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北伐 第013章 絕境(上)
大軍已經以每日百多裏的速度走了三日,距離幽州城已經不遠。
謝慕華敲了敲腿,這每天在馬背上顛簸十來個鍾頭,可真不是個滋味。好歹算是快到幽州城了,苦難的日子終於要熬到頭了。謝慕華盤算的很清楚,先鋒大軍就在幽州南門駐紮下來,等待趙光義的大軍到來。
至於駐守城外的耶律斜軫、耶律學古,謝慕華才不想去碰他們。怎麽著?嫌自己命長是嗎?
“聖旨到……”
一聲尖銳的唿叫拖得長長的。
前隊的孔守正,趙德昭也趕了過來。一名太監高舉著聖旨,身後跟著一隊神衛軍的騎兵護送著他。
眾人拜伏在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眾拒我王師於得勝口,不肯歸降。朕命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引兩萬精兵,限兩日之內取得勝口,率軍堅守……”
謝慕華越聽心裏越涼,這到底是怎麽了?曆史上這幽州之戰可不是這麽打的!是,宋軍是和耶律斜軫在城外交戰,但那是趙光義親自指揮的,兩軍交戰各有勝負,斜軫依然占據得勝口。為後來耶律沙和耶律休哥的援軍贏得了直抵幽州城下的條件。
為什麽這個重擔會交在他謝慕華的肩膀上?這仗能打嗎?
謝慕華一斜眼看到跪在身前的趙德昭,頓時了然。好一招借刀殺人之計,趙光義這是一石二鳥,如果他們真的能拿下得勝口,自然是為大宋圍城打援創造了先決條件。
但是耶律斜軫手下是一萬騎兵,並且是大遼國最精銳的皮室軍。這兩萬步卒如何去和一萬皮室軍對抗?這道命令就是要趙德昭去送死!
孔守正一勇之夫,又是太祖皇帝的舊將;傅潛臨敵退縮,讓趙光義失了顏麵;自己是個海外歸子,在朝中無權無勢;而趙德昭是最直接能威脅到趙光義皇位的人。這幾個人死就死了,趙光義可一點也不心疼。
就算耶律斜軫沒有殺死趙德昭,趙光義也大可以找個借口,把這幾個敗軍之將斬了。從此高枕無憂。就憑趙廷美和趙德芳那兩個紈絝子弟,這輩子也別想威脅到趙光義的皇位。曆史早就說得明明白白,趙德昭、趙廷美、趙德芳這三人,在不久的將來,或自殺,或暴斃,或流放……趙光義對付自己人倒很是心狠手辣啊……
謝慕華心裏更是冰涼一片,這幾日來,趙光義對他恩寵有加,又是加官進爵,又是禦賜尚方寶劍,讓謝慕華隱隱約約覺得這個皇帝還是不錯的。沒想到趙光義狠毒至此,居然用兩萬精銳的性命,借遼國名將的手,為自己的皇位掃清障礙。
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不由皇帝……
謝慕華謝過皇恩,接過聖旨!那名太監正是趙光義身邊的近侍,叫做張海英,年約三十多歲,此時和謝慕華四目相對,似乎也有些不忍,當下拱手道:“武功郡王、謝大人,多多保重……”
張海英帶著神衛軍的士卒絕塵而去。
謝慕華一扭頭,卻看到趙德昭也看向自己,不由得微微一笑。趙德昭避過謝慕華的目光,說道:“孔將軍,傅將軍,不如待會來我帳中商議一下,如何攻打得勝口?”
孔守正、傅潛兩人抱拳答應,立即轉身離開,各自歸隊去部署隊伍。
趙德昭眉頭緊鎖,卻低聲向謝慕華說道:“連累你了!”
這兩人都是聰明人,一語點到即可。謝慕華舉目望去,這四野一馬平川,遠處道路兩側還有幾棵稀稀落落的樹木,燕趙大地正值盛夏,卻顯得蕭瑟無比,那排著長長隊伍的大宋先鋒,也不知還有幾人能迴鄉!
謝慕華胸口豪氣陡升,馬鞭倒轉,鞭梢指著北方:“武功郡王!我們可沒輸呢!”
