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就好,你和女婿不要和大雜院那家硬碰硬,有啥事我們和你爹去跟他們一家子吵,沒理的是他們不是你們。”
“嗯,清和也是這麽說的,咱是小輩兒,有理沒理也不能做的過分。”
名聲很重要,隻要他們夫妻把該做的做了,其餘的外人也不好說他們什麽,與長輩大吵,一次兩次還行,多了長輩再不對,人家也會說他們。
“對嘍,你知道就好。從你有了到生,那家子可一根草都沒有送來過。滿胡同誰不知道,家裏隻要買點好的,對外都是說我和你爹給買的,你就是吃魚翅燕窩,外麵人也不好說你和女婿不孝。
我看那不要臉的怎麽鬧,鬧的老娘火氣,就揭揭那不要臉一家子的老底兒。”
羅母叉著腰,恨不得衝出去找那老娘們兒打一架,隻是顧及到閨女和小外孫,才禁閉大門不敢出去。
“娘,您去聽聽,看看外麵大傢夥兒都在說什麽。”
“嗯,你有事就喊。”交代閨女兩句,羅母雄赳赳氣昂昂的坐在廚房,這裏離院門近,也聽的真切。
外麵的人說話,都不會小聲,除了沈家婆媳,其餘的都是看熱鬧的,一樣不會小聲閑磕牙。
一個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恨不得說話的聲音能擴散到滿京都,怎麽可能小聲說話。
沒一會兒,聚集的人越來越多,都是胡同裏的街坊四鄰,不少都是買菜迴來的,個個站在一邊看著沈家婆媳踢門喊門。
住在西院另外隔壁的李嬸迴家放好菜籃子,第一時間又來到西院,“沈家的,踢門幹啥,你兒媳惹你了?”
第130章 又迴民國(08)
“惹了, 李妹子你來評評理,在場的都是女人。
你說說有哪個坐月子一天一隻雞, 還時常換換口味的。
誰沒有生過孩子, 咋就她嬌貴, 沒良心的也不知道送兩隻雞迴去,孝敬孝敬老人, 我家咋就找了這麽一個敗家娘們兒。命苦喲!”
沈母拍著大腿哀嚎著, 傷心的還滴下兩滴眼淚。
周圍的人無不撇嘴, 吃的再好也不關你的事,那是人家娘家父母出錢供自己閨女吃喝。
也不想想三小子背著一身的債, 以前還有媳婦兒工作跟著一起還債, 多少能補貼一些。可現在為了孩子,辭掉工作在家裏帶孩子,就他一個人的薪水, 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哪有多餘的錢給媳婦兒補身子。
李嬸也是鄰居, 雖不是住在一個大雜院,對沈家住的那個院子情況很了解。胡同內的每個院子,大家都差不多了解,女人們紮堆,說的就是東家長西家短。
她撇撇嘴,很是瞧不起沈母,一個拎不清的蠢貨。
“沈家的,三小子媳婦兒懷孕生孩子, 你是做婆婆的,給兒媳婦送過雞蛋沒?給小孫子有準備一套兩套衣服沒?”
簡單的兩個問題,問的沈母啞口無言,不好意思迴答,她有心想撒謊,可是周圍的人知根知底,她有沒有送過,估計這些娘們兒,比她還清楚。
她能說啥,嘴巴張張合合老半天,硬是沒有發出丁點聲音。
可是站在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楊霞,跳出來說道,“我家窮,一個還不知道能不能長大的小崽子,送啥送?”
此話一出,院內廚房的羅母要不是顧及閨女,怕開門後沈家婆媳進門吵鬧,吵的閨女不安生,她肯定立馬衝出去抓花楊霞那不要臉的。
外麵的人也騷.動起來,有人也聽不下去,懟起人來也是挺解氣的,穿著青灰色棉襖,用一根銀釵盤住頭髮的關老太太,瘦弱的手指指著楊霞嗬問:
“沈大家的,有你這麽心毒的大伯母嗎?咋滴,盼著侄子不好,以後你家那兩個蠢貨繼承三小子的宅子是不?
往日我就覺得你蠢,沒想到還是個心毒的。下次等遇到你們老楊家的人,我得問問你們楊家是怎麽教閨女的,是不是都盼著夫家的兄弟死崽子,然後給搶奪人家的家產?”
關老太太是附近有名的全福人,家裏子女孝順,孩子們相處和睦。老太太本人也是好性子,就沒有不喜歡老太太的後輩兒。
孩子們見著老太太都喜歡喊關奶奶,關奶奶。
在胡同內,沒有人敢說關家老太太半句不是。老太太在附近一片胡同都很有名。
她的話,刺的楊霞一個勁的嘟囔,可是不敢大聲反駁,氣哼哼的跺腳離開,也不管在原地臉色難看的婆婆。
沈母也不敢接關老太太的話頭,臉色漆黑,想咬人可又不敢。
隻是對著李嬸說,“我是做婆婆的,不送孩子東西,他們也要孝順我。”
“你臉真大,別丟我們胡同居民的臉。人家羅家的東西寧肯丟了,也不會給你吃。你以為人家羅家人是傻子不成?”
李嬸說話絲毫不給麵子,她家日子過得比沈家好,孩子們也算和睦。
懟起蠢貨來毫不留麵子。
“那兩個沒良心的不孝順,我還不能說?”
“你出去說唄,看誰在理,外麵的人罵誰?人家羅家買的雞,憑啥孝順你,你是羅家誰的長輩,要點臉吧?”
說完李嬸扶著關老太太,站在一邊和其餘的人說話,都是說沈家的事,簡直是臭蟲。熏倒了整條胡同的風氣,大家商量著找誰去和沈家那老東西說說。不能再這樣,帶歪胡同裏的風氣怎麽辦?
