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現在的水營,加上沈廷揚控製的沙船幫,水軍的作戰能力,並不比左鎮差。


    高歡要渡江,隻要鄭芝龍不插手,把握還是很大。


    左良玉來燒泗州船長,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高歡在泗州造船,主要是為了今後對付鄭芝龍。


    畢竟,戰船和水軍比騎兵還難練,沒個三五年,很難練出來。


    若是等發生衝突,再去練的話,水軍要被壓著打三五年,這太讓人難受了。


    高歡聽了高有聞的話,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沉吟一陣,然後冷笑道:“放出消息,就說泗州船場,被人燒毀了。”


    高有聞知道高歡,要使疑兵之計,行禮道:“臣領命!”


    高歡又道:“左良玉的人滲透到江北,還差點燒了船場,這是國安司的失職。現在國安司要離開行動沒起來,鏟除左良玉的眼線,寡人要讓左良玉,耳朵聽不見,眼睛看不見,明白嗎?”


    高有聞忙行禮,“臣明白,國安司將戴罪立功!”


    高歡微微頷首,然後忽然道:“去請丁啟睿來!”


    士卒聞語,立時急匆匆去找丁啟睿。


    ……


    在泗州船場縱火,確實是左良玉派人幹的。


    高歡在雙溝集,全殲了多爾袞部,擊退了清軍的進攻後,讓左良玉內心極為擔憂。


    左鎮趁著粱清大戰,占據江南之地,把高歡得罪死了。


    現在高歡緩過勁來,肯定要找他算賬。


    梁軍連清軍都能擊敗,左軍自然不是梁軍對手,好在有長江天塹在,左良玉才能勉強睡個安穩覺。


    現在高歡居然要造船,若是等梁軍船隻造好,那日子還怎麽過?


    因此左良玉聽從了侯詢的建議,讓侯詢安排人去放火。


    雖說長江是天塹,但是現在高歡占據江北,與左良玉共有長江,對於左軍而言,還是十分危險。


    左良玉借著防備高歡為由,在江南刮地皮,所得錢糧除了擴軍備戰外,便是花錢派遣細作,潛入江北之地,監視高歡的動作,以便提前得知梁軍的情況,並司機破壞梁軍的船場和船隻。


    七月間,江南酷暑,左良玉正在王府裏,看著昆曲班子唱戲,忽然一名內侍來到身邊,附耳一陣低語。


    左良玉聞語皺起眉頭,吩咐讓戲班子暫停,然後便起身來到節堂,走到帥位座下來,沉聲問道:“說吧,高歡那廝又幹什麽呢?”


    侯詢道:“大王,高歡在江北大肆抓捕我們的人,不少眼線被胡亂安排個罪名,便被丟進大牢裏。現在我們在江北的眼線斷了!”


    左良玉聞語,臉上難看起來,他能安心聽戲,便是因為有眼線,時刻匯報高歡的情況。


    現在眼線沒了,他不知道北岸梁軍在做什麽,立時就讓他心慌。


    左良玉為了在江北發展眼線,可是花了大把銀子,現在眼線被梁軍除掉,投入的銀子便等於打了水漂。


    左良玉不禁惱火道,“高歡為何忽然抓捕本王的細作?”


    侯詢道:“據說是卑職派去的人,燒了高歡在泗州的船場,高歡損失慘重,一怒之下,才下令抓捕細作!”


    左良玉聽說高歡的船場損失慘重,神情緩和了一些,看向侯詢道:“侯大人,你說本官是該賞你,還是該說你呢?”


    侯詢神情略帶尷尬,不過遂即卻道:“大王還有兩件事情,江上巡邏的將士,又截獲了兩艘走私商船,一艘運的大米,一艘裝著木材。”


    “他娘的,這**商,要錢不要命啊!”左良玉不禁破口大罵,“本王一再禁止與高歡交易,他們還敢給高歡賣糧賣木材!”


    湖廣乃天下糧倉,一個省豐收,能養半個中國。


    糧食是湖廣向外銷售的主要產品,而糧食收了之後,不能久放,湖廣吃不完,必須向外出售,然後換取湖廣需要的食鹽、布匹、鐵器。


    今歲湖廣一帶,沒有大的紛爭,糧食產量眾多,糧價很低,而北方因為梁清之戰,而糧價好漲。


    高歡出三兩每石收糧食,商人運來直接賺兩倍,自然有人鋌而走險。


    浙江一地多山,不少地方,有砍伐陰幹的樹木,拖到船場就可以直接造船,不必進行等待。


    梁國出高價收夠,自然有人鋌而走險。


    高歡又買糧,又收木材造船,顯然是準備過江,令左良玉臉色難看,“高歡又屯糧,又購買木造船,看來是準備開戰了。”


    侯恂卻道:“高歡卻有這個想法,不過他船場被燒,糧食和木材被我們扣下,一時間沒有足夠的軍糧和船隻,梁軍也過不來。”


    左良玉聞語鎮定了一些,臉上露出笑容,“不錯!高歡船場被燒,木材和糧食又被本王扣下,他就是再能耐,沒糧吃,沒船坐,也不能把本王怎麽樣!”


    正說話間,一名侍衛來到節堂外,“啟稟大王,馬士英求見。”


    左良玉聞語,微微皺眉,“他來做什麽?”


    侯恂道:“莫不是對岸有消息過來?”


    馬士英被留在南京,作為高歡與左良玉之間,溝通的一個橋梁。


    左良玉進南京時,馬士英沒走,高歡有什麽事情,要找左良玉談,便找人找到馬士英,而左良玉知道馬士英,在弘光朝廷幹過內閣大學士,與北麵有聯係,便通過他與高歡商談。


    自打雙溝之戰以來,高歡和左良玉通過馬士英,已經通了數迴書信。


    左良玉聞語,遂即道:“讓他進來!”


    不多時,馬士英進入節堂,行禮道:“馬某見過殿下!”


    左良玉沉聲道:“馬閣部今日來見本王,所謂何事?”


    馬士英道:“今日北麵來人,托馬某轉交梁王書信一封!”


    說完,馬士英拿出一封信,侯恂替左良玉接過,然後承上。


    左良玉遂即拆了書信,展開一觀,“武昌王親啟,歡觀如今天下,能稱英雄者,為武昌王與歡爾……”


    高歡書信中說了一大堆,對左良玉極盡吹捧,聲言要與左良玉劃江而治,梁國統一北方,左良玉統一南方,大家以長江為界,兩家永結盟好,然後便要求左良玉,恢複長江兩岸的商貿,準許商隊往來。


    左良玉看完,不禁哈哈大笑,“高歡小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啊!此種話語都能說出來,真他娘的不害臊!哈哈……”


    左良玉笑了笑,又忍不住再看一遍……


    (求月票,推薦,追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