趙德昭不再言語,輕輕提動韁繩,緩緩向前馳去。
謝慕華長長的吐了口氣,也難怪趙德昭不看好這番戰役的前景。之前趙光義攻打太原之時,耶律沙率軍來援,被郭進大敗在石嶺關,耶律敵烈和他的五個兒子、就連耶律沙自己的兒子都戰死陣中。本來郭進能大獲全勝,斬了耶律沙的首級。偏偏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引一軍殺到,用強弓硬弩逼退宋軍,硬是把耶律沙救了迴去。
斜軫此人用兵如神,尤其善於判斷戰場局勢。不到有可勝之機,寧可坐視友軍覆滅也絕不出擊。此人堅忍果斷,手下一萬皮室軍是遼國最精銳的軍隊,又是騎兵。偏偏得勝口地勢險要,斜軫的騎兵居高臨下,衝下來就是幽州之外的一馬平川。據險而守的話,別說是兩萬步卒,就算再給謝慕華兩萬人也未必能打得下來得勝口。
“得勝口啊得勝口!到底是我得勝,還是耶律斜軫得勝?”
謝慕華喃喃念道。
八姐九妹縱馬跟在謝慕華的身後,她們兩對這些宮廷內部的鬥爭並不了解,但是看著趙德昭、謝慕華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也知道眼下的形勢並不樂觀。但她們畢竟是將門虎女,皇上來了軍令,那就拿命去拚唄。要是打不下得勝口,大不了就把命送在那得了!馬革裹屍,正是征戰沙場的最好歸宿。
謝慕華轉過頭看著九妹:“你和你姐姐走吧,迴代州去!”
“為什麽?”
九妹不過才十六歲,正是最青春年少的時代。
謝慕華苦笑一聲,他是君命在身,不得不去。這兩個丫頭還沒明白是怎麽迴事呢!謝慕華不由得想起了後世古龍先生的小說裏一句很經典的話:不怕死的往往都是年輕人,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拚命,越是年紀大的人越知道生命的可貴!
戰爭從來都是男人的事情,就算是在一千年後的戰爭中,交戰雙方也恪守著不殺平民和女兵的原則。打了十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隻不過誤殺了五名越南女兵而已!
八姐的銀槍按在馬鞍上。她不像九妹這麽衝動,那雙美麗的大眼睛盯著謝慕華:“我們也有軍令在身,要護得武功郡王和你的周全!走?打完這一仗再說吧!”
謝慕華看著這對倔強的姐妹花,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在山西時佘太君的那句:我保證,在楊家人沒死之前,你必然不會倒下!
這一場幽州之戰,從自己接到攻下得勝口的軍令開始,就完全變了個走向,再不是謝慕華熟知的曆史!
得勝口,在幽州以北九十裏,在後世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西北,謝慕華還曾經來這裏遊玩過。不想,穿越之後,居然要領著一支軍馬奪下這河北險關。
這裏地勢險要,是北方遼軍援救幽燕的必經之路。耶律斜軫貴為南院大王,卻不駐紮在南京幽州,而是自領一萬皮室軍,親自駐守得勝口。此地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謝慕華、趙德昭已經帶領宋軍先鋒抵達青沙河,這裏位於幽州城北二十裏,遙遙與北伐大軍唿應。大宋禁軍連夜趕路,終於在六月二十二日拂曉時分抵達幽州城下。幽州守軍早已四門緊閉,戒備森嚴。
趙光義親率大軍兵臨幽州,沿襲攻打太原之法,分兵四路。
大將宋偓率領兩萬大軍駐紮在幽州南門外。
崔彥進領兩萬大軍準備攻打幽州北門。
劉遇領軍萬餘,駐守在幽州東麵,隨時準備配合南北兩路大軍攻城。
孟元吉吉率萬餘將士,在西麵圍困幽州,與其他三路圍城大軍遙相唿應。
監軍謝慕華、武功郡王趙德昭、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率兩萬精銳離開大軍,直奔幽州城北。這一支軍,趙光義下了嚴令,務必要在二十四日大軍攻城之前攻占得勝口,擊敗耶律斜軫。
趙光義親自帶領十萬大軍,坐鎮中軍。幽州城外旌旗密布,人喊馬嘶,二十萬大軍,數十萬民夫將偌大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
這幽州是河北雄城,曆來兵家必爭之地。幽州城牆全長三十六裏,城厚五米,城高十米,是遼國五京中最堅固最雄偉的南京。幽州城易守難攻,幽州太守是漢人大臣韓德讓,此人智勇雙全,是難得的人才。城內還有一萬八千多遼軍,大多是漢軍和渤海國的族軍。雖然戰鬥力不能和皮室軍,宮帳軍同日而語,但是死守不出的話,想要攻下幽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趙光義命人勸降韓德讓。不料韓德讓迴書僅僅兩個字——“不降”他在幽州城早有準備,沿城牆一線埋下不少壇子,日夜命人監聽,防止宋軍挖地道進入幽州。滾石、檑木、火油、強弓硬弩……一應守城器械應有盡有。
幽州城,風雨飄搖!
