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楊蓮亭這一招白雲出岫出得很隨意,雲淡風輕。
本以為嶽不群會誇讚自己倆句,但楊蓮亭一抬眼卻看見嶽不群皺著眉頭。
嶽不群道:“樂兒,為師再給你演示一遍,你要看清了。”
卻是嶽不群覺得應該是楊蓮亭沒看清楚,心中遺憾他雖然於內功一道有極高的武學天賦和見解。劍法一途卻表現得平凡,暗歎一聲。但又心想劍為輔,氣為主。劍法一途隻稍勤加練習即可。
嶽不群再次演示了一遍,甚至刻意的放慢了速度,而後對楊蓮亭道:“樂兒,你再打一遍。”
楊蓮亭嘴角一搐!他已猜出了嶽不群的心思,無奈。心道:“不會吧?竟然不識貨?”
為了不浪費時間,盡快學全剩下的劍招,楊蓮亭照著嶽不群所演示的打了一遍。
“嗯!不錯。”嶽不群欣慰的點了點頭,心道:“還好,僅僅第二遍就已絲毫不差,樂兒資質果然不俗。”
聞言,楊蓮亭腹議道:“我是不是拜錯師傅了?”
時光匆匆如流水,不知不覺中已是過去了倆年多。
山西代州。
倆年多過去了,如今十五歲的東方白已到了及笄之年。相比起倆年前,如今的她已是初長成的少女,亭亭玉立。此時的東方白雖沒有顛倒眾生般的傾國姿色,但其不施粉黛的容顏卻如出水芙蓉一般。一身繡滿花瓣的樸素衣裳,雙瞳剪水,秀發烏黑飄逸動人。
“姐姐??我餓了,兔兔也餓了。”東方白的妹妹如今亦是有五歲了,她抱著楊蓮亭當初送給她的那隻兔子來到姐姐麵前。
東方白淺淺一笑,溺愛的看著妹妹,伸出手輕撫過她耳邊的發絲,話音輕柔道:“好,姐姐現在就去做飯。”
“大丫頭,你怎麽還沒去做飯?”這時,東方白的母親抱著一個裹著繈褓中的嬰兒從屋子中走出。
嬰兒是東方白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弟弟。她的母親再次有身孕,是楊蓮亭離開後,唯一使她高興的一件事了,尤其是她的母親終於得償所願,生的是一個男孩,這亦是讓東方白覺得更高興,她多了一個弟弟。
但也因為母親有身孕後,東方白更找不出時間去與楊圓子幾人一同讀書識字,唯有一人在家中苦學,有時偷偷求問父親。
“娘,我馬上去。”東方白急忙將書籍藏在身後,站起身道。
這時,其母親突然道:“過陣子我會讓人給你說門親事。”
東方白身心一顫,立時脫口道:“我不嫁。”
“這事由不得你!婚姻之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別以為我不知道,一個女孩子家讀什麽書,識什麽字。整天跟那群乞丐廝混在一起,若是傳了出去,誰還肯娶你?”其母親嗬斥道。
東方白嘀咕道:“沒人娶就沒人娶,我巴不得呢!”
聞言,其母親怒道:“若是沒人肯娶你,那你就等著做給人做小妾吧!自從遇到那姓楊的野孩子,你就變得越來越放肆,連我的話你都敢不聽。哼??那野孩子已經離開倆年多,說不定早死在外頭了???”
還未等她母親說完,東方白便‘唰’的一聲抬起頭,眼神剛毅堅定的與之四目相對,果決道:“不!蓮弟不會死的!絕對不會!”
見平時懦弱的女兒竟一反常態,東方白的母親頓時一怔!
“哇??哇??”
這時,繈褓中的男嬰啼哭的起來,東方白的母親頓時迴過神來,厲色道:“好你個死丫頭,竟敢這麽大聲跟我說話!害得你弟弟都被嚇哭了,看我不打死你!”說完,衝上前拿過一根木棒打向東方白。
東方白既不閃躲亦不反抗,閉上眼咬著牙任由木棒砸在她身上,但依然疼得她流下了淚水,那是委屈而又倔強的淚水。
一旁,東方白的妹妹則是哭訴道:“嗚嗚??姐姐,娘,別打姐姐!”
