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對滿清滲透不力,軍情司對於東南的滲透,則深得多。


    雖然東南士紳階層,對於高歡很排斥,但是他們身處太平的江南之地,警惕性比較差,給軍情司和國安司的行動,提供了不少便利。


    現在江南的主要城鎮,幾乎都有軍情司的據點,收集著東南情報。


    因為東南士紳將高歡視為洪水猛獸,軍情司暫時還沒有策反東林黨核心人員,為軍政府提供消息,所以侯宗澤在軍情司的地位便十分重要了。


    為了方便他傳遞情報,軍情司特意在常熟設了一個據點。


    這時,侯宗澤站在一家小酒肆前,門前牌匾上寫著“青雲樓”三個大字。


    當年錢謙益因為“一朝平步上青雲”栽了大跟頭,被崇禎趕出朝廷,還下旨永不敘用,看到這個匾額,多半是不會光顧這家酒肆。


    事實上,這間酒肆,位置偏僻,生意也確實不太好。


    此時臨近中午,酒肆內掌櫃的低頭撥弄著算盤,店裏幾桌散客,閑聊吃飯,門口一個小斯坐在門外,也沒招唿客人。


    侯宗澤來到酒肆外,見四下沒人,便直接走了進去。


    門口的小斯見了他,連忙起身,在前引路,“老客一位。”


    侯宗澤直接走過大堂,來到裏間雅座,不多時,掌櫃的便走進來,關上門道:“侯先生怎麽親自來了?”


    “情況情急,我馬上要隨侯方域去武昌,不得不親自過來!”侯宗澤急聲道。


    掌櫃的給他倒了杯茶,不禁問道:“去武昌?”


    侯宗澤坐下來道:“近些日子,東南的官紳和大戶,時常前往錢謙益府上秘密商議事情。今日劉宗周從浙江來,朱國弼從南京來,他們應該是達成了某種共識,所以侯方域才會急著去武昌。”


    “莫非是要聯係左良玉?”掌櫃皺起眉頭。


    侯恂被搬到後,侯宗澤便奉命南下,投靠了侯方域,主要負責通過侯方域,獲得東南官紳的動向。


    侯恂讓侯方域拜錢謙益為師,侯方域又被稱為江南四公子之一,在東南這片人脈很廣,能夠獲得不少機密。


    侯宗澤道:“侯詢曾經是左良玉的上官,對左良玉有提攜之恩,而且這些年左鎮養寇自雄,軍紀敗壞,地方上不少官員參他,多虧了侯詢在朝中庇護,左良玉才沒有事情。現在侯方域突然去武昌,肯定是去找左良玉,我估計是東林有事情求左良玉。”


    侯方域等人吃過幾次虧後,對於高歡已經看得很透徹,知道高歡並不怕他們。


    高歡確實也隻當他們是群肥羊,大軍一到,立時軟腳,並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


    不過,對於左良玉這樣手握重兵的鎮臣,高歡還是比較重視。


    現在東林黨要與左良玉勾結,對於軍政府而言,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他們一個有錢,一個有兵,結合起來,會對高歡構成威脅。


    掌櫃的聞語,立時道:“先生什麽時候走?”


    侯詢沉聲道:“今天就走。”


    “這麽快!”掌櫃不禁有些吃驚,遂即鎮定道:“那好!我會派人前往武昌的據點,通知他們配合先生,摸清東林的意圖。”


    當下兩人約定了地點和暗號,侯詢便匆匆離開青雲樓,出城去租船。


    這時掌櫃則寫了一封密信,吩咐一名屬下,“立刻將這封情報,送到督軍手中。”


    ……


    開封府。


    十一月底,趕到開封會盟的軍鎮,已經有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許定國、方國安等數鎮兵馬,加上高歡和高名衡,合計馬步大軍三十餘萬,聲勢浩大,旌旗蔽空。


    其餘各鎮由於路途遙遠,大軍無法開過來,可是還是派遣一員部將,領著十多人或上百人輕騎奔至。


    這時,高歡又傳檄給李自成,言明建奴入侵,天下興亡,希望李自成不要搞窩裏鬥,與他先滅建奴,再決一雌雄。


    李自成是與明朝勢不兩立的流寇,若是崇禎朝廷主導,多半要為是否給李自成發檄文,邀請共擊建奴,而吵翻天。


    現在崇禎朝廷,被困在北京,整個大明等於直接癱瘓,天下處於無政府的狀態,高歡便可以按著自己的意圖來。


    他給李自成發了檄文,還嫌不夠,聽說周延儒手上有空白聖旨後,便讓周延儒又給李自成發了一道聖旨,許他列土封王,共擊建奴。


    當然,這些聖旨是周延儒的政治籌碼,他肯拿出來,自然是與高歡秉燭夜談,私下裏進行了一場政治交易。


    十二月初,黃河已經撤底冰凍,而這時北方傳來消息,退到真定府的唐通,被清軍包圍,向清軍投降,八旗兵鋒已經快要抵達大名府。


    在高歡傳檄後,唐通立刻響應,是最先應檄的十八鎮之一,結果高歡會盟還沒開始,十八鎮就少了一鎮,嚴重影響了勤王聯軍的士氣。


    為了振奮士氣,加之高歡探明,清軍隻是少許兵力南下真定府,逼近大名府,遂即下令大軍渡過黃河,進占大名府,擺出強硬姿態,遏製投清風氣。


    河北平原一馬平川,高歡進占大名,也是冒著極大風險。


    清軍入關,必然趁鋒芒正盛之際,立求一戰而定北國,急於與高歡和李自成決戰,決定北方歸屬。


    中國地大物博,清軍若是不能趁著銳氣正盛之際,一鼓作氣打下廣大的地盤,在人口、經濟和錢糧上獲得優勢,那麽一旦陷入拉鋸,清軍便會被動起來。


    現在高歡的策略,其實主要是個“拖”字,為了避免,全軍被清軍騎兵圍在河北,像劉邦一樣,被困白登,高歡采納了,孫傳庭的建議,大軍分為二軍,相續進兵,前軍若勝,後軍全力,前軍若敗,後軍承之。


    丁啟睿則建議,多派斥候,早發現清軍,避免與清軍主力決戰。


    高歡聽從兩人建議,大軍分前後兩路,浩浩蕩蕩進入大名府。


    十二月初五,聯軍前鋒與清軍斥候相遇,激戰一場,清軍斥候退迴真定,聯軍則止步於大名府地界。


    這日,大名府開城縣,聯軍後軍大營內。


    高歡正與屬下,看著地圖,分析河北局勢,帳簾忽然被挑起,高有文匆匆進來。


    “督軍!”高有文行禮,然後附耳低語。


    高歡皺了皺眉,一揮手道:“你們先退下!”


    帳中一眾參謀,還有將領,紛紛出帳,高有文遂即拿出一封書信,“江南軍情司密報!”


    高歡聞語,接過書信查看,不禁皺起眉頭,“侯方域去了武昌?看來這廝的勞改還不徹底啊!”


    (求月票,推薦,追訂,大家多多投票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