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咱們先看看這幾箱。”薑家暢笑嗬嗬地邊說邊把旁邊不遠處的一隻箱子打了開來。


    這個箱子看起來要比其他人箱子要大一些,裏麵的東西也不少,其中有一對高近三十公分的青花折枝花卉蓮蓬式蓋罐。


    此對青花罐,蓋作蓮子紐,拱圓麵,花口沿,子口;罐,高直頸,溜肩;鼓弧腹,呈紐瓜棱狀,腹下漸收;高直脛,脛邊外撇,平底,挖圈足。


    楚琛拿起其中一件仔細觀察,發現其胎白堅質,施漿白釉。蓋內沿和罐內口邊露白細砂胎。蓋麵、頸和脛部作隱浮雕裝飾;青花繪飾紋樣,呈色青中泛灰。


    蓋紐繪兩層蓮子紋;蓋麵飾三層紋飾,上下兩層繪蓮子紋,中層飾葉形開光折枝莖葉紋;頸部兩層紋飾,折枝花朵紋和葉形開光折枝蓮紋邊飾;器腹三層紋飾,上下層繪葉形開光折枝蓮紋邊飾,中層為主題紋飾,折枝花卉紋;脛部四層紋飾,橫杆結網紋、葉瓣紋、葉尖紋和同心圓紋邊飾。


    一般來說,明清時期的海撈瓷,都是由瓷都和沿海地區的地方窯口燒製的,雖不能與明清官窯瓷器相提並論,但由於來自沉船,具有較明顯的曆史背景,所反映出的文化和曆史價值不可低估。


    就像楚琛手裏拿著的這隻青花罐,從種種特征來看,其應該是清代康熙年間,東南省的地方窯口燒製的,從工藝上來說,肯定不及官窯不惜工本燒製的瓷器。但畫工方麵,不但不比官窯遜色。而且看上去還多了一絲靈性。


    而且,這對青花罐除了表麵有被海水侵蝕的痕跡之外,其它方麵都相當的完美,一點磕碰都沒有,也沒有海洋生物殘留。再加上器物的文化和曆史價值,可以說是一對非常不錯的海撈青花瓷,收藏價值也不低。


    雖然以現在的市場價格而言,這對青花罐的市場價格也不過五萬左右,但楚琛和趙齊瑞對此都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隻箱子裏,除了這對青花罐之外。還有一對青花大盤,和那對青花罐一樣,除了工藝方麵比不上官窯瓷器之外,畫工和品相表現完美,升值潛力同樣也不錯。


    等楚琛和趙齊瑞鑒賞過這箱海撈瓷。薑家暢又打開了三個箱子給他們查看,裏麵的瓷器品級也和第一箱差不多,這讓兩人非常滿意。


    趙齊瑞把一隻康熙時期的青花碗放迴箱中,就問道:“我說薑胖子,你這些箱子裏麵的海撈瓷,不會都是這種品相的精品吧?”


    “這肯定不可能啦。”


    薑家暢連忙搖了搖頭,指著左邊的一堆箱子,說道:“隻有這些品相比較好。其它的都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不過問題不大。至於這邊這一小部分,都有些殘。但想要出售的話,還是沒問題的。”


    趙齊瑞聞言有些好奇,說道:“哦,那先看看這些有殘的。”


    “好的。”薑家暢走到一邊,邊打開箱子邊說道:“這些主要是有些衝口,或者爆釉有些嚴重。另外就是表麵的附著物太多……”


    老話說的好,‘瓷器毛了邊。不值半分錢’,如果是那些珍品瓷器。如果殘了到還能值些錢,但眼前的這些不過是海撈瓷而已,趙齊瑞到要看看到底是些什麽瓷器,讓薑家暢有信心賣出去。


    “咦!”看到箱子裏的瓷器,兩人都有些驚訝,因為光從瓷器的青花發色來看,經驗豐富的兩人,就覺得這些瓷器有宣德青花的特征。難道這些海撈瓷都是宣德青花瓷?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也難怪薑家暢對這些殘器有信心了。


