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段黃河,決口處渾濁的河水,滾滾而下,形成一道瀑布,兇猛的衝向豫東平原。


    在河水滾滾的怒濤聲中,李岩站在新築起的月牙堤上,身後站著數千赤身的漢子,等待著封堵缺口的命令。


    “議政!河水還是很大啊!”陳德彪不禁感歎。


    “水再大,今天也必須封堵住決口!”李岩眼中滿是堅毅之色,聲音不容置疑。


    因為黃河泛濫,豫東大片土地成為澤國,梁國多了幾十萬災民,每日消耗巨萬。


    現在南麵的左良玉,又對梁國實行糧食和物資禁運,使得梁國隻能高價,吸引商人走私。


    雖說此前高歡在江南獲得兩千萬兩白銀,可經曆這次梁清之戰,加上黃河決口和兩淮遭受劫掠,藩府恐怕要花費近千萬兩,來獎賞、撫恤士卒,修補河堤,以及恢複豫東和兩淮民生。


    此時藩府手中還有銀子,不過由於封鎖,物資已經開始匱乏。


    如果今年不能堵住缺口,趕種一季冬小麥,來年夏收也將嚴重減產,梁國的經濟便有崩潰的風險。


    另外,黃泛區將梁國版圖分割,一旦遇見戰事,東西不能相顧,會使得梁國陷入危險的境地。


    因此無論從民生,還是從軍事上,缺口都必須堵上。


    此時,決口處無數民夫扛著沙包,抬著土筐,不知疲倦的將泥土運來備用。


    眾多官員看見李岩的神情,個個也都神情肅然,露出堅毅的神情。


    黃河決口已經有近五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李岩帶著河南百姓,已經在決口外,修築一道月牙堤,並在月牙堤外,還修建了兩道蓄洪堤,圍了大片區域。


    黃河的河床太高,水流太急,李岩用月牙堤,把決口圍了起來,用石塊和泥土,先合攏月牙堤,而在合攏過程中,河水灌滿月牙堤內,月牙堤缺口的水流,便也會越來越急。


    這個時候,李岩再打開月牙提東西兩側的多道水閘,將堤壩內的河水,往事先圍死的蓄洪區內放。


    這樣一來,水從閘門灌入蓄洪區,缺口處的水流變小,民夫和軍隊便乘機合攏月牙堤的缺口。


    一旦缺口合攏,決口洶湧的洪水,灌滿兩個蓄洪區,還有月牙堤內後,決口水流便會平緩,從新歸於河道,李岩便能輕鬆堵住決口了。


    “議政準備好了!”陳永福過來稟報。


    今天是封堵決口的日子,李岩把軍隊掉來,以免民夫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李岩迴頭看了眼身後赤膊的梁軍士卒,正齊刷刷的看著他,等待他下令,於是中氣十足的喝道:“合攏河堤,下河打樁!”


    千餘赤膊的梁軍士卒,腰間綁著繩索,下入缺口,他們死死抱住巨大的木樁,插入水流中,然後用夯石,喊著號子打夯,在缺口處打下數排木樁。


    “放橫梁!”李岩再次下令。


    士卒們將一框框的士塊,穿在橫梁上,然後抬入水中。


    那橫梁被釘入水中的木樁擋住,而穿在橫梁上的框子又被橫梁給掛住,缺口處的水流,立時向上隆起,變急了一些。


    這時士卒們將一串串裝滿石塊的框子丟進水中,百姓則拚命往缺口丟土袋,缺口逐漸縮小,水流也變的湍急起來。


    眼看著河水將沙袋衝走,李岩立時揮手大喝,“開閘泄洪!”


    一聲令下,立時有人點燃號炮,“轟”的一聲響,遠處等候多時的百姓,立刻升起閘門。


    月牙堤因為缺口變小,而不斷升高的水位,立時就緩慢下降,洪水滾滾衝入蓄洪區。


    李岩知道蓄洪區很快就要被灌滿,當即疾唿道:“快!大家一起動手,成敗在此一舉!”


    隨著閘門打開,洪水奔入蓄洪區,缺口處的洪水,明顯減弱了不少。


    此時便見月牙堤上,數以萬計的民夫和士卒,抬著籮筐,扛著沙袋,推著泥鬥車,往缺口內扔石塊,沙袋。


    無數百姓如螞蟻搬家般,搬運著泥土和成框的石塊,有人摔倒了,立刻便自己爬起來,繼續搬運著泥土。


    這是缺口堆高,水位也在升高,終於河水灌滿了蓄洪區和月牙堤內,水麵與黃河水齊平。


    滾滾黃河之水,不在從決口奔出,開始沿著河床,沿著河道奔流。


    “河水歸道了!”


    “河水歸道了!”


    決口處的民夫,發現著一幕,喜極而泣,發出震天的歡唿。


    他們在決口處奮戰四五個月,終於看見了堵住缺口的希望。


    還在往缺口丟土石的百姓,聽見歡唿聲,才發現月牙堤早就合攏,堆起來的土石,已經超過水麵,而水麵已經不在上漲了。


    “啊!堵住了!”數萬軍民欣喜的歡唿起來,聲浪不亞於梁軍取得了雙溝集大捷。


    百姓激動的唿聲響起,不少人激動的將手裏的框子拋飛,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一群官員看著自己磨破皮的手,激動的圍在李岩身邊,淚目道:“議政堵住了!”


    李岩卻毫不動容,堆積起來的月牙堤,並不堅固,隨時可能會再次決口。


    當即李岩冷靜的沉聲喝令:“封堵決口,繼續加固堤壩。”


    ~~~~~


    在李岩帶領軍民封堵黃河決口之時,一隊騎兵自淮安出發,繞過黃泛區,曆經半月時間,進入潼關,抵達關中。


    自從河東戰敗後,李自便龜縮在關中,沒有再次興兵開戰。


    因為順軍沒有打仗,又占著南陽盆地,還有荊州和襄陽,再加上番薯、玉米等物,在關中初步傳播,以及河東一戰損失不少兵馬和眷屬,少了幾十萬張嘴吃飯,使得李自成糧食勉強能夠自足。


    這讓李自成不用向以前一樣,帶著軍隊找糧吃,終於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八月初一,長安。


    自梁國來的騎兵,簇擁著宋獻策,抵達長安城郊,準備入城去拜見梁國人民的老朋友李百萬。


    這時,宋獻策一行,剛到城門外,城中蹄聲大作,塵土飛揚,一名順軍領著數名起兵,飛馳而來,在宋獻策身前勒住馬韁。


    “末將奉陛下之令,前來迎接梁使!”


    ~~~~~


    在宋獻策抵達長安之時,丁啟睿則穿著一身百姓衣物,帶著兩個隨從,正穿行在巍峨的嶺南山脈之中。


    (補昨天的,求月票,推薦,追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