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李承乾也有過一段迷茫時期。
在儲位競爭之中,魏王李泰給予他巨大的壓力,甚至於基本沒有儲位之望的吳王李恪也咄咄逼人,因為他實在是太優秀了,就連李二陛下都私底下感歎“英果類己”,可見對其之厚愛。
而父皇一貫曖昧難明的態度,使得李承乾明白就算自己已經被立為儲君十餘年,可地位依舊不穩,說不得哪一天父皇心血來潮,就會將自己這個廢黜,而無論是李泰亦或是李恪,都能夠完美的接替他的位置,朝中不少大臣甚至會鼓掌叫好、額手相慶。
麵對巨大壓力,李承乾有些迷失。
人與人是不同的,天賦之差距依靠後天之努力很難予以彌補,他覺得自己就算再是努力,也比不得天資絕頂的李泰與李恪。
既然如此,自己拚了命的維係自己的儲君之位又有什麽用?自己與李泰、李恪的差距肉眼可見,父皇隻要堅定了“立賢不立長”的意誌,那麽自己被廢黜就是早晚的事情。
若單隻是儲位不保,他還不至於放任自流,可問題是自古以來何曾聽聞被廢黜之儲君能夠得以善終?
從未有過。
李承乾並非貪婪這個儲君之位,但是為了自己以及妻兒、東宮上下千餘人之身家性命,不得不爭。
及至今日,儲君之位日漸穩固,他最在乎的便是兄弟姊妹之情,因為父皇曾經在他們兄弟麵前無數次的教誨,要友愛兄弟,要闔家和睦,勿要因自私之貪婪使得兄弟鬩牆、手足恩斷,否則縱然坐上那天下至尊的位置,也未必順心如意、逍遙快活。
關於這一點,一眾兄弟們都是信服的,畢竟那可是父皇親身感受……
心底的愧疚,天下的罵名,那將是何等之壓力?李承乾有自知之明,父皇剛硬神武受得起那等天下毀謗萬民唾罵,可他的承受力太差,若是當真有那樣一天,非得瘋了不可……
故而任何時候,李承乾都將兄弟姊妹間的手足之情放在最緊要的位置。
……
訓斥了李君羨幾句,李承乾這才讓他入座,命人奉上香茗,蹙眉問道:“詳細與孤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通常情況之下,若非發生十萬火急之事,萬萬不能在寅時三刻之前叫開城門,否則必然有大事發生。
雖然意識到了韋正矩之死必有蹊蹺,甚至可能有陰謀直指“百騎司”甚至他這個太子,卻並未意會到其中之關竅。
一個韋正矩,如何能夠與東宮聯係在一起?
李君羨雙手握著茶杯,感受著茶杯的溫暖,沉聲說道:“韋正矩之份量,自然不足以牽扯到東宮、甚至牽扯到太子。但是不久之前此子衝撞了越國公,並被越國公教訓,使得整個京兆韋氏驚駭欲絕、惶恐不已。坊間流傳,乃是因為越國公看不上韋正矩,認為他不配尚晉陽公主,故而刻意打壓,使得京兆韋氏知難而退,雙方之齷蹉,天下皆知。如今韋正矩偷偷潛入九嵕山禁苑,晉陽殿下正好在那裏,隨即便韋正矩便暴卒而亡……難免有人將韋正矩之死與越國公攀上幹係。”
李承乾蹙眉不語,緩緩頷首。
他如今之所以能夠坐穩東宮,儲君之位日益穩固,皆是拜房俊所賜。這樣一個文武兩方麵皆有極高之建樹的臣子站在自己身後堅定不移的支持,正是東宮之根脈所在。
一旦房俊被攀扯上毒殺韋家子弟,他本人將會受到彈劾,聲譽盡毀,對於東宮之根基打擊甚大。
尤其是京兆韋氏的反應,需知道如今韋挺正妻暴斃、喪期剛過,族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子弟又慘遭橫禍,這樣一個關中門閥,豈能無動於衷?
雖然京兆韋氏在朝堂之上的勢力看上去不如長孫家,可是其底蘊之深厚、人脈之寬廣,絕對不容小視。
一旦韋家生出別樣的心思,將長孫氏、韋正矩之死遷怒於房俊,甚至遷怒於東宮……
足以攪動關中風雲!
原本因為父皇東征,使得關中空虛,各方勢力便蠢蠢欲動,如今得了這樣一個機會,豈非更要攪風攪雨?
