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開石棺看到肅景墨的第一眼時的驚詫,到後來的接觸,無論是樣貌、總是帶笑的桃花眼,還是那完全不同於現代人說話方式、那與生俱來的氣質……都讓人無法挪開目光、無關性別,這是那人獨特的魅力。帶著古人的文質禮教、行為舉止間無一不透露著他的風流瀟灑,又無形間漫溢出掩飾其中的狠厲冰冷,這恐怕是本身作為帝王所形成。這樣的人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吸引人目光的焦點吧,更何況他還擁有著最崇高的帝位,那定然是佳麗無數,美人前赴後繼。但事實上,這人卻沒有立後……想到這裏,覃程心頭微微一動,從那人話語中,覃程知道肅景墨至少在位10年以上,那他再年輕,那也一定有二十幾歲了,這樣的年紀卻沒有立後?在位十幾年卻沒有立後?縱觀曆史,沒有立後、在位十幾年的帝王鳳毛麟角,一般而言皇後的產生需經過皇帝冊立。冊立皇後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詔告天下,普天同慶,同時還有一項正式隆重的立後儀式。若是皇帝在登基前已有正室,則通常不另擇人選,直接將正室納入後宮,並冊立為皇後,但也有皇帝是先將正室納入後宮,並先冊封為嬪妃,待日後在進行擢升為皇後……如果肅景墨並沒有皇後那也就是他身為太子或是皇子、王爺時並沒有娶正妻,就連在位十幾年夜沒有娶妻,沒有娶妻?這在男子16歲就可成親的古代來看完全沒有可能,更何況是身處那樣位置的肅景墨,就算肅景墨遊戲人間不願娶親,成為皇帝以後,‘成家立業’古代禮教以成家放孝之前,不說禮教不容,就說那些想將自家女兒送進皇宮生下嫡子的百官群臣,為了自身利益也不會同意。悠悠眾口難調,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罔顧群臣所言。那,肅景墨沒有立後,這時為什麽?還是說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不知為何,覃程又想起了那個沒有紋飾平凡無奇的金杯,那個被大家一致認為是皇帝摯愛之物,極有可能是心愛之人之物。‘朕是個憐香惜玉之人,隻要是妖嬈貌美的美人兒,男女倒也不在意,朕都不會拒絕,隻不過,你這樣的,朕可是‘吃不下’的。’那天,肅景墨所說的這話,覃程倒還真是記得一清二楚,想到當時的情形,覃程有些忍不住的輕笑出聲,肅景墨對著他都能說出這調侃的話語,恐怕生前也是個多情的人吧。隻是,人們常言,看似無情之人最是有情,看似多情之人最為專情。或者那後位,肅景墨是留給某個愛而不得的人?不過,這猜測剛剛冒出,覃程就搖了搖頭否決了,“不……”,心頭驀然間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覃程自語,“不可能。”至於不可能的緣由,覃程卻也想不出一絲一毫。當然除了立後的問題,覃程同樣在意的是為何這人這樣年輕就死去,是因病還是因為權力爭奪。肅景墨口中的大緒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那為什麽會消失在整個曆史中?待查明的問題問題多得數不清,在踏入這個古墓以後,知道得越多,他覃程的疑惑也越多,不隻是對那段恐怕消失了的曆史,更是對肅景墨止不住的好奇。思前想後,翻來覆去,直到半夜兩點覃程也絲毫沒有睡意。翻了個身,放在枕邊的玉佩在窗戶透過的月光下泛著溫潤的白色,讓人心莫名的平靜,鏤空的龍紋象征著肅景墨的身份,覃程忍不住拿起用指腹輕輕地摩挲玉佩上鏤刻的三個字。人們都是玉佩有靈性,跟隨的主人久了,也自然而然的沾染著主人的氣息,通透潔白,光滑溫潤的表麵,就像那人外表的給人的感覺,風流倜儻溫潤如玉,但中間鏤刻那昂揚的踏雲的龍,也是那人的內裏,不懼風雲,俯瞰所有。“這是那人一直佩戴的貼身玉佩吧。”輕歎了這麽一句,這玉佩似是在覃程心中烙下了一絲印記。手中這玉佩恐怕在幾千年就已經是價值連城的寶物了,更何況曆經了千年,它鍍上了一層曆史光彩,更是無價之寶了吧。