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頁
帶著道侶一塊穿[快穿] 作者:that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有福可不就讓孫二壯給看見了!不過,黑燈瞎火的,孫二壯一開始是既沒看清楚是誰,也不知道孫有福在幹什麽,直到他聽見了嘩啦啦的水聲,孫二壯當時就一聲大喊,隨手撿了塊石頭就扔出去了:「哪來的混子?!!!」
確實,孫有福從小就沒了爹,六嬸兒一個人拉扯他們哥倆,可村子裏人都很善待他們,就連他們家的地,也是村子裏男丁多的人家,輪流給他們操持。種完了地也不要他們家的米糧,都是白幹活的。官府收稅的時候,因是寡婦人家,也比旁人家的稅要的少。
近些年他們年紀大了,村人覺得該讓他們自己耕種了,六嬸兒就跑到村長家哭嚎,說是寡婦人家自己沒發過活了。有的村民卻不過麵子,就依舊去給幫忙,當就沒有他們小時候侍弄土地侍弄得那麽上心了,可依舊算是不幹活讓人白養著。
所以別看孫二壯比孫有福大了十好幾歲,可真動手,孫有福絕對不是孫二壯的對手,他自己也知道,更何況還給人家水田放水,這要抓著了就是一頓臭揍。
所以,雖然孫有福讓孫二壯一石頭扔後腦勺上,雖然石頭不算太大,可也讓他疼痛不已,可孫有福卻頭都不敢迴,當即站起來就朝村子裏跑。
「有賊啊!!!」孫二壯大喊著,先跑過去把水田的缺口堵上,這才去追。雖然慢了一步,可他這腿腳隻比孫有福更快,嗓門更是亮堂得很。
村人聽了動靜,老少爺們順手抄起鋤頭、板凳,或者扁擔、菜刀,就從家裏出來了。農人院子裏的雞鴨和狗都大叫了起來,本該已經因入夜而靜謐下來的農家山村,頓時熱鬧不止。
「抓著了!抓著了!」
「打!朝死裏打!」
「敢跑咱們上山村偷東西來!誰給你的擔子!」
上山村民風好,不欺生,不表示民風不彪悍,恰恰相反,民風彪悍也是這個村子和諧繁榮的一個重要條件。
「哎喲!哎喲!我是……啊!別打!我是孫有福!我是孫有福!」
連喊了好幾聲,還是村長聽著不對,叫了停,村民才停了手。然後村長低頭一看,還真是孫有福:「怎麽迴事?你們這是不是把賊漏了,把自己打了?!」
「不會吧……」村人也嚇了一跳,尤其是那前幾個動手的。
「我聽人喊就出來了,然後就看見他了……」
「喊的人呢?」
「這呢!」孫二壯總算是過來了,「我、我看見個人蹲在顧家水田地裏,給人家田裏的水放了!」
「這缺德的……」「今年熱得快,也熱得厲害,這要是讓他放幹了水,明日苗子可不是得死了大半?」
顧辭久和段少泊當然也很應景的提著傢夥出來抓賊了,這時候就站在人群外圍,一塊做出感興趣狀,墊著腳朝裏頭張望。
「有福啊,你為甚做這種事?」
孫有福捂著腦袋在地上哼哼,這輩子他都沒吃過這麽大的虧:「誰讓他們欺負我娘!」
「這……六嬸兒怎麽了?」「你忘了?前些日子……」
「那事啊,可人家沒做錯啊。」「對啊,那時候怎麽能借牛、借騾子?」
「而且六嬸兒那人吧……借走了怕就是要給牲口累出個好歹了。」
「說不定就直接不還了呢?」「不至於吧?」「沒從你家借過東西?」
「可那都是些小東西,一個碗半個碟的。」「那是你好運氣,還從我家借過雞呢。」
「那比起牛跟騾子來,也是小東西,不至於。」「不至於不還,可反正是不會好好對待人家的牲口。」「這話倒是……」
「這話別說,總歸是長輩。」「你看,你也說是不能說,沒說我說錯了,所以六嬸兒怎麽樣,大家心裏都清楚。」
從上迴六嬸兒跑到顧辭久家門口鬧騰,就能看出來上山村另外一個正的地方——不欺負外姓人。
古代世界就這樣,別以為住在一個村子裏就是自己人了。舊人欺負新人,同姓欺負外姓,主枝欺負分叉的。不過此時人們不慣這叫欺負,而是叫內外有別,上下分明,叫有規矩。
封建社會裏皇權不下鄉,這修真世界也是如此。雖然有裏正在,可裏正其實也是不管村子裏自己的事情的,一些地方的村長、族長堪比土皇帝,甚至當地縣令見著了也要彎腰。
顧辭久和段少泊找落腳處的時候,見多了那種有規矩的村子,那裏邊的村民麻木又愚昧,他們用祖宗家法對待自己同類的方法,比妖怪的手段還要恐怖。
現在也是,就是提到六嬸兒是長輩,也隻是不言長輩之錯,沒有人因為六嬸兒是長輩,就說應該護著我們自己人,然後讓顧辭久和段少泊出來認錯。
「有福!有福啊——!」六嬸兒這時候推開人群,跑出來了,一把就保住自己的兒子,哇哇大哭起來,「你怎麽讓人給打成這樣了,這是誰欺負你了?!老天爺啊!這還有沒有天理啊!我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孩子活命容易嗎?!這是要絕了我們一家三口的活路啊!」
「娘——!!!」孫有福也跟著哭了起來。