“哼!!”
過了一會,興許是自個也打累了,東方白的母親扔下手中木棒,留下一聲冷哼,抱著親生兒子走迴房了。
東方白擦幹臉上的淚水,撫摸著隱隱作痛的雙臂,望向蔚藍的天空,喃喃道:“蓮弟????”
華山。
如今十二歲的楊蓮亭個頭長高了許多,劍眉星目,唇紅齒白,雖略顯稚嫩,卻也算是一翩翩少年郎。
剛一進門,楊蓮亭便開口道:“師傅,師娘,我要去考秀才!”
“噗!!”
聞言,正在端著茶杯的嶽不群不禁將口中茶水給噴了出來。
為人處事講究處變不驚,風度第一的嶽不群已經不是第一因為楊蓮亭而失態了。
這倆年多來,楊蓮亭常常與嶽不群產生爭執,嶽不群不喜弟子練習除華山之外的其他武功,哪怕是自創的。楊家槍是家傳武學,名聲響當當倒也無妨,但屬於暗器之流的飛刀卻是嶽不群大為不屑的。而楊蓮亭一味求快,不按章法,隨心所欲的劍法。也讓他厲聲痛斥楊蓮亭誤入劍宗魔道,但事實上楊蓮亭的劍越來越快,一直到嶽不群連看都沒看清。
經過長時間相處,楊蓮亭倒是看出了嶽不群表麵雖似謙謙君子,實際上還差得遠。他可不是令狐衝,把嶽不群當成親爹一般,他隻把他當老師。做君子太累太難,他自己都沒要求自己做個君子,他嶽不群喜歡裝君子折騰自己是他嶽不群自己的事,這都與他無關。
在他那世界,女表子一般的政客,色魔一樣的老師,禽獸不如的校長,投毒殺人的室友楊蓮亭見識得還少麽?最起碼,現在的嶽不群跟他們一比,純潔的就像小棉羊。更何況,這倆年來,嶽不群、寧中則二人待他還是不錯的。
但他覺得老師教的不對,他就該提出反駁。
從出生起到小廟遇到東方白一家那些年中,他一直沒開口說過話。又是在深山中養成了連睡覺都保持警戒的習性。跟楊園子等人一起後雖略有改變,但跟一群小孩,他不但沒共同話題,還要肩負老師兼奶爸去照顧他們,無形間又增加許多壓力。
在華山待得久了,安逸舒適的生活也讓楊蓮亭迴歸了一些本性,麵對令狐衝時也不再是冷酷沉默。跟嶽不群學武日久,慢慢的,楊蓮亭也開始一點一點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於是慢慢的,二人武學上的分歧出現了,從一開始的探討到爭執。
師徒倆於武學分歧之上爭爭吵吵,偏偏楊蓮亭能說會道,儒釋道三家典籍張口便能扯出一大堆。而麵對總是一臉雲淡風輕、態度良好的楊蓮亭,哪怕不願苟同的嶽不群亦是輸入不輸陣,強自保持著謙謙君子的風度。
而怪異的是,每次爭執過後,嶽不群對武學道理的認識又加深幾分,但他絕不會承認是得益於楊蓮亭。而每次嶽不群自覺辯駁不過,就抬出師傅的派頭,將楊蓮亭罰去思過崖麵壁,而楊蓮亭極有分寸,深知過猶不及,每每點到為止。但每次都依舊故我,死不認錯,刑期一滿出來之後每每談到武學之上一旦與嶽不群產生分歧,必然又是一番爭執,而後又被罰。索性楊蓮亭直接把房間給搬到思過崖,讓嶽不群無可奈何。
