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踞說著將桌上的一疊摺子拿了起來:“如果你真的是忠臣,為什麽手底下這麽多的門生子弟皆為貪官汙吏?你若真的忠心耿耿,為什麽大權獨攬,朕想做一件事都不成?你私心裏隻怕早把自己當成了皇帝,卻還來跟朕說什麽伊尹,你也配!”
趙踞說著,將手中的那些奏摺盡數摔在了蔡勉身上。
蔡勉瞪著趙踞,忍氣將地上的摺子撿了起來,他看了一份,又看了另一份,臉色漸漸地變了,但卻仍是惱色不退。
趙踞冷道:“另外,還有蔡太師的宗族之人,在地方上稱王稱霸,霸占百姓良田,侵人/妻女,百姓們叫苦不迭,上告無門。這些摺子,隻怕是送不到太師跟前的,現在就讓太師看個遍。”
趙踞迴身,又將桌上另一疊的摺子握住扔在蔡勉跟前。
蔡勉的宗族雖不在京城,但他家人的所作所為,他也是略有耳聞,之前曾嗬斥過幾迴,但蔡勉畢竟自詡權重功高,雖然知道家人作惡,卻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趙踞指著最後一疊摺子,道:“蔡太師平日裏隻聽見朝中百官對太師的阿諛奉承,當麵斥責的是極少數,所以太師便覺著百官對太師也是真心的敬仰拜服,殊不知,這些人多是因為懼怕太師你、以及你門下那些走狗爪牙們的厲害,所以才鉗口結舌,這些,是他們秘密彈劾太師的摺子,太師且再看!”
一份份摺子飄落,都跌在了蔡勉跟前,如同雪片一樣。
蔡勉愣了愣,抓起兩份掃了幾眼,便又站起身來,咬牙說道:“這些人不過是兩麵三刀罷了,平日裏跟本太師諂媚交好,私底下卻來捅刀子……”
趙踞笑道:“太師死到臨頭,還不肯幡然悔悟?朕就知道,你早就不是屈居人臣的心態了,連九錫都想要接受,你是自做孽,不可活。你怎麽不想想,史上但凡接受九錫的那些人,有哪一個是忠臣之輩?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懿,桓玄,楊堅,李淵,王世充……這些狼子野心,區區九錫哪裏能夠滿足,太師是不是也想要效仿他們,下一步就要廢立稱帝?但凡一個正直聰明的臣子,就絕不會喪心病狂地想要什麽九錫,除非他私心想當皇帝!”
蔡勉咽了口唾沫,冷笑起來:“加九錫明明是皇帝提出的,如今卻怪老臣,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皇上如今翅膀硬了,就忘了當初是誰把你扶到皇位上的。”
趙踞冷笑道:“你當初輔佐朕登基,不過是看朕年紀小好擺布,如今看朕不肯聽你的話,所以才把潞王也叫到了宮內,你存的什麽主意,還要朕說明嗎?”
蔡勉雙手握拳:“臣不過是提出要請潞王進京,皇上明明也答應了……”
“朕若不答應,又怎能讓你放鬆警惕?”
蔡勉見皇帝一句句說的明白,索性站起身來,傲然道:“原來皇上早就設計好了要對老臣下手,那又說什麽,你既然想剷除重臣,也不必扣這些帽子,隻管動手就是了。”
趙踞道:“朕自然讓你心服口服。來人,傳潞王。”
蔡勉一驚,身後門開處,一名太監陪著潞王趙克緩步走了進來。
趙克上前行禮道:“參見皇上。”
趙踞道:“潞王,你跟朕說明,蔡太師的人,對你說了些什麽?”
趙克垂頭道:“迴皇上,臣弟不敢說謊。當初皇上還沒有傳旨召臣弟進京之前,就有個自稱是太師心腹的人到了潞王府,他勸臣弟盡快進京,還說,太師覺著皇上……皇上並不配為帝之類的話,臣弟不敢複述,他們的意思,是想讓臣弟進京,取而代之,還說有蔡太師的輔佐,一定會如何如何的話。”
蔡勉怒道:“潞王,你休要胡說。”
趙克嚇得發抖,往旁邊躲開:“本王沒有胡說,本王知道本朝祖訓,在封地的藩王不可以隨便迴京,否則便是謀逆大罪,可是那人見勸說不成,就開始威脅本王,說是若不聽命,不僅是本王,甚至連母妃也會受到牽連……本王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皇上的旨意就到了,我這才奉旨進京來了。”
趙踞道:“太師,你還有什麽話說?”
****
太和殿外。
群臣正等的焦急,也有的竊竊私語,談論是不是出了什麽意外。
禁軍跟等候的群臣之中自然有蔡勉的心腹,一個個也有不祥之感,然而虎賁軍護衛在列,加上蔡勉並未露麵,群龍無首的,就算是禁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突然金鑾殿的門打開,太監揚聲命百官進見。
大家魚貫入內,卻見皇帝高高在上,蔡勉立在殿內,旁邊站著的卻是潞王趙克。
其他的彈劾蔡勉的摺子,以及有關他的門生、宗族之人貪墨枉法的奏摺倒是罷了。
潞王趙克按照先前所說,當眾將蔡太師派人去威逼利誘的話又說了一遍,大家聽了,盡數驚愕。
蔡勉臉色雖蒼白,神色卻還平靜:“皇上是安心的要老臣死,你設計這個圈套,排除異己,實在是太過歹毒了。”
趙踞道:“什麽叫做異己?為臣子者,當忠心於朝廷,朕清除朝中禍國殃民的蠹蟲,是朕之天責,莫非因為這些蠹蟲是太師一黨的,就是排除異己?你身為臣子,卻毫無臣子的肅恭之心,囂張跋扈,意圖謀逆,朕如何能容得下你?”
