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侯大富他們見完一麵,劉恆隻身帶著楊遠和黃重視察兵器場。
先去的地方是黃重直管的兵甲坊。
虎頭寨不缺少精鐵,如今大規模鑄造鐵甲和棉甲。
棉甲主要配給火銃手,鐵甲也是以板甲為主,配合少部分鎖子甲。
板甲比鎖子甲更能有效抵擋槍紮刀砍,重量上輕一些,一部分火銃手也開始配備板甲,不過火銃手的板甲不是全身鎧,隻有前胸和後背兩塊板甲罩在身上,相連的地方用牛皮繩固定住,這樣一來可以更好的保護火銃手,也不會太過沉重,或是失去靈活性。
火銃手的板甲,要比長矛手的板甲薄一些,分量更輕。
兵甲坊裏的兵甲都要靠工匠手工製作,從鍛造精鐵,到最後的打磨成甲,耗費不少的人力和時間。
劉恆看著滿頭大汗的鍛造師傅,心中想著,如果有水力鍛機,便能大大節省時間和人力。
他的兵器場要是有水力鍛機,水力衝壓機,還有水力鑽孔機這些東西,以後兵器場便做到能量產兵甲。
這些東西他也隻能是想一想。
以趙家峪和虎頭寨目前的能力,想要自己造出這幾樣東西,恐非短時間能做到。
不過,他知道,大明沒有這些東西,可那些佛郎機人有,他欠缺一個溝通番人途徑。
他相信,等到徐家莊發展起來,總能通過那些南來北往的商人,把這些東西搞到手。
就算這些商人做不到,等他將來實力足夠,也可以派人乘船出海南下,想辦法從那些佛郎機人手中買到實物。
隻要有了實物,以大明人的心靈手巧,就沒有仿製不出的東西。
離開兵甲坊,劉恆又去造銃坊。
走在去造銃坊的路上,劉恆對楊遠說道:“聽侯大富的口音,完全是天津衛本地人,怎麽會和鄭潮他們這麽熟稔,還讓你帶鄭潮他們一起離開天津衛。”
楊遠邊走邊說道:“侯大富曾跟一名佛郎機神父去澳門,在福建的時候遇見盜匪,被鄭潮他們所救,再後來鄭潮他們四個去了天津衛,幾個人又遇到一起。”
劉恆說道:“這麽說侯大富不是海寇,隻是機緣巧合認識了鄭潮他們。”
“應該是這樣。”楊遠說道:“侯大富也是屬下從牙行那裏打聽到的,他以前跟佛郎機的那個神父給朝廷工部下轄的火器坊造過炮,屬下這才通過牙行的人找到他。”
劉恆點點頭。
以前看一些明書裏,總是說明朝的工匠地位低,經常吃不上或是餓死,隻要管口飯吃就能跟你走。
如今他才知道,能給口吃的就跟你走的,多半沒有什麽本事,真正有本事的工匠朝廷官員絕不會讓人隨意帶走,尤其是造火炮的工匠,雖然地位不高,但絕不會餓到吃不上飯。
楊遠去天津衛這麽長時間,才帶迴來一個侯大富,而且此人還不是匠籍,可見大明對火炮的看重,對會造炮的工匠也嚴密監視。
要不然,為何女真自己造出來的火炮連大明偷工減料的火炮都不如,直到吳橋兵變,孔有德來投,才扭轉清軍火炮尷尬境地。
追其根本,就是女真缺少真正的造炮工匠,也弄不到那些有本事的造炮工匠。
劉恆扭頭看向黃重,說道:“造炮事宜可以開始準備了,記得多安排一些機靈的工匠給侯大富打下手,需要準備什麽東西,可以和侯大富商量,鄭潮他們幾個會使炮,暫時留在侯大富身邊幫忙。”
黃重點點頭。
說話的這麽一會兒工夫,劉恆已經走出趙家峪,來到村子外麵的一處排房跟前。
造銃坊不在村子裏,而是在村外。
村東頭有一片荒地,收拾出來作為造銃坊,起了一排青磚瓦房,前麵是一片空地,上麵擺放著靶子,用來測試火銃。
造銃坊管事是靈丘的趙鐵匠,流匪大營裏最早的火銃都是趙鐵匠師徒打造。
原本劉恆以為趙鐵匠隻是個普通的鐵匠,後來才知道,趙鐵匠是趙士楨的族人,子侄一輩。
趙士楨因為妖書案所累,抑鬱而亡,族人分成兩支,一支留在溫州,專心科舉,另一支北上來到大同,也就是趙鐵匠這一支。
以趙士楨在科技上的成就,足以和宋應星和徐光啟並列。
作為趙士楨的後人,趙鐵匠想要繼承趙士楨遺誌,主動招攬研製自生火銃的事情。
“成功了,成功了。”
劉恆沒等走到造銃坊門前,就聽到裏麵有人大聲叫喊。
接著,就見有人抱著一支火銃從屋中往外走,迎頭碰上了劉恆他們,險些撞到一起。