</br>
“嗯,清和也是這麽說的,咱是小輩兒,有理沒理也不能做的過分。”
名聲很重要,隻要他們夫妻把該做的做了,其餘的外人也不好說他們什麽,與長輩大吵,一次兩次還行,多了長輩再不對,人家也會說他們。
“對嘍,你知道就好。從你有了到生,那家子可一根草都沒有送來過。滿胡同誰不知道,家裏隻要買點好的,對外都是說我和你爹給買的,你就是吃魚翅燕窩,外麵人也不好說你和女婿不孝。
我看那不要臉的怎麽鬧,鬧的老娘火氣,就揭揭那不要臉一家子的老底兒。”
羅母叉著腰,恨不得衝出去找那老娘們兒打一架,隻是顧及到閨女和小外孫,才禁閉大門不敢出去。
“娘,您去聽聽,看看外麵大傢夥兒都在說什麽。”
“嗯,你有事就喊。”交代閨女兩句,羅母雄赳赳氣昂昂的坐在廚房,這裏離院門近,也聽的真切。
外麵的人說話,都不會小聲,除了沈家婆媳,其餘的都是看熱鬧的,一樣不會小聲閑磕牙。
一個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恨不得說話的聲音能擴散到滿京都,怎麽可能小聲說話。
沒一會兒,聚集的人越來越多,都是胡同裏的街坊四鄰,不少都是買菜迴來的,個個站在一邊看著沈家婆媳踢門喊門。
住在西院另外隔壁的李嬸迴家放好菜籃子,第一時間又來到西院,“沈家的,踢門幹啥,你兒媳惹你了?”
第130章 又迴民國(08)
“惹了, 李妹子你來評評理,在場的都是女人。
你說說有哪個坐月子一天一隻雞, 還時常換換口味的。
誰沒有生過孩子, 咋就她嬌貴, 沒良心的也不知道送兩隻雞迴去,孝敬孝敬老人, 我家咋就找了這麽一個敗家娘們兒。命苦喲!”
沈母拍著大腿哀嚎著, 傷心的還滴下兩滴眼淚。
周圍的人無不撇嘴, 吃的再好也不關你的事,那是人家娘家父母出錢供自己閨女吃喝。
也不想想三小子背著一身的債, 以前還有媳婦兒工作跟著一起還債, 多少能補貼一些。可現在為了孩子,辭掉工作在家裏帶孩子,就他一個人的薪水, 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哪有多餘的錢給媳婦兒補身子。
李嬸也是鄰居, 雖不是住在一個大雜院,對沈家住的那個院子情況很了解。胡同內的每個院子,大家都差不多了解,女人們紮堆,說的就是東家長西家短。
她撇撇嘴,很是瞧不起沈母,一個拎不清的蠢貨。
“沈家的,三小子媳婦兒懷孕生孩子, 你是做婆婆的,給兒媳婦送過雞蛋沒?給小孫子有準備一套兩套衣服沒?”
簡單的兩個問題,問的沈母啞口無言,不好意思迴答,她有心想撒謊,可是周圍的人知根知底,她有沒有送過,估計這些娘們兒,比她還清楚。
她能說啥,嘴巴張張合合老半天,硬是沒有發出丁點聲音。
可是站在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楊霞,跳出來說道,“我家窮,一個還不知道能不能長大的小崽子,送啥送?”
此話一出,院內廚房的羅母要不是顧及閨女,怕開門後沈家婆媳進門吵鬧,吵的閨女不安生,她肯定立馬衝出去抓花楊霞那不要臉的。
外麵的人也騷.動起來,有人也聽不下去,懟起人來也是挺解氣的,穿著青灰色棉襖,用一根銀釵盤住頭髮的關老太太,瘦弱的手指指著楊霞嗬問:
“沈大家的,有你這麽心毒的大伯母嗎?咋滴,盼著侄子不好,以後你家那兩個蠢貨繼承三小子的宅子是不?
往日我就覺得你蠢,沒想到還是個心毒的。下次等遇到你們老楊家的人,我得問問你們楊家是怎麽教閨女的,是不是都盼著夫家的兄弟死崽子,然後給搶奪人家的家產?”
關老太太是附近有名的全福人,家裏子女孝順,孩子們相處和睦。老太太本人也是好性子,就沒有不喜歡老太太的後輩兒。
孩子們見著老太太都喜歡喊關奶奶,關奶奶。
在胡同內,沒有人敢說關家老太太半句不是。老太太在附近一片胡同都很有名。
她的話,刺的楊霞一個勁的嘟囔,可是不敢大聲反駁,氣哼哼的跺腳離開,也不管在原地臉色難看的婆婆。
沈母也不敢接關老太太的話頭,臉色漆黑,想咬人可又不敢。
隻是對著李嬸說,“我是做婆婆的,不送孩子東西,他們也要孝順我。”
“你臉真大,別丟我們胡同居民的臉。人家羅家的東西寧肯丟了,也不會給你吃。你以為人家羅家人是傻子不成?”
李嬸說話絲毫不給麵子,她家日子過得比沈家好,孩子們也算和睦。
懟起蠢貨來毫不留麵子。
“那兩個沒良心的不孝順,我還不能說?”
“你出去說唄,看誰在理,外麵的人罵誰?人家羅家買的雞,憑啥孝順你,你是羅家誰的長輩,要點臉吧?”
說完李嬸扶著關老太太,站在一邊和其餘的人說話,都是說沈家的事,簡直是臭蟲。熏倒了整條胡同的風氣,大家商量著找誰去和沈家那老東西說說。不能再這樣,帶歪胡同裏的風氣怎麽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