    隨後,兩人就分別拿起一件瓷器觀察起來。


    楚琛拿的是一隻雞心碗,此器口沿內側修金錢錦文一周,外側為迴紋一周。碗心周圍飾貫套花卉紋。碗體外壁近足處均髹蒲葉蓮瓣紋飾。圈足施迴紋。碗底有款“大明宣德年製”。


    整碗造型古樸大方,釉色淳厚,青花青花呈色濃重青翠,為典型的蘇勃泥青料,紋飾凈雅細膩,頗具宣德青花之美。


    隻是,這隻雞心碗的表麵,除了有貝殼等附著物之外,口沿處還有幾個大小不一的衝口,讓楚琛覺得頗為可惜。


    把雞心碗放迴了原位,楚琛又把箱子裏的瓷器一一拿出來鑒定,發現每一件都呈現出宣德青花的典型特征,隻是每一件瓷器的情況,都和那隻雞心碗差不多,表麵的問題都有些嚴重。


    “這些瓷器可惜了。”趙齊瑞歎了口氣,問道:“薑胖子,這批海撈瓷難道就沒有品相好一點的?”


    薑家暢也遺憾的搖了搖頭:“沒有,這些瓷器都是在一艘中小型海船裏發現的,據打撈的人交待,這些瓷器已經算其中品相好的了。不過,也有可能那些品相不錯的,被他們直接拿到市場上出售了,畢竟這種瓷器都是市場上搶手貨。”


    說起來,海撈瓷的出現,雖然引起了收藏家們的興趣,但一開始,他們也不過是覺得好奇,隻是為了增添新的品種。當收藏家們在這些隨意收購的海撈瓷中,發現許多見所未見的瓷器時,發現許多珍品重器時,一開始是懷疑,然後是驚愕,最後是醒悟。於是海撈瓷開始變得走俏起來。


    雖然事先已經有了預料,但聽到這個答案,趙齊瑞和楚琛還是覺得有些遺憾。


    接下來,兩人就接著鑒定,因為現場有三萬多件瓷器,他們的時間又不多,最後決定就進行抽檢,反正薑家暢在內地還有產業,趙齊瑞也不擔心他騙了人跑路。當然,話雖然這麽說,關係著幾百上千萬的生意,對趙齊瑞來說,還是馬虎不得。


    不過,在場的三個人都不知道。楚琛鑒定這些東西,隻需要直接用異能感應一下就可以了。這件事情雖然不能說出去,但也杜絕了薑家暢耍花樣的可能性。


    當楚琛和趙齊瑞在那鑒定的時候,薑家暢則在旁邊為兩人介紹著這些海撈瓷的一些情況。


    “這部分瓷器表麵的附著物,都是有可能清洗幹淨的。至於洗不洗就看你們的意見了。”


    趙齊瑞說道:“這不廢話嗎?能洗幹淨的幹嘛不清洗?”


    薑家暢嗬嗬一笑:“趙總,這你可能不太清楚,有些買家還就喜歡上麵留一些附著物,不然他們很難相信瓷器都是海裏撈出來的。”


    還別說,市場上確實有這種情況,一開始這些在海底沉睡了許久的瓷器。還被發現的漁民們清洗得幹幹淨淨。但有些買家就是不信,於是,為了讓買家相信出售的是真正的海撈瓷,這些漁民們一開始往往賭咒發誓,甚至拿出身份證證實自己的漁民身分。


    後來。隨著生意越做越多,漁民們發現,那些滿身砂漬或者沾有海洋生物的的海撈瓷,反而不用多費什麽口舌,於是,有些瓷器幹脆就不清洗了。當然,這麽做的不過是一般的瓷器,如果是剛才那些宣德青花精品。能清洗幹淨的,最好還是洗幹淨為好。


    時間過的很快,倉庫裏的海撈瓷也抽檢了大半。這時,薑家暢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走到這邊接了電話,說了幾句後,就收起手機又走迴了原位。


    隨後,薑家暢就笑著說道:“還真是巧了。我的一位朋友,正好新打撈了一些海撈瓷要送過來。據說有一些還是比較特殊的品種。”


    “什麽特殊的瓷器?”趙齊瑞好奇的問道。


    “他電話裏也沒多說,反正他也快到了……”


    說到這裏。大家就聽到門外傳來了停車的聲音,薑家暢接著說道:“應該就是他們,咱們一起出去看看?”


