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帶著一群人闖進來,劉希堯神情瞬間數變,最後定格在驚喜上。


    李過打量劉希堯一眼,看見他一臉真誠,都有些不太確定了。


    不過李過還是道:“劉將軍,李際遇兵變謀反,暫時委屈你一下!”


    語畢,李過一揮手,幾名士卒便上前,將劉希堯控製。


    劉希堯是左革首領之一,同曹營兵一起,被李自成收編。


    這使得劉希堯與李際遇關係密切,而現在李過已經知道,招他去長安的詔書是偽詔,應該是李際遇所發。


    這樣一來,李際遇讓劉希堯接手征西大軍,李過便不能不懷疑。


    “太子殿下,這是為何啊?”劉希堯隻能裝糊塗,腳踩在燃燒的灰燼上。


    這時,士卒一陣搜索,卻從書桌內找出一封書信,呈給李過。


    劉希堯見此,臉色刷的一下慘白,當即就要搶奪,卻被士卒牢牢製住。


    方才太急,他撕了自己寫給李際遇的效忠書信,卻忘記了李際遇寫給他的書信。


    李過見他的神情,接過書信看了看,冷眼盯著劉希堯,冷聲揮手道:“帶下去!”


    “殿下!臣也是剛收到信,沒有參與謀反啊!”劉希堯被架著往外拖,慌得蹬腳大喊。


    李過卻陰沉著臉,任由士卒將他拖走。


    在順軍奪取關中,李過長年鎮守南陽和襄陽之地,他在這裏的威望很高,幾乎沒費什麽功夫,就重新奪取了對征西大軍的控製權。


    此時從劉希堯書房內搜出的書信,再次證明李際遇已經發動兵變,並且控製了長安城,甚至整個關中地區。


    這讓李過十分焦急,一麵派人去打探消息,一麵以大順太子的名義,號召襄陽和南陽諸地,聽他的號令,並傳檄關中,起兵勤王。


    不過,大軍還未出行,鎮守武關的石開,便倉惶奔來襄陽。


    這時在節堂內,李過身穿盔甲坐在帥位上,兩側眾多順軍將領雲集。


    渾身是血,衣甲殘破的石開跪在地上大哭道:“殿下,叛軍殺了臣父,又攻破了武關,還請殿下為臣報仇啊!”


    前來接收武關的叛軍,發現牛金被殺,知道事情敗露,李過已經逃迴襄陽,立時就對武關發起了攻擊。


    武關是大順境內的關隘,不承擔抵禦外敵的使命,所以駐軍不多,隻有三千人,根本擋不住叛軍,沒守三天就被叛軍攻下。


    李過先讓石開起來,好聲安撫幾句,然後沉著臉,問道:“諸位對此可有什麽辦法?”


    各將都是神情凝重,從眼下的情況來看,李際遇應該已經控製了關中,


    這樣一來,李過控製之地,就隻剩下南陽和襄陽兩地,而李際遇則控製了河東、關中,兵馬和地盤,都將數被於李過。


    劉宗敏看眾人都不說話,一拍座椅,朗聲喝道:“還能怎麽辦?立刻起兵,解救陛下!”


    大堂內眾人卻沒有應聲附和,叛軍控製關中,又有滿清背後支撐,現在連武關,也落入叛軍之手。


    恐怕眼下擔心的不是起兵救李自成,而是該考慮如何抵擋叛軍的進攻。


    這時高一功看了坐在一旁的宋獻策一眼,然後起身行禮道:“殿下!我大順與梁國同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殿下何不向梁國求援呢?”


    李過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實際上在得知清軍支持李際遇叛亂後,李過就想到了借助梁國的力量平叛。


    隻是,高歡乃是野心勃勃,吃人不吐骨頭的主,他向高歡借兵,必定會付出代價。


    不過現在他似乎也沒有選擇了,若是不能平定叛亂,奪迴關中之地,以南陽、襄陽兩地,他遲早被滅。


    李過看向宋獻策,問道:“不知道宋先生能否幫孤這個忙,懇請梁王出兵,助孤平叛。”


    這次滿清支持李際遇叛亂,如果成功的話,對於梁國而言,可謂極為不利。


    現在事情已經發生,梁國隻能喪事喜辦,看能否從順國內戰之中,謀取利益。


    宋獻策站起身來,躬身行禮,“在下正要返迴梁國,向大王陳述順國之事,願意替殿下轉達這個請求!”