正說著話,外頭有內侍來報,說是宋國公蕭瑀求見。
李承乾抬頭瞅瞅窗外,見天色依舊昏暗,這個時候蕭瑀就見,必定又是一樁大事,可千萬別跟韋正矩一案牽扯上才好……
然而事與願違,蕭瑀被叫進殿內之後,先是見禮,而後沉聲道:“剛才坊門初開,臣之家仆便聽聞韋家已經派人趕赴京兆府報案,說是韋正矩一夜未歸、不知所蹤,懇請京兆府立案之後派人四方查找……按說隻是一個晚上未見人,尚夠不上失蹤,不過韋家又豈能不明白這等律例?既然執意去京兆府報案,可見韋正矩多半是出了意外……呃,殿下,李將軍,何以這般震驚?”
話未說完,見到李承乾、李君羨麵色沉重驚詫的模樣,心裏登時“咯噔”一下。
該不會是這二位已經知曉了韋正矩的下落?
的確有可能,若無大事,李君羨也不應當這個時候出現在興慶宮……
李君羨看了李承乾一眼,見其並未有阻止之意,便對蕭瑀道:“昨夜韋正矩前往九嵕山,潛入皇家禁苑之內欲行不軌,當時長樂與晉陽兩位殿下正在禁苑之中……被禁衛擒獲之後,解送‘百騎司’,當時‘百騎司’上下不知韋正矩之身份,欲加審訊,結果尚未開始,韋正矩便暴卒而亡。‘百騎司’之仵作詳細勘驗,證明其事先被人下毒,送至‘百騎司’之後毒發身亡……”
蕭瑀愣了半晌,好不容易迴過神來,忽然蹙眉問道:“若隻是潛入皇家禁苑欲行不軌,且並未構成嚴重之後果,何以需要解送‘百騎司’?何時‘百騎司’也開始插手這等雞鳴狗盜之案件了?”
滿朝文武,沒人對“百騎司”抱有好感。
固然“百騎司”一向行事低調、克製隱忍,即便出手亦是證據確鑿、無可指摘,可是身為大臣,誰有願意頭頂上懸著這樣一把威力無窮之利器,隨時隨地都能掉下來刺個透心涼?
時時刻刻限製、抵抗“百騎司”,便成為朝廷上下一以貫之的默契。
李君羨自然明白蕭瑀的擔憂,唯恐這等案件往後若是都由“百騎司”插手審訊,會導致勢力暴漲,但這個時候沒耐心解釋,搖頭道:“是禁苑之內的校尉所命,末將亦不知其中內情,不過已然派人前往禁苑,或許稍後便會有消息傳來。”
李承乾於蕭瑀麵色凝重,對此並不看好。
韋正矩進入“百騎司”便毒發身亡,解送之禁衛半途被人滅口,可見幕後之主使所圖甚大,且心狠手辣。此等情形之下,又豈能留著禁苑之校尉讓“百騎司”加以審訊?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更何況“百騎司”之酷刑早已臭名昭著,沒人能夠閉著嘴從“百騎司”走出來,除非死人……
所以,此刻那位禁苑校尉多半已經被人滅口。
殿內一陣沉默,三人俱都被幕後主使這等手腕震驚,比這更加縝密之陰謀自然也都聽過、甚至見過,但是出手如此狠辣,完全不留一絲一毫漏洞,實在是夠狠。
蕭瑀摸著胡子想了想,忽然問李君羨:“韋正矩暴卒於‘百騎司’駐地之後,將軍便即刻叫開城門,入宮覲見?”
李君羨一愣,旋即麵色一變,頷首道:“正是。”
言罷起身,在李承乾麵前單膝跪地,賠罪道:“末將魯莽疏忽,導致殿下亦要遭受質疑,實在是罪該萬死。”
李承乾也反應過來,李君羨明顯是誤中賊人奸計,順勢將他這個太子拖進來,可這個時候哪裏會遷怒於李君羨?
歎息一聲,擺手道:“賊人計謀陰毒,環環相扣,將軍亦是一時不慎,孤又豈能怪罪?”
