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還未亮,但寬闊的祁江上,一東一西燈火透亮。


    秦國水軍企圖偷襲東岸的大夏的水軍大營,幸好甘寧多了個心眼,派斥候查探發現了端倪,不然還真可能被打個措不及防。而且這個時間點進攻,可見秦軍謀劃已久。


    而隨著集結的號角吹響,大夏大軍立即擺好了陣勢,做好了攻擊的準備!


    甘寧有信心戰勝秦國的水軍,一是依仗他精心訓練的將士,而是依托改進的戰船!


    改進型的樓船在船頭加裝了撞針,又長又粗,而且是傾斜往下,隻要和對方的船隻撞在一起,便直接捅破對方的船壁,讓湖水倒灌進艙。


    其次,在甲板上安裝了撞錘,利用鉸鏈和杠杆原理,當對方船隻靠近時,杠杆會將數百斤重的大鐵球甩出去,狠狠地砸在對方船隻上麵,船隻多是木質結構,豈能擋得住大鐵球的襲擊!


    除此之外,樓船上還安裝著大型諸葛連弩,那威力絕對驚人。


    這些是攻擊,對於防禦,樓船上安裝了皮革,耐火,船體上是鐵包木,增加了防禦力和撞擊力。至於船的內部底層,采用隔斷空間,就算船體破了一個大洞進水,有隔斷阻隔,船隻也不會輕易的傾斜。


    除非之外,還有其他的改進,甘寧親自參與了整個改進的過程,他深刻明白這艘改進型樓船的戰鬥力和殺傷力!


    甘寧這邊也準備就緒,隨即號角變換節奏,船隻點燃無數火把,照亮了大麵積的江麵,大夏一方也開始進攻了!


    作為水軍,戰場上自然是在江麵。


    臨近淩晨,霧氣漸漸有消散的跡象,大夏和秦國水軍終於都逼近了對方,相互距離僅剩下五六裏!


    在寬闊的江麵上,兩側黑壓壓的船隻顯得很密集,雙方的將領都閉住了唿吸,因為他們就要開打了!


    隻聽那,戰鼓之聲急促如驚雷,號角之聲沉穩動殺機。船隻撕裂著江麵,讓平靜大江上波浪翻滾。


    秦國祁江營采用箭簇陣進攻,以一艘最龐大的樓船為箭簇,兩翼朝後延伸,直刺夏軍。


    甘寧以號角排兵布陣,而是采用一字長蛇陣,四十艘最先進的樓船一字排開,其他中小型戰船依附兩側,填補大船之間的空缺,故而形成了一條長度在三四裏長的龐大長蛇。


    若是有上帝視覺,從上往下欣賞,會發現秦國的箭簇正射向一字長蛇的身軀。


    秦國的水軍統領名叫畢方。


    他站在最前麵的樓船上,一馬當前,這艘船乃是秦國最龐大、攻擊力最強的樓船,他今晚就要用這艘船,撞碎夏國的船隻,讓夏國知道,誰才是祁江上的霸主!


    眼看著雙方越來越近,即將到弓弩的進攻範圍,就在畢方通知鼓手準備敲鼓為號角,先來一波遠程進攻時,他正準備張嘴,卻猛然聽到對麵的夏軍響起了號角!


    畢方立即冷笑一聲,雙方距離還有三裏,對方響起號角是準備射擊了嗎?


    大秦最優秀的弩床可射擊近兩裏,更遠就是強弩之末了,現在雙方距離這麽遠,大夏是嫌弩箭多,所以要浪費一波嗎?


    隻是沒等畢方冷笑幾聲,一道兇猛的長槍狀箭弩擦身飛過,直接插死了身旁的一名士兵,將其釘在了甲板上。


    刹那間,船上一片死寂。


    緊接著,嗖嗖的破風聲響來,數十道恐怖弩箭飛射而下,嚇得畢方倉皇躲閃,震驚得說不出來話,身上被嚇得一身冷汗都沒有察覺到。


    大夏的弩箭怎麽可能射程這麽遠?


    是的,以前不可能,但碰到蕭銳加係統,就一切都可能了。


    前世北宋時期的“三弓床弩”,其結構是在一個特製的木架子上麵裝上三張大弓,利用三張強弓合並起來的力量發射長箭,所製造出來的這種弓弩發射最強大的力量時,需要八頭牛才能拉動弓弦,故又稱“八牛弩”,三弓床弩的射程可以遠達1500步,約合現在的1500米,是古代射程最遠的弓弩。


    蕭銳豈會放過這種遠距離進攻的神器!開弓所需力量大並非難事,隻需要利用杠杆原理,用絞盤配合著齒輪便可拉開,隻需三四人便可操作。


    秦國不是自詡弓強箭快嗎?此時要教他們好好做人!


    氣勢洶洶的秦國水軍率先受挫,氣得畢方又怕又怒,隨即命令鼓聲通知全軍加速進攻,隻有拉近距離,達到了他們的進攻範圍,才能反壓製對方的強弩!


    甘寧也察覺到了對方的意圖,他冷笑一聲。


    三弓床弩是遠程進攻,而到了中程距離,大夏豈會沒有後手?


    接下來該諸葛連弩登場了!