“大當家!”趙鐵匠先是一愣,旋即喜道,“大當家,咱們的自生火銃成功了,這一次一定能夠打響。”
聽到這話,劉恆也是一喜。
火繩槍缺點太明顯,雨雪天火繩槍就成了擺設,夜晚火繩的光亮容易暴露火銃手,而且火繩槍不利於警戒,不然火繩燒沒了,就沒辦法打放,可要是不點燃,遇到緊急情況再點燃火繩又來不及,除非用引火物點燃藥池裏的火藥,可這樣一來就無法瞄準。
換成自生火銃,不需要點燃火繩,隻需要通過擊錘擊向燧石片,急速摩擦產生的火星引燃火藥,打放火銃。
“走,去靶場,試試新銃。”劉恆當先邁步朝靶場走去。
趙鐵匠懷裏抱著自生火銃緊隨其後,身後還跟著其他一些造銃坊的工匠。
來到靶場,趙鐵匠沒有把懷裏的火銃給任何人,而是自己端起來瞄準三十步外的木靶。
劉恆緊張的盯著趙鐵匠手裏的自生火銃,可以說這是第一件成品,以往造出來的自生火銃根本無法打放。
和劉恆一樣緊張的還有幾個隨趙鐵匠一起來到靶場的工匠,他們和趙鐵匠一樣,都是自生火銃的研製人員。
普通的魯密銃,這些人帶出來的徒弟已經可以單獨打造。
趙鐵匠瞄準好木耙,一捏扳機,卻沒有捏動,又加大力氣捏了一次,這才捏動扳機,帶動擊錘撞在燧石片上。
砰!
銃聲一響,鉛子射了出去,打在了幾十步外的木耙上麵。
“大當家成了,咱們的自生火銃成功了。”收起手裏的自生火銃,趙鐵匠一臉喜色的看向劉恆。
“很不錯。”劉恆誇了一句,然後對楊遠說道,“找十名火銃手過來,讓他們分別試試這支自生火銃和咱們現在用的火銃區別,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一一記下來。”
打造火銃是為在戰場使用,一把不合格的火銃會害死士兵,對於這種應用到戰場的武器,劉恆從來都是十分嚴格的對待。
想要大規模製造和替換原有火銃,自生火銃要經過火銃手反複測試,找出優缺點,直到真正可用為止。
之前打放火銃時,他注意到趙鐵匠捏了兩次扳機,從這一點上看,自生火銃依然需要改進。
先去的地方是黃重直管的兵甲坊。
虎頭寨不缺少精鐵,如今大規模鑄造鐵甲和棉甲。
棉甲主要配給火銃手,鐵甲也是以板甲為主,配合少部分鎖子甲。
板甲比鎖子甲更能有效抵擋槍紮刀砍,重量上輕一些,一部分火銃手也開始配備板甲,不過火銃手的板甲不是全身鎧,隻有前胸和後背兩塊板甲罩在身上,相連的地方用牛皮繩固定住,這樣一來可以更好的保護火銃手,也不會太過沉重,或是失去靈活性。
火銃手的板甲,要比長矛手的板甲薄一些,分量更輕。
兵甲坊裏的兵甲都要靠工匠手工製作,從鍛造精鐵,到最後的打磨成甲,耗費不少的人力和時間。
劉恆看著滿頭大汗的鍛造師傅,心中想著,如果有水力鍛機,便能大大節省時間和人力。
他的兵器場要是有水力鍛機,水力衝壓機,還有水力鑽孔機這些東西,以後兵器場便做到能量產兵甲。
這些東西他也隻能是想一想。
以趙家峪和虎頭寨目前的能力,想要自己造出這幾樣東西,恐非短時間能做到。
不過,他知道,大明沒有這些東西,可那些佛郎機人有,他欠缺一個溝通番人途徑。
他相信,等到徐家莊發展起來,總能通過那些南來北往的商人,把這些東西搞到手。
就算這些商人做不到,等他將來實力足夠,也可以派人乘船出海南下,想辦法從那些佛郎機人手中買到實物。
隻要有了實物,以大明人的心靈手巧,就沒有仿製不出的東西。
離開兵甲坊,劉恆又去造銃坊。
走在去造銃坊的路上,劉恆對楊遠說道:“聽侯大富的口音,完全是天津衛本地人,怎麽會和鄭潮他們這麽熟稔,還讓你帶鄭潮他們一起離開天津衛。”
楊遠邊走邊說道:“侯大富曾跟一名佛郎機神父去澳門,在福建的時候遇見盜匪,被鄭潮他們所救,再後來鄭潮他們四個去了天津衛,幾個人又遇到一起。”
劉恆說道:“這麽說侯大富不是海寇,隻是機緣巧合認識了鄭潮他們。”
“應該是這樣。”楊遠說道:“侯大富也是屬下從牙行那裏打聽到的,他以前跟佛郎機的那個神父給朝廷工部下轄的火器坊造過炮,屬下這才通過牙行的人找到他。”
