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迫使朝鮮脫離明朝,向清廷稱臣之後,清廷對於朝鮮其實很不錯。


    這些年來清廷沒在朝鮮駐軍,也不強迫朝鮮提供錢糧物資,隻是要求朝鮮稱藩而已。


    因為清廷以蠻夷的身份入主中原,內心極不自信,而朝鮮乃是中國第一藩,他向清廷稱臣,清廷便有些底氣,告訴周邊小國,你們看朝鮮都認我是中國了,你們都來朝貢,以證明自己是中原正統。


    為了讓朝鮮聽話朝貢,這些年來清廷對朝鮮的管理極為寬鬆,並不幹預朝鮮的內政,連朝鮮內部依舊用崇禎年號也不過問。


    早前滿清占據關內大片富庶之地,也看不上朝鮮這塊窮地方,所以清朝並沒有嚴格要求朝鮮。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清軍被梁軍趕出北京,中國是做不成了,滿清隻能退迴關外,繼續做蠻夷。


    那麽朝鮮的表率作用也就沒什麽用處,也沒有太多必要,不如給滿清來點實惠的。


    此時清廷退守關外,幾百萬軍民需要安置,還要修建錦州防線,財政的壓力相當巨大。


    朝鮮雖然國小民窮,但是卻有五百多萬人口,餓死一點朝鮮人,換取清廷平安過冬還是很值得的。


    洪承疇與豪格等人站在初具輪廓的錦州城上,交談了一陣,便移步到大營之內繼續商討。


    這時洪承疇讓人拿來朝鮮地圖,豪格等人見此,便知道洪承疇早有預謀,或許在決定撤退時,就已經想到通過壓榨朝鮮來渡過饑荒。


    豪格等人遂即走到地圖前,洪承疇笑道:“眾位王爺請看,這就是朝鮮的地圖,版圖接近河北大小。若是大清能夠將其控製,足以讓我們渡過眼下的困境。”


    豪格問道:“這朝鮮軍隊戰力雖然低下,但畢竟為獨立一國,我大清如何才能讓朝鮮心甘情願的提供錢糧呢?”


    濟爾哈朗道:“朝鮮素有反誌,恐怕不會老實上繳錢糧。現在我們兵力不夠,也不能直接派兵去征收,朝鮮人自己必定找各種借口不交錢糧。另外朝鮮人吃軟怕硬,他們見我大清退守關外,恐怕早就生了二心,本王擔心逼迫太緊,朝鮮會發生叛亂。現在我大清西線麵臨梁軍的壓力,要是東線再出問題,將兩麵受敵啊!”


    阿濟格則冷笑一聲,不以為意,“哼!就憑朝鮮,還反了天?給本王五千兵馬,定叫朝鮮人服服帖帖。”


    當年皇太極征討朝鮮時,阿濟格從征,清軍不到一個月就打到漢城,差點滅了朝鮮。


    因此阿濟格很清楚朝鮮的戰力,內心深處極為鄙視朝鮮人。


    這時洪承疇道:“眾位王爺,要讓朝鮮人心肝情願的上繳錢糧,自然是不可能的。誰也不可能餓死自己,把糧食交給別人。因此我們要從朝鮮獲得糧食,必須要徹底控製朝鮮!”


    幾人點了點頭,豪格問道:“如何控製?”


    洪承疇繼續道:“首先是要派遣軍隊,隻有軍隊進入朝鮮,才能威懾朝鮮人,朝鮮人才會接受大清的控製!”


    現在朝鮮雖然是清廷的藩屬國,但是清廷對朝鮮內部的控製力並不強。


    清廷要控製朝鮮,建立殖民統治,武力震懾是必不可少的。


    “西線壓力這麽大,恐怕沒有多少兵馬,用來分兵前往朝鮮!”豪格沉聲道。


    洪承疇道:“肅王放心,剛才鄭王也提過,我們沒有兵馬去自己征收錢糧,而且朝鮮太窮,派駐兵馬過多的話,征收的錢糧大部都被駐軍消耗了。因此軍隊要派,但數千人足矣,目的是控製漢城,朝鮮其它各城,則派遣官員進行管理。另外朝鮮的軍隊,必須要由大清派遣軍官進行統領。這些都需要駐軍為後盾,才能夠施行。”


    豪格微微頷首,“朝鮮的官員不會盡心為我大清效命,確實需要換掉,可是換了他們,怎麽統治朝鮮,怎麽收取賦稅?”


    洪承疇道:“這就需要分化瓦解,繼續任用一些朝鮮人,然後遷徒一部朝鮮人來遼西,把一部分關內百姓和蒙古人遷入朝鮮,然後讓他們來統治朝鮮人。”


    朝鮮半島上民族單一,不便於清廷管理,洪承疇便想摻點沙子。


    這就像大英帝國殖民時一樣,總是用少數族裔,來統治多數當地人,沒有也要遷徒一些過去,來幫助他們進行統治。


    這些少數族裔與當地人沒有感情,文化、信仰和風俗習慣都不同,他們在統治中獲得利益,必然維護殖民當局的利益,幫助殖民當局來維護殖民統治,壓迫當地的人民。


    豪格等人對視一眼,覺得洪承疇的想法可行。


    這時洪承疇道:“控製朝鮮需要方法,奴才的意思是先派軍隊控製漢城,把朝鮮王和兩班大臣掌握在手中,再解除朝鮮軍官的兵權,掌握朝鮮軍隊之後,最後進行下一步動作,一步步控製朝鮮。”


    豪格微微頷首,“那洪學士以為由誰去朝鮮?”


    洪承疇道:“英王曾經率兵征討朝鮮,朝鮮人想必恐懼英王,就請英王帶兵駐守漢城,再讓孟喬芳總督朝鮮,處理其它事情!”


    豪格等人聽後都沒意見,紛紛頷首,“錦州這邊就交給洪學士,朝鮮那邊我們來處理!”


    幾人商議妥當後,洪承疇繼續在錦州構築防線,豪格、濟爾哈朗、阿濟格、吳三桂則前往盛京。


    不久之後,清廷便派出阿濟格率兵五千,以敦促朝鮮練兵,為大清效命為由進入朝鮮,準備開啟對朝鮮的軍事殖民。


    ……


    豪格撤迴關外後,清軍完全放棄河北之地。


    薊遼段長城各個關隘的清軍,紛紛向北逃竄,或者投降梁軍。


    高名衡抵達北京後,遂即派兵四處出擊,很快就控製包括山海關在內的諸多關隘,幾乎沒費多少力氣就收複河北全境。


    北京城外,通州。


    高名衡、袁時中等將領著數千兵馬等候。


    這時眾人眺望一陣,袁時中忽然道:“督師!大王來了!”


    在河北戰役結束半月後,高歡終於領著兵馬浩浩蕩蕩出現在北京城外。


    ……


    (求月票,推薦,追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