    李過遂即站起身,還禮道,“那就真太感謝宋先生了。”


    當下,李過親筆寫了書信向高歡求援,交給宋獻策,宋獻策便匆匆返迴梁國。


    此時李際遇在關中,得知李過逃迴襄陽,便知道事情敗露,隻能武力解決李過。


    六月中旬,李際遇在長安宣布李自成的死訊,給李自成諡太祖武皇帝,引用兄終弟及扶立李自敬為大順皇帝,改元昌明,並傳檄各地,汙蔑李過謀反,害死李自成,發兵十萬進剿。


    消息傳開,大順舉國大震。


    ~~~~~~


    嘉魚縣,西軍大營。


    順軍忽然退兵後,張獻忠見高歡停止進攻武昌,便又退迴嘉魚駐守。


    雖然張獻忠不知道,順軍為何退兵,但是隻要順軍不攻擊荊州,西、梁之間的戰爭天平,便會逐漸向西軍方向傾斜。


    畢竟隻要順軍不偷襲,張獻忠後方就沒問題,可是高歡就不同了,清軍、北明、鄭芝龍估計已經蠢蠢欲動,準備醞釀大規模進攻。


    這時,在西軍大帳內,張獻忠看完一封情報,終於明白順軍為何退兵,他不禁哈哈大笑。


    “陛下笑什麽?”汪兆麟問道。


    “哈哈哈~”張獻忠大笑一陣,將情報遞給他,然後朗聲笑道:“朕笑高歡小兒死到臨頭,還不自知!順國發生政變,親建奴和北明的李際遇上台,高歡小兒的連橫同盟完了。”


    汪兆麟匆匆看完,不禁驚道:“李自成居然死了!”


    張獻忠也是一聲感歎,“唉,黃來兒也算一世梟雄,居然死在鼠輩之手,真是可歎啊!”


    看見李自成的下場,張獻忠內心也有些憂慮。


    順國之所以這麽亂,主要問題就是一個儲君的問題。


    李自成自己的兒子太小,來得太遲,而他之前,又沒明確要立誰,造成有資格爭奪皇位的人,都聚集了一票勢力,等他想立時,便誰上也有一大群押錯寶的人不服氣。


    李自成的事情,讓張獻忠也有些憂慮。


    畢竟他的情況與李自成差不多,兒子才兩歲,四個義子各個人中龍鳳,不過張獻忠比李自成聰明,他很早就對孫可望說,以後會傳位給他。


    這樣一來,避免四個義子內鬥,同時,他要改弦更張的話,隻需要弄死孫可望就行了。


    不過,相比於李自成,張獻忠覺得自己身體還好,暫時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哈哈哈~”張獻忠的思想拉迴湖廣戰場上來,冷笑道:“這麽僵持下去,高歡小兒若是識相,就該來求朕放他一馬,否則這樣下去,寡人不信他能以一國之力抗住五國進攻。”


    汪兆麟笑道:“陛下英明!若是高歡現在夠聰明,就給派人來給陛下賠禮道歉,並賠償我大西的損失,然後撤迴南京。否則梁國這次,真麻煩了!”


    ~~~~~~~


    武昌城東郊碼頭。


    張獻忠西去迎戰順軍時,高歡沒有行險,而是選擇比較穩妥的方案,先拔掉武昌城。


    因為高歡覺得,以梁國現在的實力,已經過了需要以小博大,用冒險的手段去取得勝利的時候。


    如今的梁國,是可以穩紮穩打,以實力取勝的。


    可是高歡沒有想到的是,李過會突然退軍,戰局便迴到原來的軌道上來。


    這讓高歡十分惱火,不過卻並不氣餒。


    以梁國的實力,現在是有容錯空間的,不像有些勢力,做錯一個決定,就有亡國的危險。


    這時,高歡與一眾屬下站在長江邊,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張獻忠又屯駐嘉魚,我們隻剩逼迫他前來決戰一條路了。”周延儒沉聲道。


    高歡捋了捋胡須,“寡人會讓張獻忠主動前來武昌,與寡人決戰的。”


    正說話間,楊彥指著江麵,“大王!船來了!”


    (求月票,推薦,追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