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大隊人馬抵達。
“程公……”
率隊的人不是胡丕堪,而是禁衛軍左大將軍程獻德,此人有從龍之功,雖持著中立立場,但對唐皇忠心耿耿,同樣是京城有數的不能得罪的人物之一。
程有德點點頭:“進去吧。”
柳秀帶著大家進去,夜晚休息時,才打聽到整個過程。
胡丕堪也知道此行不能出意外,在京城出發時,仿效柳秀的做法,讓這些少年自己站成三隊。然而他錯估了兩件事,一是他威望不高,震懾不了,即便副領隊南山學院的武長老也不及方長老。二是上次有著大批人馬,僅幾十名少年,分成三隊,一隔便隔了起來,現在僅有幾十個護衛的人,即便分成三隊,也不能很好地相隔開。
一路南下,一路爭吵。
未至大南山,便出了事。
兩方少年發生了大規模的毆鬥,近百名少年陸續加入,多人重傷。
此行除了胡丕堪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武將,如竇彤。
鬧到這份上,不能再出發了,竇彤等將強行令胡丕堪停下來,然後將消息反饋到京城。幾天後,京城派了人,一名查問過程的中使,另外便是程獻德替代了胡丕堪。
不一會兒,原因找了出來。
胡丕堪是阿什思的人,阿什思是李懷忠的人,分成三隊後,胡丕堪各種安排便有意地偏心於李派大臣子女這一方,這使得柳秀大臣各個子女心中很不平。
爭執越來越大,胡丕堪也想做到表麵上的公平,但他做的公平了,李派大臣的子女便不滿,做的不公平,柳派大臣子女也不滿,矛盾激化,導致雙方大規模地群毆。
中使將胡丕堪革職查辦,程獻德同樣不客氣,將幾個主要鬧事的少年捆起來,狠狠地笞打一番,他親自下的狠手,那個少年敢吭聲。雙方這才老老實實地跟著他來到止迴穀。
“早就知道了……”
當時柳秀得知領隊是胡丕堪,柳秀先是詫異,隨後便反應過來。
實際還是阿格勒導致的結果。
柳秀將他重新帶出大道場,道傷恢複,若是阿格勒機靈,衝著黑暗麵,向魏天王賠一下禮,這件事也就揭過,魏天王也犯不著為一群少年人生氣。但這個家夥,傷勢好了,乘船去了李博元那邊的塘堤,居然一聲都不吭,還生著魏天王的氣呢。
加上李博元的種種,終於讓魏天王產生了更大的不滿。
胡丕堪不是出氣筒,若僅是為出一口氣,用不著如此安排。
他押迴京城後,會麵臨一個嚴重的問題,你李懷忠與數名邊關狄族大將關係密切,又在禁衛軍裏培養心腹,自己同時又身為當朝第一權臣,那麽你究竟想做什麽?
唐皇是相信李懷忠不會謀反的,關鍵還有一派的人,必然用此大做文章。柳秀思考一個問題,如此,魏天王是不是開始倒向柳招一派?
應當是有可能的。
李懷忠雖智慧過人,終是老了。
一旦老了,智慧下降,則會麵臨無數敵人的反撲。
以前魏天王似乎與他關係也密切,那麽得趁早撇清楚兩者的關係。如果是這樣,李懷忠前景更不妙,當然,柳秀是巴不得的。
一行人有驚無險地來到大道場,柳秀將程獻德叫到一邊:“程公,讓他們分成五隊。”
“為何多出兩隊?”
“晨昏線是這樣的,”柳秀畫了一個弧形:“站在晨昏線的塘堤上,想看到左右第二段塘堤有些困難,不過站在大道場附近,能看清楚左右兩麵塘堤的情況,但因為視角的關係,想看到第三段塘堤依然很難。分成五隊,各自一段塘堤,能相互有一個照應。
他們多是貴人家的孩子,正好四段塘堤有營房,在這邊拆掉一些營房,便能全部住在營房裏。餘下三段塘堤雖有帳篷,天熱了,可能有的人不樂意呆在裏麵,又會產生一些糾紛。”
這樣一來,不可能一人一間營房,得三四個人擠一個營房,但總比住帳篷地強。
“分的越多,效果越好吧。”
“是如此,他們修為低,影響不大。散開了,萬一有意外發生,不利於緊急撤離。”
“也是。”
經過許多大臣商討,認可了柳秀與魏天王的說法,隻要不進入黑暗麵探索,在外麵修煉,不會有危險。但萬一呢?
