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的戰馬,主要來自繳獲。


    這些繳獲的戰馬,都是被閹割過的,所以梁軍這邊缺少種馬,近些年一直沒有什麽新馬補充軍隊。


    馬匹的壽命雖然很長,平均壽命三十年,不過能夠做戰馬的時間,也就是十年左右。


    梁軍的戰馬主要繳獲自開封之戰和雙堆集之戰,而這兩場戰役已經過去四五年的時間。


    梁軍繳獲的戰馬,並不都是剛剛四五歲的馬匹,有的馬匹繳獲時就已經接近退役的年齡。


    現在幾年過去,梁軍馬匹沒有得到補充,軍中的戰馬又不斷達到退役的年齡,便造成了梁軍馬軍的戰力下降。


    北馬南舟,在南方作戰,沒有戰船不行,在北方作戰,則需要戰馬。


    現在梁國夾在中間,戰船比不過鄭家,馬軍比不過滿清,處境其實比較尷尬。


    堵胤錫道:“北方一馬平川,作戰非有騎兵不可。現在戰馬得不到補充,確實應該在馬軍實力進一步下降之前,擊敗清軍和偽明軍。”


    河北一馬平川,沒有騎兵的話,步軍很難在河北擊敗清軍,甚至可能被清軍騎兵切斷糧道,襲擾後方,導致戰爭失敗。


    北宋時期,宋軍的裝備不可謂不強,宋軍步軍的步人甲就重達六十斤,還有神臂弩等利器,裝備遠勝過遼兵,但在戰爭中卻處於劣勢,便是因為宋軍缺少騎兵。


    高歡準備對清軍發起一次反擊,如果沒有騎兵參與的話,那麽很難迫使清軍主力與他交戰。


    屆時清軍隻要步軍堅守城池,騎兵四處襲擾,梁軍便受不了,或者清軍利用騎兵的速度,避開梁軍主力,不與高歡決戰,反擊也難以成功。


    堵胤錫聽了高歡的話語,顯然是讚成高歡的決定,需要在馬軍實力進一步衰落之前發起北征。


    高歡扭頭問道:“現在軍中健馬還有多少?”


    徐黑虎迴道:“大概不到四萬匹!”


    梁軍與清軍幾次大戰,繳獲馬匹有七萬多匹,現在已經有一小半都成為老馬,馬軍實力縮水很快。


    高歡沉吟一陣,“若是有個牧場,能夠為大軍供給馬匹就好了。”


    漢朝、唐朝都有自己的牧場,馬匹多達二三十萬,有自己的種馬,而梁國隻有不到七萬匹馬,與漢唐差得太遠。


    高歡一直都想獲得一處牧場,早前與順國交好時,還能通過商隊,前往青海購買馬匹迴來,而現在四麵皆敵,梁國已經很難從外部獲得馬匹。


    周延儒道:“現在我梁國占據中原和江南,不與蒙古、烏斯藏相連,想要獲得馬匹,隻能西征占據四川,從烏斯藏購買馬匹,或者攻入關中,滅掉李際遇,從隴西購買戰馬,最後便是收複河東和河北,從蒙古獲得馬匹。”


    高歡捋了捋胡須,“騎兵作用巨大,曆代以來中原王朝有騎兵便強盛,沒有騎兵便勢頹。這次北征,大軍必須推進至長城一線,打通與蒙古的聯係,使得軍隊能夠獲得穩定的馬匹供給。”


    三萬騎兵是高歡的底線。


    如果梁軍連三萬騎兵都沒有,那麽無論是對外征戰,還是用兵防守,都會相當的被動。


    本來高歡就動了反擊之心,現在看見馬軍的情況,便更加堅定了,要出兵收取山東、河北,把清軍趕到長城以北的心思。


    這時,高歡正與幾人說話,堵胤錫忽然道:“火槍手和炮隊的演練開始了。”


