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朋友嗎?你心裏隻有利,隻有權,哪裏知道什麽叫朋友。”夏初也嗬嗬地笑了笑,“老家夥,你說皇上不仁不義,皇位得之不正,皇上登基的時候你的氣節去哪兒了?曾經三跪九叩唿萬歲的不是你啊?滾迴老家後卻敢扯個‘正義’的大旗造反,你怎麽練得這麽厚的臉皮?”
“什麽扯旗造反?聽不懂。”吳宗淮重又閉上眼睛,“老夫不過迴京來探訪親友,現下已經夠冤屈的了,你莫再亂扣帽子。”
“你挺謹慎啊,你以為我在誘供?”夏初撣了下衣袖,“可能你不知道,如今的西京府衙根本不看口供。若沒有證據,就是要治你的罪我都不答應;有了證據,就是皇上肯饒你我也要殺了你!”
說完,夏初頭也不迴地走了,鐵製的牢門撞出重重的聲響。吳宗淮睜開眼看著重又緊閉的牢門,不屑地冷笑了一聲。
夏初的心情激動而忐忑,吳宗淮落網了,案子很快就能水落石出;也就意味著蔣熙元很快就能出來了,也可以給常青一個交代了。
但時間過了一天又一天,從那個雨夜後又過去了五天。
府衙並沒有開審吳宗淮,蔣熙元沒有放出來,蔣家也沒有解禁。夏初感覺像自己一路狂奔,眼看到終點了,可終點卻忽然消失了。
她追問閔風,閔風隻言簡意賅地說許多大臣在上表追問蔣家一案,請蘇縝速速定案,治蔣家之罪。蘇縝雖然沒有下旨降罪,但之前那些被抓的老臣,除了幾個實在說不清楚自己財產來源的,其他的幾乎都被放了。
夏初一聽就崩潰了:“吳宗淮已經落網了,我那麽多的證據送上去了,怎麽會這樣!”
“吳宗淮被抓的事,沒人知道。”
“為什麽?!”
閔風想了想,覺得要把這些事情與夏初說清楚好麻煩,便道:“皇上自有道理,你且等等就是。”
夏初從閔風這兒問不出什麽來,便幹脆拿了腰牌直接衝進宮找蘇縝去了。
禦書房裏,蘇縝遣去了伺候的宮人。落座後,他給夏初斟了杯茶,遞到她的手裏:“你先別著急,我沒有放棄熙元的意思。事情到這步,我也不可能妥協。”
“那為什麽大人主審的案子的犯人都放了呢?又為什麽不審吳宗淮呢?是不是青城郡那邊還有什麽問題?”
“夏初,我說過這個案子不是那麽簡單,不是你調查清楚了證據就可以結案的。好比一棵樹,你查的事隻是砍掉這棵樹,而現在要做的,是挖出它的根,讓它再也長不出枝丫。”
夏初聽得不是太明白,消化了一會兒才問道:“皇上的意思是,吳宗淮後麵還有人?那樣的話,大人豈不是還要被關很久?”
“不用擔心。”蘇縝看了夏初一會兒,覺得舌根微微發苦,便移開了目光,道,“我現在在等消息,順利的話大概用不了兩天了。”
“順利的話……”夏初喃喃地重複了一下這四個字,非常悲觀地想著如果不順利會怎樣,結果能有多糟糕。
蘇縝垂眸喝了口茶,澀然一笑:“會順利的,你安心等消息就是。”
夏初勉強地彎了彎唇角:“自然。今天是我魯莽了,我沒有別的意思,皇上不要見怪。”
“怎麽會?”蘇縝看了看她,“喝點茶吧,是你喜歡的岩霧,不過新茶已經沒有了,這是去年的陳茶。”
“多謝皇上。”她低頭喝了一口,甘洌中有一點兒苦、一點兒澀,已不是在雲經寺一口吞下時單純的驚豔了。
夏初離開之後,蘇縝一個人慢慢地飲著那壺岩霧茶,直到它越來越涼,越來越苦。安良要端下去再續些熱水,卻被蘇縝攔下了。
“不喝了。以後岩霧茶也不必再進貢了。”他站起身走迴到龍書案坐了下來,“劉起那邊有消息了嗎?”
