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柔在車廂裏責備道:“張恆,你以前不是專門做害人的勾當麽,這次怎麽這麽笨,那個什麽副門主連根頭發可都沒傷到。”
張恆說道:“夫人不要責怪我,那人是個厲害角色,他化險為夷的遁法叫做‘飄葉風’,是修行法決中一等一的飛行遁法,我也隻聽說過,今日一見著實佩服得緊。不過,夫人呀,人家騎馬是橫了點,卻沒有大過,我突然施術害他的馬,要換成普通人非摔死不可,本來就已經過分,怎麽能再加傷害呢?”
駕車的華穀是個善於察顏觀色的人,剛才看見貝柔皺眉頭就知道她心裏頭反感,連忙打趣道:“夫人多慮了,為首的人我以前見過,知道他有一身奇妙的遁法。”
張恆大感興趣:“喔,你認得他們,是什麽人?”
“迴老爺,那人名叫陳恩節,是驚燕門的副門主,以遁法快速聞名。”華穀早就被張恆整治的服服帖帖,此時見張恆問起,他連忙答道。
張恆道:“他就是陳恩節麽?難怪會‘飄葉風’遁法,我在門中聽說過他。修士中風評他和他的那個驚燕門都不是什麽好路數。”
“老爺說得不錯,驚燕門是大秦皇朝有名的邪道門派,壞事沒少做,跟隨陳恩節的五人都是驚燕門高手,至少是驚燕門長老,看他們急急忙忙,不知道誰要遭殃。”
張恆斜視了華穀一眼說道:“你們大秦皇朝的修行宗門不是見一個魔道修士就殺一個嗎?怎麽沒有對驚燕門動手?”
華穀尷尬一笑說道:“驚燕門傳承的是正道法決,就是做事稍微過了一點,倒是算不上魔道門戶。”張恆聽了,也就沒有做聲,目光又轉向了車上的貝柔,尋思著晚上在哪裏住宿。
貝柔這趟出門隻能老老實實地坐在車裏,早就悶壞了,聽到華穀的話後心裏一動,問道:“他們講的飄雲穀在哪個方向?遠不遠?”
“夫人算是問著了,我當年遊曆天下,不少偏僻地名都知道一星半點,飄雲穀的所在十分隱蔽,就算住在穀外的當地土人,一千個人裏不見得有一個人答得出來,小的恰好知道,那飄雲穀和咱們要去的地方在同一個方向上,不過偏出官道大約百裏,從這裏出發大概快馬半天可到。”
“若是駕馭遁光呢?”
“這個,”華穀這次卻是有些遲疑。
“不要駕馭遁光,免得引來大秦修士的注意,還是忍耐幾日,等過了邊境線,便不妨了。”張恆卻是在一邊耐心解釋道。
貝柔故意將聲音提高一截:“華穀,你說他們是不是去做壞事?”
“驚燕門偶爾也做做善事。夫人,您說咱們到大燕皇朝邊境的時候,大燕皇朝的官吏會迎出幾裏來呢?”華穀眼珠一轉,已經猜到貝柔的想法,卻是不敢觸了張恆的黴頭,故意將話岔開。
“管他們迎出幾裏,我們是修行之人,這麽關心凡人朝廷幹嘛。”貝柔沒好氣地迴一句,幹脆直接向張恆道:“夫君,我們轉到飄雲穀瞧瞧熱鬧吧,要是他們做壞事,你們正好出手教訓,救人於危難也是我們的功德呀。”
“唔,也好,我也想瞧瞧他們急匆匆地是要去辦什麽事。”張恆對貝柔倒是言聽計從,再說這裏離大燕皇朝也不遠,就算出了什麽事情,也來得及跑迴去,插手這麽一樁小事倒是沒什麽影響。
“老爺、夫人,小的還是一位路上不要多事,早日到大燕皇朝迴合幾位老爺的師兄師弟才最要緊,何必節外生枝呢?”華穀心中卻是焦急,生怕被純陽門抓住自己這個叛徒。
“不要緊,誤不了日程的。我早就想探訪大秦皇朝的諸多仙門,正要借這個機會試探一二。你要是不想和我們同行那就自己按原定行程走好了。”張恆不緊不慢的說道。
“小的不是這個意思,老爺到哪裏,小的就跟到哪裏。”華穀無可奈何的說道。