大戰,一觸即發。
謝慕華的營帳內,一盞油燈已經快燃到了盡頭。謝慕華一麵換著燈芯,一邊說道:“各位,已經坐了快一個時辰了。我請大家來,是商議如何攻取得勝口的,不是看大家在這練坐禪的!”
營帳裏的氣氛有些沉悶。帳中除了趙德昭和兩位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之外,楊延昭、楊延彬兄弟也分坐下首左右兩側。
“謝監軍,這有什麽商議的?皇上既然下了嚴令,為臣者唯有盡力死戰。依我看,從軍中精選兩千精銳士卒,我孔守正親自帶隊……”
謝慕華急忙搖了搖手,製止了孔守正再說下去。這漢子的確不負勇將之名,但是他也隻有個勇字而已,一點有建設性的意見都提不出來。
跟耶律斜軫硬拚?也虧孔守正說得出來,那皮室軍是能硬拚的嗎?且不說戰鬥力如何,人家皮室軍是一萬騎兵,又是拱衛遼主的最精銳軍隊。訓練精良、以逸待勞。居高臨下一個衝鋒,隻怕這兩萬宋軍就隻有挨宰的份了。
傅潛幸災樂禍的看了孔守正一眼,抱拳道:“有武功郡王和謝監軍在此,末將謹遵兩位監軍大人的吩咐,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
傅潛倒是滑頭,謝慕華眯起眼睛看著一副忠勇模樣的傅潛,這種人真不應該做武將啊,為官之道在他手裏實在是太純熟了。一句話就把責任輕輕鬆鬆的卸給謝慕華和趙德昭,打輸了,那是監軍安排的。打贏了,功勞簿上也少不了他傅潛的名字!
隻可惜,這家夥一點政治嗅覺都沒有,到現在還蒙在鼓裏。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趙光義的棄子……
趙德昭攤開地圖,指著幽州以北:“我軍位於青沙河,據斥候迴報,遼將耶律學古領三千部族軍,在我軍右側十裏外紮營。而耶律斜軫親自引五千兵馬……”
趙德昭歎了口氣:“這些都是遼國最精銳的皮室軍,在我軍左側駐紮。兩支遼軍遙相唿應,隱隱對我軍形成夾擊之勢!青沙河一線一馬平川,最利於騎兵衝擊,我軍……”
趙德昭頓了頓,沒有說下去。但是每個人都聽得出來他的意思,在這樣的地形,以不到兩萬、疲勞至極的步兵和八千精銳遼國騎兵作戰,跟自殺沒有多大區別!
偏偏趙光義嚴令先鋒大軍,不但要擊退耶律斜軫,還要在兩天之內拿下得勝口……
謝慕華忽然想起後世看過的一個電影《不可能之任務》“兩位楊將軍,不知你們有何見解?”
謝慕華側向楊家兄弟。
“末將人微言輕,不敢妄議!”
楊延昭急忙起身施禮道。
謝慕華臉色一板,“呯”的一聲,一拳砸在擺著地圖的小案子上,油燈也搖晃起來,火苗不住吞吐,襯得謝慕華的臉色更是嚴厲無比!