    大型的諸葛連弩的射程不如三弓床弩,但可以連發十箭,殺傷力更大,攻擊範圍更廣。你秦國以為拉近了距離就能占據優勢了?


    那就要嚐嚐更恐怖的打擊。


    所以當距離拉近,秦國也開始發射他們的弩箭時,他們又震驚的發現,對方的弩箭變多了,密密麻麻!


    恐怖的箭羽如同大雨落下,很多秦軍來不及閃躲,便被射殺。現在這種狀態,誰的箭多,能成覆蓋式,那就能碾壓對方。


    秦國的統領畢方又怒了,他躲在船內,聽著箭簇射在船上的聲音,噠噠噠噠....


    猶如大雨敲打房屋,讓他暴跳如雷。


    “繼續鳴鼓,繼續加快速度,給本將軍狠狠地撞過去!”


    畢方大怒,既然遠中程都被壓製,那就隻能選擇進攻了!總不能近戰還被碾壓吧。


    隻是他忘了,大夏還有火藥沒有用呢。


    火藥配備著投石機,就好比寡婦配鰥夫,那就是太到位了。拋石機適合近中程進攻,一顆顆石球飛起來,砸向了秦國戰船,大船還好些,不會船毀人亡,但中小型的戰船就沒有那麽好運了。


    這些石球並非石頭雕刻而成,而是用水泥製造,先建模,留有裝火藥的中心孔,核心是火藥。中層是填充物,裏麵是鐵蒺藜、貼片,外圍才是水泥。


    拋至時,點燃引線,然後拋出,不管是砸中船隻還是在空中爆開,那威力都非常酸軟。


    就這樣,雙方還沒開始碰撞在一起,大夏的遠中近攻擊,就讓秦國水軍傷亡慘重。


    相比較傷亡,更懵的是秦國士兵,他們都在懷疑,他們遇到的什麽對手,裝備怎麽這麽強!完全喪失了戰鬥的勇氣啊!


    反觀大夏水軍,自信心瞬間上去了。


    這就是蕭銳主抓裝備興軍的原因,以前的大夏也很強,但真要和秦國打,那就是棋逢對手,隻能硬碰硬,那時看的就是士兵的戰鬥力和統帥的謀略了。


    但當裝備碾壓對方時,天平便會傾斜。


    所以蕭銳始終認為,打仗打的應該是裝備戰。


    當雙方的戰船終於撞在了一起時,大夏一方死傷寥寥,但秦國一旁卻已經損兵折將。


    接下來就是近戰交鋒了。


    與此同時,甘寧命令號角吹起,一字長蛇陣開始首尾相連,開始絞殺對方。


    對付一字長蛇陣,打頭打尾都不行,至於打身軀,哼哼,那就更是死路一條。首尾一連包個圈,那就開始絞殺了。蛇的什麽進攻最厲害?纏繞絞殺啊!


    畢方已經被一連串進攻打蒙了,根本沒有察覺自己被包圍,他命令手下將士反擊,秦國的戰船狠狠地撞擊在了大夏的樓船上。


    力的作用是相互,硬碰硬就看誰堅硬了。


    更何況,大夏戰船的船頭還有撞鍾,直接捅破對方的船艙,江水開始倒灌,同時船上的撞錘發射,鐵鏈拉扯著鐵球狠狠地砸在船上,木板瞬間四分五裂,有的鐵球更是砸進了甲板內,砸進了樓船中。


    隨後,大夏將士們鋪上木板,提刀殺向了對方船上,開始了白刃戰。


    與此同時,夏國的小型船隻也開始行動,小船隻能乘坐三四名水兵,看樣子是沒啥作用,被敵軍大船一撞就會側翻,還進攻不了大船,但是小船的機動性靈活啊!他們可以靈活的靠近大船,並在船上裝上火藥包,然後以小船為載體,去撞擊大船並引爆。


    戰船都是木質,再好的木頭也擋不住火藥的威力,這種以小船摧毀大船的方式非常優秀,損失較小,還能換來最大的攻擊。


    為了獲得水戰的勝利,大夏研究了無數進攻方式,遠、中、近程一體,此時終於能一展神威,讓秦國嚐到代價了!


    而接下來的結果就很明顯了,被大夏兵馬包圍的秦軍,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要不是祁江營後續補充的援兵撕開了大夏包圍圈,得以救走一些船隻和士兵,秦國此次進攻的大軍將全軍覆滅!


    當東方的旭日撕破黑暗,天地驟亮,江上的白霧也徹底散去。


    此時江麵上,漂浮的木板、殘船,還有尚未淹沒的船隻。


    秦國水軍逃了,逃迴了大本營,並將所有樓船收歸進水營中,不敢留船在江麵上。


    他們敗得淒慘,損失慘重,這一仗讓祁江營一敗塗地,多年來積攢的戰船毀於一旦。


    反觀大夏,雖然也有損失,但和祁江營相比,那簡直不叫損失!


    甘寧振臂高唿:“陛下萬歲,殿下千歲!”


    士兵們也被感染,大聲唿喊,聲音震天。


    他們用勝利證明了自己,同時給太子殿下登基,送去了最合適的賀禮!


    距離太子殿下登基還有五天!


    所以捷報以八百裏加急快報的方式,不間斷不休息,就算跑死在半途,也要把捷報送迴京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逼我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以並收藏係統逼我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