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李過打定主意,堅守新野,不與李際遇決戰,等待梁軍到來。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李際遇急於消滅李過,來得太早,提前抵達了新野,而高歡卻耍起大牌,行動十分緩慢。


    在李際遇兵臨新野之際,高歡則率兵駐紮在魯陽關外,按兵不動。


    這日高歡正在帳中看著地圖,聽著屬下稟報,清軍和偽明軍的動向。


    這時帳外忽然一陣喧嘩,侍衛匆匆來報,“大王劉芳亮求見!”


    高歡聞語皺眉,沉聲道:“讓他進來吧!”


    劉芳亮進入帳中,立時就氣憤質問道:“梁王既然答應出兵,為何屯兵不前?”


    高歡心中有些不快,不過卻將情緒隱藏在心中,麵露難色的看了劉芳亮一眼,然後對周延儒道:“周先生,你給劉將軍說下原因吧!”


    周延儒會意,展開一份軍報讀道:“軍情司揍報,滿清向我大梁宣戰,於懷慶陳兵二十萬!偽明向我大梁宣戰,於兗州屯兵十萬,意圖進犯我大梁地界。”


    劉芳亮一聽,愣了一下。


    周延儒借機道:“因為大王力排眾議,要增援你們,現在引來滿清和偽明三十萬大軍的進攻。劉將軍,大王也需要為梁國考慮啊!”


    高歡為難道:“劉將軍,並非是寡人不想救援你們,而是清軍和偽明軍大舉進犯,寡人需要了解黃河防線的情況,再做決斷,隻能暫時停止進兵。”


    劉芳亮聞語,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說。


    畢竟,他不可能要求高歡棄梁國不顧,而去救援他們。


    不過,李際遇已經殺至新野,劉芳亮擔心那邊李過頂不住,還是說道:“若是梁王不能進兵,還請借給我一支人馬,讓我去救新野。”


    高歡一臉為難,一旁周延儒忙將滿清和偽明的檄文,遞給了劉芳亮,沉聲道:“劉將軍,還請你耐心等候,大梁肯定會發兵救援,隻是擔心黃河防線,才暫時駐紮於此。你可以放心,一旦開封有消息傳來,隻要防線穩固,大王肯定會發兵增援。”


    劉芳亮接過檄文看了看,梁軍不可能不顧自己百姓,而去救援順軍,即便是所謂的盟國也不行。


    因此,劉芳亮隻能懊惱歎息,暫時退下,焦急等待高歡進兵。


    ~~~~~~


    二十一日,李際遇剛抵達新野不久,便下令大軍對新野發起了猛攻。


    李際遇將兵馬分成四部,圍著新野三麵攻打,不過五萬順軍也不是吃素的。


    李過和劉宗敏率領大軍死戰,激戰一日,曹軍死傷慘重,被迫撤退。


    不過,李過沒有來得及鬆口氣,剛想休息一下,便發現曹軍又像打了雞血一樣,又衝了上來。


    李際遇仗著自己兵多,對順軍發起了車輪攻擊。


    雖說李際遇等人比不上李過、劉宗敏,但是曹營兵的士卒,精銳程度卻並不比順軍差。


    畢竟,羅汝才曾今是與李自成平起平坐的人物,他手下曹營兵,自然不會比闖營兵差。


    而且,闖係精兵在河東損失很大,而曹營兵卻保存下來。


    以前曹營兵不是李自成嫡係,造成他們裝備很差,但是李際遇奪取了大順政權,曹營兵的待遇和裝備都提上來。


    這使得曹營兵甚至比順軍還要精銳,他們作戰勇武,不怕死,敢衝鋒,連續攻擊之下,城外的順軍營盤接連告破,李過隻能退守新野城。


    此時,眼看著李際遇攻勢兇猛,李過和劉宗敏開始感覺到事情不妙了。


    如果李際遇繼續這樣不顧傷亡的猛攻,那麽最後輸的一定是李過和劉宗敏。


    雖然順軍暫時保住了新野城,但是對李過和劉宗敏這樣有著豐富經驗的將領來說,城池能否守住,心中早就有了清楚的意識。


    如果高歡大軍不能盡快趕來,那麽就算李際遇不能攻破城池,順軍也會損失慘重。


    新野城外,曹軍大營。


    李際遇站在帳中,盯著沙盤,一旁大將賀錦道:“大王,高歡率領五萬人屯兵魯陽關,進又不進,卻是為何?”


    田見秀冷聲道:“還能有什麽企圖,無非想漁翁得利!”


    李際遇雙拳攥緊,咬牙切齒,“本王二十萬大軍,高歡和李過加起來才出十萬人。現在高歡和李過還各懷鬼胎。權將軍,你領五萬人監視高歡,本王繼續進攻新野。”


    ……


    新野縣城內,李過在節堂上來迴踱步,一旁劉宗敏惱怒道:“高歡怎麽還不來援。不是說好增援我們嗎?”


    李過停下腳步,沉聲道:“還不明白嗎?高歡這是想要孤王歸順於他,否則不會爽快發兵!”


    劉宗敏惱道:“乘人之危,他休想!”


    李過歎息一聲,“孤王再派人催一催。”


    劉宗敏陰沉著臉,“現在李際遇包圍新野,外麵都是叛軍,還是由我殺出重圍,去見高歡吧!”


    是夜,新野城門大開,數路人馬出城,夜襲牽製李際遇,劉宗敏則領著近百精兵,衝出重圍,前去向高歡請援。


    李際遇見劉宗敏突出重圍,知道他去向梁軍求救,立時揮兵猛攻新野。


    曹營兵鋪天蓋地,漫野攻擊,新野攻防戰,進入白熱化,炮聲、殺聲直上九霄,十裏可聞。


    ~~~~~~


    高歡確實是要乘人之危,坐地起價,擅自改了李過的劇本。


    在這場名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大戲之中,扮演鷸的是從關中飛奔過來的李際遇,李過和劉宗敏則演蚌,嚴防死守,等高歡出手幫忙。


    而高歡將最後在舞台上表現一把,出演漁夫的角色。


    現在李際遇對新野猛攻,而高歡耍大牌,該他上場時,他卻不上,讓李過便隻能接過留給高歡的角色,演起了蚌。


    在高歡在魯陽關駐紮多日後,得知新野激戰正酣,才率領大軍,不僅不慢的向新野方向攻擊前進。


    十二月初時,高歡大軍終於抵達南召縣,距離新野還有三百多裏,便又停下了。


    高歡繼續看著新野激戰,等待著李過等人自己加價。


    李際遇攻打新野,高歡救援失敗,高歡還能從李際遇手中奪取南陽和襄陽,但李過和劉宗敏付出的代價,卻是全軍盡沒,徹底失敗。


    因此先崩不住的肯定是李過和劉宗敏,他們隻能主動投靠,換取高歡的支援。


    (求月票,推薦,訂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