“程公,你分隊,盡量每隊人數相仿佛,我進大道場看一看。”
柳秀進入大道場,還是才開始的樣子,雖然他施了大禮,但沒有一個影像有反應了。柳秀略有些悵然,某種程度上,可能他與這個太華門確實有所交接,不過這些人終是十萬年前的人,不會有一個人會活下來了。
他走了出來。
“裏麵如何?”
“是陽德人祖在授道,他的道音殺傷力最小。”
開始分隊。
柳秀一下子將三十多人捆在一起。
一個少年叫道:“柳秀,我們是付了元石的。”
多數人消息靈通,柳秀上迴每次隻帶了二十幾人進去,三十幾人,來不及救治,或者速度變得慢,無疑會變得更危險。
“三十塊元石便能讓你改善資質,讓一個一等侯替你賣命,竟然有這種好事,我給你六十塊元石,你替我找兩個一等侯替我賣命。”
有的人卟哧笑了。
柳秀繼續說:“理論上,我帶的人越少越好,速度快,我也能及時救治,但你們這麽多人,我能不能一個一個帶進去?上次我便與魏公說過,進出八次,應當比較安全,對我傷害也不大。當然,我也不是按八次算的,主要是陽德人祖在授道,他道音威力小,我也熟悉了,添加幾個人,不是添加幾十個人,不會讓你們產生危險。如果非要指定我每次隻能帶多少人進去,就不要進去吧,出去後我將元石送迴到你們家中。”
程獻德小聲問:“真的沒關係?”
“程公,我是收了元石的,若危險,我絕不敢如此做。”柳秀說道。
次數越少,對他而言,速度反而越快,況且每次進去,還要花一兩天做個樣子。若不是怕他們起疑,柳秀能一次帶四五十人進去。
一批批少年被柳秀送了進去。
最後一趟,程獻德也跟了進去。
不管是誰,對晨昏線與黑暗麵都會產生一些好奇。
一天後,柳秀傷勢“稍稍好轉”,他也來到晨昏線,程獻德憂慮地看著黑暗麵。
擔心是正常的,若是十萬年到了,首先天地會有什麽樣的變化,其次,這些人大規模出來,那怕是名門正派,因為太過強大,也會給世間秩序帶來嚴重的混亂。
柳秀說:“程公,要不要我進去看一下?”
“為何進去?”
“我隻一個人,不深入,應該平安無事,看的是繩路。黑暗麵應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群山世界,一部分是真正的小世界。若繩路安好無恙,說明小世界的生靈想出來,依然會受到極大的限製。若不在,情況有點不妙。”
“好,你進去看一看,一定要注意。”
“我知道。”
柳秀閃身進去。
繩路仍在。
其實柳秀早料到了,僅是一個說辭罷了。
當然,非得不要命地派人探索,那條亡靈龍準得發暴。說不定除了那條亡靈龍,還有其他一些類似的強大的生靈。
柳秀點亮火把,有了繩路很是方便,盡管吸力強大,他依然能拉著繩子迅速向前衝去。
到了第一座山的盡頭。
“居然在兩座山之間強行開拓出一條繩路。”
繩路上有扶繩,下在軟梯。
柳秀借助軟梯,走了過去。
到了第二座山的盡頭,柳秀發現地勢居然向下的,因為第一道軟梯離山溝處僅有十餘丈距離,第二道軟梯離山溝處卻達到了二十多丈距離。到了第三個山溝,因為被壓製,啄啄已經感受不到山溝了,不過到了它派上用場的時侯。
柳秀大唿一口氣,魏天王說裏麵有許多元脈,不是元脈,而是靈脈。
啄啄說:“下麵的靈氣更濃鬱。”
也就是靈脈實際在山穀下麵,柳秀耽擱不起時間,吸力又如此強大,不可能下去查看了。
他繼續向前走,幾乎每隔三四座山,便有一處靈脈。
不過若不如此,這個陣法也維持不了如此長時間。
“難怪那些人在裏麵能呆得住,原來得到的好處更大。”
但除了那些罪犯外,餘下的皆上了歲數,雖然能吸到更多的靈氣,僅論對資質的改善,也遠不及外麵的各個少年人。況且他們來不是修煉的,而是幹活的。
連續地跨過十七八座山,不用再看了,接下來要做一件重要的事……