    馬軍演練過後,近一千名梁軍火槍手,列隊而出,隊伍後方還跟著六門騾馬拉著的野戰青銅炮。


    去歲宋應星成功仿造荷蘭的武裝商船後,高歡又讓他研究開花彈和燧發火槍。


    現在開花彈已經大量生產,第一批燧發火槍,也已經裝備軍隊。


    隻要這兩樣火器實現列裝,那麽梁國裝備,至少能夠保持兩百年不落後任何敵人。


    此時,近千人得神機營士卒,扛著火槍,槍上插著銃刺,先是演練行軍和列陣。


    這是梁軍第一次編製純火器的步軍,因為兵種單一,所以軍陣也比較簡單,士卒隻需要掌握三種陣形。


    行軍時的縱陣,遇敵步軍時的橫陣,以及碰見騎兵時的空心方陣。


    這支梁軍訓練不到三個月,已經能夠熟練的完成三種陣形的轉換。


    高歡站在校閱台上,看著步軍的變化,不禁微微頷首。


    現在梁軍船不如鄭,馬不如清,但是步軍絕對冠絕天下。


    高歡雖然編製了純火器營,不過眼下畢竟還是冷熱兵器的過度時期,梁軍的主流依舊是冷兵器部隊。


    鐵人軍、磐石軍、長槍營這些精銳步軍營,依舊是梁軍的主力。


    “要開始射擊了!”堵胤錫道。


    這時一千梁軍火槍手,列成三排,六門火炮陳列兩翼,擺出一個橫陣。


    在梁軍士卒於陣前放置靶子之際,眾多梁軍將領不禁議論紛紛。


    燧發槍剛裝備大軍,許多將領也沒見過,不過卻聽說過這種火槍,不需要火繩,發射步驟少於火繩槍,不過也存在發火率不高的問題。


    眾人議論一陣,士卒已經放好了靶子,神機營的演練,也正式開始。


    先是兩翼青銅炮,成交叉火力,發炮轟擊靶區,然後是第一列士卒,抬銃就是一槍。


    三列火槍手,輪番抬槍射擊,將陣前的木靶打得木屑飛濺,校場上濃煙彌漫。


    眾多梁軍將領不禁眉頭一挑,兩眼放光,發現碎發火槍的效果,比他們想象的要好。


    袁宗弟一拍大腿,大聲罵道:“不好,上老李當了!”


    其他幾員大將,也都迴過味來,目光齊刷刷的看向李平遠,可李平遠全當沒感受到眾人憤怒的目光。


    燧發槍製造比較困難,生產數目不多,造出來後,需要選擇一軍換裝。


    李平遠跟著高歡,多次前往工坊,觀察過燧發槍試射,了解燧發槍的情況,知道這種火槍的潛力,為了獲得換裝資格,他逢人就說燧發槍不好,發火率不高,戰場上打不響就是燒火棍。


    梁軍中不少將領也看過燧發槍發射,確實有時候打不響,再聽李平遠一說,便有點排斥換裝燧發槍。


    這樣一來,幾乎沒人與李平遠爭,他便獲得了首批三千杆改進燧發槍。


    現在眾人看燧發槍試射,發現集中射擊,雖有些槍隻打不響,但是千銃齊射,幾十支沒打響,影響並不大,再加上燧發槍射速提高,便完全可以抵消發火率的問題。


    再結合燧發槍不懼風雨的優點,燧發槍與火繩槍相比,優點便更加明顯了。


    這讓梁軍眾將都大唿上當,紛紛心癢難耐,想要裝備燧發槍,不過他們現在想裝備也沒用,燧發槍製造緩慢,各軍想要,還得再等一段時間。


    火槍隊表演完橫陣齊射之後,遂即便開始演練空心陣群。


    這時,騎兵登場,佯裝衝陣,神機營火槍隊,立刻變成一個個空心方陣,抵禦騎兵的突襲。


    高歡看完操演,滿意的頷首,沉聲吩咐道:“這次北征,依舊步軍為主。各軍都要演練軍陣,用來防禦清軍騎兵!”


    現在梁軍騎兵並不強,與清軍騎兵相比,明顯處於劣勢,不過梁軍也有梁軍的優勢,便是強大的步軍和火器。


    高歡既然決定北征,便要提前準備,各軍都需要針對性的操練防禦騎兵的軍陣。


    “臣等領命!”眾將聞語齊齊抱拳,都是磨拳搓掌,準備大幹一場。


    這麽多年來,都是清軍主動挑起事端,梁軍主動發起大規模進攻,並且決定占地不走,還是頭一遭,各人心中都非常振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