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石頭,孟奶奶謝謝你,每次有好東西都想著我們,真是個好孩子。”
“孟奶奶,咱甭說那客氣話,我也沒有白給您家任何東西,都是收了錢的。”
“好,不說了,奶奶心裏清楚。”
人家小石頭沒有賺一分錢的差價,每次有好東西都會多淘換一點,多的都是給自家淘換的。
她清楚,這種事大部分是沒有可能提前打招唿的,都是遇到以後立即就買。
等你跑迴家通知商量以後,估計就很難再買到。機會是稍縱即逝,小石頭多買就得承擔自家不要的風險,多了冬天還好,不怕壞,夏天就要擔心,肉類很容易就會壞。根本不經放。
兩家人都高興,年尾上想買新鮮肉,那是難上加難,柳家有特供,直接從京城軍區調撥給柳家的。
那也是早就調撥過來的,現在弄也很難弄。加上柳老爺子也不是那種為口肉開口為難人的人。
柳老爺子沒有說話,背著手看著聽著,對沈石頭很滿意,是個不錯的年輕人,有心。
他最近總是聽見小閨女在家裏表揚沈石頭,說他做事有多靠譜,那些外地來的職工就沒有不誇沈石頭的。
他和老伴兒也看出來了,自家的饞蟲孫女喜歡沈家的這塊石頭,平時表現的足夠明顯。
他沒有說什麽,不代表他就同意,不過兩個孩子還沒有挑明,他也樂的不說破,也許有天饞孫女後悔了,喜歡上了另外的小年輕也不一定。
先看看,隻要人品好,性子好,真心對自家的饞孫女,他也會同意。至於家勢,他從不在乎這個。
自家就是貧苦出身,如今住的宅子就是他家祖宅基地上翻蓋的。
一直是他家的,沒有換過主人,早幾年,幾個孩子孝順出錢把濱江的祖宅推倒重蓋,以前的房子真是破舊的不能住。
他不在乎孩子們配偶的家勢,但是人品一定要足夠好,有責任心,要不一切免談。
相處了一段時間,喬家四口的人品都不錯,不貪不占不亂好心,也不傳是非,待人接物有禮有節,落落大方。
下午,上河村,喬大根家
迴到家的兄弟倆受到全家所有人的歡迎,在家裏歇了會兒,兄弟倆把籮筐內的東西拿出來,然後當著大家的麵分。
福子翻出來十斤精麵粉,五斤小米,一斤紅糖,一塊五斤的臘肉,一包糕點,放在爺奶身邊,“爺,奶這是二爺爺大姑,石頭他們一家給您和奶送的年禮。
石頭和二爺爺都說了,今年是大姑和石頭的幸運年,年禮多些,以後怕是不會這麽多,讓咱家別見怪。”
“爺明白,你們大傢夥也聽好,別以後說你二叔一家啥嫌話,說人家的年禮一年不如一年。
真要是哪個敢說,就給老子滾出去。
老子和你們娘還在,就是你二叔他們先給咱家送年禮,但是咱家也要迴年禮,知道不?”
喬長海,喬長江兄弟倆加上那倆妯娌趕快迴答,“是,知道了。”
“嗯,知道就好,就是親兄弟也不能一味的占便宜,有來就要有往。
要不再親的兄弟姐妹,也會變的越來越遠。沒有誰天生就該多付出,哪怕你們二叔一家以後的日子比咱家的好,那他們也不欠你們的。
處的好,處的來,你懂禮數會做人,關係才處的久。在村裏你們除了你們身邊的兄弟姐妹,最親的就是你二叔一家。
人家可沒有少幫襯你們,兩個孩子進廠,包括轉正,都有石頭出力,沒有他們想進廠做臨時工,門都沒有。
進了廠想第一批轉正,也不可能。等著轉正的人大把,還有翠花在食堂工作,問問兩個孩子是咋照顧他們兄弟倆的。你們好記著你們二叔一家的好。
可別做啥說啥讓人寒心的事,村裏鄉親們要是議論他們一家,你們聽見了多解釋解釋,別不分裏外的還跟著一起瞎嘚吧嘚吧的。 ”
“是。”
喬大根見孩子們還算老實聽話,沒有繼續訓人,示意二孫子福子繼續。
“除了送咱爺奶的年禮,還有給弟弟妹妹們的,三包糖果,我家和大爺家一家一包,小姑家也有一包,哦,對了,還有茶葉,石頭給了兩包,用盒子裝好的,爺一盒,小姑家一盒,糕點也是,爺奶一包,其餘三家一家一包。
糕點是做的雞蛋糕,有奶香味,可以幹吃,也可以就著紅糖跑開水當飯吃。咱家的已經說完,其餘的輪到大哥說。”
福子記住的是自家的,喜子記住的是別人家的。
他們兄弟倆買的東西,放在最後說。
喜子也叭叭的說到其餘的東西是咋分配的,喬大根點點頭,“等下我和你們一起去送東西。”
得讓村裏的人知道知道,二根雖然一家進城,可心在村裏,那些孤寡,沒一個與喬家有親緣的,都是二根一家心善,稍稍日子好過就記得幫人。
本家的幾個侄子,那天確實幫著侄女翠花抬嫁妝,還修整屋頂。
是該謝謝人家,一家一大包糖,也不錯,上次殺豬給那幾家也送了一斤多點肉,這次再送一包糖,很體麵。事情辦的漂亮。
喜子哥倆無所謂,爺去也好,那些糖才能安然無恙的送到該送到的人手中。
爺孫三踏著積雪,先去給幾位孤寡老人送年禮,周圍住的人也聽著孤寡老人家裏的響動也探頭出來張望,也有人直接看著爺孫三背著背簍進去。
