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邵山離開金陵返迴了北境,但是憑借著先知先覺的優勢以及自己掌控的勢力,他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就等著坐看風起雲湧。

    時值三月,大梁皇族春獵如期舉行,隻不過這一次的主角已經不是蕭景宣以及越貴妃,反而是多年來一直在宮中沒有什麽存在感的靜妃以及蕭景琰母子倆。

    參加皇族春獵的眾人氣氛熱烈,玩的很是盡興,隻是眾人都不知道,危機正在逐漸接近。

    在秦般弱的勸說之下,譽王蕭景宣最終還是走上了老路,決定最後放手一搏,對於他這種野心勃勃,籌謀多年的梟雄人物來說,失敗是不可接受的,他更加不想後半生庸庸碌碌、淒淒慘慘地過日子。

    自古成王敗寇,就像多年前梁帝依靠兵變登上皇位一樣,如今的蕭景桓就要效法梁帝,進行人生之中最大的一次賭博,勝了他將登上至尊之位,敗了也不過就是一死而已。

    譽王先是進宮說服了皇後,憑借著皇後懿旨掌控了留守金陵的所有禁軍,而後派出禁軍將士全麵接管金陵城之中的防務,隸屬於靖王的巡防營被嚴加監管。

    梁帝出巡,整個金陵城中自然是以皇後為尊,譽王輕而易舉地掌控了大本營,切斷了金陵與外界的聯係,更加斷絕了梁帝等人的退路和後援。

    而後,譽王收服慶曆軍都督徐安謨,假傳皇帝詔令,說是靖王蕭景琰與禁軍勾結,圖謀不軌,挾持聖駕於九安山,現命譽王調令五萬慶曆軍,火速趕往獵宮勤王,不得有誤。

    如今大梁的軍隊已經不比當年,除了四境前線的軍隊還有些硬骨頭,各地的屯田軍因為軍餉克扣,軍紀敗壞,早已不複沙場鐵血,慶曆軍中五大統領也不全都是忠貞之輩,在譽王重利的引誘以及刀斧加身的威脅之下,紛紛倒戈。

    而後,五萬慶曆軍在譽王和徐安謨的率領之下直接殺奔九安山而去,五萬大軍大規模出動,自然不可能隱匿行蹤,所以譽王隻能兵貴神速,星夜疾馳,力求在各地軍隊反應過來之前拿下九安山。

    如今因為邵山的介入,沒有了雋娘和童路的報信,等到金陵城中的江左盟留守之人察覺事情不對,已經為時過晚,在加上禁軍在城門之前的攔截,想要提前通風報信顯然不可能了。

    等到大康的崗哨發現情況不對,發出預警之時,譽王的大軍已經逼近了九安山腳下,而後直接發起了強攻。

    五萬大軍圍困九安山,而九安山之上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三千多人而已,在絕對的力量麵前,就算是以梅長蘇的機智也是毫無辦法,現在就算是冒險出去搬救兵也為時已晚。

    梁帝聽到消息是既震驚又氣憤,當然更多的是擔驚受怕,如今的梁帝臨近暮年,早已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銳氣和果敢,麵對著生死大事,難免會有些六神無主。

    如今九安山上的眾人隻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死守九安山,等待援軍,這個方式不確定因素太大,完全是聽天由命;第二,冒險突圍而出,然後重整旗鼓調兵勤王,迴頭再戰,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弊端,那就是一旦離開了九安山,眾人就沒有了任何阻擋的屏障,赤裸裸地暴露在了慶曆軍的眼前,麵對著大軍的圍剿,最終能不能突出重圍誰也沒有把握。

    有了邵山的提醒和安排,秦般弱已經將一切不安定因素降到了最低,徹底將梁帝一行人逼到了懸崖邊緣,一場慘烈大戰在所難免。

    三天之後,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席卷大梁全境。

    靖王蕭景琰傳達梁帝旨意,譽王蕭景宣大逆不道,與慶曆軍合謀叛亂,趁著皇族春獵之際,圍攻九安山獵宮,致使皇族權貴死傷慘重,命令大梁各地人馬發兵勤王。

    當日譽王等人雖然打了九安山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雖然朝中重臣和權貴死傷慘重,但是在梅長蘇的設計之下,梁帝和靖王一行人還是狼狽地逃了出去,輾轉之下到達了最近的紀城軍的軍營,獲得了喘息之機。

    不過,譽王也不是好相與的,為今之計也隻有孤注一擲而已,緊接著也傳檄天下,靖王蕭景琰與江左盟陰謀不軌,挾持梁帝聖駕於九安山,被譽王及皇後識破之後,不僅不知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挾持梁帝遁走,如今更是假傳梁帝旨意,是為亂臣賊子,當誅,命令天下兵馬出名勤王!

    如此之下,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位皇子各執一詞,雖然靖王有著虎符在手,但是整個事情的經過依然撲朔迷離,再加上邵山的暗中發力,大多數地方軍隊雖然緊急調動,但是短時間之內卻依然處於觀望之中。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今的形勢很明顯就是兩位皇子的奪位之戰,所謂的大義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勝者為王敗者寇,一切還是要以實力說話。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有著梅長蘇的謀劃,靖王一方難免占據上風,幾路人馬率先響應靖王的號召,漸漸壓縮譽王的生存空間。

    而就在這時,被貶黜獻州的蕭景宣突然公告天下,大意就是蕭景琰挾持聖駕,最近所發出的一係列聖旨都不是皇上的本意,宣布率領五萬大軍出兵勤王。

    誰都沒有想到獻王蕭景宣突然摻和了進來,雖然他已經被廢除了太子之位,當初手下的勢力都已經分崩離析,但是他的影響力還是有那麽幾分的,一些過得不如意的舊臣部署紛紛響應投靠。

    一時之間,大梁境內風起雲湧,三位皇子爭奪皇位,而且譽王和獻王明顯聯合針對靖王,如此情形之下,梁帝的旨意早已沒有了太大的作用,畢竟有著兩位皇子做表率不遵聖旨,各地勢力的野心勃勃之輩自然也不介意裝聾作啞,對聖旨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除非極少數的忠貞之輩,所有人都在為自己以後的前途著想,什麽勤王保駕都是虛的,良禽擇木而棲,選擇一位明主才是最重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問道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下華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下華章並收藏諸天問道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