李君羨第一時間覲見固然將他拖進漩渦,不可避免的遭受質疑,可若是李君羨沒有第一時間前來,那他才要更為膽戰心驚,“百騎司”身為皇家鷹犬,卻不跟他這個太子一條心,往後他連睡覺怕是都得睜著一隻眼……
在儲位競爭之中,魏王李泰給予他巨大的壓力,甚至於基本沒有儲位之望的吳王李恪也咄咄逼人,因為他實在是太優秀了,就連李二陛下都私底下感歎“英果類己”,可見對其之厚愛。
而父皇一貫曖昧難明的態度,使得李承乾明白就算自己已經被立為儲君十餘年,可地位依舊不穩,說不得哪一天父皇心血來潮,就會將自己這個廢黜,而無論是李泰亦或是李恪,都能夠完美的接替他的位置,朝中不少大臣甚至會鼓掌叫好、額手相慶。
麵對巨大壓力,李承乾有些迷失。
人與人是不同的,天賦之差距依靠後天之努力很難予以彌補,他覺得自己就算再是努力,也比不得天資絕頂的李泰與李恪。
既然如此,自己拚了命的維係自己的儲君之位又有什麽用?自己與李泰、李恪的差距肉眼可見,父皇隻要堅定了“立賢不立長”的意誌,那麽自己被廢黜就是早晚的事情。
若單隻是儲位不保,他還不至於放任自流,可問題是自古以來何曾聽聞被廢黜之儲君能夠得以善終?
從未有過。
李承乾並非貪婪這個儲君之位,但是為了自己以及妻兒、東宮上下千餘人之身家性命,不得不爭。
及至今日,儲君之位日漸穩固,他最在乎的便是兄弟姊妹之情,因為父皇曾經在他們兄弟麵前無數次的教誨,要友愛兄弟,要闔家和睦,勿要因自私之貪婪使得兄弟鬩牆、手足恩斷,否則縱然坐上那天下至尊的位置,也未必順心如意、逍遙快活。
關於這一點,一眾兄弟們都是信服的,畢竟那可是父皇親身感受……
心底的愧疚,天下的罵名,那將是何等之壓力?李承乾有自知之明,父皇剛硬神武受得起那等天下毀謗萬民唾罵,可他的承受力太差,若是當真有那樣一天,非得瘋了不可……
故而任何時候,李承乾都將兄弟姊妹間的手足之情放在最緊要的位置。
……
訓斥了李君羨幾句,李承乾這才讓他入座,命人奉上香茗,蹙眉問道:“詳細與孤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通常情況之下,若非發生十萬火急之事,萬萬不能在寅時三刻之前叫開城門,否則必然有大事發生。
雖然意識到了韋正矩之死必有蹊蹺,甚至可能有陰謀直指“百騎司”甚至他這個太子,卻並未意會到其中之關竅。
一個韋正矩,如何能夠與東宮聯係在一起?
李君羨雙手握著茶杯,感受著茶杯的溫暖,沉聲說道:“韋正矩之份量,自然不足以牽扯到東宮、甚至牽扯到太子。但是不久之前此子衝撞了越國公,並被越國公教訓,使得整個京兆韋氏驚駭欲絕、惶恐不已。坊間流傳,乃是因為越國公看不上韋正矩,認為他不配尚晉陽公主,故而刻意打壓,使得京兆韋氏知難而退,雙方之齷蹉,天下皆知。如今韋正矩偷偷潛入九嵕山禁苑,晉陽殿下正好在那裏,隨即便韋正矩便暴卒而亡……難免有人將韋正矩之死與越國公攀上幹係。”
李承乾蹙眉不語,緩緩頷首。
他如今之所以能夠坐穩東宮,儲君之位日益穩固,皆是拜房俊所賜。這樣一個文武兩方麵皆有極高之建樹的臣子站在自己身後堅定不移的支持,正是東宮之根脈所在。
一旦房俊被攀扯上毒殺韋家子弟,他本人將會受到彈劾,聲譽盡毀,對於東宮之根基打擊甚大。
尤其是京兆韋氏的反應,需知道如今韋挺正妻暴斃、喪期剛過,族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子弟又慘遭橫禍,這樣一個關中門閥,豈能無動於衷?
雖然京兆韋氏在朝堂之上的勢力看上去不如長孫家,可是其底蘊之深厚、人脈之寬廣,絕對不容小視。
一旦韋家生出別樣的心思,將長孫氏、韋正矩之死遷怒於房俊,甚至遷怒於東宮……
足以攪動關中風雲!
原本因為父皇東征,使得關中空虛,各方勢力便蠢蠢欲動,如今得了這樣一個機會,豈非更要攪風攪雨?
