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咱們還是先上去,等黃杏也能參詳參詳,他讀的書多。”易雲說道。


    “嘿,你小子這次說的倒是靠譜。”趙天賜笑道:“行,就這麽辦。”


    易雲不滿地說道:“我什麽時候不靠譜過?”


    “行了行了,別打嘴仗了。腦子裏麵好好記著畫,別給忘了。”采薇說了這句話之後率先走出了通道。


    三人上到地麵,開始用樹枝在地下畫了起來。


    雖說和原畫有些區別,但她們能補充說明,也算是基本可以複原了。


    前麵的一些畫,是采薇記下來的。


    由於之前聽胡格爾說過,加上她記憶力最好,很快大家就明白,這一部分記錄的是絲綢之路的來曆。其內容和胡格爾說的差不多完全一樣。


    第二部分是趙天賜記錄的,大概也不難明白。


    這部分的內容是說這個烏達城,是屬於樓蘭國的領地。


    和中原不同的是,這裏有點類似於“城邦製”。各個城市有著很高的自主權,但也要定期給樓蘭繳納賦稅。


    本來一直都是這樣在過也沒什麽,但是後來也不知道怎麽迴事,樓蘭國王派下來的賦稅越來越重,重到老百姓都沒法過不下去了。


    烏達城主一想這樣不行啊,再這麽繼續下去恐怕要生民變了。


    於是決定去樓蘭城,在國王麵前替民請願,希望能減輕點賦稅,不要再竭澤而漁了。


    可是他接連去了三次,連樓蘭王的麵都沒能見到。


    這就是也比較反常的現象了。


    雖然說雙方之間是主從關係,但樓蘭國王還是需要他們這些城主幫著管理百姓。烏達城又是一個大城,以往城主求見,國王再怎麽忙都會召見的。


    後來烏達城主就向樓蘭城裏的其它大臣打聽,結果更是讓他詫異不已。


    據說,樓蘭國王已經有足足三年沒上朝了,就連樓蘭城的大臣們都見不到他的麵。


    再接下來的部分就是易雲記錄的。


    和采薇他們兩人相比,易雲的“作品”就非常的抽象了。


    不僅作品抽象,而且說也不是說的很清楚。


    不過好在前麵的幾幅畫,以及他混亂不堪的表述,居然被胡格爾聽了個七七八八。


    胡格爾說道:“我來說一說,你看看我說的對不對啊?”


    這幾幅畫是介紹這個墓主的,這也是胡格爾聽過的一個故事。


    墓主生前是烏達城城主最小的一個兒子。他不僅聰明勇敢,還非常愛護百姓。


    和父親不同的是,他認為隻要那個暴君不死,人民的苦難就不會停止。


    所以他就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去樓蘭城刺殺暴君!


    說到這裏,胡格爾試探性地問道:“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易雲點頭答道:“對對對,就是這樣。不過是不是墓主,又是不是城主的兒子我可不敢保證。”


    黃杏說道:“聯係到前麵的內容,以及胡格爾說的傳說,大概應該就是這樣沒錯了。”


    接下來的“複製”的兩幅畫,內容完全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個人,在宮殿的柱子後麵窺視著殿中的一個人。


    這個也不難推算,就是烏達城主的兒子潛入到了樓蘭國王的宮殿中準備行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曌帝雙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奇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奇正並收藏曌帝雙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