指揮使叫了鎮撫司的錦衣衛精銳進內,我知道是給徐師傅隨身帶著的。”
仙草雖然並沒有聽趙踞說起這些,但是拓兒機警非常,既然他這樣說,自然可信。
欣慰之餘又覺著無奈:原來皇帝的確暗中做了安排……可為什麽這些事他都不跟自己說呢。
果然,在此之後,很快夏州方麵又傳了消息——西朝的內亂已經平定。
蕭太後給親信們所救,大將軍李原凜跟大公主聯手逼宮,一番廝殺之後,小寧令走投無路,自盡而亡。
此後蕭太後病倒,於病中下旨,讓大公主改嫁給了左將軍李原凜,如今西朝的政事卻握在了大公主的手中,而夏州跟西朝以及域外各國的商務之事,暢通無阻。
是日黃昏,趙踞特來紫麟宮。
殿內暖意熏熏,懷敏膩在身邊,先前睡過去了,仙草抱著孩子,也正朦朧裏有幾分困意,忽然嗅到熟悉的龍涎香氣,便知道趙踞來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