</br>
“孟奶奶,咱甭說那客氣話,我也沒有白給您家任何東西,都是收了錢的。”
“好,不說了,奶奶心裏清楚。”
人家小石頭沒有賺一分錢的差價,每次有好東西都會多淘換一點,多的都是給自家淘換的。
她清楚,這種事大部分是沒有可能提前打招唿的,都是遇到以後立即就買。
等你跑迴家通知商量以後,估計就很難再買到。機會是稍縱即逝,小石頭多買就得承擔自家不要的風險,多了冬天還好,不怕壞,夏天就要擔心,肉類很容易就會壞。根本不經放。
兩家人都高興,年尾上想買新鮮肉,那是難上加難,柳家有特供,直接從京城軍區調撥給柳家的。
那也是早就調撥過來的,現在弄也很難弄。加上柳老爺子也不是那種為口肉開口為難人的人。
柳老爺子沒有說話,背著手看著聽著,對沈石頭很滿意,是個不錯的年輕人,有心。
他最近總是聽見小閨女在家裏表揚沈石頭,說他做事有多靠譜,那些外地來的職工就沒有不誇沈石頭的。
他和老伴兒也看出來了,自家的饞蟲孫女喜歡沈家的這塊石頭,平時表現的足夠明顯。
他沒有說什麽,不代表他就同意,不過兩個孩子還沒有挑明,他也樂的不說破,也許有天饞孫女後悔了,喜歡上了另外的小年輕也不一定。
先看看,隻要人品好,性子好,真心對自家的饞孫女,他也會同意。至於家勢,他從不在乎這個。
自家就是貧苦出身,如今住的宅子就是他家祖宅基地上翻蓋的。
一直是他家的,沒有換過主人,早幾年,幾個孩子孝順出錢把濱江的祖宅推倒重蓋,以前的房子真是破舊的不能住。
他不在乎孩子們配偶的家勢,但是人品一定要足夠好,有責任心,要不一切免談。
相處了一段時間,喬家四口的人品都不錯,不貪不占不亂好心,也不傳是非,待人接物有禮有節,落落大方。
下午,上河村,喬大根家
迴到家的兄弟倆受到全家所有人的歡迎,在家裏歇了會兒,兄弟倆把籮筐內的東西拿出來,然後當著大家的麵分。
福子翻出來十斤精麵粉,五斤小米,一斤紅糖,一塊五斤的臘肉,一包糕點,放在爺奶身邊,“爺,奶這是二爺爺大姑,石頭他們一家給您和奶送的年禮。
石頭和二爺爺都說了,今年是大姑和石頭的幸運年,年禮多些,以後怕是不會這麽多,讓咱家別見怪。”
“爺明白,你們大傢夥也聽好,別以後說你二叔一家啥嫌話,說人家的年禮一年不如一年。
真要是哪個敢說,就給老子滾出去。
老子和你們娘還在,就是你二叔他們先給咱家送年禮,但是咱家也要迴年禮,知道不?”
喬長海,喬長江兄弟倆加上那倆妯娌趕快迴答,“是,知道了。”
“嗯,知道就好,就是親兄弟也不能一味的占便宜,有來就要有往。
要不再親的兄弟姐妹,也會變的越來越遠。沒有誰天生就該多付出,哪怕你們二叔一家以後的日子比咱家的好,那他們也不欠你們的。
處的好,處的來,你懂禮數會做人,關係才處的久。在村裏你們除了你們身邊的兄弟姐妹,最親的就是你二叔一家。
人家可沒有少幫襯你們,兩個孩子進廠,包括轉正,都有石頭出力,沒有他們想進廠做臨時工,門都沒有。
進了廠想第一批轉正,也不可能。等著轉正的人大把,還有翠花在食堂工作,問問兩個孩子是咋照顧他們兄弟倆的。你們好記著你們二叔一家的好。
可別做啥說啥讓人寒心的事,村裏鄉親們要是議論他們一家,你們聽見了多解釋解釋,別不分裏外的還跟著一起瞎嘚吧嘚吧的。 ”
“是。”
喬大根見孩子們還算老實聽話,沒有繼續訓人,示意二孫子福子繼續。
“除了送咱爺奶的年禮,還有給弟弟妹妹們的,三包糖果,我家和大爺家一家一包,小姑家也有一包,哦,對了,還有茶葉,石頭給了兩包,用盒子裝好的,爺一盒,小姑家一盒,糕點也是,爺奶一包,其餘三家一家一包。
糕點是做的雞蛋糕,有奶香味,可以幹吃,也可以就著紅糖跑開水當飯吃。咱家的已經說完,其餘的輪到大哥說。”
福子記住的是自家的,喜子記住的是別人家的。
他們兄弟倆買的東西,放在最後說。
喜子也叭叭的說到其餘的東西是咋分配的,喬大根點點頭,“等下我和你們一起去送東西。”
得讓村裏的人知道知道,二根雖然一家進城,可心在村裏,那些孤寡,沒一個與喬家有親緣的,都是二根一家心善,稍稍日子好過就記得幫人。
本家的幾個侄子,那天確實幫著侄女翠花抬嫁妝,還修整屋頂。
是該謝謝人家,一家一大包糖,也不錯,上次殺豬給那幾家也送了一斤多點肉,這次再送一包糖,很體麵。事情辦的漂亮。
喜子哥倆無所謂,爺去也好,那些糖才能安然無恙的送到該送到的人手中。
爺孫三踏著積雪,先去給幾位孤寡老人送年禮,周圍住的人也聽著孤寡老人家裏的響動也探頭出來張望,也有人直接看著爺孫三背著背簍進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