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咱們或許可以暗中推上一把,讓虎字旗與羅刹人再無轉圜餘地。”
代善抬手做了一個劈砍的動作。
聞言的皇太極想了想,搖了搖頭,說道:“你是沒有見過那些羅刹人,那些羅刹人一個個全都是心高氣傲,鼻孔恨不得長在頭頂上,這次虎字旗的人抓了他們,他們之間便很難再坐到同一桌子上,而且羅刹人想要旅順這個地方,虎字旗不吃上幾次虧,根本不可能把旅順讓給那些羅刹人,所以咱們根本沒必要多此一舉。”
“要不要把羅刹人被抓的事情派人去漠北通知其他的羅刹人?”代善問道。
皇太極說道:“是應該通知一聲,順便也要問一下羅刹人答應咱們的火器什麽時候送過來。”
戰場上清軍吃了不少虎字旗火器的虧,這一次與羅刹人聯手就是知道羅刹人同樣有著不弱的火器。
大清自己打造不出更好的火器,寄希望於羅刹人能夠為大清帶來不弱於虎字旗的火器。
“派誰去?”代善問了一句。
皇太極想了想,道:“讓阿拜去吧,上一次也是他去的厄魯特蒙古。”
“再派個漢人奴才跟著吧,那些漢人心眼子多,挖坑挑撥最是擅長。”代善說道。
“這倒是提醒朕了,確實應該派個漢人奴才過去,就讓寧完我跟著一塊去,有他在,事情一定能夠辦的妥當。”
皇太極同意了代善的提議。
“還有一事。”代善說道,“陛下不是派範文程去了大明那邊,不知這一次攻打虎字旗的青城,明國那邊會不會從南麵出兵配合大清?”
聽到這話,皇太極臉一黑。
他道:“不要提這個狗奴才,朕派他去了大明那邊這麽久,什麽事都沒有辦成,這個狗奴才越來越不中用了。”
自範文程未能幫大清拿迴山海關,他便對範文程開始有了不滿,後麵接連幾件事範文程都沒有辦好,讓他越發的不滿了。
不然也不會被他打發去南京城。
有用的範文程他可以引為左右,沒了用處的範文程在他眼裏連奴才都不配。
“或許範文程在明國那邊遇到了什麽麻煩,陛下不如再給他一次機會,若是在大軍出征青城之前還不能說動明國對虎字旗出兵,再收拾這個狗奴才也不遲。”代善勸了勸皇太極。
一個範文程死活他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明國能否配合清軍一同出兵對付虎字旗。
大清借到的力量越多,對付起虎字旗越容易。
皇太極想了想,說道:“那就依二哥說的,讓這個狗奴才再留明國一段時間,若是還不能拉攏到明國為大清所用,等迴來後,朕決不輕饒了他。”
“按理說明國那邊應該對虎字旗恨之入骨,大清願意出兵幫明國對付虎字旗,這對明國來說是一件好事,明國為何一直不答應出兵配合大清征討虎字旗?莫非明國想要學做漁翁,坐收漁翁之利。”代善不解的說。
對大清來說,寧願對手是明國,也不願意和虎字旗做對手。
明國什麽樣子,大清這邊全都都了解,對付起來也容易,哪怕明國體量再大,也拿大清沒有太大辦法。
柿子撿軟的捏,大清自然希望去捏明國這樣的軟柿子。
“明國確實做了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這其中虎字旗也出了力氣,虎字旗手裏握有崇禎小兒,等於捏了明國的大義。”皇太極恨恨的說。
崇禎落入虎字旗手中,等於明國被捏住了軟肋,虎字旗沒有殺崇禎實在出乎了他的意料。
現在再看,虎字旗當初沒有殺了崇禎,反倒是一件好事,不僅可以給明國那邊搗亂,還能夠控製著明國不能亂來。
使大清想要與明國結盟都被橫上一道枷鎖。
“要不要找到關押崇禎的地方,直接把人解決掉,這樣一來,明國為了他們死去的皇帝,也隻能出兵和虎字旗拚命。”代善提議道。
聞言的皇太極搖了搖頭,說道:“朕不是沒想過這麽做,虎字旗在崇禎小兒周圍布置了不少人暗中監視,想要刺殺幾乎不可能。”
聽到這話的代善頓時明白了。
大清早就派人刺殺過崇禎,不僅沒成功,恐怕損兵折將死傷了不少潛伏在京城的好手。
“不說明國的事情了。”皇太極說道,“二哥,你覺得今日多鐸在大殿上的話,是他故意那麽說,還是背後有人在指使?”
