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頁
帶著道侶一塊穿[快穿] 作者:that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那這事……」
「我問你,之後的三年陛下還在位上嗎?」
「在。」
「太子決定了嗎?」
「沒有。」
「陛下生過病嗎?」
「我進不了宮,在外邊沒聽說過。」
「邊疆有戰事嗎?」
「東北那邊跟殲祭人有些摩擦,但到我迴來的時候,還沒打起來。」
「有天災嗎?」
「後年潿洲有大水。」
「好……」襄侯是真的鬆了一口氣,三年的時間裏頭,沒有要命的事就是好事,「到了宮裏,你跟我和你娘怎麽說的,你也跟陛下怎麽說。不,要比對我們說得更仔細,更詳細。」
要是還能有其他的選擇,那襄侯當然是不願意跟皇帝這麽坦誠的,可誰讓沒有辦法解釋呢?
甚至若是這些疑問一直得不到解決,失了皇帝的信任還是其次,直接被皇帝懷疑警惕,那就麻煩了。那麽與其編造一個漏洞百出的解釋,不如就讓顧辭久說出「真相」。
父子倆求見,皇帝正好批奏摺有點累,想出去逛逛,一聽他倆來了,就直接召見了。
「陛下,還請揮退左右。」一進門,襄侯就這麽說。
「嗯?」皇帝一愣,但眼神在這父子倆臉上來去掃了掃,還是點了頭。
然後顧辭久就跪在地上,把他跟襄侯夫婦倆說的事情又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他說完了,襄侯道:「胡有發、劉二嬸,還有臣的那位族弟顧儕都已經送去順天府了。」
第245章
「……」皇帝的手放在書案上, 一下輕輕的敲著。
帝王們絕對是祭祀最頻繁,也最齊全的人, 因為他們是最不能讓旁人捉到錯處的人。可要說誰對鬼神最不敬畏, 其實也是君王們,畢竟他們也是借天之名最頻繁的人。
皇帝的第一反應也是不信的,可是……據暗衛送上來的消息, 顧辭久在搶親之前,根本就不認識段少泊。
可那天皇帝在上頭看著,兩個年輕人眼睛裏分明都是綿綿密密的情絲。而顧辭久這孩子是他看著長大的。呃……當然,他的兒子們也都是他看著長大的。但是不一樣,他已經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們了, 卻很肯定了解這個孩子。
這就是個藏不住事,為人爽朗直白, 頗有些俠氣的孩子。
他要是有了心上人, 絕對瞞不過自己,可這孩子在那天之前絕對是還沒開竅呢。
顧辭久的變化,他救的人,他抓的人, 這些證據讓皇帝開始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
片刻之後,他問:「你可還記得那做的九十九件好事,都是什麽事?你都幫的是什麽人?」
顧辭久先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若說記, 也就是記得三十……二十多件吧,可能還少。因為臣做的好事, 多是酷暑天準備一鍋綠豆湯,下雨天悄悄扔下幾把雨傘之,大雪天裏給乞丐扔兩個饅頭類的。有時候還好心辦壞事……把人嚇了個好歹的,這事不但不算,還得給我扣下去。其中也就隻有十幾件大事,像是稻香村有壞人下毒,破了拐賣小兒的人販子,救了落水的孩子,還有發現銅鑼巷的孫家起了火……」
皇帝聽他講,點了點頭,要是九十九件事,顧辭久挨著個的清楚明白的講述出來,皇帝反而要惱了,那分明就是作假了。可他這麽一說,皇帝信任天平上的砝碼反而重了一點點:「你哪裏來的綠豆湯?」
顧辭久臉上一紅,不好意思的撓撓臉頰:「臣……偷了賭館的銀子,夜裏買了綠豆,又借了酒樓的廚房,自己熬的。」
「哦?你還會煮綠豆湯?」
「嗯!這還是少泊給我出的主意呢。就是一開始……掌握不好火候,常常糊了鍋底。」
「那你現在可能熬?」
「陛下,臣不止會熬綠豆湯!要臣給您做幾樣拿手好菜嗎?」
「好!朕恰好有幾分餓了!孫興德,帶世子去禦膳房。」
「陛下,您用你寢宮的小廚房嗎?禦膳房太遠了,有些飯菜端過來就不好吃了。」
皇帝一聽,哈哈大笑起來:「好啊!那就去小廚房!」
顧辭久行個禮,跟著大太監孫興德走了。那邊他剛走,皇帝就下令,把段少泊召進來。
「你與辭久的鬼魂朝夕相對了三年?」人一來,皇帝立刻就問。
「算不上朝夕相對,但確實相識了三年。」
「他可知道他要做九十九件好事?」
「知道。」
「可都能說得上來?」
段少泊搖頭:「有的能,有的不能,若是籠統的說,能有三四十件,但若要指名道姓的說出來是誰,那可能也就二十幾件。」
「帶他下去,給他紙筆,讓他寫。」據皇帝所知,顧辭久和段少泊就隻是今天早些時候,在祭祀段少泊生母的來迴路上有那麽一陣的獨處。就這丁點的時間裏,他們倒是能夠把詞商量好。
但這些能知名道姓說出來的好事,可不隻是編出故事來就成了。至少得有個前因後果吧?而且這是在三年內發生的,也是有很多事現在隻是初露端倪,乃至於還一點苗頭都還沒有呢。
段少泊寫了半個時辰,交上來了。皇帝拿過來一看,段少泊的字不太好,還有錯字別字——他在段家並沒有被好好的教管過,能寫字已經是他自己上進了。不過他事情寫得是真清楚,前頭是確切的年月日,然後是地點、人名,再然後另起一行,寫的確切的事件。
</br>
「我問你,之後的三年陛下還在位上嗎?」
「在。」
「太子決定了嗎?」
「沒有。」
「陛下生過病嗎?」
「我進不了宮,在外邊沒聽說過。」
「邊疆有戰事嗎?」
「東北那邊跟殲祭人有些摩擦,但到我迴來的時候,還沒打起來。」
「有天災嗎?」
「後年潿洲有大水。」
「好……」襄侯是真的鬆了一口氣,三年的時間裏頭,沒有要命的事就是好事,「到了宮裏,你跟我和你娘怎麽說的,你也跟陛下怎麽說。不,要比對我們說得更仔細,更詳細。」
要是還能有其他的選擇,那襄侯當然是不願意跟皇帝這麽坦誠的,可誰讓沒有辦法解釋呢?