“天地無完體,卦象必有缺,日有盈昃,月滿虧蝕,武學千變萬化,隻要有招有法,自然有破綻漏洞。上乘武功皆是在意而不在形,因為招是死的,人才是活的。隨心出招,形隨意變,形意交融才能臻於至境。”
日子一久,從中受益匪淺的嶽不群亦是開始了反思。他雖有些迂腐,但他不蠢。能被華山前任掌門收為弟子的嶽不群天賦自是高人一等,從楊蓮亭所言的諸多武學見解中他得到不少啟發和明悟,但身為華山派氣宗腦殘粉的嶽不群絕不會認為氣宗武學有缺,而是認為錯在於劍招的失傳令自己沒能領會其中要點。於是以致後來爭執的由頭多是他提出,想從楊蓮亭口中套出一番見解來相互印證。
但倆人的感情卻是未有因為爭吵而變差,因為嶽不群本就故意利用借口套出楊蓮亭所知的武理,而且加上有著寧中則從中調和,二人反而吵出感情了。
自從楊蓮亭受不了把時間浪費在《詩經》《論語》之上,舌戰夫子,把夫子辯得啞口無言,又一字不差的倒背出整本《論語》之後,在令狐衝充滿羨慕的目光下贏得了不用上課的特殊待遇。
嶽不群知曉後便把楊蓮亭叫到書房,告誡他不可一味如武夫般隻練武功,讀書明理也很重要。
但楊蓮亭沒迴答,看著嶽不群手中的一冊《資治通鑒》,便問他是何紀第幾卷第幾冊。而後便將嶽不群手中那一冊一字無誤的背了出來。
從此以後,嶽不群再未要求楊蓮亭去上課,因為嶽不群自知就算是自己也沒有本事去教一個能把《資治通鑒》三百多萬字都給完整背出來的學生。
但楊蓮亭表現出的知識淵博亦是讓嶽不群開始患得患失,因為他心中又開始懷疑楊蓮亭,不是懷疑他是臥底,天下間誰會派出一個天才出來做臥底?誰又能教出這樣的天才?而這個臥底不但不避諱,還那麽高調行事?所行之事還是有益於華山派,這樣的臥底嶽不群巴不得有多少收多少。
嶽不群懷疑的是楊蓮亭的身世,但山西跟陝西一樣十年前開始便接連遭遇天災人禍,像楊蓮亭這樣的孤兒太多了,根本無法一一查明。
單單儒釋道任何一家的典籍都足夠人研習一輩子,但他卻張口即來,如此淵博的知識又到底是何人所教?
楊蓮亭這一招白雲出岫出得很隨意,雲淡風輕。
本以為嶽不群會誇讚自己倆句,但楊蓮亭一抬眼卻看見嶽不群皺著眉頭。
嶽不群道:“樂兒,為師再給你演示一遍,你要看清了。”
卻是嶽不群覺得應該是楊蓮亭沒看清楚,心中遺憾他雖然於內功一道有極高的武學天賦和見解。劍法一途卻表現得平凡,暗歎一聲。但又心想劍為輔,氣為主。劍法一途隻稍勤加練習即可。
嶽不群再次演示了一遍,甚至刻意的放慢了速度,而後對楊蓮亭道:“樂兒,你再打一遍。”
楊蓮亭嘴角一搐!他已猜出了嶽不群的心思,無奈。心道:“不會吧?竟然不識貨?”
為了不浪費時間,盡快學全剩下的劍招,楊蓮亭照著嶽不群所演示的打了一遍。
“嗯!不錯。”嶽不群欣慰的點了點頭,心道:“還好,僅僅第二遍就已絲毫不差,樂兒資質果然不俗。”
聞言,楊蓮亭腹議道:“我是不是拜錯師傅了?”