“程公……”
率隊的人不是胡丕堪,而是禁衛軍左大將軍程獻德,此人有從龍之功,雖持著中立立場,但對唐皇忠心耿耿,同樣是京城有數的不能得罪的人物之一。
程有德點點頭:“進去吧。”
柳秀帶著大家進去,夜晚休息時,才打聽到整個過程。
胡丕堪也知道此行不能出意外,在京城出發時,仿效柳秀的做法,讓這些少年自己站成三隊。然而他錯估了兩件事,一是他威望不高,震懾不了,即便副領隊南山學院的武長老也不及方長老。二是上次有著大批人馬,僅幾十名少年,分成三隊,一隔便隔了起來,現在僅有幾十個護衛的人,即便分成三隊,也不能很好地相隔開。
一路南下,一路爭吵。
未至大南山,便出了事。
兩方少年發生了大規模的毆鬥,近百名少年陸續加入,多人重傷。
此行除了胡丕堪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武將,如竇彤。
鬧到這份上,不能再出發了,竇彤等將強行令胡丕堪停下來,然後將消息反饋到京城。幾天後,京城派了人,一名查問過程的中使,另外便是程獻德替代了胡丕堪。
不一會兒,原因找了出來。
胡丕堪是阿什思的人,阿什思是李懷忠的人,分成三隊後,胡丕堪各種安排便有意地偏心於李派大臣子女這一方,這使得柳秀大臣各個子女心中很不平。
爭執越來越大,胡丕堪也想做到表麵上的公平,但他做的公平了,李派大臣的子女便不滿,做的不公平,柳派大臣子女也不滿,矛盾激化,導致雙方大規模地群毆。
中使將胡丕堪革職查辦,程獻德同樣不客氣,將幾個主要鬧事的少年捆起來,狠狠地笞打一番,他親自下的狠手,那個少年敢吭聲。雙方這才老老實實地跟著他來到止迴穀。
“早就知道了……”
當時柳秀得知領隊是胡丕堪,柳秀先是詫異,隨後便反應過來。
實際還是阿格勒導致的結果。
柳秀將他重新帶出大道場,道傷恢複,若是阿格勒機靈,衝著黑暗麵,向魏天王賠一下禮,這件事也就揭過,魏天王也犯不著為一群少年人生氣。但這個家夥,傷勢好了,乘船去了李博元那邊的塘堤,居然一聲都不吭,還生著魏天王的氣呢。
加上李博元的種種,終於讓魏天王產生了更大的不滿。
胡丕堪不是出氣筒,若僅是為出一口氣,用不著如此安排。
他押迴京城後,會麵臨一個嚴重的問題,你李懷忠與數名邊關狄族大將關係密切,又在禁衛軍裏培養心腹,自己同時又身為當朝第一權臣,那麽你究竟想做什麽?
唐皇是相信李懷忠不會謀反的,關鍵還有一派的人,必然用此大做文章。柳秀思考一個問題,如此,魏天王是不是開始倒向柳招一派?
應當是有可能的。
李懷忠雖智慧過人,終是老了。
一旦老了,智慧下降,則會麵臨無數敵人的反撲。
以前魏天王似乎與他關係也密切,那麽得趁早撇清楚兩者的關係。如果是這樣,李懷忠前景更不妙,當然,柳秀是巴不得的。
一行人有驚無險地來到大道場,柳秀將程獻德叫到一邊:“程公,讓他們分成五隊。”
“為何多出兩隊?”
“晨昏線是這樣的,”柳秀畫了一個弧形:“站在晨昏線的塘堤上,想看到左右第二段塘堤有些困難,不過站在大道場附近,能看清楚左右兩麵塘堤的情況,但因為視角的關係,想看到第三段塘堤依然很難。分成五隊,各自一段塘堤,能相互有一個照應。
他們多是貴人家的孩子,正好四段塘堤有營房,在這邊拆掉一些營房,便能全部住在營房裏。餘下三段塘堤雖有帳篷,天熱了,可能有的人不樂意呆在裏麵,又會產生一些糾紛。”
這樣一來,不可能一人一間營房,得三四個人擠一個營房,但總比住帳篷地強。
“分的越多,效果越好吧。”
“是如此,他們修為低,影響不大。散開了,萬一有意外發生,不利於緊急撤離。”
“也是。”
經過許多大臣商討,認可了柳秀與魏天王的說法,隻要不進入黑暗麵探索,在外麵修煉,不會有危險。但萬一呢?