可是肅景墨卻把這珍寶給了他……想起墓中,那人笑著對他說,讓兩人做一場交易……“朕護你不被那些鬼魅傷著,但,你得幫朕做件事兒……你將那‘皇後陵’挖開,朕倒還真是想知道那裏邊究竟葬了誰,還有,”肅景墨沉默了一會兒,才冷冷的笑了聲:“肅景硯,我死後,應當是這人繼位,給我找到他的陵墓,我想知道,我死後大緒發生了什麽。”肅景硯……這人恐怕是與肅景墨同輩的皇族,八成是肅景墨的兄弟,肅景墨沒再多說什麽,覃程當時也疲累得沒有力氣再問些什麽。不過也是那次,覃程才知道肅景墨魂體無法離開那個陵墓的事兒。輕唿了一口氣,覃程閉了閉眼,別想了,別想了,任何事情都是急不來的,當務之急是怎麽讓警插局解除對陵墓的封鎖,好讓考古工作繼續進行。這次他的失蹤可是讓警插局將那山陵給封鎖了的。得想想辦法……被薑平從北京‘請’到西安的青年麵色奇怪的望著薑平,“你說的那個地方是不是在西北方向?”薑平聽青年的話後愣了愣,西北方向還真是那寧化村所在的位置,“你知道寧化村?”青年搖了搖頭:“怎麽可能知道,隻是那兒的怨氣幾乎就要衝天了,你們倒還真是不怕死,竟然去接近那陵墓?”知道這次自己帶來的這人是真懂些什麽的了,薑平嚴肅道:“那你可不可以幫幫忙?”“用命去幫?”望著遠方常人肉眼看不見的黑色瘴氣,青年垂下眼,好一會兒才說道:“那地方我可不敢接近。”第二十九章 警插局不願鬆口解開對古墓的封鎖,而這邊覃程所在的考古隊也同樣堅持繼續研究,這大墓出了這麽幾起命案,就算警方想要封鎖信息,時間久了,也有不少流言流了出去,甚至有些不知深淺的年輕人,將這事兒發到了網上,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命案原本就發生得神乎其神,這一被媒體網絡的放大、文字得渲染就更添加了一抹詭譎的色彩。不少網友在網絡發表帖子猜測兇手是誰,也有不少網友笑談這是墓主人作祟,不過這也是網絡的談資,並沒有何人把這種無稽的猜測當真。自從這事情在網絡上爆出,薑平就一直關注著網絡輿論走向,這寧華村的命案出現在信息流量超高的網絡中不過一周,就慢慢淡化在網友的視野中。原以為這事兒就這麽揭過了,但薑平根本沒有想到,在那個叫做覃程的考古青年失蹤的第二天,網絡上出現了一個匿名帖子,帖子幾乎完整的敘述了寧華村的幾起命案情況,就連林宏星那奇異的死狀都描述了出來,讓薑平心驚反倒不是這帖子的主人對寧華村命案的了解,而是這人對這起命案的分析。“……所以說,這是一場冤仇,不知道有誰還記得幾百年前那個神秘失蹤的強大軍隊,曆史中寥寥幾筆,就將這支當時最為精良的部隊結局描述了,但是那寥寥幾筆中蘊含的意味不知道誰能體會,‘蒲黃飲盡長安水,軒轅乘風京兆來’蒲黃是那軍隊的名字,‘飲盡長安水’,那就證明蒲黃這支軍隊是在當時的長安的,‘飲盡長安水’長安水盡,那也就意味著死亡,那為何死亡?後麵那一句‘軒轅乘風京兆來’軒轅指的就是傳說中軒轅黃帝,這誰都知道,‘乘風京兆來’京兆隻有唐朝將長安稱作京兆,恐怕當初記錄下這一史實的史學家忌憚著帝王而刻意隱晦的寫了這一句。這不是軒轅乘風,而是他們以為的唐皇帝的魂魄乘風而來吧。蒲黃消失的位置與現今寧華村幾乎一致,在《蒲黃雜說》中有說過蒲黃這支隊伍,有秘密進行官盜活動,我猜測是進行官盜……而被墓主人的怨魂殺害了……也就是說,這次這接二連三的詭異命案,定是與之脫不了幹係……”長達三千多字的帖子,在一夜間瘋傳,這詭譎的陵墓更是引得好些人關注。薑平聽著小王報告,皺緊了眉頭。這個案子他們沒有對外放出一點風聲,而這帖子的主人卻對案子這麽熟悉……甚至他對案件所做的猜測,比他薑平心中所想更為全麵。手指敲打著桌麵,薑平猛地站起身,一邊走一邊說道:“把寫這帖子的人找出來!”什麽鬼怪作祟,就算真他媽有鬼怪,沒有人的催動,那怎麽會釀成慘劇!這寫帖子的人比他一個警插還要了解這案件,絕對有問題!寧華村現在是被直接封鎖不允許進入的,就連一直住寧華村的老人,也讓他們暫時搬離那兒了。和警插局的磋商一直沒有結果,知道警局這兒沒有門路,他們慢慢放平情緒,開始想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