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點點的綠色還沒有脹滿群山,一簇簇桃紅色的杜鵑便開滿了山野,微風中是春寒褪盡,野草的氣息,冰封的河麵,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坑坑窪窪,孟台子村們的臉上閃耀著久違的光芒,隻等春雷陣陣,播下自己第一個真正收獲的希望。
署往秋來,季節更替,時間在野川河的流淌中又迎來了一個冬天。
臘八要滿一周歲了,按照傳統,周歲這天,要舉行抓周儀式,這是村裏的傳統,更是孟家祖祖輩輩流下來的習俗,極為重要。
孟占軒快活的準備著,想著自己周歲時,抓了一根玉米棒子,氣的老爺子叨念了一輩子,孟家是書香門第啊,雖然落了難,可孟家的男人怎能不讀書呢!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還抓著孟占軒的手說“軒,爹這輩子遺憾啊!”
臘八知道抓周,可他有點不屑,都是曹雪芹搞的鬼,愣讓賈寶玉抓,結果抓了一把胭脂,搞得他爹賈政一臉的不痛快。可你想啊,一歲的孩子,抓什麽都是隨性的,難道抓什麽將來就真的就幹什麽。
再說,窮家富家的境況不一樣,城裏和農村有區別,抓的物件也不一樣啊,可老爹就信這個,總不能不給他麵子吧,也不知道會給自己準備些什麽來抓。雖然心裏有些反感,臘八還是有些期待老爹會給自己帶來驚喜。
晴雨念到初二了,與她同齡的孩子,好多都迴家給父母幫忙了,她也動過幾迴年頭,可都讓占軒打消了,晴雨聰明,繼承了孟家的優秀血統,成績搖搖領先,尤其是外語,教她課的老師都自愧不如。老孟對這個女兒有著很高的期望,當年自己趕上了運動不斷的年代,想念書沒機會,遺憾終生。未完成的誌向,希望在孩子的身上延續。這迴放假,弟弟要抓周,父親便安排自己把祠堂收拾妥當,到時好祭拜先祖。
祠堂慌了有一年多了,自從少蘭最後一次到哪裏叩拜先祖,便再也無人問津。中國是個傳統頗多的國家,祠堂遍地都是,比如皖地安徽,明清到民國,大大小小的宗祠不下萬所,每個祠堂都是村鎮中最大,最敞亮的的場所。宗祖會議,懲獎子孫,婚喪嫁娶,幾乎所以重要的決定都在那裏舉行,逐漸的,祠堂就成了一種重要的血脈與文化的傳承。可隨著新中國的建立以及以後的一係列運動,宗祠便成了被打倒的牛鬼蛇神,慘遭幾十年的破壞與冷落,或者被拆,或者成了堆放物件的倉庫。
孟家祠堂建於清朝初年,當年,孟家的一個先祖,叫孟得真,為躲避清兵入關的戰亂,從山東逃難到此,孟氏是古族,相傳是亞聖孟軻的遺存血脈,至於是否屬實,已無從可考,到了孟得真那代,家道已經敗落,更可惜的是族譜也在一次大火中焚毀,連副本都沒有留下。八旗兵入關,一路燒殺搶掠到了德州,孟得真便帶著族人一路南下。結果途中又遭遇了兵禍,族人失散,孟得真和妻子以及兩個兒子被當作俘虜,跟隨大批的難民被押解往北,補充人口,這樣,一家四口人,顛沛流離得來到現在這個地方。孟台子處於燕山腹地,山高林密,荒蕪人煙,正好處於長城的北限,孟得真對陰陽五行,山川地脈頗有研究,一下子便看中了這裏,三麵環水,背靠大山,整個高台成一個元寶的形狀,正是納福聚氣的福地,自此便在此地生了根。逃難到此,財務所生無幾,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幸好當地的獵戶幫襯,日子才算安定下來。這便“有了一挑兩擔子兄弟是三人”的後話。
原來,當年孟得真挑著擔子到了這裏,一個框裏一個男娃,妻子肚子裏還懷著一個,安頓不久就產了第三個兒子。