貝柔罵道:“老滑頭,這般不要臉麵。”華穀幹幹一笑,顧左右而言他。
到了晚間,張恆吩咐華穀將馬車留下來,步行牽馬伺侯,貝柔得意地直誇張恆想得周到,很是解氣。
三人出鎮走到無人的地方各自施術改變相貌,張恆變得與原貌大相徑庭,就算十分熟悉的人也很難看出來;貝柔愛惜容貌,雖然改變相貌,依舊顯出十分的秀美動人;華穀修為不夠,還是張恆施展了法術幫他改換了麵目。
改裝完畢,張恆打開儲物袋喚出一件飛遁仙器白虎玉尺,將它變成一匹駿馬。白虎玉尺變成的白馬毛色純白如玉,隻在馬蹄上方和耳後有一圈黑色斑紋,膘肥體壯、神俊異常,兩匹普通馬匹在它麵前腿腳發軟,站立不穩。貝柔搶坐到馬背上再不肯下來,張恆便打發華穀再迴鎮子買來一副鞍轡裝上。
三人打馬上路,離開官道插進間道,白虎玉尺所化白馬輕輕一躍十數丈,幾個起落就將二人遠遠拋開,貝柔嫌他們跑得太慢,取出神行符貼在兩馬的足蹄上,他們這才堪堪跟得上。三人疾馳如風,緊趕兩刻鍾,遠遠地看見驚燕門的六騎,三人放慢馬速跟在後麵。
又跑出幾十裏,道路轉進一座大山,山勢雄偉,峭壁突出、危岩聳立,高高的山頂直插雲霄,山中林深茂密,不時傳出鳥鳴猿啼,不失為一處佳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路上的人越來越多,比官道反而熱鬧許多,士、農、工、商、僧、道、儒、樵、漁各色打扮的都有,提著刀槍劍戟各種兵械,顯然都不是普通百姓。
張恆輕輕地對走在最前麵的貝柔說:“大秦皇朝不是嚴禁民間執有兵器,這麽多人拿著刀槍堂而皇之地走在路上,皇朝的官吏都做什麽去了?”
貝柔輕笑道:“大秦皇朝的官差大多吃軟怕硬,肯定睜隻眼閉隻眼,事後才會出來收拾場麵,我聽說南域其他三個皇朝也大多如此。夫君,你說這麽多武林人士聚在一起要做什麽?不會是聚眾造反吧。”
張恆連連擺手:“夫人,我從小就在魔天宗修行,倒是沒有接觸多少世俗之事,這種事情可從來沒見過。不過我想,玩笑可開不得,我的師姐,也就是本門宗主的弟子之一林仙仙就是大燕皇朝的公主,深得宗主歡心,要是這番話被她聽到,我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貝柔不以為然地道:“怕什麽,這裏天高皇帝遠,誰管得著誰。再說我談的是大秦皇朝的天子,你家師姐這也要管嗎?其實無論哪個皇朝的天子都一門心思想成仙,天天和修士廝混在一起做甩手掌櫃,動不動一兩個月不上朝。這還罷了,偏偏長雙狗眼不會識人用人,遠君子、親小人,任用奸佞當道,弄得朝政敗壞,民間怨聲載道,活該有人造反。”
張恆勸道:“夫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在這裏說說就是了,可不能在大燕皇朝說了,傳出去惹來禍端,我倒不怕,就怕牽連到夫人,你說到時候,我能忍心嗎?”
貝柔不服氣地道:“這些人都是武林中人,哪個修士會理會他們的閑事?就算有多嘴的,憑你我的修為還怕治不住他?哼哼,修為差點的修士我都沒太放在眼裏,何況這些連法力都沒有的武林高手。”
她的神態倒是對身邊那些武士頗為輕蔑,又從鼻子中“哼哼”了兩聲,尤其是“我都沒太放在眼裏”這句話故意沒有用神念傳音之術施展,故而傳出了老遠。
接著她身後馬上有人接話:“好大的口氣,姑娘是哪位高人的弟子?想必尊師隻顧教你武藝,忘記教你怎麽做人吧?”