劉恆點點頭。
以前看一些明書裏,總是說明朝的工匠地位低,經常吃不上或是餓死,隻要管口飯吃就能跟你走。
如今他才知道,能給口吃的就跟你走的,多半沒有什麽本事,真正有本事的工匠朝廷官員絕不會讓人隨意帶走,尤其是造火炮的工匠,雖然地位不高,但絕不會餓到吃不上飯。
楊遠去天津衛這麽長時間,才帶迴來一個侯大富,而且此人還不是匠籍,可見大明對火炮的看重,對會造炮的工匠也嚴密監視。
要不然,為何女真自己造出來的火炮連大明偷工減料的火炮都不如,直到吳橋兵變,孔有德來投,才扭轉清軍火炮尷尬境地。
追其根本,就是女真缺少真正的造炮工匠,也弄不到那些有本事的造炮工匠。
劉恆扭頭看向黃重,說道:“造炮事宜可以開始準備了,記得多安排一些機靈的工匠給侯大富打下手,需要準備什麽東西,可以和侯大富商量,鄭潮他們幾個會使炮,暫時留在侯大富身邊幫忙。”
黃重點點頭。
說話的這麽一會兒工夫,劉恆已經走出趙家峪,來到村子外麵的一處排房跟前。
造銃坊不在村子裏,而是在村外。
村東頭有一片荒地,收拾出來作為造銃坊,起了一排青磚瓦房,前麵是一片空地,上麵擺放著靶子,用來測試火銃。
造銃坊管事是靈丘的趙鐵匠,流匪大營裏最早的火銃都是趙鐵匠師徒打造。
原本劉恆以為趙鐵匠隻是個普通的鐵匠,後來才知道,趙鐵匠是趙士楨的族人,子侄一輩。
趙士楨因為妖書案所累,抑鬱而亡,族人分成兩支,一支留在溫州,專心科舉,另一支北上來到大同,也就是趙鐵匠這一支。
以趙士楨在科技上的成就,足以和宋應星和徐光啟並列。
作為趙士楨的後人,趙鐵匠想要繼承趙士楨遺誌,主動招攬研製自生火銃的事情。
“成功了,成功了。”
劉恆沒等走到造銃坊門前,就聽到裏麵有人大聲叫喊。
接著,就見有人抱著一支火銃從屋中往外走,迎頭碰上了劉恆他們,險些撞到一起。
“大當家!”趙鐵匠先是一愣,旋即喜道,“大當家,咱們的自生火銃成功了,這一次一定能夠打響。”
聽到這話,劉恆也是一喜。
火繩槍缺點太明顯,雨雪天火繩槍就成了擺設,夜晚火繩的光亮容易暴露火銃手,而且火繩槍不利於警戒,不然火繩燒沒了,就沒辦法打放,可要是不點燃,遇到緊急情況再點燃火繩又來不及,除非用引火物點燃藥池裏的火藥,可這樣一來就無法瞄準。
換成自生火銃,不需要點燃火繩,隻需要通過擊錘擊向燧石片,急速摩擦產生的火星引燃火藥,打放火銃。
“走,去靶場,試試新銃。”劉恆當先邁步朝靶場走去。
趙鐵匠懷裏抱著自生火銃緊隨其後,身後還跟著其他一些造銃坊的工匠。
來到靶場,趙鐵匠沒有把懷裏的火銃給任何人,而是自己端起來瞄準三十步外的木靶。
劉恆緊張的盯著趙鐵匠手裏的自生火銃,可以說這是第一件成品,以往造出來的自生火銃根本無法打放。
和劉恆一樣緊張的還有幾個隨趙鐵匠一起來到靶場的工匠,他們和趙鐵匠一樣,都是自生火銃的研製人員。
普通的魯密銃,這些人帶出來的徒弟已經可以單獨打造。
趙鐵匠瞄準好木耙,一捏扳機,卻沒有捏動,又加大力氣捏了一次,這才捏動扳機,帶動擊錘撞在燧石片上。
砰!
銃聲一響,鉛子射了出去,打在了幾十步外的木耙上麵。
“大當家成了,咱們的自生火銃成功了。”收起手裏的自生火銃,趙鐵匠一臉喜色的看向劉恆。
“很不錯。”劉恆誇了一句,然後對楊遠說道,“找十名火銃手過來,讓他們分別試試這支自生火銃和咱們現在用的火銃區別,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一一記下來。”
打造火銃是為在戰場使用,一把不合格的火銃會害死士兵,對於這種應用到戰場的武器,劉恆從來都是十分嚴格的對待。
想要大規模製造和替換原有火銃,自生火銃要經過火銃手反複測試,找出優缺點,直到真正可用為止。
之前打放火銃時,他注意到趙鐵匠捏了兩次扳機,從這一點上看,自生火銃依然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