代善一驚。
沒想到皇太極突然說起了多鐸。
多鐸的事情不同於外部的事情,答話之前,代善心中仔細斟酌起來。
“怎麽?二哥不好說,還是二哥不願意說?”皇太極目光盯在代善的臉上。
代善急忙躬身賠罪道:“奴才不敢,奴才隻是認為多鐸一直都是口無遮攔,不像是背後有人指使,或許他就是不喜那些羅刹人。”
要說多鐸背後有人指使,那隻能是多爾袞。
不僅皇太極明白,代善也明白。
但代善更明白,不管多鐸背後有沒有人指使,這個時候都不能輕易動多鐸,因為動了多鐸就等於動多鐸和多爾袞兄弟兩個。
外患就在眼前,大清內部承受不起太大的震蕩。
他不願意皇太極像對付阿敏那樣去對付多爾袞和多鐸。
因為不管是多鐸還是多爾袞,背後都有當初老汗留下來的一部分人支持,動了他們兄弟兩個,大清很可能就此陷入內亂。
而且他也不願意看到皇太極動多爾袞和多鐸這兄弟兩個。
大清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而是諸王議政,一旦讓皇太極把所有的威脅都去除,大清將成為皇太極一個人說了算。
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不僅是他,大清很多人也不願意看到。
“多鐸是什麽樣,朕十分清楚,所以才隻罰沒了他三個牛錄。”皇太極目光從代善身上收了迴來,旋即說道,“二哥這次迴來了就不要走了,就留在朕身邊輔佐朕。”
“奴才遵旨。”代善恭順的答應道。
而他知道,皇太極這是不想讓他再單獨領兵在外。
代善抬手做了一個劈砍的動作。
聞言的皇太極想了想,搖了搖頭,說道:“你是沒有見過那些羅刹人,那些羅刹人一個個全都是心高氣傲,鼻孔恨不得長在頭頂上,這次虎字旗的人抓了他們,他們之間便很難再坐到同一桌子上,而且羅刹人想要旅順這個地方,虎字旗不吃上幾次虧,根本不可能把旅順讓給那些羅刹人,所以咱們根本沒必要多此一舉。”
“要不要把羅刹人被抓的事情派人去漠北通知其他的羅刹人?”代善問道。
皇太極說道:“是應該通知一聲,順便也要問一下羅刹人答應咱們的火器什麽時候送過來。”
戰場上清軍吃了不少虎字旗火器的虧,這一次與羅刹人聯手就是知道羅刹人同樣有著不弱的火器。
大清自己打造不出更好的火器,寄希望於羅刹人能夠為大清帶來不弱於虎字旗的火器。
“派誰去?”代善問了一句。
皇太極想了想,道:“讓阿拜去吧,上一次也是他去的厄魯特蒙古。”
“再派個漢人奴才跟著吧,那些漢人心眼子多,挖坑挑撥最是擅長。”代善說道。
“這倒是提醒朕了,確實應該派個漢人奴才過去,就讓寧完我跟著一塊去,有他在,事情一定能夠辦的妥當。”
皇太極同意了代善的提議。
“還有一事。”代善說道,“陛下不是派範文程去了大明那邊,不知這一次攻打虎字旗的青城,明國那邊會不會從南麵出兵配合大清?”