安良正默默地分析著岩霧茶的這個信息,冷不丁聽蘇縝問話,沒反應過來。蘇縝皺了下眉頭,又問了一遍:“劉起的消息有嗎?”
安良忙道:“迴皇上,劉大人還沒送消息迴來。要是有消息,奴才會立刻來報的。”
蘇縝點了點頭:“禁軍那邊可有漏出什麽風聲去?”
安良趨前幾步,笑道:“皇上好計策,那晚陸嵩陸大人抓完了人又奉命滿京城地跑了一圈,這一迴去陸大人就稱病了。禁衛局連門都不開,自然也漏不出什麽。”
“大臣們有什麽說法?”
“說什麽的都有,聽著倒是都有鼻子有眼的,連鬼神的說法都有。哦,顧大人那邊這幾天都沒出府,說是養傷,怕是被嚇著了。”
蘇縝聽完嗯了一聲,抽了本奏折在手裏翻開,道:“朕倒是喜歡顧遲章這種人,若沒有他這種有賊心沒賊膽卻偏要做賊的,吳宗淮也不會抓得那麽容易。”
安良點頭稱是:“皇上說的是。哦,閔大人那邊倒是有點好消息。”
“什麽?”
“那個殺了孫尤梁的兇手,有眉目了。”
蘇縝讓夏初等,夏初也隻好等。時間在一種膠著的狀態中慢慢地流逝,她覺得每一天都過得特別慢。
蔣熙元那邊她現在不敢去,因為她說不清楚蘇縝的打算,怕徒增了他的憂心。閔風告訴她項青的蹤跡找到了,然後人就不見了,項青究竟會如何她也完全沒有消息。
她不好意思再進宮去問蘇縝,更不敢隨意去打聽這件事。每天心裏堵得連飯都吃不下,隻能埋頭把整個案子整了一遍又一遍,打發時間。
直到那場秋雨後的第八天清晨。
這天夏初很早就醒了,正躺在床上發愁要怎麽熬過這一天,糾結著是否要去看看蔣熙元時,門被敲響了。
夏初披了衣裳起來,房門外站的是幾天不見的閔風。閔風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但神色輕鬆眉間舒展,未等夏初開口便道:“夏姑娘,皇上宣你入宮,鑾殿聽傳。”
夏初的心像是被人猛揪了起來,片刻後又小心地放了下去,有點慌,有點暈。她看了看閔風,深吸了一口,點點頭:“好。”
該來的總算是來了。
鑾殿,是皇宮的核心,更是景國的核心。殿上龍椅坐北朝南,俯視的何止眼前這一方宮宇,何止殿中百十官員。這裏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甚至每一句話,都關係著遼闊江山,關係著蒼生萬民。
景熙元年八月初八,這天的早朝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早朝,說是早朝,倒不如說是一次公審。公審的,是那件沸沸揚揚震動了朝野的謀逆案。
這件案子影響極大,景國朝堂經曆了一次大的換血,臣子的權力被打散重新分配。走了一批老臣,來了一批新人,倒了許多世家,也冒出很多新貴。這起案子的塵埃落定,奠下了景熙帝六十年統治的平穩基石,也迎來了景國百年盛世的開始。
但此時的夏初無法知道這些,她站在殿外,將滿手的汗悄悄地抹在簇新的捕快服上,等著蘇縝傳她入殿。
等了一會兒,就見閔風從廊廡的另一端遠遠地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一個人。夏初不用細看,隻是看那身形便知道是蔣熙元,心騰地一下就提了起來,在嗓子眼蹦個不停。
蔣熙元也早就看見了她,走得越近,臉上笑意越濃。那笑容燦爛得像是來赴她的一個約會,而不是受審一樁與他性命攸關的案子,直讓夏初也不自覺地有了笑容。
到殿門口時,蔣熙元並起兩指放在了自己的唇上,對她擠了下眼睛,然後便跟著閔風走了進去。夏初的臉紅了紅,忍不住低頭一笑。
“什麽扯旗造反?聽不懂。”吳宗淮重又閉上眼睛,“老夫不過迴京來探訪親友,現下已經夠冤屈的了,你莫再亂扣帽子。”
“你挺謹慎啊,你以為我在誘供?”夏初撣了下衣袖,“可能你不知道,如今的西京府衙根本不看口供。若沒有證據,就是要治你的罪我都不答應;有了證據,就是皇上肯饒你我也要殺了你!”
