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在襄陽收編了李過部,將順軍留在襄陽、南陽整編,他則帶著李過等人,乘船從襄陽而下,沿著漢水進入長江。


    如今已是1649年正月,高歡奪取武昌一年半,五年計劃施行了一年。


    農乃立國之本,糧食就是人心。


    湖廣上繳賦稅,雖不及江南,但是在梁國的地位,卻極為重要。


    這時高歡站在船頭,看著長江兩岸,江堤蔓延,阡陌相連,炊煙嫋嫋,已然從左鎮時代的破敗中走了出來。


    這時船隊停泊在武昌補給,高歡稍微喬裝打扮,領著一群人來到武昌城外查看。


    高歡一行人來到一座小鎮前,老遠看見,牆壁上刷著“發展經濟、穩定供給”,“消除四害,防治血吸蟲”等標語。


    高歡見此微微頷首,宋獻策已經得了他的真傳。


    宋獻策解釋道:“這都是大王的提醒。臣到湖廣後,發現許多百姓都患有大肚症,有的村子甚至整村都是如此!臣聽從大王的建議,讓百姓講衛生,喝開水,滅釘螺,清理水渠。”


    宋獻策跟著高歡起來,對於這些已經輕車熟路了。


    高歡見鎮子外聚集了不少百姓,裏麵一陣喧嘩,不禁問道:“那些百姓在做什麽?”


    宋獻策笑道:“那是百姓趕集!臣為了幫助江南工坊銷貨,同時也給湖廣百姓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規定湖廣各村鎮每月逢八趕集,讓百姓過來交易。”


    高歡露出微笑,“這個方法不錯!走,我們過去看看。”


    當下一行人,來到鎮子裏的曬穀場,裏麵熱鬧非凡,十裏八鄉的百姓都過來,不買東西,也湊個熱鬧。


    在曬穀場入口,小商販支起攤子,賣著米粉、包子等小吃,饞得不少小孩直流口水。


    許多百姓趕集,也不買什麽東西,就是帶著小孩過來嗦碗米粉。


    武昌這邊畢竟剛恢複,百姓也不富裕,好多都是孩子吃,大人坐在一邊看著。


    穿過小食攤後,貨物的種類就多了起來,不僅有商人帶來的布匹、瓷碗、茶葉,還有百姓帶著山羊、雞、鴨、魚、肉,都是物美價廉。


    為了方便侍衛保護,高歡沒有深入人群中,隻是看著聽著百姓的笑聲、喊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看著百姓交易,場麵格外熱鬧。


    高歡看見這副充滿了生活氣息,生機勃勃的場景,心裏不禁一陣自得。


    作為梁國的統治者,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讓他頗有成就感。


    高歡觀察一陣,發現不少人交易,都用上銅圓,不禁微笑道:“銀圓和銅圓在這邊也廣泛應用呢?”


    宋獻策笑道:“多虧了朝廷鑄造的這批銅錢,否則趕集也辦不起來。”


    高歡微微頷首,“貨幣統一,確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貨物的交換。”


    以前民間交易,主要用銀子和銅錢。


    銀子不用說,成色不一,交易要先折色,再稱重量,百姓看不出成色,也不能隨身攜帶一杆小稱和鉗子,十分的不方便。


    明朝的銅錢,也是大小不一,有大錢有小錢,而且上點數目,交易就十分不方便。


    現在梁國有一兩和半兩的銀幣,有一百文、五十文、十文、一文的銅幣,交易非常便捷。


    正因為如此,銀幣和銅幣在梁國境內,流行得很快。


    就連臨近的各方勢力境內,也有梁國錢幣流通,吸食著各國的血液。


    高歡在武昌稍微停留,遂即便繼續坐船,返迴南京。


    高歡給李過賜了一座王府,讓其在府內居住,而劉宗敏、劉芳亮、李來哼等人,則進入講武堂。


    李過曾是順國儲君,現在又是郡王,高歡暫時不打算讓他領兵,等劉宗敏等人從講武堂出來,立了些戰功,在梁軍中的威望超過李過之後,再給李過機會。


    高歡迴到南京,講李過等人安置後,便開始處理堆積的政務。


    這日,高歡正埋頭批閱奏疏,忽然眉頭一挑,將一份奏疏細看一遍,然後哈哈大笑道:“來人,給寡人備馬!”


    宋應星上書,高歡讓他製造的自生火銃,工曹已經成功製造了一批樣品。


    高歡離開王府,便騎馬奔往城北的南京製造總局,給了宋應星一個突然襲擊。


    製造總局門前,高歡翻身上馬,宋應星領著一群官員匆匆過來,慌忙行禮,“臣等恭迎大王!大王怎麽突然造訪?”


    高歡微微一笑,“聽說愛卿製造出了自生火銃,寡人特意來看看!”


    宋應星道:“這件事情,臣不敢居功,製造自生火銃者乃是陳於階!”


    高歡笑道:“寡人知道,是徐光啟的外甥。他人再哪兒?”


    宋應星道:“在靶場!”


    高歡將馬鞭丟給揚彥,然後頗有興趣道:“那就去靶場!寡人正好看看自生火銃!”


    當下宋應星領著高歡等人,進入製造總局,不多時便來到一處靶場。


    這時,靶場上站了一排穿著臃腫,頭上帶著鐵盔,臉上帶著鐵麵,手上帶著手套,渾身上下隻有兩隻眼睛露出的士卒。


    他們接過工匠裝填好的火槍,正在進行測試。


    宋應星見此正要說話,高歡卻揮手製止,站在遠處看著一人指揮著士卒和工匠進行測試。


    高歡隻見包裹嚴實的士卒,接過裝填後的火槍,抬起扣動扳機,火槍哢吧一聲響,槍身向後一陣,騰起一團白煙,槍口便噴射出銃焰,一枚彈丸唿嘯而出,直接擊中五十步外的木板,打得靶子木屑飛濺。


    高歡見此嘴角露出微笑,扭頭對宋應星道:“既然自生火銃已經研製成功,鳥銃就不要造了。令各工坊全力生產自生火銃,四年之內,寡人要五萬杆自生火銃!”


    ……


    南京城,下關碼頭。


    一艘貨船靠岸,喬裝打扮後的侯恂走下船,目光打量著繁華的碼頭。


    洪承疇在濟南自研火器,效果並不理想。


    高歡提前幾年布局,梁國擁有大量的工匠,還有工科學堂,不斷輸送人才。


    洪承疇雖然招募千餘工匠,對於已經成熟的器械,還能打造,但是對於新式器械的探索,卻舉步維艱。


    現在時間緊急,洪承疇沒有時間摸索,便隻能從梁國竊取製造技術,收買工匠前往濟南製造。


    侯恂與高歡有仇,來南京可以說相當危險。


    不過,江南這邊見過侯恂的人,屈指可數,他稍微喬裝,注意自己的行蹤,基本不用擔心被梁軍抓捕。


    這時,侯恂穿過熱鬧的碼頭,拿出偽造的戶帖,便直接排隊進入南京城。


    侯恂站在城門前,目光盯著南京城門,臉上帶著恨意,“高歡,你毀了老夫的家業,抓了老夫的兒子,我侯家與你不共戴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