“楊延昭,沒想到啊,你楊家自負忠勇報國。如今你不過二十歲年紀就已經學會明哲保身了……”
謝慕華的話裏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說啊,是你不會打仗?還是你怕承擔責任,有話不敢說?”
楊家兄弟的臉漲的通紅,謝慕華這一番話比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更要他們難受。離開代州之前,佘太君千叮嚀萬囑咐,到了皇上麵前,一定要謹小慎微。楊家是北漢降將,在大宋立足未穩,要是被人抓住把柄,彈劾上去,隻怕將來全家死無葬身之地。但是楊家從上兩代開始,就一直與契丹遼國作戰,悍勇無比,契丹人畏懼的稱楊繼業為“楊無敵”這份榮耀早已深深種在楊家子弟的心中。
趙德昭卻是心裏通明,請將不如激將。他也知道北漢楊家是將門世家,楊繼業更是當代名將,楊延昭和楊延彬這兩人雖然年輕,卻是智勇雙全,聲名遠播。不是傅潛、孔守正這樣的一勇之夫可比的。
眼下大敵當前,有此二人出謀劃策,比孔守正之流強得太多了。
謝慕華看著楊家兄弟已經怒火中燒,卻依舊不依不饒:“要是沒話說,就請出去。我這兒是要人來商議破敵大計,不是叫人來閑聊的!”
楊延彬再也坐不住了,長身立起,雙拳緊抱:“謝監軍,我楊家子弟個個自幼熟讀兵書,十餘歲就在戰場上和契丹人廝殺。要說與契丹人作戰,我楊家誇口第二,料想沒人敢自稱第一!”
謝慕華見好就收,翹起二郎腿,笑眯眯的看著楊延彬:“好,你倒是說說,如今這仗該怎麽打?”
楊延彬踏前一步,指著案子上的地圖:“青沙河一帶無險可依,若是和皮室軍硬碰的話,必敗無疑……”
傅潛、孔守正齊聲喝道:“大膽!”
大軍已經以每日百多裏的速度走了三日,距離幽州城已經不遠。
謝慕華敲了敲腿,這每天在馬背上顛簸十來個鍾頭,可真不是個滋味。好歹算是快到幽州城了,苦難的日子終於要熬到頭了。謝慕華盤算的很清楚,先鋒大軍就在幽州南門駐紮下來,等待趙光義的大軍到來。
至於駐守城外的耶律斜軫、耶律學古,謝慕華才不想去碰他們。怎麽著?嫌自己命長是嗎?
“聖旨到……”
一聲尖銳的唿叫拖得長長的。
前隊的孔守正,趙德昭也趕了過來。一名太監高舉著聖旨,身後跟著一隊神衛軍的騎兵護送著他。
眾人拜伏在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眾拒我王師於得勝口,不肯歸降。朕命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引兩萬精兵,限兩日之內取得勝口,率軍堅守……”
謝慕華越聽心裏越涼,這到底是怎麽了?曆史上這幽州之戰可不是這麽打的!是,宋軍是和耶律斜軫在城外交戰,但那是趙光義親自指揮的,兩軍交戰各有勝負,斜軫依然占據得勝口。為後來耶律沙和耶律休哥的援軍贏得了直抵幽州城下的條件。
為什麽這個重擔會交在他謝慕華的肩膀上?這仗能打嗎?
謝慕華一斜眼看到跪在身前的趙德昭,頓時了然。好一招借刀殺人之計,趙光義這是一石二鳥,如果他們真的能拿下得勝口,自然是為大宋圍城打援創造了先決條件。
但是耶律斜軫手下是一萬騎兵,並且是大遼國最精銳的皮室軍。這兩萬步卒如何去和一萬皮室軍對抗?這道命令就是要趙德昭去送死!