孟台子山荒林密,經濟閉塞,當地人還過著最原始的生活,畢竟是大地方來的人,孟得真便和幾個當地的交好做起了山貨的買賣,家境也逐漸殷實起來,於是便蓋了現在這座祠堂,把逃難唯一帶上的宗祖銅像擺放在裏麵。自此,香火又延續下去了。
文革中,祠堂之所以保全下來,是因為整個孟台子大隊,幾乎都是孟氏子嗣,對於搗毀祖祠還是心有餘悸,就成了關押造反派,進行批鬥大會的場所,祖祠又有了新的用途,之後,隨著四人幫的倒台,這裏就再次被閑置起來,隻有一心求子的少蘭偶爾會進去。
得了兒子的孟占軒,好像忽然記起了先人留下的宗祠,心中一陣感喟,便叫晴雨去重新打掃。
在老孟的心裏,宗祠是他的隱痛,自己在那裏遭遇過無數次的批鬥,占軒兄弟三人,老二和老三分別叫占華,占縣,三兄弟的名字和起來正好是“軒華縣”,是孟台子所屬的縣,這還得了,兄弟三人占領了縣城,這是造反,於是無休止的批鬥便沒完沒了的開始了。所以對於祠堂,占軒有恨意,什麽祖宗,留給自己的隻是傷痛,所以,即便是得了兒子,也沒有自己親自去跪拜,隻叫了晴雨去打掃。
到了祠堂門口,晴雨心裏有些忐忑,這還是她第一次來到這裏,印象中,父親嚴厲禁止自己來這裏,懂事聽話的她,確實沒有忤逆過父親的意思。對於這個有點神秘的所在,心中也充滿了好奇。
“先聖興德於斯深藏古事;命子偶緣至所暗啟千年”晴雨心裏讀著祠堂兩邊立柱上的文字,心裏一陣疑惑,走進祠堂,正中間是宗祖的銅像,青褐色的銅衣,鏽跡斑斑,訴說著歲月的痕跡。
手腳麻利的晴雨細心地擦拭著祠堂的每一個角落,不多時,額上便滲出了細細的一層汗珠,雙手摸到銅像時,晴雨遲疑了一下,不知道該不該動手擦拭,然後眼光閃了一下,又動起手來,冬天的氣溫很低,僵硬的雙手一個沒注意,銅像從案幾上掉了下來,“哐當”摔在了地上,晴雨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暗想“這下糟了。”趕忙蹲下身子,拾起祖像,幸好沒有摔壞,晴雨長出了一口氣。
忽然,在剛剛摔過的地麵上,出現了一個龍形的古銅物件,有點抽象,隱隱約約像一條龍,晴雨撿起來,對著銅像比照了半天,也看不出是從哪個部位掉下來的,終了,狐疑的揣迴家,準備讓父親看看。
占軒手裏拿著銅物件,聽著女兒的述說,心中也一陣疑惑,不過,反正是祖上的銅像摔出來的,應該是個有來曆的東西,正好兒子抓周缺少這樣一件東西,權當湊數了。
臘八這天,抓周儀式正式開始,父親把一應的東西放在長條的案幾上擺好,母親也隨後把臘八放到了案幾上,一家人凝神屏息,等待莊嚴一刻的到來。
我們的主人公看著滿桌子的東西有點無奈,這都是什麽勞什子的破活動,娘希望自己將來做個有錢人,爹想讓自己讀書走仕途,大姐沒說過,隻是希望這個弟弟將來能快樂幸福,二姐則盼望這個弟弟當個船長,因為她一直想去大海看看,三姐則嬉笑著說過,這個弟弟當兵最好,穿上軍綠色的衣裳多帶勁。
本想把親人的所有願望都抓進手裏,忽然,一股淡淡的野菊香從案幾上一枚銅物件上飄蕩出來,臘八心裏一陣歡喜,這是姐姐的味道,於是毫不猶豫的抓起了那龍形古飾,然後張開嘴,露出安然的微笑。
占軒心裏一陣低落,兒子讓自己失了忘,也許這都是命中注定的,這個孩子畢竟不同一般,將來的人生路究竟如何,還要靠他自己走,父親做的,永遠是他背後的那座大山。
周歲那年開始,臘八的脖子上就多了一個掛件,究竟這個偶然冒出來的東西是吉是兇,會帶給主人公怎樣的命運,一切都還是未知,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此物必非凡品。臘八以後一係列神奇的旅程,撼天動地的舉動都有這龍形配飾的陪伴。
神奇人生剛剛開始,沿途的風景怎樣,讓人期待!
