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頁
帶著道侶一塊穿[快穿] 作者:that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王很理性的思考,換成他,有這麽個好工具,他也是寧願雌伏的。
大概還是年紀小,而且這些年來實在是被壓製得太難受了,所以趙王想到這,竟然還忍不住給了顧辭久一個……幽怨的眼神。
顧辭久:喵喵喵?
段少泊:……
郝汶?他那角度沒看見。
趙王也知道自己失態了,趕緊收斂心神:「本王也知道兩位為何來此,但是……顧將軍如今也不過是個裨將軍,段先生呢,現在管著夥夫營,倒是得了個小神農的稱號,可這又如何呢?首陽關再次,而京城遠在天邊,本王再如何不甘心,兩位又有什麽本事可以助本王一臂之力?」
「殿下可知道如今的天下大勢?」
趙王笑了:「先生這是要給本王也來一出『隆中對』?那還請先生解惑了。」
「殿下以為兵勢最重者,蔡、邢、塗夷、赫肅,王爺覺得兵勢最強者為誰?國勢最強者為誰?」
「兵勢最重者自然是邢國。」趙王嘆一聲,畢竟名義上連蔡國都是邢國的附屬國,年年納貢,歲歲稱臣,蔡國的皇帝對邢國皇帝得自稱兒臣,隻是蔡國全國上下都故意忘掉這一點而已。其餘塗夷、赫肅更是早早被打服帖,成了附屬,「國勢最重者……該也是邢國。」
「看來在殿下心目中,邢國便如強秦。」
「該是如此。」
「殿下卻錯了,諸國中,如今兵勢最強者,乃是塗夷。國勢最強者,卻是我蔡國。」
「咦?」
「殿下看來是不信的,那且聽在下細說。二十年前,邢國自然是兵勢最強者,但,這二十年中,邢國貴族早已經漢化,穿綾羅,住高屋,食佳肴,乘華車。年青一代的貴族許多已經不會騎馬,成日麵上敷粉,鬢上插花,滿口子曰詩雲。且澹耶寵佛,二十年間,不知多少寺廟拔地而起,即便是山野荒村,百姓自己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也要供奉一二僧人。」
「可是邊關……」
「邊關的將軍,還是二十年前的將軍,可除此之外,咱們對麵的焉支關,十幾年前就多了一座名為華蓋寺的大廟,到如今已經有僧眾兩萬人,殿下知道這其中是什麽意思嗎?」
「還請先生解惑。」
「焉支關軍民加起來也就十三萬人,這十三萬人,如今要白養著兩萬什麽都不幹的僧眾人,而這些僧人偏偏還占據了焉支關附近,最肥沃的土地。」
「……」趙王沉吟了片刻,「若不滅佛,邢國危矣。可為何我蔡國無人知曉?」
「蔡國並非無人知曉,隻是殿下您不知道罷了。赫肅處處效仿邢國,如今國內形勢也是不妥。至於說為何塗夷最強?那就該說如今塗夷的攝政太後,末葉娘娘了。這位娘娘五年前曾下令,全國禁絕漢風漢俗,堅守祖製,如有違者,殺!」
趙王神色迷茫,有點說不出的怪異。
「殿下是不是奇怪,為何漢化之民弱,野蠻之民強?」
「……是。」
「其實並非是漢化之罪,那些胡人都想錯了,乃是享樂之罪。我漢人先民,也曾是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慷慨激昂之士,如何就弱了呢?」
「先生這話……說的不隻是他們錯了吧?」
「殿下在首陽關也有兩年了,怕當兵的造反,就把士卒踩進泥裏,餓得半死,結果打不贏外敵,拿老百姓的血汗錢去納貢,當皇帝的也得給人家皇帝當兒子,您覺得這就是漢人嗎?」
「!」趙王……還真的沒怎麽想過這個問題。
原劇情裏趙王的眼睛先是盯著帝位,後是盯著郝汶,郝汶也並沒有一個「輔佐皇帝max」的金手指。趙王掀翻皇帝稱帝,打贏了入侵邢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整篇文裏就是像其他穿越文那樣,在郝汶的幫助下,弄了水泥,弄了玻璃,提拔有識之士,可是沒有官製的改革。這代表著,郝汶和趙王做的一切,都隻是一時的,逃不過一個人亡政息。
「若祖宗真能從地裏爬出來,那咱們漢家的先祖,怕是早就爬出來了。旁人不說,就是孔聖人也是六藝皆精,若沒有點本事,聖人怕是還沒走幾國,就已經死於盜匪之手了吧?」
「哈哈哈!拿聖人開玩笑,段先生……你所求頗大啊。」趙王聽到這,明白這位段少泊要做什麽了,他不隻想要從龍之功,他還想變法啊,「你真覺得自己有那個本事嗎?」
「那殿下就來看看,我們到底是不是有那個本事吧。」
「你們讓我……」
「讓殿下跟顧哥一起去當個馬賊,讓殿下自己看一看咱們蔡國的士卒到底是如何的強悍,而這山河又是如何的破碎。」
「如果本王不去呢?」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趙王可是知道的。
「那今天,我們也就沒來過。」
趙王不太信段少泊能這麽放下,畢竟,他可是他們出人頭地唯一的希望了,可是……他賭不起。
咬了咬牙,趙王點了點頭:「好!本王就隨你們去!不過你們既然提出來,必然也早有了瞞過劉將軍的準備吧?」
「這是自然!」
所以,趙王先是對劉將軍說,在首陽關住得煩了,想到附近遊玩一番。劉將軍略做猶豫,點頭應了。誰也不知道,趙王那儀仗的馬車,實際上是空的。郝汶又站出來,說趙王要與他單獨出遊,其他人可以各自找地方玩去,隨行的侍衛們就真的散了,郝汶轉身就從一條密道追上了顧辭久。
</br>
大概還是年紀小,而且這些年來實在是被壓製得太難受了,所以趙王想到這,竟然還忍不住給了顧辭久一個……幽怨的眼神。
顧辭久:喵喵喵?