“程公,你分隊,盡量每隊人數相仿佛,我進大道場看一看。”
柳秀進入大道場,還是才開始的樣子,雖然他施了大禮,但沒有一個影像有反應了。柳秀略有些悵然,某種程度上,可能他與這個太華門確實有所交接,不過這些人終是十萬年前的人,不會有一個人會活下來了。
他走了出來。
“裏麵如何?”
“是陽德人祖在授道,他的道音殺傷力最小。”
開始分隊。
柳秀一下子將三十多人捆在一起。
一個少年叫道:“柳秀,我們是付了元石的。”
多數人消息靈通,柳秀上迴每次隻帶了二十幾人進去,三十幾人,來不及救治,或者速度變得慢,無疑會變得更危險。
“三十塊元石便能讓你改善資質,讓一個一等侯替你賣命,竟然有這種好事,我給你六十塊元石,你替我找兩個一等侯替我賣命。”
有的人卟哧笑了。
柳秀繼續說:“理論上,我帶的人越少越好,速度快,我也能及時救治,但你們這麽多人,我能不能一個一個帶進去?上次我便與魏公說過,進出八次,應當比較安全,對我傷害也不大。當然,我也不是按八次算的,主要是陽德人祖在授道,他道音威力小,我也熟悉了,添加幾個人,不是添加幾十個人,不會讓你們產生危險。如果非要指定我每次隻能帶多少人進去,就不要進去吧,出去後我將元石送迴到你們家中。”
程獻德小聲問:“真的沒關係?”
“程公,我是收了元石的,若危險,我絕不敢如此做。”柳秀說道。
次數越少,對他而言,速度反而越快,況且每次進去,還要花一兩天做個樣子。若不是怕他們起疑,柳秀能一次帶四五十人進去。
一批批少年被柳秀送了進去。
最後一趟,程獻德也跟了進去。
不管是誰,對晨昏線與黑暗麵都會產生一些好奇。
一天後,柳秀傷勢“稍稍好轉”,他也來到晨昏線,程獻德憂慮地看著黑暗麵。
擔心是正常的,若是十萬年到了,首先天地會有什麽樣的變化,其次,這些人大規模出來,那怕是名門正派,因為太過強大,也會給世間秩序帶來嚴重的混亂。
柳秀說:“程公,要不要我進去看一下?”
“為何進去?”
“我隻一個人,不深入,應該平安無事,看的是繩路。黑暗麵應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群山世界,一部分是真正的小世界。若繩路安好無恙,說明小世界的生靈想出來,依然會受到極大的限製。若不在,情況有點不妙。”
“好,你進去看一看,一定要注意。”
“我知道。”
柳秀閃身進去。
繩路仍在。
其實柳秀早料到了,僅是一個說辭罷了。
當然,非得不要命地派人探索,那條亡靈龍準得發暴。說不定除了那條亡靈龍,還有其他一些類似的強大的生靈。
柳秀點亮火把,有了繩路很是方便,盡管吸力強大,他依然能拉著繩子迅速向前衝去。
到了第一座山的盡頭。
“居然在兩座山之間強行開拓出一條繩路。”
繩路上有扶繩,下在軟梯。
柳秀借助軟梯,走了過去。
到了第二座山的盡頭,柳秀發現地勢居然向下的,因為第一道軟梯離山溝處僅有十餘丈距離,第二道軟梯離山溝處卻達到了二十多丈距離。到了第三個山溝,因為被壓製,啄啄已經感受不到山溝了,不過到了它派上用場的時侯。
柳秀大唿一口氣,魏天王說裏麵有許多元脈,不是元脈,而是靈脈。
啄啄說:“下麵的靈氣更濃鬱。”
也就是靈脈實際在山穀下麵,柳秀耽擱不起時間,吸力又如此強大,不可能下去查看了。
他繼續向前走,幾乎每隔三四座山,便有一處靈脈。
不過若不如此,這個陣法也維持不了如此長時間。
“難怪那些人在裏麵能呆得住,原來得到的好處更大。”
但除了那些罪犯外,餘下的皆上了歲數,雖然能吸到更多的靈氣,僅論對資質的改善,也遠不及外麵的各個少年人。況且他們來不是修煉的,而是幹活的。
連續地跨過十七八座山,不用再看了,接下來要做一件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