孔守正一勇之夫,又是太祖皇帝的舊將;傅潛臨敵退縮,讓趙光義失了顏麵;自己是個海外歸子,在朝中無權無勢;而趙德昭是最直接能威脅到趙光義皇位的人。這幾個人死就死了,趙光義可一點也不心疼。
就算耶律斜軫沒有殺死趙德昭,趙光義也大可以找個借口,把這幾個敗軍之將斬了。從此高枕無憂。就憑趙廷美和趙德芳那兩個紈絝子弟,這輩子也別想威脅到趙光義的皇位。曆史早就說得明明白白,趙德昭、趙廷美、趙德芳這三人,在不久的將來,或自殺,或暴斃,或流放……趙光義對付自己人倒很是心狠手辣啊……
謝慕華心裏更是冰涼一片,這幾日來,趙光義對他恩寵有加,又是加官進爵,又是禦賜尚方寶劍,讓謝慕華隱隱約約覺得這個皇帝還是不錯的。沒想到趙光義狠毒至此,居然用兩萬精銳的性命,借遼國名將的手,為自己的皇位掃清障礙。
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不由皇帝……
謝慕華謝過皇恩,接過聖旨!那名太監正是趙光義身邊的近侍,叫做張海英,年約三十多歲,此時和謝慕華四目相對,似乎也有些不忍,當下拱手道:“武功郡王、謝大人,多多保重……”
張海英帶著神衛軍的士卒絕塵而去。
謝慕華一扭頭,卻看到趙德昭也看向自己,不由得微微一笑。趙德昭避過謝慕華的目光,說道:“孔將軍,傅將軍,不如待會來我帳中商議一下,如何攻打得勝口?”
孔守正、傅潛兩人抱拳答應,立即轉身離開,各自歸隊去部署隊伍。
趙德昭眉頭緊鎖,卻低聲向謝慕華說道:“連累你了!”
這兩人都是聰明人,一語點到即可。謝慕華舉目望去,這四野一馬平川,遠處道路兩側還有幾棵稀稀落落的樹木,燕趙大地正值盛夏,卻顯得蕭瑟無比,那排著長長隊伍的大宋先鋒,也不知還有幾人能迴鄉!
謝慕華胸口豪氣陡升,馬鞭倒轉,鞭梢指著北方:“武功郡王!我們可沒輸呢!”
趙德昭不再言語,輕輕提動韁繩,緩緩向前馳去。
謝慕華長長的吐了口氣,也難怪趙德昭不看好這番戰役的前景。之前趙光義攻打太原之時,耶律沙率軍來援,被郭進大敗在石嶺關,耶律敵烈和他的五個兒子、就連耶律沙自己的兒子都戰死陣中。本來郭進能大獲全勝,斬了耶律沙的首級。偏偏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引一軍殺到,用強弓硬弩逼退宋軍,硬是把耶律沙救了迴去。
斜軫此人用兵如神,尤其善於判斷戰場局勢。不到有可勝之機,寧可坐視友軍覆滅也絕不出擊。此人堅忍果斷,手下一萬皮室軍是遼國最精銳的軍隊,又是騎兵。偏偏得勝口地勢險要,斜軫的騎兵居高臨下,衝下來就是幽州之外的一馬平川。據險而守的話,別說是兩萬步卒,就算再給謝慕華兩萬人也未必能打得下來得勝口。
“得勝口啊得勝口!到底是我得勝,還是耶律斜軫得勝?”
謝慕華喃喃念道。
八姐九妹縱馬跟在謝慕華的身後,她們兩對這些宮廷內部的鬥爭並不了解,但是看著趙德昭、謝慕華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也知道眼下的形勢並不樂觀。但她們畢竟是將門虎女,皇上來了軍令,那就拿命去拚唄。要是打不下得勝口,大不了就把命送在那得了!馬革裹屍,正是征戰沙場的最好歸宿。
謝慕華轉過頭看著九妹:“你和你姐姐走吧,迴代州去!”
“為什麽?”
九妹不過才十六歲,正是最青春年少的時代。
謝慕華苦笑一聲,他是君命在身,不得不去。這兩個丫頭還沒明白是怎麽迴事呢!謝慕華不由得想起了後世古龍先生的小說裏一句很經典的話:不怕死的往往都是年輕人,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拚命,越是年紀大的人越知道生命的可貴!
