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四號是個好天氣,早晨起來外麵就是大晴天,大家夥兒吃了早飯,七點半坐上車從家裏出發,直奔長白山西坡山門。


    從東崗到西坡山門大概是三十來公裏,去年剛修好的柏油路,跑起來毫不費力,半個來鍾頭就到山門外了。


    西坡山門是九八年由韓溫集團捐資修建的,采用了滿族傳統馬架房的樣式,也有的人說像是象形字裏麵的山字。


    山門上方豎著三個字長白山,據說是總設計師親筆題寫。


    “來,趁著現在陽光還不算太強,咱們在這合照一張吧,留個紀念,證明咱們來過長白山了。”


    一下車,蔣彥哲就招唿大家集合,現在山門前照相。


    國人嘛,向來如此,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區亂拍照,迴家一問啥也不知道。


    於是就在山門外的台階上,站了幾排,韓家老兩口領著孩子們站在前麵,蔣翰鈞等人站在第二排,年輕人站第三排。


    這次來帶了司機,蔣彥哲調好焦距,交給司機怎麽用,然後司機給連著拍了好幾張照片,最後兩張拍的遠景,將整個兒山門都拍進去了。


    拍完照,周甜甜安排老人和孩子去衛生間,她和蔣彥哲去找山門的負責人。


    對方已經接到了領導的電話,所以見到周甜甜夫妻後很客氣,說是已經安排好了接待車輛,並且按人數,給了周甜甜一疊不一樣的門票。


    “這是領導的意思,咱們縣裏每年都有一定配額的接待票。


    領導說了?周總為發展當地經濟做出巨大貢獻?您帶著家人來,不能還讓您出費用。”負責人很客氣的說道。


    “上山的環保車也已經準備好了?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帶領?祝周總和家人玩的愉快。”


    得,周甜甜這下傻眼了?她真沒打算占這個便宜啊。


    可人家已經把票都拿出來了,她還能再拒絕?收著吧?幾千塊錢的事兒?以後再說。


    “那就謝謝各位領導了啊,多謝多謝。”周甜甜收了票。


    那邊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陪同出來,正好大家夥兒也都在大廳集合完畢,於是一起檢票進入景區。


    景區裏用的都是綠色的環保大巴?外來車輛是不允許進入的?大巴核定載人42,周甜甜他們四十人,正好夠坐。


    眾人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上了一輛停在最後麵的大巴,歲數大的老人和孩子坐在中間的正座?年輕人坐在前麵的側座兒。


    在工作人員的提示下,全都係上了安全帶?然後車上還給配備了一名講解員。


    車開動,講解員就開始講解?從長白山的形成曆史,到地質地貌?再到植被、氣候?講解員有條不紊的一路講解下來?倒是讓人長了不少知識。


    “別說啊,咱這從小就在長白山腳下長大,可從來就沒這麽全麵的了解過長白山呢。


    你聽人家講解的多好啊?出來玩長見識。”周安和跟韓彩英坐在一起,夫妻倆低聲議論。


    “這也就是跟你閨女沾光兒吧,要不然你舍得花一百八十五塊錢買票來爬山啊?要不是咱閨女有能耐有本事,這輩子咱倆是別想了。”


    韓彩英看著手裏的門票,那上麵沒有價格,但是剛才她瞧見別人買票了,一張票一百八十五呢。


    他們這一大家子四十來人,算一下多少錢?換成一般人家舍得麽?


    “那是,這不得幸虧你給我生了三個閨女麽?要是生三個兒子啊,咱倆還不定啥樣兒呢。”周安和眉開眼笑心滿意足的說道。


    “媳婦兒,這些年辛苦你了啊,往後咱也沒啥事兒了,參地呢我也不打算再幹。


    反正咱倆手裏有錢,往後咱就該吃吃該喝喝,得空了就出去溜達溜達。


    前半輩子你跟著我沒享多少福,以後咱就啥都不操心,安享晚年算了。”


    周安和今年六十了,雖說身體還挺好,可畢竟是幼年身體弱,年輕的時候又出過大力,到如今也著實幹不動了。


    前幾年買下來的場子到如今也都處理的差不離,這幾年隨著森林采伐麵積縮小,近處的參地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批。


    很多人都跑去敦化、樺甸,甚至有的人都去黑龍江栽參了。


    周安和不想跑那麽老遠,於是就減少了人參種植麵積,一年頂多栽個百八十丈,種點兒精品參,求質量不求數量,也省的太累。


    當然,這些年周安和其實也沒少掙,連著好幾年,周家都起出大人參來,一年光是大人參就能賣五六十、七八十萬。


    再加上普通人參,每年收入都不少,就算現在周安和夫妻什麽都不幹,也足夠養老了。


    從進了山門到主峰,大概也就二十幾公裏的路,可是這二十幾公裏路的海拔落差卻有一千五六百米。


    海拔的急劇變化,自然會帶來不一樣的景觀效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


    從山腳下的針闊葉混交林帶,過度到針葉林帶,然後是嶽樺林帶,最後是高山苔原帶。


    四個景觀帶各有各的風貌,周甜甜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下麵兩個景觀帶倒是不覺得如何,也都是常見的。


    倒是針葉林向嶽樺林過渡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景象,鬆樹和嶽樺樹夾雜在一起生長,而且多數是一棵鬆樹一棵嶽樺樹並生,糾纏在一起。


    鬆樹高大健美、嶽樺樹婆娑婀娜,倒有些夫妻樹的意思了。


    果然,前麵的講解員講解,說這個叫鬆樺戀。


    主要是長白山海拔高風力大,這兩種植物根係深淺不同,單獨生長都不易存活,隻能像這樣一棵鬆樹一棵樺樹緊緊依偎在一起,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過了鬆樺戀,就能感覺到海拔的急劇上升,車上坡都很費力了,上山的路也變成了之字形,拐彎特別多也特別急。


    這些開環保車的司機熟悉地形,開車技術也特別好,一路往上開似乎也沒怎麽減速,隻是前麵側座的這些人遭點罪,被車晃的差點兒飛出去。


    這時候大家終於明白,為啥剛一上車的時候,要安排年輕人坐前麵,還必須係上安全帶了。


    “好家夥,這虧得是坐景區裏的車,要是咱自己開車上來,光是這些拐彎就得把咱們給拐迷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鮮妻有點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白山的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白山的雪並收藏八零鮮妻有點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