說完,夏初頭也不迴地走了,鐵製的牢門撞出重重的聲響。吳宗淮睜開眼看著重又緊閉的牢門,不屑地冷笑了一聲。
夏初的心情激動而忐忑,吳宗淮落網了,案子很快就能水落石出;也就意味著蔣熙元很快就能出來了,也可以給常青一個交代了。
但時間過了一天又一天,從那個雨夜後又過去了五天。
府衙並沒有開審吳宗淮,蔣熙元沒有放出來,蔣家也沒有解禁。夏初感覺像自己一路狂奔,眼看到終點了,可終點卻忽然消失了。
她追問閔風,閔風隻言簡意賅地說許多大臣在上表追問蔣家一案,請蘇縝速速定案,治蔣家之罪。蘇縝雖然沒有下旨降罪,但之前那些被抓的老臣,除了幾個實在說不清楚自己財產來源的,其他的幾乎都被放了。
夏初一聽就崩潰了:“吳宗淮已經落網了,我那麽多的證據送上去了,怎麽會這樣!”
“吳宗淮被抓的事,沒人知道。”
“為什麽?!”
閔風想了想,覺得要把這些事情與夏初說清楚好麻煩,便道:“皇上自有道理,你且等等就是。”
夏初從閔風這兒問不出什麽來,便幹脆拿了腰牌直接衝進宮找蘇縝去了。
禦書房裏,蘇縝遣去了伺候的宮人。落座後,他給夏初斟了杯茶,遞到她的手裏:“你先別著急,我沒有放棄熙元的意思。事情到這步,我也不可能妥協。”
“那為什麽大人主審的案子的犯人都放了呢?又為什麽不審吳宗淮呢?是不是青城郡那邊還有什麽問題?”
“夏初,我說過這個案子不是那麽簡單,不是你調查清楚了證據就可以結案的。好比一棵樹,你查的事隻是砍掉這棵樹,而現在要做的,是挖出它的根,讓它再也長不出枝丫。”
夏初聽得不是太明白,消化了一會兒才問道:“皇上的意思是,吳宗淮後麵還有人?那樣的話,大人豈不是還要被關很久?”
“不用擔心。”蘇縝看了夏初一會兒,覺得舌根微微發苦,便移開了目光,道,“我現在在等消息,順利的話大概用不了兩天了。”
“順利的話……”夏初喃喃地重複了一下這四個字,非常悲觀地想著如果不順利會怎樣,結果能有多糟糕。
蘇縝垂眸喝了口茶,澀然一笑:“會順利的,你安心等消息就是。”
夏初勉強地彎了彎唇角:“自然。今天是我魯莽了,我沒有別的意思,皇上不要見怪。”
“怎麽會?”蘇縝看了看她,“喝點茶吧,是你喜歡的岩霧,不過新茶已經沒有了,這是去年的陳茶。”
“多謝皇上。”她低頭喝了一口,甘洌中有一點兒苦、一點兒澀,已不是在雲經寺一口吞下時單純的驚豔了。
夏初離開之後,蘇縝一個人慢慢地飲著那壺岩霧茶,直到它越來越涼,越來越苦。安良要端下去再續些熱水,卻被蘇縝攔下了。
“不喝了。以後岩霧茶也不必再進貢了。”他站起身走迴到龍書案坐了下來,“劉起那邊有消息了嗎?”