戰爭從來都是男人的事情,就算是在一千年後的戰爭中,交戰雙方也恪守著不殺平民和女兵的原則。打了十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隻不過誤殺了五名越南女兵而已!
八姐的銀槍按在馬鞍上。她不像九妹這麽衝動,那雙美麗的大眼睛盯著謝慕華:“我們也有軍令在身,要護得武功郡王和你的周全!走?打完這一仗再說吧!”
謝慕華看著這對倔強的姐妹花,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在山西時佘太君的那句:我保證,在楊家人沒死之前,你必然不會倒下!
這一場幽州之戰,從自己接到攻下得勝口的軍令開始,就完全變了個走向,再不是謝慕華熟知的曆史!
得勝口,在幽州以北九十裏,在後世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西北,謝慕華還曾經來這裏遊玩過。不想,穿越之後,居然要領著一支軍馬奪下這河北險關。
這裏地勢險要,是北方遼軍援救幽燕的必經之路。耶律斜軫貴為南院大王,卻不駐紮在南京幽州,而是自領一萬皮室軍,親自駐守得勝口。此地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謝慕華、趙德昭已經帶領宋軍先鋒抵達青沙河,這裏位於幽州城北二十裏,遙遙與北伐大軍唿應。大宋禁軍連夜趕路,終於在六月二十二日拂曉時分抵達幽州城下。幽州守軍早已四門緊閉,戒備森嚴。
趙光義親率大軍兵臨幽州,沿襲攻打太原之法,分兵四路。
大將宋偓率領兩萬大軍駐紮在幽州南門外。
崔彥進領兩萬大軍準備攻打幽州北門。
劉遇領軍萬餘,駐守在幽州東麵,隨時準備配合南北兩路大軍攻城。
孟元吉吉率萬餘將士,在西麵圍困幽州,與其他三路圍城大軍遙相唿應。
監軍謝慕華、武功郡王趙德昭、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率兩萬精銳離開大軍,直奔幽州城北。這一支軍,趙光義下了嚴令,務必要在二十四日大軍攻城之前攻占得勝口,擊敗耶律斜軫。
趙光義親自帶領十萬大軍,坐鎮中軍。幽州城外旌旗密布,人喊馬嘶,二十萬大軍,數十萬民夫將偌大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
這幽州是河北雄城,曆來兵家必爭之地。幽州城牆全長三十六裏,城厚五米,城高十米,是遼國五京中最堅固最雄偉的南京。幽州城易守難攻,幽州太守是漢人大臣韓德讓,此人智勇雙全,是難得的人才。城內還有一萬八千多遼軍,大多是漢軍和渤海國的族軍。雖然戰鬥力不能和皮室軍,宮帳軍同日而語,但是死守不出的話,想要攻下幽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趙光義命人勸降韓德讓。不料韓德讓迴書僅僅兩個字——“不降”他在幽州城早有準備,沿城牆一線埋下不少壇子,日夜命人監聽,防止宋軍挖地道進入幽州。滾石、檑木、火油、強弓硬弩……一應守城器械應有盡有。
幽州城,風雨飄搖!
大戰,一觸即發。
謝慕華的營帳內,一盞油燈已經快燃到了盡頭。謝慕華一麵換著燈芯,一邊說道:“各位,已經坐了快一個時辰了。我請大家來,是商議如何攻取得勝口的,不是看大家在這練坐禪的!”