</br>
趙踞說著,將手中的那些奏摺盡數摔在了蔡勉身上。
蔡勉瞪著趙踞,忍氣將地上的摺子撿了起來,他看了一份,又看了另一份,臉色漸漸地變了,但卻仍是惱色不退。
趙踞冷道:“另外,還有蔡太師的宗族之人,在地方上稱王稱霸,霸占百姓良田,侵人/妻女,百姓們叫苦不迭,上告無門。這些摺子,隻怕是送不到太師跟前的,現在就讓太師看個遍。”
趙踞迴身,又將桌上另一疊的摺子握住扔在蔡勉跟前。
蔡勉的宗族雖不在京城,但他家人的所作所為,他也是略有耳聞,之前曾嗬斥過幾迴,但蔡勉畢竟自詡權重功高,雖然知道家人作惡,卻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趙踞指著最後一疊摺子,道:“蔡太師平日裏隻聽見朝中百官對太師的阿諛奉承,當麵斥責的是極少數,所以太師便覺著百官對太師也是真心的敬仰拜服,殊不知,這些人多是因為懼怕太師你、以及你門下那些走狗爪牙們的厲害,所以才鉗口結舌,這些,是他們秘密彈劾太師的摺子,太師且再看!”
一份份摺子飄落,都跌在了蔡勉跟前,如同雪片一樣。
蔡勉愣了愣,抓起兩份掃了幾眼,便又站起身來,咬牙說道:“這些人不過是兩麵三刀罷了,平日裏跟本太師諂媚交好,私底下卻來捅刀子……”
趙踞笑道:“太師死到臨頭,還不肯幡然悔悟?朕就知道,你早就不是屈居人臣的心態了,連九錫都想要接受,你是自做孽,不可活。你怎麽不想想,史上但凡接受九錫的那些人,有哪一個是忠臣之輩?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懿,桓玄,楊堅,李淵,王世充……這些狼子野心,區區九錫哪裏能夠滿足,太師是不是也想要效仿他們,下一步就要廢立稱帝?但凡一個正直聰明的臣子,就絕不會喪心病狂地想要什麽九錫,除非他私心想當皇帝!”
蔡勉咽了口唾沫,冷笑起來:“加九錫明明是皇帝提出的,如今卻怪老臣,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皇上如今翅膀硬了,就忘了當初是誰把你扶到皇位上的。”
趙踞冷笑道:“你當初輔佐朕登基,不過是看朕年紀小好擺布,如今看朕不肯聽你的話,所以才把潞王也叫到了宮內,你存的什麽主意,還要朕說明嗎?”
蔡勉雙手握拳:“臣不過是提出要請潞王進京,皇上明明也答應了……”
“朕若不答應,又怎能讓你放鬆警惕?”
蔡勉見皇帝一句句說的明白,索性站起身來,傲然道:“原來皇上早就設計好了要對老臣下手,那又說什麽,你既然想剷除重臣,也不必扣這些帽子,隻管動手就是了。”
趙踞道:“朕自然讓你心服口服。來人,傳潞王。”
蔡勉一驚,身後門開處,一名太監陪著潞王趙克緩步走了進來。
趙克上前行禮道:“參見皇上。”
趙踞道:“潞王,你跟朕說明,蔡太師的人,對你說了些什麽?”
趙克垂頭道:“迴皇上,臣弟不敢說謊。當初皇上還沒有傳旨召臣弟進京之前,就有個自稱是太師心腹的人到了潞王府,他勸臣弟盡快進京,還說,太師覺著皇上……皇上並不配為帝之類的話,臣弟不敢複述,他們的意思,是想讓臣弟進京,取而代之,還說有蔡太師的輔佐,一定會如何如何的話。”
蔡勉怒道:“潞王,你休要胡說。”
趙克嚇得發抖,往旁邊躲開:“本王沒有胡說,本王知道本朝祖訓,在封地的藩王不可以隨便迴京,否則便是謀逆大罪,可是那人見勸說不成,就開始威脅本王,說是若不聽命,不僅是本王,甚至連母妃也會受到牽連……本王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皇上的旨意就到了,我這才奉旨進京來了。”
趙踞道:“太師,你還有什麽話說?”
****
太和殿外。
群臣正等的焦急,也有的竊竊私語,談論是不是出了什麽意外。
禁軍跟等候的群臣之中自然有蔡勉的心腹,一個個也有不祥之感,然而虎賁軍護衛在列,加上蔡勉並未露麵,群龍無首的,就算是禁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突然金鑾殿的門打開,太監揚聲命百官進見。
大家魚貫入內,卻見皇帝高高在上,蔡勉立在殿內,旁邊站著的卻是潞王趙克。
其他的彈劾蔡勉的摺子,以及有關他的門生、宗族之人貪墨枉法的奏摺倒是罷了。
潞王趙克按照先前所說,當眾將蔡太師派人去威逼利誘的話又說了一遍,大家聽了,盡數驚愕。
蔡勉臉色雖蒼白,神色卻還平靜:“皇上是安心的要老臣死,你設計這個圈套,排除異己,實在是太過歹毒了。”
趙踞道:“什麽叫做異己?為臣子者,當忠心於朝廷,朕清除朝中禍國殃民的蠹蟲,是朕之天責,莫非因為這些蠹蟲是太師一黨的,就是排除異己?你身為臣子,卻毫無臣子的肅恭之心,囂張跋扈,意圖謀逆,朕如何能容得下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