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三年秋。


    北蒙右翼三萬戶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派遣使者入京,要求大明開放邊境貿易,允許蒙古以牛羊換取中原的物資。


    這件事被林立拿到朝堂上討論。


    現年已經二十二歲的嘉靖皇帝,年輕氣盛,堅決不同意與蒙古通商互市。


    如今的內閣首輔,兼任兵部尚書的王守仁,當場反駁嘉靖帝,表示與蒙古互市對大明有好處,並且可避免兵禍,百利而無一害。


    可是年輕的嘉靖帝始終覺得,一旦開通互市,大明就會重演兩宋舊事。


    朝臣們大多沒有發表意見,都在等候林立發話。


    林立攝政大明十三年,在朝廷上可說是一言九鼎,就連嘉靖帝的話都不好使。


    可是這一次,林立出奇的平靜,甚至說嘉靖帝也已成年,早晚需要親政,正好借此機會鍛煉鍛煉他。


    嘉靖帝一看林立都支持自己,一意孤行,駁斥了王守仁,並且直接將俺答汗的使者趕了迴去,硬氣的表示,寧可開戰,也不與蒙古妥協。


    結果還沒入冬,俺答汗就聯係蒙古各個部落,合兵十萬南下,騷擾長城沿線,燒殺搶掠!


    北蒙入侵,朝野震動,這時候嘉靖慌了,趕緊招來內閣和林立,商量對策。


    嘉靖帝到底閱曆太少,北蒙一發兵就慌了,就怕蒙古兵打到北京城來。


    王守仁當初讚成與蒙古互市,就是擔心出現現在的情況,當時他也提醒了嘉靖帝。


    可嘉靖帝太想豎立自己的權威,擺脫林立的陰影,就沒把王守仁的話當迴事。


    這件事也讓朝臣知道,嘉靖帝雖然成年,但還沒有獨立處理政務的能力,之前不少鼓吹嘉靖帝親政的大臣,一下子就偃旗息鼓了。


    如今擺在大明麵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抗擊俺答汗,與北蒙打一場。


    第二個選擇是,答應俺答汗的要求,開放邊境互市。


    現在的嘉靖帝,沒有了之前的硬氣,北蒙一發兵就慌的不行,直說答應俺答汗的要求,開放互市。


    但是這時,王守仁和林立卻不同意了!


    因為此一時,彼一時。


    之前俺答汗提出互市,大家都在平等層麵交易,大明沒有損失,說不定還有好處。


    可現在俺答汗出兵,朝廷才答應互市,北蒙那邊肯定會獅子大開口,對大明是不利的!


    尤其是北蒙已然襲擾大明邊境,殺了不少人,若現在朝廷服軟,那就是喪權辱國了!


    林立提議,嘉靖帝效仿當年宋真宗,禦駕親征,前往前線督戰,提升軍隊士氣,狠狠與俺答汗打一場。


    嘉靖帝怕重演“土木堡之變”,死活不肯禦駕親征,並且始終不想打仗。


    最後還是林立堅持,並且一意孤行,派王守仁領兵七萬,匯合邊疆十大將軍,痛擊北蒙。


    林立也沒堅持讓嘉靖帝親征,不過經此一事,嘉靖帝威望受損,親政的事想都別想!


    王守仁通過這些年的平叛,兵法已然無敵於天下,林立坐鎮京城,親自為他保障後勤。


    此戰也是“土木堡之變”後,大明和北蒙難得的大戰,代表的意義極大。


    林立為了保障這一戰能勝,把手中的力量都投了下去,手下四大密探全部出動,派往北邊幫助王守仁。


    王守仁也沒讓林立失望,在草原誘敵深入,大敗俺答汗,打的北蒙丟盔棄甲!


    自此之後,大明與北蒙的局勢攻守互易。


    林立和王守仁也因為此戰,差點封神。


    不過此戰之後,王守仁向林立提交辭呈,想要專心搞教育,發展『心學』。


    林立知道,王守仁大敗蒙古,揚威天下,心願已了,餘生隻想弘揚自己的學說。


    王守仁的辭呈被林立保留,但他還是放王守仁離京,去發展『心學』,不過保留了他的官籍,想迴來隨時可以迴來!


    林立有種感覺,當他再看到王守仁時,或許他已經證道『聖人』。


    王守仁走後,林立繼續改革大明,推行後世滿清的『攤丁入畝』,抑製土地兼並。


    因為林立大敗北蒙,威望已達頂點,推行改革再無阻攔,非常順利。


    大明這輛戰車,慢慢走入快車道,一年一個變化。


    嘉靖十五年,太皇太後鬱鬱而終,林立為其風光大葬。


    嘉靖二十年,北蒙恢複元氣,卷土重來,林立再次發兵十二萬,迎頭痛擊,深入草原一戰而定,徹底將北蒙打怕,自動退走,大明擴地千裏。


    嘉靖二十三年,禮部尚書上奏,請求嘉靖帝親政,林立同意,並且交出手中權利。


    嘉靖二十六年,親政三年後的嘉靖,發動『戊戌政變』,兩廠一衛聯合江湖八大門派高手,襲擊『越王府』。


    結果被越王親自出手,擊殺一百六十位高手,並且獨自殺上皇宮,質問嘉靖帝。


    嘉靖二十七年,嘉靖帝下罪己詔,並且退位讓賢,林立扶持宗室幼子登位,繼續攝政大明。


    永康三年,葉孤城一劍西來,挑戰林立,兩人在紫禁之巔一戰,『第十五劍』大破『天外飛仙』,江湖一代劍仙隕落。


    永康六年,越王妃公孫氏病逝,林立悲傷不已,以皇後禮儀下葬公孫蘭。


    公孫蘭與林立成婚幾十年,恩愛如初,並且林立一生不納妾,隻有公孫蘭一個女人,做到當初兩人的誓言。


    可惜兩人成婚多年,膝下無子,造成越王一脈後繼無人!


    永康十八年,八十歲的林立主動放棄權位,辭去攝政王一職,還政永康帝。


    永康二十三年,閑賦在家的越王暴斃,死前越王府下人看見一道白光從越王房間湧出,然後就無人看見越王蹤跡,朝廷對外宣布越王暴斃,舉國哀悼!


    永康三十年,大明華山之上來了幾個人,這些人全都是高手,哪怕冰天雪地也隻穿一件單衣。


    為首一人正是如今在儒林中,地位如日中天的王守仁!


    他身邊幾人分別是當年『護龍山莊』四大密探,陸小鳳和西門吹雪。


    幾人走上華山絕頂,看到一人早就豎立雪中。


    此人正是死亡多年的大明攝政王!


    林立看著王守仁他們,開心的說道:“你們來了!”


    王守仁笑道:“王爺相邀,不敢不來!”


    林立說道:“我已不是王爺!”


    王守仁道:“您永遠都是大明攝政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奪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匆客並收藏諸天奪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