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因其排列曲折如酒鬥,故而得名。


    觀測星相,自有傳說起,便是華夏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


    為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星宿家將固定的恆星根據位置排列組合,稱之為星官。


    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星數量不盡相同,其中有三十一個屬於是重要位置,故被定為三垣二十八宿。其實這種定位,和後世天文學裏的“星座”非常相似,隻不過早了幾千年而已。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它們和黃道帶上二十八宿合稱三垣二十八宿。


    紫微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即五宮當中的中宮,又稱紫微宮或紫宮。“紫”是“此”意,“宮”是“中”意。因為天神運動,陰陽開合,都在此宮之內,所以叫“紫宮”。


    屬己土,乃南北鬥中天的帝王星,為官祿主,有解厄、延壽、製化之功。喜左輔、右弼為其輔佐,天相、文昌、文曲為之部從,天魁、天鉞為之傳令,日月為之分司,更喜會合祿存、天府,其威能製火鈴為善,能降七殺為權。


    故此,地下的皇宮即對應紫薇垣。紫宮象征一座皇宮,其中由至高無上的天帝太一神及太子、王後等構成的皇室家族。由各種臣僚組成的藩衛機構,如同一個天國王朝,對應人間王室朝廷。此區星象變化預示皇帝內院,除皇帝之外,皇後、太子、宮女等命星都在這居住,流星現則內宮有喪,星象異則內宮不寧。


    而北鬥七星,就是屬於紫微垣的一個星官。北極星為天帝的象征,而北鬥則是天帝出巡天下所駕的禦輦,一年由春開始,而此時北鬥在東,所以天帝從東方開始巡視,故《易·傳》:“帝出乎震,震卦在東。”


    《晉書·天文誌》記載,樞為天,璿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在七顆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幾乎接近一等星。“天權”最暗,是一顆三等星。其它五顆都是二等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叫“開陽輔”或“開陽增一”。


    北鬥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會出現於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


    古籍《鶡冠子》記載: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人們根據北鬥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就可以指導農業生產不誤時節。古語有雲,“夜看北鬥知北南”。


    而北鬥七星中,處於樞紐位置的,就是連接鬥身和鬥柄的“天權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文曲星”。


    倪大虎哈哈一笑,一腳朝文曲星上踩去。如果說這裏真有什麽機關的話,自然是在此處無疑了。


    “且慢!”李淳豐一邊驚叫著一邊將倪大虎推開。


    倪大虎一下摔了個屁股墩,怒聲叫道:“你幹什麽?”


    李淳豐瞥了他一眼:“你覺得如果就這麽簡單,有必要做這個機關嗎?”


    眾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後都低下了頭。


    確實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假如真的就是這麽簡單的話,根本就沒有必要設置這麽一個機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曌帝雙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奇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奇正並收藏曌帝雙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