甚至若是這些疑問一直得不到解決,失了皇帝的信任還是其次,直接被皇帝懷疑警惕,那就麻煩了。那麽與其編造一個漏洞百出的解釋,不如就讓顧辭久說出「真相」。
父子倆求見,皇帝正好批奏摺有點累,想出去逛逛,一聽他倆來了,就直接召見了。
「陛下,還請揮退左右。」一進門,襄侯就這麽說。
「嗯?」皇帝一愣,但眼神在這父子倆臉上來去掃了掃,還是點了頭。
然後顧辭久就跪在地上,把他跟襄侯夫婦倆說的事情又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他說完了,襄侯道:「胡有發、劉二嬸,還有臣的那位族弟顧儕都已經送去順天府了。」
第245章
「……」皇帝的手放在書案上, 一下輕輕的敲著。
帝王們絕對是祭祀最頻繁,也最齊全的人, 因為他們是最不能讓旁人捉到錯處的人。可要說誰對鬼神最不敬畏, 其實也是君王們,畢竟他們也是借天之名最頻繁的人。
皇帝的第一反應也是不信的,可是……據暗衛送上來的消息, 顧辭久在搶親之前,根本就不認識段少泊。
可那天皇帝在上頭看著,兩個年輕人眼睛裏分明都是綿綿密密的情絲。而顧辭久這孩子是他看著長大的。呃……當然,他的兒子們也都是他看著長大的。但是不一樣,他已經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們了, 卻很肯定了解這個孩子。
這就是個藏不住事,為人爽朗直白, 頗有些俠氣的孩子。
他要是有了心上人, 絕對瞞不過自己,可這孩子在那天之前絕對是還沒開竅呢。
顧辭久的變化,他救的人,他抓的人, 這些證據讓皇帝開始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
片刻之後,他問:「你可還記得那做的九十九件好事,都是什麽事?你都幫的是什麽人?」
顧辭久先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若說記, 也就是記得三十……二十多件吧,可能還少。因為臣做的好事, 多是酷暑天準備一鍋綠豆湯,下雨天悄悄扔下幾把雨傘之,大雪天裏給乞丐扔兩個饅頭類的。有時候還好心辦壞事……把人嚇了個好歹的,這事不但不算,還得給我扣下去。其中也就隻有十幾件大事,像是稻香村有壞人下毒,破了拐賣小兒的人販子,救了落水的孩子,還有發現銅鑼巷的孫家起了火……」
皇帝聽他講,點了點頭,要是九十九件事,顧辭久挨著個的清楚明白的講述出來,皇帝反而要惱了,那分明就是作假了。可他這麽一說,皇帝信任天平上的砝碼反而重了一點點:「你哪裏來的綠豆湯?」
顧辭久臉上一紅,不好意思的撓撓臉頰:「臣……偷了賭館的銀子,夜裏買了綠豆,又借了酒樓的廚房,自己熬的。」
「哦?你還會煮綠豆湯?」
「嗯!這還是少泊給我出的主意呢。就是一開始……掌握不好火候,常常糊了鍋底。」
「那你現在可能熬?」
「陛下,臣不止會熬綠豆湯!要臣給您做幾樣拿手好菜嗎?」
「好!朕恰好有幾分餓了!孫興德,帶世子去禦膳房。」
「陛下,您用你寢宮的小廚房嗎?禦膳房太遠了,有些飯菜端過來就不好吃了。」
皇帝一聽,哈哈大笑起來:「好啊!那就去小廚房!」
顧辭久行個禮,跟著大太監孫興德走了。那邊他剛走,皇帝就下令,把段少泊召進來。
「你與辭久的鬼魂朝夕相對了三年?」人一來,皇帝立刻就問。
「算不上朝夕相對,但確實相識了三年。」
「他可知道他要做九十九件好事?」
「知道。」
「可都能說得上來?」
段少泊搖頭:「有的能,有的不能,若是籠統的說,能有三四十件,但若要指名道姓的說出來是誰,那可能也就二十幾件。」
「帶他下去,給他紙筆,讓他寫。」據皇帝所知,顧辭久和段少泊就隻是今天早些時候,在祭祀段少泊生母的來迴路上有那麽一陣的獨處。就這丁點的時間裏,他們倒是能夠把詞商量好。
但這些能知名道姓說出來的好事,可不隻是編出故事來就成了。至少得有個前因後果吧?而且這是在三年內發生的,也是有很多事現在隻是初露端倪,乃至於還一點苗頭都還沒有呢。
段少泊寫了半個時辰,交上來了。皇帝拿過來一看,段少泊的字不太好,還有錯字別字——他在段家並沒有被好好的教管過,能寫字已經是他自己上進了。不過他事情寫得是真清楚,前頭是確切的年月日,然後是地點、人名,再然後另起一行,寫的確切的事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