時光匆匆如流水,不知不覺中已是過去了倆年多。
山西代州。
倆年多過去了,如今十五歲的東方白已到了及笄之年。相比起倆年前,如今的她已是初長成的少女,亭亭玉立。此時的東方白雖沒有顛倒眾生般的傾國姿色,但其不施粉黛的容顏卻如出水芙蓉一般。一身繡滿花瓣的樸素衣裳,雙瞳剪水,秀發烏黑飄逸動人。
“姐姐??我餓了,兔兔也餓了。”東方白的妹妹如今亦是有五歲了,她抱著楊蓮亭當初送給她的那隻兔子來到姐姐麵前。
東方白淺淺一笑,溺愛的看著妹妹,伸出手輕撫過她耳邊的發絲,話音輕柔道:“好,姐姐現在就去做飯。”
“大丫頭,你怎麽還沒去做飯?”這時,東方白的母親抱著一個裹著繈褓中的嬰兒從屋子中走出。
嬰兒是東方白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弟弟。她的母親再次有身孕,是楊蓮亭離開後,唯一使她高興的一件事了,尤其是她的母親終於得償所願,生的是一個男孩,這亦是讓東方白覺得更高興,她多了一個弟弟。
但也因為母親有身孕後,東方白更找不出時間去與楊圓子幾人一同讀書識字,唯有一人在家中苦學,有時偷偷求問父親。
“娘,我馬上去。”東方白急忙將書籍藏在身後,站起身道。
這時,其母親突然道:“過陣子我會讓人給你說門親事。”
東方白身心一顫,立時脫口道:“我不嫁。”
“這事由不得你!婚姻之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別以為我不知道,一個女孩子家讀什麽書,識什麽字。整天跟那群乞丐廝混在一起,若是傳了出去,誰還肯娶你?”其母親嗬斥道。
東方白嘀咕道:“沒人娶就沒人娶,我巴不得呢!”
聞言,其母親怒道:“若是沒人肯娶你,那你就等著做給人做小妾吧!自從遇到那姓楊的野孩子,你就變得越來越放肆,連我的話你都敢不聽。哼??那野孩子已經離開倆年多,說不定早死在外頭了???”
還未等她母親說完,東方白便‘唰’的一聲抬起頭,眼神剛毅堅定的與之四目相對,果決道:“不!蓮弟不會死的!絕對不會!”
見平時懦弱的女兒竟一反常態,東方白的母親頓時一怔!
“哇??哇??”
這時,繈褓中的男嬰啼哭的起來,東方白的母親頓時迴過神來,厲色道:“好你個死丫頭,竟敢這麽大聲跟我說話!害得你弟弟都被嚇哭了,看我不打死你!”說完,衝上前拿過一根木棒打向東方白。
東方白既不閃躲亦不反抗,閉上眼咬著牙任由木棒砸在她身上,但依然疼得她流下了淚水,那是委屈而又倔強的淚水。
一旁,東方白的妹妹則是哭訴道:“嗚嗚??姐姐,娘,別打姐姐!”
“哼!!”
過了一會,興許是自個也打累了,東方白的母親扔下手中木棒,留下一聲冷哼,抱著親生兒子走迴房了。
東方白擦幹臉上的淚水,撫摸著隱隱作痛的雙臂,望向蔚藍的天空,喃喃道:“蓮弟????”
華山。
如今十二歲的楊蓮亭個頭長高了許多,劍眉星目,唇紅齒白,雖略顯稚嫩,卻也算是一翩翩少年郎。
剛一進門,楊蓮亭便開口道:“師傅,師娘,我要去考秀才!”
“噗!!”
聞言,正在端著茶杯的嶽不群不禁將口中茶水給噴了出來。
為人處事講究處變不驚,風度第一的嶽不群已經不是第一因為楊蓮亭而失態了。
這倆年多來,楊蓮亭常常與嶽不群產生爭執,嶽不群不喜弟子練習除華山之外的其他武功,哪怕是自創的。楊家槍是家傳武學,名聲響當當倒也無妨,但屬於暗器之流的飛刀卻是嶽不群大為不屑的。而楊蓮亭一味求快,不按章法,隨心所欲的劍法。也讓他厲聲痛斥楊蓮亭誤入劍宗魔道,但事實上楊蓮亭的劍越來越快,一直到嶽不群連看都沒看清。
經過長時間相處,楊蓮亭倒是看出了嶽不群表麵雖似謙謙君子,實際上還差得遠。他可不是令狐衝,把嶽不群當成親爹一般,他隻把他當老師。做君子太累太難,他自己都沒要求自己做個君子,他嶽不群喜歡裝君子折騰自己是他嶽不群自己的事,這都與他無關。