貝柔本來心情就不怎麽好,好不容易接納了張恆,但心中的那股子氣還是沒地方撒,此時她有意輕視這些武林中人便是想要找茬出出氣,剛好有人就辱及師門,她頓時停住馬,迴頭看過去。
說話的是個中年人,一身勁裝,麵相十分剛毅,太陽穴高高隆起,一身肌肉如同小山丘般層層疊疊的凸起來,泛出古銅色,顯然是個江湖高手。
還有兩人跟他一起,都是同樣的穿著打扮,衣領處繡了一個黃豆大小的“虎”字,三人對她怒目而視,身上的肌肉一跳一跳,很不友善。
貝柔剛要發作,張恆打馬插到麵前,一邊拉住她的手,一邊對三個漢子說道:“三位,要記得謙虛謹慎,不要將我夫人看輕了,要不然是要吃虧的。”
那三人本來以為張恆攔在前麵是想要賠禮道歉,可沒想到這個人說話比那個女人還陰損,頓時就翻起了白眼。
正巧華穀從後麵趕上來,見張恆對這三人不客氣,便陰陽怪氣地對他們道:“滿招損,謙受益,做人是不要太得意,不要動不動擺出一副居高臨下教訓人的陣勢,不然鐵定要吃虧的。”
三個壯漢被他們主仆二人的暗諷氣得夠嗆,肌肉鼓鼓而起,對張恆怒目而視,身上散發出逼人的氣勢,如同三尊金剛天神般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華穀這些天正愁沒有地方拍拍張恆的馬屁,這時見機會來了,隻冷笑一聲,那三人突然感覺到從他身上衝過來一股無比強大的氣勁壓迫到身上令他們站立不穩。
三人心中大驚,情知這下遇到勁敵。重壓之下趕忙運氣踏馬步穩住身形,調轉真氣死死相抗,不過那股壓力飛快地增加,仿佛無有窮盡,不到兩息功夫,三人額上、脖上青筋暴脹,全身泛起血色,黃豆大的汗珠滾滾而出,腿肚子不由自主地顫個不停。
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敵手,對方連手都沒出,僅憑氣勢威壓就讓他們狼狽至此,足見武藝之高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心中不禁後悔不該圖一時意氣惹下麻煩,隻是並不願丟麵子求饒,隻好死力抵抗。
其實華穀再怎麽說也是仙印境界的修士,比起張恆來,修為也僅差了一級,而那三人雖然在江湖中有好大的名頭,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修士相抗衡。
耳聽見張恆喝一句:“華穀,住手。”
壓力馬上消失,那三人收功不及,身體向前摔倒,快要觸地時被一股柔和的力道扶住,趕忙趁勢站穩,四下打量卻找不到暗中出手相助之人。
三人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互相看了一眼,齊聲道:“我們學藝不精,不是你們的對手,十年之後再向閣下討教討教,山高水長,後會有期。”也不問張恆三人的姓名,逕自走掉。
貝柔見出氣筒就這麽被張恆輕輕放過,怒道:“你怎得那樣膽小怕事。哼,虧你還做人家的夫君,眼見妻子被人欺負,居然向著外人說話,我真是瞎了眼。”
張恆本不欲惹事,但見那三人對自己夫人無禮,這才稍施薄懲,可現在被她一頓搶白,心頭也不禁有些冒火,剛想發火,卻透過麵紗看見她眼中有淚,不由得心裏頭一軟,湊近她柔聲勸道:“柔柔,我不是不幫你,咱們都是修道的人,何必和凡人一般見識呢?再遇到這樣的事,我一定讓你好生出氣?你看好嗎?”
貝柔本性也不是刁蠻任性,隻是有一股鬱氣在心,難以發泄,此時也覺得自己語氣太重,有些後悔,聽到他的軟話,就勢微垂首輕輕點了點頭,姿態溫婉可人叫人憐愛。
那三個壯漢號稱“渭河三虎”,在武林中小有名氣,以他們的身手在華穀麵前竟連手也不敢動就逃跑了,旁觀的人對他們大感興趣,紛紛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張恆不想再惹是非,打馬趕路,想要盡快陪著夫人看看飄雲穀,然後早些逃出大秦皇朝的勢力範圍。
不料後麵有人喊話:“這位兄弟請留步。”
張恆等人迴過頭看,十騎自數十丈開外策馬跑來,說話的是個年輕書生,隔這麽遠,聲音傳過來仍清晰可辨。
張恆說道:“夫人不要責怪我,那人是個厲害角色,他化險為夷的遁法叫做‘飄葉風’,是修行法決中一等一的飛行遁法,我也隻聽說過,今日一見著實佩服得緊。不過,夫人呀,人家騎馬是橫了點,卻沒有大過,我突然施術害他的馬,要換成普通人非摔死不可,本來就已經過分,怎麽能再加傷害呢?”