    “行……”


    四人走到倉庫門口,就見一位將近四十歲,膚色黝黑的大漢向他們走了過來。他身後還跟著兩位抬著箱子的手下。


    大漢快步走上前,和薑家暢握了握手,粗聲粗氣的說道:“哈哈,薑老板,這次又要麻煩您啦!”


    “隻要你多給我點優惠,我還想你經常來‘麻煩’我。”薑家暢笑眯眯的說道。


    “嘿,這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嘛!”大漢嘻嘻一笑,但言語上卻再沒有什麽過多的表示了。


    薑家暢對大漢的性格非常了解,嗤笑道:“你這家夥就喜歡光說不練,實在沒意思。”


    大漢不以為意,笑著說道:“我這也是小本生意嘛,希望薑老板能體諒一下。”


    “得了,你每次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薑家暢悶哼一聲,隨後為雙方介紹道:“這是京城來的趙總和楚少,都是行裏人。”


    說著,又指著大漢,向楚琛和趙齊瑞介紹道:“這是陶春海,現在也算是熟手了,說不定以後會有合作的機會。”


    陶春海見薑家暢對趙齊瑞和楚琛非常客氣,馬上就表現的熱情的不得了,連忙伸出手來,和兩人打了個招唿。


    趙齊瑞和楚琛也都伸出手和對方握了握,又寒暄了幾句。


    這時,薑家暢說道:“好了,你剛才說你撈了些特殊的瓷器?快拿出來給我們看一看吧。”


    “好的,好的……”


    陶春海連連點頭,隨後就把手下抬過來的箱子打了開來,指著時麵的幾隻青花茶杯,說道:“就是這些,款識叫什麽‘五良大甫吳祥瑞造’,這樣的瓷器我還是頭一次看到,怎麽樣,特殊吧?”


    聽了這話,薑家暢就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這不就是明代出口到島國的青花瓷嗎?我說你也太孤陋寡聞了吧?”


    這署名為“五良大甫吳祥瑞造”款的青花瓷器,是明代萬曆年間出口到島國的青花瓷,製作非常精良,相對於官窯精品也並不遜色,被島國稱作“祥瑞”或“祥瑞手”。


    據說,這個五良大甫,原名伊藤五良輔,是島國的陶藝家,他於明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隨日本臨濟宗禪僧人桂悟(字了庵)來我國瓷都學習製瓷技術,為適應在我國的製瓷生活。他取了“吳祥瑞”這個名字。


    在我國學瓷期間,他所製作的瓷器在底款上往往署有“五良大甫吳祥瑞造”字樣。其製作的瓷器一般有碗、盆、壺和罐等,因瓷器器形規整、胎質細白,器形規整,釉層亮麗。青花亮麗而深受市場的歡迎。


    當時島國從我國進口的青花瓷被分作“祥瑞”、“染付”、“吳須”三等,祥瑞是其中的上品,得到了極高的評價和地位。其作品上一般刻劃或書寫:“吳祥瑞”或“五良大甫祥瑞”、“五良大甫吳祥瑞造”款識,稱為祥瑞派。其器物的造型、紋飾、釉色都明顯地受我國瓷器的影響。


    “是這麽迴事?”陶春海顯得很驚訝。


    “不然你以為呢?”薑家暢嗬嗬一笑:“早就跟你說了,既然搞這一行,那就要多學點相關的知識。看看,又鬧笑話了吧?”


    “我是粗人,看到書本就頭暈,哪有學的心思啊。”


    陶春海嘿嘿一笑,心裏則想著。迴去後一定要找幾本書來看看,就算學不精,總得心裏有個數才行。


    接著,他連忙問道:“那這種瓷器值不值錢啊?”