這娘兩個的哭法若是不知情的人看見了,還以為他們是受了多大的冤屈呢。
「走!娘待你迴家去!」哭了一陣,六嬸兒就把兒子拉起來,要帶著她走。
「六嫂子!」老村長發了話,村人立刻擋住了六嬸兒的前路。
</br>
確實,孫有福從小就沒了爹,六嬸兒一個人拉扯他們哥倆,可村子裏人都很善待他們,就連他們家的地,也是村子裏男丁多的人家,輪流給他們操持。種完了地也不要他們家的米糧,都是白幹活的。官府收稅的時候,因是寡婦人家,也比旁人家的稅要的少。
近些年他們年紀大了,村人覺得該讓他們自己耕種了,六嬸兒就跑到村長家哭嚎,說是寡婦人家自己沒發過活了。有的村民卻不過麵子,就依舊去給幫忙,當就沒有他們小時候侍弄土地侍弄得那麽上心了,可依舊算是不幹活讓人白養著。
所以別看孫二壯比孫有福大了十好幾歲,可真動手,孫有福絕對不是孫二壯的對手,他自己也知道,更何況還給人家水田放水,這要抓著了就是一頓臭揍。
所以,雖然孫有福讓孫二壯一石頭扔後腦勺上,雖然石頭不算太大,可也讓他疼痛不已,可孫有福卻頭都不敢迴,當即站起來就朝村子裏跑。
「有賊啊!!!」孫二壯大喊著,先跑過去把水田的缺口堵上,這才去追。雖然慢了一步,可他這腿腳隻比孫有福更快,嗓門更是亮堂得很。
村人聽了動靜,老少爺們順手抄起鋤頭、板凳,或者扁擔、菜刀,就從家裏出來了。農人院子裏的雞鴨和狗都大叫了起來,本該已經因入夜而靜謐下來的農家山村,頓時熱鬧不止。
「抓著了!抓著了!」
「打!朝死裏打!」
「敢跑咱們上山村偷東西來!誰給你的擔子!」
上山村民風好,不欺生,不表示民風不彪悍,恰恰相反,民風彪悍也是這個村子和諧繁榮的一個重要條件。
「哎喲!哎喲!我是……啊!別打!我是孫有福!我是孫有福!」
連喊了好幾聲,還是村長聽著不對,叫了停,村民才停了手。然後村長低頭一看,還真是孫有福:「怎麽迴事?你們這是不是把賊漏了,把自己打了?!」
「不會吧……」村人也嚇了一跳,尤其是那前幾個動手的。
「我聽人喊就出來了,然後就看見他了……」
「喊的人呢?」
「這呢!」孫二壯總算是過來了,「我、我看見個人蹲在顧家水田地裏,給人家田裏的水放了!」
「這缺德的……」「今年熱得快,也熱得厲害,這要是讓他放幹了水,明日苗子可不是得死了大半?」
顧辭久和段少泊當然也很應景的提著傢夥出來抓賊了,這時候就站在人群外圍,一塊做出感興趣狀,墊著腳朝裏頭張望。
「有福啊,你為甚做這種事?」
孫有福捂著腦袋在地上哼哼,這輩子他都沒吃過這麽大的虧:「誰讓他們欺負我娘!」
「這……六嬸兒怎麽了?」「你忘了?前些日子……」
「那事啊,可人家沒做錯啊。」「對啊,那時候怎麽能借牛、借騾子?」
「而且六嬸兒那人吧……借走了怕就是要給牲口累出個好歹了。」
「說不定就直接不還了呢?」「不至於吧?」「沒從你家借過東西?」
「可那都是些小東西,一個碗半個碟的。」「那是你好運氣,還從我家借過雞呢。」
「那比起牛跟騾子來,也是小東西,不至於。」「不至於不還,可反正是不會好好對待人家的牲口。」「這話倒是……」
「這話別說,總歸是長輩。」「你看,你也說是不能說,沒說我說錯了,所以六嬸兒怎麽樣,大家心裏都清楚。」
從上迴六嬸兒跑到顧辭久家門口鬧騰,就能看出來上山村另外一個正的地方——不欺負外姓人。
古代世界就這樣,別以為住在一個村子裏就是自己人了。舊人欺負新人,同姓欺負外姓,主枝欺負分叉的。不過此時人們不慣這叫欺負,而是叫內外有別,上下分明,叫有規矩。
封建社會裏皇權不下鄉,這修真世界也是如此。雖然有裏正在,可裏正其實也是不管村子裏自己的事情的,一些地方的村長、族長堪比土皇帝,甚至當地縣令見著了也要彎腰。
顧辭久和段少泊找落腳處的時候,見多了那種有規矩的村子,那裏邊的村民麻木又愚昧,他們用祖宗家法對待自己同類的方法,比妖怪的手段還要恐怖。
現在也是,就是提到六嬸兒是長輩,也隻是不言長輩之錯,沒有人因為六嬸兒是長輩,就說應該護著我們自己人,然後讓顧辭久和段少泊出來認錯。
「有福!有福啊——!」六嬸兒這時候推開人群,跑出來了,一把就保住自己的兒子,哇哇大哭起來,「你怎麽讓人給打成這樣了,這是誰欺負你了?!老天爺啊!這還有沒有天理啊!我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孩子活命容易嗎?!這是要絕了我們一家三口的活路啊!」
「娘——!!!」孫有福也跟著哭了起來。
這娘兩個的哭法若是不知情的人看見了,還以為他們是受了多大的冤屈呢。
「走!娘待你迴家去!」哭了一陣,六嬸兒就把兒子拉起來,要帶著她走。
「六嫂子!」老村長發了話,村人立刻擋住了六嬸兒的前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