署往秋來,季節更替,時間在野川河的流淌中又迎來了一個冬天。
臘八要滿一周歲了,按照傳統,周歲這天,要舉行抓周儀式,這是村裏的傳統,更是孟家祖祖輩輩流下來的習俗,極為重要。
孟占軒快活的準備著,想著自己周歲時,抓了一根玉米棒子,氣的老爺子叨念了一輩子,孟家是書香門第啊,雖然落了難,可孟家的男人怎能不讀書呢!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還抓著孟占軒的手說“軒,爹這輩子遺憾啊!”
臘八知道抓周,可他有點不屑,都是曹雪芹搞的鬼,愣讓賈寶玉抓,結果抓了一把胭脂,搞得他爹賈政一臉的不痛快。可你想啊,一歲的孩子,抓什麽都是隨性的,難道抓什麽將來就真的就幹什麽。
再說,窮家富家的境況不一樣,城裏和農村有區別,抓的物件也不一樣啊,可老爹就信這個,總不能不給他麵子吧,也不知道會給自己準備些什麽來抓。雖然心裏有些反感,臘八還是有些期待老爹會給自己帶來驚喜。
晴雨念到初二了,與她同齡的孩子,好多都迴家給父母幫忙了,她也動過幾迴年頭,可都讓占軒打消了,晴雨聰明,繼承了孟家的優秀血統,成績搖搖領先,尤其是外語,教她課的老師都自愧不如。老孟對這個女兒有著很高的期望,當年自己趕上了運動不斷的年代,想念書沒機會,遺憾終生。未完成的誌向,希望在孩子的身上延續。這迴放假,弟弟要抓周,父親便安排自己把祠堂收拾妥當,到時好祭拜先祖。
祠堂慌了有一年多了,自從少蘭最後一次到哪裏叩拜先祖,便再也無人問津。中國是個傳統頗多的國家,祠堂遍地都是,比如皖地安徽,明清到民國,大大小小的宗祠不下萬所,每個祠堂都是村鎮中最大,最敞亮的的場所。宗祖會議,懲獎子孫,婚喪嫁娶,幾乎所以重要的決定都在那裏舉行,逐漸的,祠堂就成了一種重要的血脈與文化的傳承。可隨著新中國的建立以及以後的一係列運動,宗祠便成了被打倒的牛鬼蛇神,慘遭幾十年的破壞與冷落,或者被拆,或者成了堆放物件的倉庫。
孟家祠堂建於清朝初年,當年,孟家的一個先祖,叫孟得真,為躲避清兵入關的戰亂,從山東逃難到此,孟氏是古族,相傳是亞聖孟軻的遺存血脈,至於是否屬實,已無從可考,到了孟得真那代,家道已經敗落,更可惜的是族譜也在一次大火中焚毀,連副本都沒有留下。八旗兵入關,一路燒殺搶掠到了德州,孟得真便帶著族人一路南下。結果途中又遭遇了兵禍,族人失散,孟得真和妻子以及兩個兒子被當作俘虜,跟隨大批的難民被押解往北,補充人口,這樣,一家四口人,顛沛流離得來到現在這個地方。孟台子處於燕山腹地,山高林密,荒蕪人煙,正好處於長城的北限,孟得真對陰陽五行,山川地脈頗有研究,一下子便看中了這裏,三麵環水,背靠大山,整個高台成一個元寶的形狀,正是納福聚氣的福地,自此便在此地生了根。逃難到此,財務所生無幾,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幸好當地的獵戶幫襯,日子才算安定下來。這便“有了一挑兩擔子兄弟是三人”的後話。
原來,當年孟得真挑著擔子到了這裏,一個框裏一個男娃,妻子肚子裏還懷著一個,安頓不久就產了第三個兒子。
孟台子山荒林密,經濟閉塞,當地人還過著最原始的生活,畢竟是大地方來的人,孟得真便和幾個當地的交好做起了山貨的買賣,家境也逐漸殷實起來,於是便蓋了現在這座祠堂,把逃難唯一帶上的宗祖銅像擺放在裏麵。自此,香火又延續下去了。