    “急什麽,先讓我們看過再說。”


    薑家暢揮了揮手,拿起一隻青花人物盤看了起來。


    趁著兩人說話期間,楚琛已經把一組青花茶杯看了一遍,隻見茶杯胎質細白。器形規整,釉層亮麗,青花發色優美。看上去應該是迴青料的發色,底款為“五良大甫吳祥瑞造”。


    從這組茶具的表現來看,確實符合“祥瑞”瓷的特征,而且從製作工藝上來看,也符合最初的“祥瑞”瓷的特點,應該不是明末清初時期仿製的。


    不過。這些瓷器製作的雖然還算精美,但表麵還有海撈瓷的特征。而且侵蝕的情況用肉眼就能看得出來,這無疑影響了瓷器的價值。


    等他們把一箱瓷器都看過之後。薑家暢就嘖嘖的說道:“沒想到,這吳祥瑞的手藝不錯啊,難怪島國人稱他為‘瓷聖’。”


    楚琛搖了搖頭:“不對吧,島國的‘瓷聖’不是李參平嗎?而且吳祥瑞這個人到底存不存在,也是有爭議的。”


    “什麽?”薑家暢和趙齊瑞聽了這話都有些不明所以。


    楚琛解釋道:“因為,即使根據史料把祥瑞瓷問世時間提前到萬曆末期也就是1603年前後,假設五良大甫1511年來咱們國家時是20歲,那麽起碼要活到1603年112歲高齡時才能看到自己的成果祥瑞瓷在島國問世,你們覺得這個可能性多大?”


    大家一想,覺得這個可能性還真不大,一時間也開始懷疑起吳祥瑞到底存不存在了。


    過了片刻,薑家暢好奇的問道:“那這些祥瑞瓷到底是怎麽產生的呢?”


    “據清代相關資料記載:‘正德中……得外國迴青,價倍黃金,知其可燒窯器,命用之,其色古菁。故官窯青花多有佳品。……當日廠工恣為奸利,出售民陶。明嘉靖間,邑令朱景賢設法調劑,其弊稍息。’”


    楚琛說道:“也就是說,正德年間瓷都官窯的管理者為了一己私利,把比黃金還值錢的進口迴青料盜賣給民窯。這種用來路不正的高價材料燒製的高檔民窯瓷器當然不敢在咱們國家境內流通,而滿足島國茶具商需求,繞道出口便成了唯一可行的銷售途徑。”


    “明嘉靖以來,出口島國的物資幾乎都走東南沿海口岸。瓷都的產品也隻能長途輾轉運往南方通關。為防止被半路截獲,必須千方百計進行遮掩。”


    “這樣,憑空捏造一個‘五良大甫吳祥瑞造’的虛假款識,能夠造成咱們國家的人以為是島國造,而島國人以為是咱們國家造的假象,以求萬無一失,蒙混過關。這就是為什麽至今咱們國家境內很少見到當年遺存的祥瑞瓷,以及‘五良大甫吳祥瑞造’款識,在兩國均無據可考的最好注釋。”


    說到這,楚琛嗬嗬一笑道:“當然,這一切都隻是我的推測,曆史的真像究竟怎麽樣,就不得而知了。”


    趙齊瑞聽了楚琛的解釋,就笑道:“管他到底存不存在,反正這種瓷器我是不太可能會買的。”


    “為什麽?”陶春海聽了這話,就有些淡定不了了,這些瓷器可關係著他們這次出海的收益,萬一這些瓷器不值什麽錢,那他這次不就虧了嗎?


    趙齊瑞迴道:“這種瓷器又不是市場上的主流,再加上品相又不好,升值潛力不大,我買下來幹什麽?”


    陶春海連忙看向薑家暢,急問道:“薑老板,難道這些瓷器真得不值錢?”


    薑家暢說道:“這麽跟我說吧,你這箱瓷器的市場價值也不過一萬塊錢左右,你說值不值錢?”


    陶春海聽了這話,張大了嘴巴,半天都沒迴過神來,過了好一會,他才雙手一拍,鬱悶的說道:“果然,遇到死人就是晦氣啊!”


    “什麽死人?”薑家暢好奇的問道。


    陶春海鬱悶的說道:“昨天快到碼頭的時候,我們從海裏撈上來一個人,但沒一會就死了。而且,這人薑老板您應該也認識。”


    “誰?!”


    “蘇長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鑒寶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仙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仙丹並收藏鑒寶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