段少泊:……
郝汶?他那角度沒看見。
趙王也知道自己失態了,趕緊收斂心神:「本王也知道兩位為何來此,但是……顧將軍如今也不過是個裨將軍,段先生呢,現在管著夥夫營,倒是得了個小神農的稱號,可這又如何呢?首陽關再次,而京城遠在天邊,本王再如何不甘心,兩位又有什麽本事可以助本王一臂之力?」
「殿下可知道如今的天下大勢?」
趙王笑了:「先生這是要給本王也來一出『隆中對』?那還請先生解惑了。」
「殿下以為兵勢最重者,蔡、邢、塗夷、赫肅,王爺覺得兵勢最強者為誰?國勢最強者為誰?」
「兵勢最重者自然是邢國。」趙王嘆一聲,畢竟名義上連蔡國都是邢國的附屬國,年年納貢,歲歲稱臣,蔡國的皇帝對邢國皇帝得自稱兒臣,隻是蔡國全國上下都故意忘掉這一點而已。其餘塗夷、赫肅更是早早被打服帖,成了附屬,「國勢最重者……該也是邢國。」
「看來在殿下心目中,邢國便如強秦。」
「該是如此。」
「殿下卻錯了,諸國中,如今兵勢最強者,乃是塗夷。國勢最強者,卻是我蔡國。」
「咦?」
「殿下看來是不信的,那且聽在下細說。二十年前,邢國自然是兵勢最強者,但,這二十年中,邢國貴族早已經漢化,穿綾羅,住高屋,食佳肴,乘華車。年青一代的貴族許多已經不會騎馬,成日麵上敷粉,鬢上插花,滿口子曰詩雲。且澹耶寵佛,二十年間,不知多少寺廟拔地而起,即便是山野荒村,百姓自己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也要供奉一二僧人。」
「可是邊關……」
「邊關的將軍,還是二十年前的將軍,可除此之外,咱們對麵的焉支關,十幾年前就多了一座名為華蓋寺的大廟,到如今已經有僧眾兩萬人,殿下知道這其中是什麽意思嗎?」
「還請先生解惑。」
「焉支關軍民加起來也就十三萬人,這十三萬人,如今要白養著兩萬什麽都不幹的僧眾人,而這些僧人偏偏還占據了焉支關附近,最肥沃的土地。」
「……」趙王沉吟了片刻,「若不滅佛,邢國危矣。可為何我蔡國無人知曉?」
「蔡國並非無人知曉,隻是殿下您不知道罷了。赫肅處處效仿邢國,如今國內形勢也是不妥。至於說為何塗夷最強?那就該說如今塗夷的攝政太後,末葉娘娘了。這位娘娘五年前曾下令,全國禁絕漢風漢俗,堅守祖製,如有違者,殺!」
趙王神色迷茫,有點說不出的怪異。
「殿下是不是奇怪,為何漢化之民弱,野蠻之民強?」
「……是。」
「其實並非是漢化之罪,那些胡人都想錯了,乃是享樂之罪。我漢人先民,也曾是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慷慨激昂之士,如何就弱了呢?」
「先生這話……說的不隻是他們錯了吧?」
「殿下在首陽關也有兩年了,怕當兵的造反,就把士卒踩進泥裏,餓得半死,結果打不贏外敵,拿老百姓的血汗錢去納貢,當皇帝的也得給人家皇帝當兒子,您覺得這就是漢人嗎?」
「!」趙王……還真的沒怎麽想過這個問題。
原劇情裏趙王的眼睛先是盯著帝位,後是盯著郝汶,郝汶也並沒有一個「輔佐皇帝max」的金手指。趙王掀翻皇帝稱帝,打贏了入侵邢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整篇文裏就是像其他穿越文那樣,在郝汶的幫助下,弄了水泥,弄了玻璃,提拔有識之士,可是沒有官製的改革。這代表著,郝汶和趙王做的一切,都隻是一時的,逃不過一個人亡政息。
「若祖宗真能從地裏爬出來,那咱們漢家的先祖,怕是早就爬出來了。旁人不說,就是孔聖人也是六藝皆精,若沒有點本事,聖人怕是還沒走幾國,就已經死於盜匪之手了吧?」
「哈哈哈!拿聖人開玩笑,段先生……你所求頗大啊。」趙王聽到這,明白這位段少泊要做什麽了,他不隻想要從龍之功,他還想變法啊,「你真覺得自己有那個本事嗎?」
「那殿下就來看看,我們到底是不是有那個本事吧。」
「你們讓我……」
「讓殿下跟顧哥一起去當個馬賊,讓殿下自己看一看咱們蔡國的士卒到底是如何的強悍,而這山河又是如何的破碎。」
「如果本王不去呢?」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趙王可是知道的。
「那今天,我們也就沒來過。」
趙王不太信段少泊能這麽放下,畢竟,他可是他們出人頭地唯一的希望了,可是……他賭不起。
咬了咬牙,趙王點了點頭:「好!本王就隨你們去!不過你們既然提出來,必然也早有了瞞過劉將軍的準備吧?」
「這是自然!」
所以,趙王先是對劉將軍說,在首陽關住得煩了,想到附近遊玩一番。劉將軍略做猶豫,點頭應了。誰也不知道,趙王那儀仗的馬車,實際上是空的。郝汶又站出來,說趙王要與他單獨出遊,其他人可以各自找地方玩去,隨行的侍衛們就真的散了,郝汶轉身就從一條密道追上了顧辭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