駕車的華穀是個善於察顏觀色的人,剛才看見貝柔皺眉頭就知道她心裏頭反感,連忙打趣道:“夫人多慮了,為首的人我以前見過,知道他有一身奇妙的遁法。”
張恆大感興趣:“喔,你認得他們,是什麽人?”
“迴老爺,那人名叫陳恩節,是驚燕門的副門主,以遁法快速聞名。”華穀早就被張恆整治的服服帖帖,此時見張恆問起,他連忙答道。
張恆道:“他就是陳恩節麽?難怪會‘飄葉風’遁法,我在門中聽說過他。修士中風評他和他的那個驚燕門都不是什麽好路數。”
“老爺說得不錯,驚燕門是大秦皇朝有名的邪道門派,壞事沒少做,跟隨陳恩節的五人都是驚燕門高手,至少是驚燕門長老,看他們急急忙忙,不知道誰要遭殃。”
張恆斜視了華穀一眼說道:“你們大秦皇朝的修行宗門不是見一個魔道修士就殺一個嗎?怎麽沒有對驚燕門動手?”
華穀尷尬一笑說道:“驚燕門傳承的是正道法決,就是做事稍微過了一點,倒是算不上魔道門戶。”張恆聽了,也就沒有做聲,目光又轉向了車上的貝柔,尋思著晚上在哪裏住宿。
貝柔這趟出門隻能老老實實地坐在車裏,早就悶壞了,聽到華穀的話後心裏一動,問道:“他們講的飄雲穀在哪個方向?遠不遠?”
“夫人算是問著了,我當年遊曆天下,不少偏僻地名都知道一星半點,飄雲穀的所在十分隱蔽,就算住在穀外的當地土人,一千個人裏不見得有一個人答得出來,小的恰好知道,那飄雲穀和咱們要去的地方在同一個方向上,不過偏出官道大約百裏,從這裏出發大概快馬半天可到。”
“若是駕馭遁光呢?”
“這個,”華穀這次卻是有些遲疑。
“不要駕馭遁光,免得引來大秦修士的注意,還是忍耐幾日,等過了邊境線,便不妨了。”張恆卻是在一邊耐心解釋道。
貝柔故意將聲音提高一截:“華穀,你說他們是不是去做壞事?”
“驚燕門偶爾也做做善事。夫人,您說咱們到大燕皇朝邊境的時候,大燕皇朝的官吏會迎出幾裏來呢?”華穀眼珠一轉,已經猜到貝柔的想法,卻是不敢觸了張恆的黴頭,故意將話岔開。
“管他們迎出幾裏,我們是修行之人,這麽關心凡人朝廷幹嘛。”貝柔沒好氣地迴一句,幹脆直接向張恆道:“夫君,我們轉到飄雲穀瞧瞧熱鬧吧,要是他們做壞事,你們正好出手教訓,救人於危難也是我們的功德呀。”
“唔,也好,我也想瞧瞧他們急匆匆地是要去辦什麽事。”張恆對貝柔倒是言聽計從,再說這裏離大燕皇朝也不遠,就算出了什麽事情,也來得及跑迴去,插手這麽一樁小事倒是沒什麽影響。
“老爺、夫人,小的還是一位路上不要多事,早日到大燕皇朝迴合幾位老爺的師兄師弟才最要緊,何必節外生枝呢?”華穀心中卻是焦急,生怕被純陽門抓住自己這個叛徒。
“不要緊,誤不了日程的。我早就想探訪大秦皇朝的諸多仙門,正要借這個機會試探一二。你要是不想和我們同行那就自己按原定行程走好了。”張恆不緊不慢的說道。
“小的不是這個意思,老爺到哪裏,小的就跟到哪裏。”華穀無可奈何的說道。
貝柔罵道:“老滑頭,這般不要臉麵。”華穀幹幹一笑,顧左右而言他。
到了晚間,張恆吩咐華穀將馬車留下來,步行牽馬伺侯,貝柔得意地直誇張恆想得周到,很是解氣。
