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司馬昭所料,曹爽等人率領兩萬多兵馬趕到了潼關之東。這下局勢急轉直下,王平和吳班所守的潼關東西側皆有魏軍攻擊,而且數量合起來有三萬人之多。


    王平果斷下令,將寶貝強弩挪到東側使用,不過效果不盡如人意,因為曹爽的攻城器械較多,投石車都用上了,這樣城頭使用強弩之人無法順利的操作,甚至有一座強弩被扔上來的大石頭給砸壞了。


    王平等人隻能將大殺器暫時收起來,純靠人力去防守,這下效率低了很多,西側和東側多次出現險情,但奇怪的是,東側雖然人多勢眾,效果似乎和西側類似,而西側的人似乎更拚命一些。


    郭淮看著曹爽的攻城勢頭,有些焦慮道,“曹將軍,為何不多派攻城人手,雲梯和投石車的數量還可加倍,另外請盡快遣上衝車,撞擊關門。。。”


    曹爽有些不悅道,“郭將軍,本來不讓你來,要你好好在洛陽休息,你偏不聽非要來,這會兒又對本將軍指手畫腳,你到底什麽意思啊?”


    郭淮顧不上太多禮數,“曹將軍,司馬大人現在情況危急,每一個時辰都很重要,請將軍務必全力以赴啊!”


    不聽還好,聽郭淮提起司馬懿,曹爽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左右,將郭將軍帶迴帳中看管,沒有我的命令,不許他自由出入!”


    帳下的衛兵立刻聽令將郭淮給拽走了,郭淮都快瘋了,“曹將軍,曹昭伯!你為何不全力攻城!!!你到底是何用心。。。司馬大人待你不。。。。”


    兩側的將軍謀士都不做聲,沒有一個人敢出來為郭求情。此刻在帳前聽令的鍾會卻說道,“曹將軍,潼關極為險峻,如果我所料不錯,這潼關沒有數日是拿不下來的。”


    曹爽看到鍾會想說話,就想好了,如果這人說出什麽不好的話來,立刻拖出去用刑,沒想到對方居然說出這種話來,臉上好看一些,說道,“哦,士季何出此言?”


    鍾會道,“攻城者,攻心為上。蜀軍既然敢占據潼關,就說明已經報了必死的信念堅守。如果攻之太急,不會收到好的效果。不如先試探虛實,然後決定下一步行動。”


    其實鍾會早就看出來曹爽的用意了,曹爽和司馬懿表麵上和和氣氣,卻瞞不過他的眼睛,這次出征,曹爽有八成不想讓司馬懿活了,就算拿下潼關,也會想方設法趁機害死這個老臣。這司馬懿很會籠絡人,士族勢力基本都和司馬氏走得很近,曹氏宗親一個個都分封在外,這些年退化很嚴重,稍微有才的幾個也是天天互相吹捧,纂製典籍等等,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太久,這魏廷就是司馬氏的了。


    鍾會很有才,他希望能夠得到朝廷的重用,因此既和司馬氏交好,也不忘腳踏兩隻船,這次和曹爽出征,看到司馬氏要倒黴了,所以想借機獲得曹爽的信任,自然所說所做都是揀曹爽愛聽的說了。


    曹爽果然很是受用,說道,“鍾士季雖然年少,但策略很有章法,就依你所言。”


    ---


    在對麵打定主意慢慢攻城的曹爽之鼎力配合下,王平和吳班就這麽勉強守著潼關,倒也沒有失守。


    西側的司馬昭可是急了,援軍應該有數萬,為何攻城如此之慢?自己這邊已經折損數千人,還沒有能夠攻上城頭,後來他才慢慢琢磨過來,八成對麵來援的人是曹爽!


    司馬昭這會兒真是急火攻心啊,跟發了瘋一樣,親自提著兵器在前麵督戰,搞得旁邊的人都覺得司馬昭這是中了邪啊,“司馬將軍,看這勢頭,再過數個時辰就有機會拿下了,您不用如此著急啊!”


    可司馬昭卻已經隱隱感到,自己人馬的末日就要來了。果然,就在他們已經快要得手的時候,後方響起了震耳的殺聲。


    蜀軍的飛騎營到了。


    趙禮之前率領四千兵馬,被這司馬昭分出來的上萬人擋住,甚至還有不少騎兵,一時也衝不過去,陷入了纏鬥之中。


    當然,飛騎營是有優勢的,隻不過對方兩倍於自己的兵力,這場消耗戰隻是時間問題罷了。不過趙禮也是急啊,他估計這邊要徹底擊垮對方,可能要一天時間,這就給了那剩餘魏軍攻擊潼關的機會。


    不過魏斌及時的趕到了,趙禮也是驚訝於魏大人的勇猛,似乎勁力比之前又有所增長,和自己纏鬥許久的敵將,沒多少迴合,就雙雙被魏將軍擊傷逃跑。


    擊潰了對方的騎兵,攻打步軍就隻是時間問題了,又是魏大人一馬當先,率領貼身的上百親衛,如一支被射入敵陣的強弩箭矢一般,摧枯拉朽的穿透了敵方的大陣,打穿之後,再從另一個方向衝入,如此反複,這魏軍堅固的步軍陣型就這麽被衝的像篩子一樣,潰不成軍。


    花了大概大半天時間,趙禮在魏大人的協助下,擊潰了這支魏軍人馬。


    來到趙禮的身邊,魏斌看著趙有些不齊整的盔甲說道,“趙禮,怎麽這麽狼狽,速速隨我前往潼關,結束這關內的戰鬥吧。”


    趙禮暗暗驚奇大人的充沛精力,自己比大人年輕多了,怎麽甘於落後,當下爽快的答應,“趙禮緊隨將軍!”


    司馬昭眼看著自己的人都魚貫爬上牆頭了,正在關上廝殺,後麵這把刀就捅入了自己的腰眼。


    已經輪番攻城很多波次的人馬,再也無法經受住騎兵的肆虐,趙禮等人衝殺的感覺和之前都完全不同,簡直就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旅啊!


    司馬昭知道,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很可能都難於幸免了,自己豈能獨自苟活於世上,想到這默默的舉起長劍,便想自刎。


    旁邊一個年級稍大的親衛苦勸道,“少將軍,大將軍和你兄長肯定會逢兇化吉的,你如果輕易求死,讓他們知道了豈不是會傷心?我們先行突圍出去,焉知沒有機會再次打迴來?”


    司馬昭聽到此言,他如此聰慧,豈能不聽忠言,隻能咬牙道:“各位,隨我突出重圍!”


    ---


    就在王平和吳班快要撐不住的時候,關內的攻城勢頭減弱了,並逐漸停止下來。他們看到城下的魏兵在紛紛逃散,吳班跪地歎道,“這幫人,總算來了!”


    關內的魏軍死的死,逃的逃,已經無影無蹤,隻剩下遍地的屍體,而關外的攻城勢頭,也似乎慢慢停止了,因為他們看到潼關上又多了很多旗幟。


    在鍾會的建議下,曹爽沒有戀戰,立刻緩緩向東退去,據守函穀關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長的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靜水流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靜水流真並收藏文長的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