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周有感慨,做大人的孝順自己的父母,也許孩子們不一定也孝順,但是言傳身教還是很有用的,他的孫子中最聽話最孝順的就是二兒子家裏的孩子。
對於這點他是感同身受。
插科打諢一會兒,很快的都問起楊家的新屋酒什麽時候擺。
“年後吧,等春耕以後,大家稍稍空閑了再說,正月雪都沒有化,也不適合擺酒。”
這件事楊父早就和孩子們商量過,也是想著到時候鳳蘭夫妻倆能抽空迴來。
最好是五月,不冷也不熱的時間段是最適合的。
“春耕以後,確實是最適合的,天氣不冷不熱。”老周一聽,覺得蠻好,自家老二家家裏擺酒也得約在五月,也不耽擱他們的時間。這些孩子,如今常年在省城,每次迴來都是約好一起迴家。隻留下輪班值守的一家。
今年,他們已經分開幹,省城的東西南北四人分開住,他們在省城也買了房子,全是家裏孩子的戶口上在城裏,父母們的戶口全部留在屯子裏。
聽老二說,是聽了在帝都的沈小子的話,家裏至少得有一人把戶口留在村裏,這是一個退路。
在外麵混的不好了,還可以迴家種田。不過之前就已經分地到戶,他們的戶口是今年才轉到城裏的,家裏的地分的還很多。也是幾個月前才買的房子,全部買在市中心位置,房子都很大,聽說找房子就找了很久。
“嗯,我也是這麽想,到時候也不知道鳳蘭他們能不能迴來,要是有時間迴來就好。”
想老閨女咯,從帝都迴來以後,老閨女夫妻倆還沒有迴來過,就是暑假的時候,老大去帝都接媛媛和小遠迴來過。
所有的孩子們迴青山屯住了一個半月。
“應該能吧,五月不是說不是很忙嗎?”
“忙,咋不忙,前段時間寫信迴來說,又買了一家廠子,準備生產女人抹臉的那玩意兒,年後會很忙,是個老廠子,要推翻重建,還得到處找生產的機器,以及要重新請什麽專業人士給員工培訓,反正還多事。
五月份,應該很忙,真是的,清和就喜歡忙,喜歡折騰,唉……”
語氣全是嘚瑟顯擺,也有落寞孤獨。
孩子們讓他們去省城住,帝都住,可是他不習慣,還是想一輩子就住在青山屯。習慣了家裏的一切,離開不到三天,就會想家想的慌。
“老楊,真是不厚道,嘚瑟啥啊,又不是你有本事,是你家清和有本事……”老謝與楊父是髮小,關係好,說話也隨意。
“我家清和有本事,你們家都有閨女,咱就沒有人發現,讓他做你們的女婿……”
“吹啥吹,當初也不是你有眼光,是鳳蘭有眼光好不好,你當時也不咋同意你忘了?”
老謝吐槽老友,一點也不留餘地。
幾人你懟懟我,我懟懟你,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大半。
直到快中午,大家才迴家。
貓冬時,是他們一年最悠閑的時間。
沒事的時候,關係好的老友就會相互走動嘮嘮嗑。
遠在省城的楊家四兄妹,忙的要死,楊家滷菜在省城還有周圍的城市都是頂頂有名的。
他們如今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鋪還有區域做批發零售生意。
他們也開發出來一些屬於他們自己是滷菜口味,看著銷售的不錯。
忙碌了一天,大家都聚在一起,交流工作中出現的事情還有一些突發情況以及一些客人提的建議。
雖然已經分開幹,可是大家都很齊心,至少他們這一輩會很齊心,等孩子們長大,且得等。
孩子們以後都要讀大學,至要他們願意讀,無論讀到多少歲,他們都願意供。
還是讀書人聰明,讀書人會賺錢,看看小妹夫就知道。
楊家四兄妹們教育孩子都是拿沈清和打比喻,讓孩子們跟小姑父(小姨父)學。
楊家孩子心目中最厲害的人就是遠在帝都的小姑父(小姨父),個個對讀書都非常有熱情。
無論腦子聰明不聰明,但是學習態度絕對是最棒的。
交流完以後,楊老大說起另外一件事,“今年,咱四家提前兩天迴去,不能等到大年三十再迴去。爹娘幫咱蓋房子忙碌了一年,迴去後,過年到正月十五出門前,讓爹娘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第99章 知青返城生活(09)
“我同意, 咱四家都早點迴去,錢是賺不完的。”楊老二也想家了, 他已經有三個月沒有迴去過家看望父母。
“同意。”
“同意。”
下麵的另外兩位, 也出聲同意。
見弟弟妹妹們都沒有意見,楊老大有了笑模樣。他也想爹娘, 想家。恨不得立即插上一雙翅膀迴到家裏。
初五, 沈清和如約來到東來順, 大家已經都到了。見到以前的朋友, 大家都感慨萬千。
他們全部都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意氣風發, 除了樊建剛所有人都是迴城以後第一次見到沈清和。
“老沈, 咱倆坐一起。”梁波熱情的招手, 還是和以前一樣。性子活潑。