文革中,祠堂之所以保全下來,是因為整個孟台子大隊,幾乎都是孟氏子嗣,對於搗毀祖祠還是心有餘悸,就成了關押造反派,進行批鬥大會的場所,祖祠又有了新的用途,之後,隨著四人幫的倒台,這裏就再次被閑置起來,隻有一心求子的少蘭偶爾會進去。
得了兒子的孟占軒,好像忽然記起了先人留下的宗祠,心中一陣感喟,便叫晴雨去重新打掃。
在老孟的心裏,宗祠是他的隱痛,自己在那裏遭遇過無數次的批鬥,占軒兄弟三人,老二和老三分別叫占華,占縣,三兄弟的名字和起來正好是“軒華縣”,是孟台子所屬的縣,這還得了,兄弟三人占領了縣城,這是造反,於是無休止的批鬥便沒完沒了的開始了。所以對於祠堂,占軒有恨意,什麽祖宗,留給自己的隻是傷痛,所以,即便是得了兒子,也沒有自己親自去跪拜,隻叫了晴雨去打掃。
到了祠堂門口,晴雨心裏有些忐忑,這還是她第一次來到這裏,印象中,父親嚴厲禁止自己來這裏,懂事聽話的她,確實沒有忤逆過父親的意思。對於這個有點神秘的所在,心中也充滿了好奇。
“先聖興德於斯深藏古事;命子偶緣至所暗啟千年”晴雨心裏讀著祠堂兩邊立柱上的文字,心裏一陣疑惑,走進祠堂,正中間是宗祖的銅像,青褐色的銅衣,鏽跡斑斑,訴說著歲月的痕跡。
手腳麻利的晴雨細心地擦拭著祠堂的每一個角落,不多時,額上便滲出了細細的一層汗珠,雙手摸到銅像時,晴雨遲疑了一下,不知道該不該動手擦拭,然後眼光閃了一下,又動起手來,冬天的氣溫很低,僵硬的雙手一個沒注意,銅像從案幾上掉了下來,“哐當”摔在了地上,晴雨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暗想“這下糟了。”趕忙蹲下身子,拾起祖像,幸好沒有摔壞,晴雨長出了一口氣。
忽然,在剛剛摔過的地麵上,出現了一個龍形的古銅物件,有點抽象,隱隱約約像一條龍,晴雨撿起來,對著銅像比照了半天,也看不出是從哪個部位掉下來的,終了,狐疑的揣迴家,準備讓父親看看。
占軒手裏拿著銅物件,聽著女兒的述說,心中也一陣疑惑,不過,反正是祖上的銅像摔出來的,應該是個有來曆的東西,正好兒子抓周缺少這樣一件東西,權當湊數了。
臘八這天,抓周儀式正式開始,父親把一應的東西放在長條的案幾上擺好,母親也隨後把臘八放到了案幾上,一家人凝神屏息,等待莊嚴一刻的到來。
我們的主人公看著滿桌子的東西有點無奈,這都是什麽勞什子的破活動,娘希望自己將來做個有錢人,爹想讓自己讀書走仕途,大姐沒說過,隻是希望這個弟弟將來能快樂幸福,二姐則盼望這個弟弟當個船長,因為她一直想去大海看看,三姐則嬉笑著說過,這個弟弟當兵最好,穿上軍綠色的衣裳多帶勁。
本想把親人的所有願望都抓進手裏,忽然,一股淡淡的野菊香從案幾上一枚銅物件上飄蕩出來,臘八心裏一陣歡喜,這是姐姐的味道,於是毫不猶豫的抓起了那龍形古飾,然後張開嘴,露出安然的微笑。
占軒心裏一陣低落,兒子讓自己失了忘,也許這都是命中注定的,這個孩子畢竟不同一般,將來的人生路究竟如何,還要靠他自己走,父親做的,永遠是他背後的那座大山。
周歲那年開始,臘八的脖子上就多了一個掛件,究竟這個偶然冒出來的東西是吉是兇,會帶給主人公怎樣的命運,一切都還是未知,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此物必非凡品。臘八以後一係列神奇的旅程,撼天動地的舉動都有這龍形配飾的陪伴。
神奇人生剛剛開始,沿途的風景怎樣,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