營帳裏的氣氛有些沉悶。帳中除了趙德昭和兩位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之外,楊延昭、楊延彬兄弟也分坐下首左右兩側。
“謝監軍,這有什麽商議的?皇上既然下了嚴令,為臣者唯有盡力死戰。依我看,從軍中精選兩千精銳士卒,我孔守正親自帶隊……”
謝慕華急忙搖了搖手,製止了孔守正再說下去。這漢子的確不負勇將之名,但是他也隻有個勇字而已,一點有建設性的意見都提不出來。
跟耶律斜軫硬拚?也虧孔守正說得出來,那皮室軍是能硬拚的嗎?且不說戰鬥力如何,人家皮室軍是一萬騎兵,又是拱衛遼主的最精銳軍隊。訓練精良、以逸待勞。居高臨下一個衝鋒,隻怕這兩萬宋軍就隻有挨宰的份了。
傅潛幸災樂禍的看了孔守正一眼,抱拳道:“有武功郡王和謝監軍在此,末將謹遵兩位監軍大人的吩咐,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
傅潛倒是滑頭,謝慕華眯起眼睛看著一副忠勇模樣的傅潛,這種人真不應該做武將啊,為官之道在他手裏實在是太純熟了。一句話就把責任輕輕鬆鬆的卸給謝慕華和趙德昭,打輸了,那是監軍安排的。打贏了,功勞簿上也少不了他傅潛的名字!
隻可惜,這家夥一點政治嗅覺都沒有,到現在還蒙在鼓裏。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趙光義的棄子……
趙德昭攤開地圖,指著幽州以北:“我軍位於青沙河,據斥候迴報,遼將耶律學古領三千部族軍,在我軍右側十裏外紮營。而耶律斜軫親自引五千兵馬……”
趙德昭歎了口氣:“這些都是遼國最精銳的皮室軍,在我軍左側駐紮。兩支遼軍遙相唿應,隱隱對我軍形成夾擊之勢!青沙河一線一馬平川,最利於騎兵衝擊,我軍……”
趙德昭頓了頓,沒有說下去。但是每個人都聽得出來他的意思,在這樣的地形,以不到兩萬、疲勞至極的步兵和八千精銳遼國騎兵作戰,跟自殺沒有多大區別!
偏偏趙光義嚴令先鋒大軍,不但要擊退耶律斜軫,還要在兩天之內拿下得勝口……
謝慕華忽然想起後世看過的一個電影《不可能之任務》“兩位楊將軍,不知你們有何見解?”
謝慕華側向楊家兄弟。
“末將人微言輕,不敢妄議!”
楊延昭急忙起身施禮道。
謝慕華臉色一板,“呯”的一聲,一拳砸在擺著地圖的小案子上,油燈也搖晃起來,火苗不住吞吐,襯得謝慕華的臉色更是嚴厲無比!
“楊延昭,沒想到啊,你楊家自負忠勇報國。如今你不過二十歲年紀就已經學會明哲保身了……”
謝慕華的話裏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說啊,是你不會打仗?還是你怕承擔責任,有話不敢說?”
楊家兄弟的臉漲的通紅,謝慕華這一番話比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更要他們難受。離開代州之前,佘太君千叮嚀萬囑咐,到了皇上麵前,一定要謹小慎微。楊家是北漢降將,在大宋立足未穩,要是被人抓住把柄,彈劾上去,隻怕將來全家死無葬身之地。但是楊家從上兩代開始,就一直與契丹遼國作戰,悍勇無比,契丹人畏懼的稱楊繼業為“楊無敵”這份榮耀早已深深種在楊家子弟的心中。
趙德昭卻是心裏通明,請將不如激將。他也知道北漢楊家是將門世家,楊繼業更是當代名將,楊延昭和楊延彬這兩人雖然年輕,卻是智勇雙全,聲名遠播。不是傅潛、孔守正這樣的一勇之夫可比的。
眼下大敵當前,有此二人出謀劃策,比孔守正之流強得太多了。
謝慕華看著楊家兄弟已經怒火中燒,卻依舊不依不饒:“要是沒話說,就請出去。我這兒是要人來商議破敵大計,不是叫人來閑聊的!”
楊延彬再也坐不住了,長身立起,雙拳緊抱:“謝監軍,我楊家子弟個個自幼熟讀兵書,十餘歲就在戰場上和契丹人廝殺。要說與契丹人作戰,我楊家誇口第二,料想沒人敢自稱第一!”
謝慕華見好就收,翹起二郎腿,笑眯眯的看著楊延彬:“好,你倒是說說,如今這仗該怎麽打?”
楊延彬踏前一步,指著案子上的地圖:“青沙河一帶無險可依,若是和皮室軍硬碰的話,必敗無疑……”
傅潛、孔守正齊聲喝道:“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