正說著話,外頭有內侍來報,說是宋國公蕭瑀求見。
李承乾抬頭瞅瞅窗外,見天色依舊昏暗,這個時候蕭瑀就見,必定又是一樁大事,可千萬別跟韋正矩一案牽扯上才好……
然而事與願違,蕭瑀被叫進殿內之後,先是見禮,而後沉聲道:“剛才坊門初開,臣之家仆便聽聞韋家已經派人趕赴京兆府報案,說是韋正矩一夜未歸、不知所蹤,懇請京兆府立案之後派人四方查找……按說隻是一個晚上未見人,尚夠不上失蹤,不過韋家又豈能不明白這等律例?既然執意去京兆府報案,可見韋正矩多半是出了意外……呃,殿下,李將軍,何以這般震驚?”
話未說完,見到李承乾、李君羨麵色沉重驚詫的模樣,心裏登時“咯噔”一下。
該不會是這二位已經知曉了韋正矩的下落?
的確有可能,若無大事,李君羨也不應當這個時候出現在興慶宮……
李君羨看了李承乾一眼,見其並未有阻止之意,便對蕭瑀道:“昨夜韋正矩前往九嵕山,潛入皇家禁苑之內欲行不軌,當時長樂與晉陽兩位殿下正在禁苑之中……被禁衛擒獲之後,解送‘百騎司’,當時‘百騎司’上下不知韋正矩之身份,欲加審訊,結果尚未開始,韋正矩便暴卒而亡。‘百騎司’之仵作詳細勘驗,證明其事先被人下毒,送至‘百騎司’之後毒發身亡……”
蕭瑀愣了半晌,好不容易迴過神來,忽然蹙眉問道:“若隻是潛入皇家禁苑欲行不軌,且並未構成嚴重之後果,何以需要解送‘百騎司’?何時‘百騎司’也開始插手這等雞鳴狗盜之案件了?”
滿朝文武,沒人對“百騎司”抱有好感。
固然“百騎司”一向行事低調、克製隱忍,即便出手亦是證據確鑿、無可指摘,可是身為大臣,誰有願意頭頂上懸著這樣一把威力無窮之利器,隨時隨地都能掉下來刺個透心涼?
時時刻刻限製、抵抗“百騎司”,便成為朝廷上下一以貫之的默契。
李君羨自然明白蕭瑀的擔憂,唯恐這等案件往後若是都由“百騎司”插手審訊,會導致勢力暴漲,但這個時候沒耐心解釋,搖頭道:“是禁苑之內的校尉所命,末將亦不知其中內情,不過已然派人前往禁苑,或許稍後便會有消息傳來。”
李承乾於蕭瑀麵色凝重,對此並不看好。
韋正矩進入“百騎司”便毒發身亡,解送之禁衛半途被人滅口,可見幕後之主使所圖甚大,且心狠手辣。此等情形之下,又豈能留著禁苑之校尉讓“百騎司”加以審訊?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更何況“百騎司”之酷刑早已臭名昭著,沒人能夠閉著嘴從“百騎司”走出來,除非死人……
所以,此刻那位禁苑校尉多半已經被人滅口。
殿內一陣沉默,三人俱都被幕後主使這等手腕震驚,比這更加縝密之陰謀自然也都聽過、甚至見過,但是出手如此狠辣,完全不留一絲一毫漏洞,實在是夠狠。
蕭瑀摸著胡子想了想,忽然問李君羨:“韋正矩暴卒於‘百騎司’駐地之後,將軍便即刻叫開城門,入宮覲見?”
李君羨一愣,旋即麵色一變,頷首道:“正是。”
言罷起身,在李承乾麵前單膝跪地,賠罪道:“末將魯莽疏忽,導致殿下亦要遭受質疑,實在是罪該萬死。”
李承乾也反應過來,李君羨明顯是誤中賊人奸計,順勢將他這個太子拖進來,可這個時候哪裏會遷怒於李君羨?
歎息一聲,擺手道:“賊人計謀陰毒,環環相扣,將軍亦是一時不慎,孤又豈能怪罪?”
李君羨第一時間覲見固然將他拖進漩渦,不可避免的遭受質疑,可若是李君羨沒有第一時間前來,那他才要更為膽戰心驚,“百騎司”身為皇家鷹犬,卻不跟他這個太子一條心,往後他連睡覺怕是都得睜著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