三人出鎮走到無人的地方各自施術改變相貌,張恆變得與原貌大相徑庭,就算十分熟悉的人也很難看出來;貝柔愛惜容貌,雖然改變相貌,依舊顯出十分的秀美動人;華穀修為不夠,還是張恆施展了法術幫他改換了麵目。
改裝完畢,張恆打開儲物袋喚出一件飛遁仙器白虎玉尺,將它變成一匹駿馬。白虎玉尺變成的白馬毛色純白如玉,隻在馬蹄上方和耳後有一圈黑色斑紋,膘肥體壯、神俊異常,兩匹普通馬匹在它麵前腿腳發軟,站立不穩。貝柔搶坐到馬背上再不肯下來,張恆便打發華穀再迴鎮子買來一副鞍轡裝上。
三人打馬上路,離開官道插進間道,白虎玉尺所化白馬輕輕一躍十數丈,幾個起落就將二人遠遠拋開,貝柔嫌他們跑得太慢,取出神行符貼在兩馬的足蹄上,他們這才堪堪跟得上。三人疾馳如風,緊趕兩刻鍾,遠遠地看見驚燕門的六騎,三人放慢馬速跟在後麵。
又跑出幾十裏,道路轉進一座大山,山勢雄偉,峭壁突出、危岩聳立,高高的山頂直插雲霄,山中林深茂密,不時傳出鳥鳴猿啼,不失為一處佳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路上的人越來越多,比官道反而熱鬧許多,士、農、工、商、僧、道、儒、樵、漁各色打扮的都有,提著刀槍劍戟各種兵械,顯然都不是普通百姓。
張恆輕輕地對走在最前麵的貝柔說:“大秦皇朝不是嚴禁民間執有兵器,這麽多人拿著刀槍堂而皇之地走在路上,皇朝的官吏都做什麽去了?”
貝柔輕笑道:“大秦皇朝的官差大多吃軟怕硬,肯定睜隻眼閉隻眼,事後才會出來收拾場麵,我聽說南域其他三個皇朝也大多如此。夫君,你說這麽多武林人士聚在一起要做什麽?不會是聚眾造反吧。”
張恆連連擺手:“夫人,我從小就在魔天宗修行,倒是沒有接觸多少世俗之事,這種事情可從來沒見過。不過我想,玩笑可開不得,我的師姐,也就是本門宗主的弟子之一林仙仙就是大燕皇朝的公主,深得宗主歡心,要是這番話被她聽到,我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貝柔不以為然地道:“怕什麽,這裏天高皇帝遠,誰管得著誰。再說我談的是大秦皇朝的天子,你家師姐這也要管嗎?其實無論哪個皇朝的天子都一門心思想成仙,天天和修士廝混在一起做甩手掌櫃,動不動一兩個月不上朝。這還罷了,偏偏長雙狗眼不會識人用人,遠君子、親小人,任用奸佞當道,弄得朝政敗壞,民間怨聲載道,活該有人造反。”
張恆勸道:“夫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在這裏說說就是了,可不能在大燕皇朝說了,傳出去惹來禍端,我倒不怕,就怕牽連到夫人,你說到時候,我能忍心嗎?”
貝柔不服氣地道:“這些人都是武林中人,哪個修士會理會他們的閑事?就算有多嘴的,憑你我的修為還怕治不住他?哼哼,修為差點的修士我都沒太放在眼裏,何況這些連法力都沒有的武林高手。”
她的神態倒是對身邊那些武士頗為輕蔑,又從鼻子中“哼哼”了兩聲,尤其是“我都沒太放在眼裏”這句話故意沒有用神念傳音之術施展,故而傳出了老遠。
接著她身後馬上有人接話:“好大的口氣,姑娘是哪位高人的弟子?想必尊師隻顧教你武藝,忘記教你怎麽做人吧?”