在他那世界,女表子一般的政客,色魔一樣的老師,禽獸不如的校長,投毒殺人的室友楊蓮亭見識得還少麽?最起碼,現在的嶽不群跟他們一比,純潔的就像小棉羊。更何況,這倆年來,嶽不群、寧中則二人待他還是不錯的。
但他覺得老師教的不對,他就該提出反駁。
從出生起到小廟遇到東方白一家那些年中,他一直沒開口說過話。又是在深山中養成了連睡覺都保持警戒的習性。跟楊園子等人一起後雖略有改變,但跟一群小孩,他不但沒共同話題,還要肩負老師兼奶爸去照顧他們,無形間又增加許多壓力。
在華山待得久了,安逸舒適的生活也讓楊蓮亭迴歸了一些本性,麵對令狐衝時也不再是冷酷沉默。跟嶽不群學武日久,慢慢的,楊蓮亭也開始一點一點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於是慢慢的,二人武學上的分歧出現了,從一開始的探討到爭執。
師徒倆於武學分歧之上爭爭吵吵,偏偏楊蓮亭能說會道,儒釋道三家典籍張口便能扯出一大堆。而麵對總是一臉雲淡風輕、態度良好的楊蓮亭,哪怕不願苟同的嶽不群亦是輸入不輸陣,強自保持著謙謙君子的風度。
而怪異的是,每次爭執過後,嶽不群對武學道理的認識又加深幾分,但他絕不會承認是得益於楊蓮亭。而每次嶽不群自覺辯駁不過,就抬出師傅的派頭,將楊蓮亭罰去思過崖麵壁,而楊蓮亭極有分寸,深知過猶不及,每每點到為止。但每次都依舊故我,死不認錯,刑期一滿出來之後每每談到武學之上一旦與嶽不群產生分歧,必然又是一番爭執,而後又被罰。索性楊蓮亭直接把房間給搬到思過崖,讓嶽不群無可奈何。
“天地無完體,卦象必有缺,日有盈昃,月滿虧蝕,武學千變萬化,隻要有招有法,自然有破綻漏洞。上乘武功皆是在意而不在形,因為招是死的,人才是活的。隨心出招,形隨意變,形意交融才能臻於至境。”
日子一久,從中受益匪淺的嶽不群亦是開始了反思。他雖有些迂腐,但他不蠢。能被華山前任掌門收為弟子的嶽不群天賦自是高人一等,從楊蓮亭所言的諸多武學見解中他得到不少啟發和明悟,但身為華山派氣宗腦殘粉的嶽不群絕不會認為氣宗武學有缺,而是認為錯在於劍招的失傳令自己沒能領會其中要點。於是以致後來爭執的由頭多是他提出,想從楊蓮亭口中套出一番見解來相互印證。
但倆人的感情卻是未有因為爭吵而變差,因為嶽不群本就故意利用借口套出楊蓮亭所知的武理,而且加上有著寧中則從中調和,二人反而吵出感情了。
自從楊蓮亭受不了把時間浪費在《詩經》《論語》之上,舌戰夫子,把夫子辯得啞口無言,又一字不差的倒背出整本《論語》之後,在令狐衝充滿羨慕的目光下贏得了不用上課的特殊待遇。
嶽不群知曉後便把楊蓮亭叫到書房,告誡他不可一味如武夫般隻練武功,讀書明理也很重要。
但楊蓮亭沒迴答,看著嶽不群手中的一冊《資治通鑒》,便問他是何紀第幾卷第幾冊。而後便將嶽不群手中那一冊一字無誤的背了出來。
從此以後,嶽不群再未要求楊蓮亭去上課,因為嶽不群自知就算是自己也沒有本事去教一個能把《資治通鑒》三百多萬字都給完整背出來的學生。
但楊蓮亭表現出的知識淵博亦是讓嶽不群開始患得患失,因為他心中又開始懷疑楊蓮亭,不是懷疑他是臥底,天下間誰會派出一個天才出來做臥底?誰又能教出這樣的天才?而這個臥底不但不避諱,還那麽高調行事?所行之事還是有益於華山派,這樣的臥底嶽不群巴不得有多少收多少。
嶽不群懷疑的是楊蓮亭的身世,但山西跟陝西一樣十年前開始便接連遭遇天災人禍,像楊蓮亭這樣的孤兒太多了,根本無法一一查明。
單單儒釋道任何一家的典籍都足夠人研習一輩子,但他卻張口即來,如此淵博的知識又到底是何人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