安良正默默地分析著岩霧茶的這個信息,冷不丁聽蘇縝問話,沒反應過來。蘇縝皺了下眉頭,又問了一遍:“劉起的消息有嗎?”
安良忙道:“迴皇上,劉大人還沒送消息迴來。要是有消息,奴才會立刻來報的。”
蘇縝點了點頭:“禁軍那邊可有漏出什麽風聲去?”
安良趨前幾步,笑道:“皇上好計策,那晚陸嵩陸大人抓完了人又奉命滿京城地跑了一圈,這一迴去陸大人就稱病了。禁衛局連門都不開,自然也漏不出什麽。”
“大臣們有什麽說法?”
“說什麽的都有,聽著倒是都有鼻子有眼的,連鬼神的說法都有。哦,顧大人那邊這幾天都沒出府,說是養傷,怕是被嚇著了。”
蘇縝聽完嗯了一聲,抽了本奏折在手裏翻開,道:“朕倒是喜歡顧遲章這種人,若沒有他這種有賊心沒賊膽卻偏要做賊的,吳宗淮也不會抓得那麽容易。”
安良點頭稱是:“皇上說的是。哦,閔大人那邊倒是有點好消息。”
“什麽?”
“那個殺了孫尤梁的兇手,有眉目了。”
蘇縝讓夏初等,夏初也隻好等。時間在一種膠著的狀態中慢慢地流逝,她覺得每一天都過得特別慢。
蔣熙元那邊她現在不敢去,因為她說不清楚蘇縝的打算,怕徒增了他的憂心。閔風告訴她項青的蹤跡找到了,然後人就不見了,項青究竟會如何她也完全沒有消息。
她不好意思再進宮去問蘇縝,更不敢隨意去打聽這件事。每天心裏堵得連飯都吃不下,隻能埋頭把整個案子整了一遍又一遍,打發時間。
直到那場秋雨後的第八天清晨。
這天夏初很早就醒了,正躺在床上發愁要怎麽熬過這一天,糾結著是否要去看看蔣熙元時,門被敲響了。
夏初披了衣裳起來,房門外站的是幾天不見的閔風。閔風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但神色輕鬆眉間舒展,未等夏初開口便道:“夏姑娘,皇上宣你入宮,鑾殿聽傳。”
夏初的心像是被人猛揪了起來,片刻後又小心地放了下去,有點慌,有點暈。她看了看閔風,深吸了一口,點點頭:“好。”
該來的總算是來了。
鑾殿,是皇宮的核心,更是景國的核心。殿上龍椅坐北朝南,俯視的何止眼前這一方宮宇,何止殿中百十官員。這裏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甚至每一句話,都關係著遼闊江山,關係著蒼生萬民。
景熙元年八月初八,這天的早朝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早朝,說是早朝,倒不如說是一次公審。公審的,是那件沸沸揚揚震動了朝野的謀逆案。
這件案子影響極大,景國朝堂經曆了一次大的換血,臣子的權力被打散重新分配。走了一批老臣,來了一批新人,倒了許多世家,也冒出很多新貴。這起案子的塵埃落定,奠下了景熙帝六十年統治的平穩基石,也迎來了景國百年盛世的開始。
但此時的夏初無法知道這些,她站在殿外,將滿手的汗悄悄地抹在簇新的捕快服上,等著蘇縝傳她入殿。
等了一會兒,就見閔風從廊廡的另一端遠遠地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一個人。夏初不用細看,隻是看那身形便知道是蔣熙元,心騰地一下就提了起來,在嗓子眼蹦個不停。
蔣熙元也早就看見了她,走得越近,臉上笑意越濃。那笑容燦爛得像是來赴她的一個約會,而不是受審一樁與他性命攸關的案子,直讓夏初也不自覺地有了笑容。
到殿門口時,蔣熙元並起兩指放在了自己的唇上,對她擠了下眼睛,然後便跟著閔風走了進去。夏初的臉紅了紅,忍不住低頭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