貝柔本來心情就不怎麽好,好不容易接納了張恆,但心中的那股子氣還是沒地方撒,此時她有意輕視這些武林中人便是想要找茬出出氣,剛好有人就辱及師門,她頓時停住馬,迴頭看過去。
說話的是個中年人,一身勁裝,麵相十分剛毅,太陽穴高高隆起,一身肌肉如同小山丘般層層疊疊的凸起來,泛出古銅色,顯然是個江湖高手。
還有兩人跟他一起,都是同樣的穿著打扮,衣領處繡了一個黃豆大小的“虎”字,三人對她怒目而視,身上的肌肉一跳一跳,很不友善。
貝柔剛要發作,張恆打馬插到麵前,一邊拉住她的手,一邊對三個漢子說道:“三位,要記得謙虛謹慎,不要將我夫人看輕了,要不然是要吃虧的。”
那三人本來以為張恆攔在前麵是想要賠禮道歉,可沒想到這個人說話比那個女人還陰損,頓時就翻起了白眼。
正巧華穀從後麵趕上來,見張恆對這三人不客氣,便陰陽怪氣地對他們道:“滿招損,謙受益,做人是不要太得意,不要動不動擺出一副居高臨下教訓人的陣勢,不然鐵定要吃虧的。”
三個壯漢被他們主仆二人的暗諷氣得夠嗆,肌肉鼓鼓而起,對張恆怒目而視,身上散發出逼人的氣勢,如同三尊金剛天神般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華穀這些天正愁沒有地方拍拍張恆的馬屁,這時見機會來了,隻冷笑一聲,那三人突然感覺到從他身上衝過來一股無比強大的氣勁壓迫到身上令他們站立不穩。
三人心中大驚,情知這下遇到勁敵。重壓之下趕忙運氣踏馬步穩住身形,調轉真氣死死相抗,不過那股壓力飛快地增加,仿佛無有窮盡,不到兩息功夫,三人額上、脖上青筋暴脹,全身泛起血色,黃豆大的汗珠滾滾而出,腿肚子不由自主地顫個不停。
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敵手,對方連手都沒出,僅憑氣勢威壓就讓他們狼狽至此,足見武藝之高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心中不禁後悔不該圖一時意氣惹下麻煩,隻是並不願丟麵子求饒,隻好死力抵抗。
其實華穀再怎麽說也是仙印境界的修士,比起張恆來,修為也僅差了一級,而那三人雖然在江湖中有好大的名頭,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修士相抗衡。
耳聽見張恆喝一句:“華穀,住手。”
壓力馬上消失,那三人收功不及,身體向前摔倒,快要觸地時被一股柔和的力道扶住,趕忙趁勢站穩,四下打量卻找不到暗中出手相助之人。
三人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互相看了一眼,齊聲道:“我們學藝不精,不是你們的對手,十年之後再向閣下討教討教,山高水長,後會有期。”也不問張恆三人的姓名,逕自走掉。
貝柔見出氣筒就這麽被張恆輕輕放過,怒道:“你怎得那樣膽小怕事。哼,虧你還做人家的夫君,眼見妻子被人欺負,居然向著外人說話,我真是瞎了眼。”
張恆本不欲惹事,但見那三人對自己夫人無禮,這才稍施薄懲,可現在被她一頓搶白,心頭也不禁有些冒火,剛想發火,卻透過麵紗看見她眼中有淚,不由得心裏頭一軟,湊近她柔聲勸道:“柔柔,我不是不幫你,咱們都是修道的人,何必和凡人一般見識呢?再遇到這樣的事,我一定讓你好生出氣?你看好嗎?”
貝柔本性也不是刁蠻任性,隻是有一股鬱氣在心,難以發泄,此時也覺得自己語氣太重,有些後悔,聽到他的軟話,就勢微垂首輕輕點了點頭,姿態溫婉可人叫人憐愛。
那三個壯漢號稱“渭河三虎”,在武林中小有名氣,以他們的身手在華穀麵前竟連手也不敢動就逃跑了,旁觀的人對他們大感興趣,紛紛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張恆不想再惹是非,打馬趕路,想要盡快陪著夫人看看飄雲穀,然後早些逃出大秦皇朝的勢力範圍。
不料後麵有人喊話:“這位兄弟請留步。”
張恆等人迴過頭看,十騎自數十丈開外策馬跑來,說話的是個年輕書生,隔這麽遠,聲音傳過來仍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