聽到這話,皇太極臉一黑。
他道:“不要提這個狗奴才,朕派他去了大明那邊這麽久,什麽事都沒有辦成,這個狗奴才越來越不中用了。”
自範文程未能幫大清拿迴山海關,他便對範文程開始有了不滿,後麵接連幾件事範文程都沒有辦好,讓他越發的不滿了。
不然也不會被他打發去南京城。
有用的範文程他可以引為左右,沒了用處的範文程在他眼裏連奴才都不配。
“或許範文程在明國那邊遇到了什麽麻煩,陛下不如再給他一次機會,若是在大軍出征青城之前還不能說動明國對虎字旗出兵,再收拾這個狗奴才也不遲。”代善勸了勸皇太極。
一個範文程死活他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明國能否配合清軍一同出兵對付虎字旗。
大清借到的力量越多,對付起虎字旗越容易。
皇太極想了想,說道:“那就依二哥說的,讓這個狗奴才再留明國一段時間,若是還不能拉攏到明國為大清所用,等迴來後,朕決不輕饒了他。”
“按理說明國那邊應該對虎字旗恨之入骨,大清願意出兵幫明國對付虎字旗,這對明國來說是一件好事,明國為何一直不答應出兵配合大清征討虎字旗?莫非明國想要學做漁翁,坐收漁翁之利。”代善不解的說。
對大清來說,寧願對手是明國,也不願意和虎字旗做對手。
明國什麽樣子,大清這邊全都都了解,對付起來也容易,哪怕明國體量再大,也拿大清沒有太大辦法。
柿子撿軟的捏,大清自然希望去捏明國這樣的軟柿子。
“明國確實做了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這其中虎字旗也出了力氣,虎字旗手裏握有崇禎小兒,等於捏了明國的大義。”皇太極恨恨的說。
崇禎落入虎字旗手中,等於明國被捏住了軟肋,虎字旗沒有殺崇禎實在出乎了他的意料。
現在再看,虎字旗當初沒有殺了崇禎,反倒是一件好事,不僅可以給明國那邊搗亂,還能夠控製著明國不能亂來。
使大清想要與明國結盟都被橫上一道枷鎖。
“要不要找到關押崇禎的地方,直接把人解決掉,這樣一來,明國為了他們死去的皇帝,也隻能出兵和虎字旗拚命。”代善提議道。
聞言的皇太極搖了搖頭,說道:“朕不是沒想過這麽做,虎字旗在崇禎小兒周圍布置了不少人暗中監視,想要刺殺幾乎不可能。”
聽到這話的代善頓時明白了。
大清早就派人刺殺過崇禎,不僅沒成功,恐怕損兵折將死傷了不少潛伏在京城的好手。
“不說明國的事情了。”皇太極說道,“二哥,你覺得今日多鐸在大殿上的話,是他故意那麽說,還是背後有人在指使?”
代善一驚。
沒想到皇太極突然說起了多鐸。
多鐸的事情不同於外部的事情,答話之前,代善心中仔細斟酌起來。
“怎麽?二哥不好說,還是二哥不願意說?”皇太極目光盯在代善的臉上。
代善急忙躬身賠罪道:“奴才不敢,奴才隻是認為多鐸一直都是口無遮攔,不像是背後有人指使,或許他就是不喜那些羅刹人。”
要說多鐸背後有人指使,那隻能是多爾袞。
不僅皇太極明白,代善也明白。
但代善更明白,不管多鐸背後有沒有人指使,這個時候都不能輕易動多鐸,因為動了多鐸就等於動多鐸和多爾袞兄弟兩個。
外患就在眼前,大清內部承受不起太大的震蕩。
他不願意皇太極像對付阿敏那樣去對付多爾袞和多鐸。
因為不管是多鐸還是多爾袞,背後都有當初老汗留下來的一部分人支持,動了他們兄弟兩個,大清很可能就此陷入內亂。
而且他也不願意看到皇太極動多爾袞和多鐸這兄弟兩個。
大清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而是諸王議政,一旦讓皇太極把所有的威脅都去除,大清將成為皇太極一個人說了算。
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不僅是他,大清很多人也不願意看到。
“多鐸是什麽樣,朕十分清楚,所以才隻罰沒了他三個牛錄。”皇太極目光從代善身上收了迴來,旋即說道,“二哥這次迴來了就不要走了,就留在朕身邊輔佐朕。”
“奴才遵旨。”代善恭順的答應道。
而他知道,皇太極這是不想讓他再單獨領兵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