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絕大多數的霍格沃茨學生們來說,今天隻是非常普通的一天。


    七年級的畢業生們忙著自己的學業。他們都想多考幾個證書,等到畢業招工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


    一年級的小巫師們則才剛剛熟悉霍格沃茲,對於他們來說學校裏一切都是新鮮的。


    當然對於今年突然做出來的80位國際留學生與轉學生來說,霍格沃茲這個地方有好也有不好。


    比如說從中國昆侖學院轉學而來的劉天明。對於他來說,在霍格沃茲留學這是一份挑戰。


    其實三年級從昆侖學院轉學來英國的霍格沃茲並不能算是他自己主動的選擇。


    因為對於他來說英國這個地方也未免太遙遠了,自己還從未出過國。自己更喜歡在昆侖。但是沒有辦法。在學院內他被選為這次留學生的領頭人。


    而且家族也很希望他把握住這次機會。所以他不得不來霍格沃茲留學。


    本次從中國來霍格沃茲留學的學生中一共有12人。劉天明是年紀最大的,除他之外還有兩名三年級學生,剩下的9名中國留學生全是二年級學生。


    留學生有自己的小團體。來自昆侖的留學生也是如此。


    留學生們聚在一起,難免會討論一些自己在留學過程中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


    就像現在這樣。12名留學生聚集在禮堂裏麵用中文小聲的交談著。


    “霍格沃茲的教學和昆侖的完全不一樣。他們對於法術的理解和我們不同。煉之魔藥和煉丹也不一樣。”一名二年級的中國留學生抱怨著。


    “尤其是變形術的科目,我根本不會啊。昆侖沒有教過這一些知識。”二年級的留學生李博講述了自己的煩惱。


    他的話引起了其他小留學生們的共鳴。跑到一個相隔如此遠的地方來進行留學文化衝擊是在所難免的。


    因為昆侖開設教程的方式與霍格沃茲完全不同。


    地處中國西域地區的昆侖。作為教派的時間很長,如果說從昆侖秘境裏有法師修建的第1所道觀開始計算的話,那麽昆侖派創派至今已經有將近2000年的時間。


    但是昆侖作為學院的時間卻非常非常短。僅僅隻有近100年左右的光陰。


    門派製度與學院製度,雖然都在培養後備,但從本質上來講是完全不同的。


    門派製度將門下的弟子視為門派的私人財產。在門派內學習了知識與力量之後。必須要為門派效勞。如果膽敢背叛門派的話,那麽門派有權收迴這名弟子所有的力量。至於用什麽樣的方式迴收,那就不可明說了。


    這就像是一個大公司,培訓了員工,那麽就需要員工在培訓結束後為公司效力多少年。如果不效力的話,那麽將可能會麵臨法律的起訴是一個道理。


    門派的本質就是培養一些弟子擴充自己的門派,讓自己的門派擁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進而獲取更多的資源,培養更多的弟子。


    而學院不太一樣。學校並不會將學生視為自己的私產。學校的核心是有教無類的培育更多更好的學生。


    隻要有法術的天賦,那麽自然會被學校招納吸收。進行培養。


    老師也許會偏愛某一些天賦傑出的學生,對他們開些小灶,但是卻不會如同在門派裏麵那樣,將弟子們明目張膽的分為三六九等。什麽外門弟子,內門弟子,核心弟子。


    然後讓這些弟子獲取的教育資源完全不同。核心弟子可以獲得最優厚的資源。而外門弟子隻能獲得一些殘羹剩飯。


    甚至連上課地點和住宿條件都會截然不同。故意將其進行階級劃分。因為在門派中核心弟子培養出來之後,肯定是作為門派的管理階級而存在,而那些外門弟子肯定是作為一些苦力和打雜的存在。


    所以門派製度會在最開始的階段就將弟子們分成三六九等,並且在長期的學徒過程中對其進行心理暗示。讓他們明白自己這輩子隻能做些什麽。


    在這種製度下。外門弟子想要進行翻身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實不是小說,不可能隨便什麽人都能獲得一些外掛。然後一舉逆襲。


    更多的情況下是沒關係,沒天賦隻靠努力的外門弟子,這一輩子隻能打雜。做著門派裏最危險最辛苦的工作。然後混一個溫飽。


    而那些天賦超群或者是有背景有靠山的弟子們被列為核心弟子的,天然就獲得了無數的資源傾斜。畢業以後直接成為管理層。


    這一套門派管理製度流傳了數千年,有效的確保了昆侖作為中國最大的法術門派的傳承。數千年的曆史中,中國出現過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法術門派,或者說是修仙門派。


    但幾千年過去大浪淘沙最後剩下的隻留下三大門派。


    分別是地處西域的昆侖劍仙派。地處東南沿海的蓬萊仙師派。以及地處華南地區的龍虎山天師派。


    各個門派之間其實一直有相互的爭鬥,一直到最近百年世界巨變。三派的鬥爭才算是停了下來。而昆侖是第一個將門派製度轉為學院製度的門派。


    但是毫無疑問昆侖的改製動了許多派係內原本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在改製的途中,腥風血雨自不必說。


    但是上一任的昆侖掌門人在其強權威壓之下。強行進行安排改革。


    因為他已經看出了門派製度早已不符合當今時代社會的發展。這是2000年甚至3000年未有的大變局。如果昆侖不跟上時代還固步自封的話。那麽昆侖離滅亡也不會太遠了。


    鄧布利多一生三次造訪中國全是因為昆侖學院的邀請,進行中西法術的交流。


    中國的法術門派自傲很多年了。尤其是身處中國腹地的蓬萊和龍虎山兩派。他們懶得與外界的法師們交流,同時也不屑於和他們交流。


    因為可以說整個東南亞地區所有的法術流派,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和傳播。


    尤其是離得最近的日韓兩國。他們國內的稱為法師也好,或者稱為修行者也好的那些特殊人群們,有很多都是受到了蓬萊派的影響。


    而南亞地區則深受龍虎山的影響。


    昆侖因為地域原因,所以接觸歐洲法術流派更多。雖然修行不同。但是也讓昆侖派的智者們見到了歐洲法術的強盛。尤其是因為霍格沃茲創立。而奠定了歐洲近千年的學院製度。


    當門派製度裏還將隱身法術當做核心弟子才能夠學習的重要法術之時,霍格沃茲已將同樣具有隱身功能的幻身咒列為五年級學生的必修課。


    當門派製度裏將神甲術列為內門以及以上級別弟子才能夠修行的高級法術時。霍格沃茲已經將護身咒進行了多次的改良。讓其成為一年級學生必修課。


    當然,這並不代表昆侖蓬萊和龍虎山三派在力量傳承上比霍格沃茲弱,甚至在某些方麵,這三派反而有著更深的底蘊。但是是門派製度相比於學院製度上有太多的弊端。雖然學院製度也不能說完美,但是卻至少比門派製度更好。


    上代昆侖掌門深刻的了解到其弊端。師傅教徒弟總會藏一手,這已經是所有門派裏麵都會出現的事情。


    這也導致了從前許多密法的失傳。


    昆侖進行了學院製度的改革。但這也同時麵臨著許多的問題和挑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霍格沃茨當美食家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樹香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樹香橙並收藏在霍格沃茨當美食家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