“好嘞,和你坐一起,聽你好好絮叨絮叨工作中的煩心事。”梁波是個話癆,最喜歡傾訴。
</br>
對於這點他是感同身受。
插科打諢一會兒,很快的都問起楊家的新屋酒什麽時候擺。
“年後吧,等春耕以後,大家稍稍空閑了再說,正月雪都沒有化,也不適合擺酒。”
這件事楊父早就和孩子們商量過,也是想著到時候鳳蘭夫妻倆能抽空迴來。
最好是五月,不冷也不熱的時間段是最適合的。
“春耕以後,確實是最適合的,天氣不冷不熱。”老周一聽,覺得蠻好,自家老二家家裏擺酒也得約在五月,也不耽擱他們的時間。這些孩子,如今常年在省城,每次迴來都是約好一起迴家。隻留下輪班值守的一家。
今年,他們已經分開幹,省城的東西南北四人分開住,他們在省城也買了房子,全是家裏孩子的戶口上在城裏,父母們的戶口全部留在屯子裏。
聽老二說,是聽了在帝都的沈小子的話,家裏至少得有一人把戶口留在村裏,這是一個退路。
在外麵混的不好了,還可以迴家種田。不過之前就已經分地到戶,他們的戶口是今年才轉到城裏的,家裏的地分的還很多。也是幾個月前才買的房子,全部買在市中心位置,房子都很大,聽說找房子就找了很久。
“嗯,我也是這麽想,到時候也不知道鳳蘭他們能不能迴來,要是有時間迴來就好。”
想老閨女咯,從帝都迴來以後,老閨女夫妻倆還沒有迴來過,就是暑假的時候,老大去帝都接媛媛和小遠迴來過。
所有的孩子們迴青山屯住了一個半月。
“應該能吧,五月不是說不是很忙嗎?”
“忙,咋不忙,前段時間寫信迴來說,又買了一家廠子,準備生產女人抹臉的那玩意兒,年後會很忙,是個老廠子,要推翻重建,還得到處找生產的機器,以及要重新請什麽專業人士給員工培訓,反正還多事。
五月份,應該很忙,真是的,清和就喜歡忙,喜歡折騰,唉……”
語氣全是嘚瑟顯擺,也有落寞孤獨。
孩子們讓他們去省城住,帝都住,可是他不習慣,還是想一輩子就住在青山屯。習慣了家裏的一切,離開不到三天,就會想家想的慌。
“老楊,真是不厚道,嘚瑟啥啊,又不是你有本事,是你家清和有本事……”老謝與楊父是髮小,關係好,說話也隨意。
“我家清和有本事,你們家都有閨女,咱就沒有人發現,讓他做你們的女婿……”
“吹啥吹,當初也不是你有眼光,是鳳蘭有眼光好不好,你當時也不咋同意你忘了?”
老謝吐槽老友,一點也不留餘地。
幾人你懟懟我,我懟懟你,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大半。
直到快中午,大家才迴家。
貓冬時,是他們一年最悠閑的時間。
沒事的時候,關係好的老友就會相互走動嘮嘮嗑。
遠在省城的楊家四兄妹,忙的要死,楊家滷菜在省城還有周圍的城市都是頂頂有名的。
他們如今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鋪還有區域做批發零售生意。
他們也開發出來一些屬於他們自己是滷菜口味,看著銷售的不錯。
忙碌了一天,大家都聚在一起,交流工作中出現的事情還有一些突發情況以及一些客人提的建議。
雖然已經分開幹,可是大家都很齊心,至少他們這一輩會很齊心,等孩子們長大,且得等。
孩子們以後都要讀大學,至要他們願意讀,無論讀到多少歲,他們都願意供。
還是讀書人聰明,讀書人會賺錢,看看小妹夫就知道。
楊家四兄妹們教育孩子都是拿沈清和打比喻,讓孩子們跟小姑父(小姨父)學。
楊家孩子心目中最厲害的人就是遠在帝都的小姑父(小姨父),個個對讀書都非常有熱情。
無論腦子聰明不聰明,但是學習態度絕對是最棒的。
交流完以後,楊老大說起另外一件事,“今年,咱四家提前兩天迴去,不能等到大年三十再迴去。爹娘幫咱蓋房子忙碌了一年,迴去後,過年到正月十五出門前,讓爹娘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第99章 知青返城生活(09)
“我同意, 咱四家都早點迴去,錢是賺不完的。”楊老二也想家了, 他已經有三個月沒有迴去過家看望父母。
“同意。”
“同意。”
下麵的另外兩位, 也出聲同意。
見弟弟妹妹們都沒有意見,楊老大有了笑模樣。他也想爹娘, 想家。恨不得立即插上一雙翅膀迴到家裏。
初五, 沈清和如約來到東來順, 大家已經都到了。見到以前的朋友, 大家都感慨萬千。
他們全部都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意氣風發, 除了樊建剛所有人都是迴城以後第一次見到沈清和。
“老沈, 咱倆坐一起。”梁波熱情的招手, 還是和以前一樣。性子活潑。
“好嘞,和你坐一起,聽你好好絮叨絮叨工作中的煩心事。”梁波是個話癆,最喜歡傾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