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宋忠後,南奕迴到誠友書店,陷入沉思。
經此一遭,他突然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樣,一心向道:哪怕成不了仙,也要苟在成仙的路上。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不想見識高階修士眼中之風景,隻在凡世生活,習練內功,已然足矣。
前有燕青雲,不想做散修,不想修垃圾功法讓自己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後有宋忠,連仙門正道都不想入,不想修成長生獨夫,隻欲在凡世暢快瀟灑。
南奕意識到,此世雖是神詭修行界,但大部分人內心深處,還是不想走詭異修仙的路子。
如果世道兇險,必須修行才能保住性命的話,或可硬著頭皮,不得不去詭異修仙。
但此世,大體上還算太平,雖然運氣不好還是會成被殃及的池魚,可至少不是一茬一茬地死人,不必擔心民眾生的還沒死得快。
時至今日,甚至因為城鎮化下人口增長之壓力,倒逼離朝引進蒸汽技術,將原本依托於工匠世家血脈傳承的原始工業化程度,進一步往上推高,興建工廠,解決民眾就業難題。
如果有的選,此世之人,絕不想走詭異修仙之路。
畢竟,問道長生,豈有詭異修仙之理?
眼下,內功草創,初生內力的神異之效,約莫相當於法力之萬一,隻是堪堪能讓武者戰力提高數成罷了。在修士眼中,區區內力,尚且不值一提。
但南奕毫不懷疑,如果自己後續繼續完善內功,將內功心法推演完善至《九陽神功》,乃至更強神效之時,不僅江湖武夫會心動,恐怕不少底層散修,都可能會跑來投奔於他。
屆時,他就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在撅修仙界的牆根。
這正是陶知命曾對南奕說過的,大道獨行,注定了早晚會與其他人進行道爭。
南奕不免有幾分沉吟。
陶知命見狀笑道:“怎麽,你虛了?”
宋忠適才是在書店外,尋了個偏僻地兒和南奕聊。
但這點距離,再是偏僻,於陶知命而言,也跟在耳邊說話沒區別。
陶知命不僅知道了南奕傳內功給宋忠,也知道南奕這會兒是在考慮繼續推演完善內功的事。
被陶知命看破心思,南奕並不在意。
按此世說法,陶知命是他的引路人。但換個世界觀,陶知命就相當於他半個師傅。
身為徒弟,自不會害怕底細被師傅看破。
“怕肯定不帶怕的,隻是難免會想,自己這麽選,是對是錯。”南奕眼珠子一轉,“不如請師兄教我,兩條道途往後走,會有何異同?”
陶知命笑著,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似是有些感慨。
不過他也沒說自己究竟在為何感慨,轉而直接道:“修士行道,即為修行。道途所向,或是循依仙門正道而行,或是以自身天賦神通為基,嚐試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以無相弟子為例,養氣期,可修《小無相妙法》,修持「無相真解」、「無相為相」、「無相妙法」三術。
及至蛻凡,可修《無相秘典》,修持「無相伏」、「無相遁空」、「無相引」三術。
待得築基入內門,可修《無相衍法真經》,修持「無相合」、「無相借法」、「無相萬相」三術。
仙門傳承齊全,九宮術法自成體係。仙門弟子隻要按部就班,就可循依仙門正道,修成泛用性十足的道途架構、法種搭配。
不管後續如何補全法種去蘊養道法神通,道途架構的大概路數,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比如無相弟子,最擅見招拆招、複製粘貼,雖然沒有特別強勢的攻伐神通,卻也沒有明顯短板跟不足,堪稱修行界的萬金油滑子。
隻不過,循依仙門正道,亦步亦趨,前兩境固然順遂,想要晉入煉神反虛境,卻是難之又難,格外看重機緣。
而以自身天賦為主,另辟蹊徑,再不斷完善道途,強弱或許不好說,晉升空間卻相對廣闊。
陶知命給南奕透了個底。
既然術法神通,皆是規則之力的具現,那麽往後修行,自然是從規則走向法則。
但仙門正道,走的人太多,法則權限不夠分。除非本身有所感悟,完善補全法則,自行開辟出新生的法則權限,否則很難牽引現有的法則權限。
南奕聽後,驀地想起了前世看過的,《詭秘之主》。
在詭秘世界,編製數量是固定的,上一個就得退一個,除非另行增加編製;
在其位謀其職,幹什麽位置,就得像什麽位置的人,發展才順利;
單純的靈性再多也隻是小修士,得執掌某個口子的規則與權柄,才能稱宗道祖。
“當然,你不止一個天賦,即便是開辟新道,也不止一條路可走。依托「天子劍」為核心,推演完善內功,聚眾之力以成道,是一條路。”
陶知命繼續說著:“此外,以「全愈」為底,設法參透「永恆明火訣」,融匯兩者,也未嚐不是一個法子。”
南奕深思。
他現在,其實締結有五大法種,分別是「洞真」、「全愈」、「天子劍」、「無相為相」、「無相妙法」。
後兩者,是修行《小無相妙法》,按部就班下,直接締結的法種,分別為複製同步、衍化模擬之效。
可以複製敵方源炁、同步規則之力,進而衍化術法、模擬神效,突出一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隻不過,在養氣期,隻此三個術法,並不好靈活運用。
無相弟子在這一階段,畫風表現實為:任爾術法神異,我自一法破之——複製粘貼,然後術法對轟,兩相抵消,誰也奈何不了誰。
須等到蛻凡期,再多三個術法,實現破法反製、閃避瞬移、索敵定位,才能在鬥法過程中發揮機動性,依靠走位鬥法技巧等占據上風。
待得築基,無相弟子既可以借力共鳴加持己身,還可以強行剪切他人術法奪為己用,更是不再缺乏正麵鬥法的手段。
事實上,南奕雖然選了自辟新道,但也未必完全跳出無相體係的框架。
不提「洞真」取代「無相真解」的位置,走聚眾之道的「天子劍」,在南奕規劃中,也可以向無相弟子築基後修持的「無相合」靠攏,補全法種,衍化出借力之效。
屆時,南奕鬥法,將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
————
經此一遭,他突然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樣,一心向道:哪怕成不了仙,也要苟在成仙的路上。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不想見識高階修士眼中之風景,隻在凡世生活,習練內功,已然足矣。
前有燕青雲,不想做散修,不想修垃圾功法讓自己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後有宋忠,連仙門正道都不想入,不想修成長生獨夫,隻欲在凡世暢快瀟灑。
南奕意識到,此世雖是神詭修行界,但大部分人內心深處,還是不想走詭異修仙的路子。
如果世道兇險,必須修行才能保住性命的話,或可硬著頭皮,不得不去詭異修仙。
但此世,大體上還算太平,雖然運氣不好還是會成被殃及的池魚,可至少不是一茬一茬地死人,不必擔心民眾生的還沒死得快。
時至今日,甚至因為城鎮化下人口增長之壓力,倒逼離朝引進蒸汽技術,將原本依托於工匠世家血脈傳承的原始工業化程度,進一步往上推高,興建工廠,解決民眾就業難題。
如果有的選,此世之人,絕不想走詭異修仙之路。
畢竟,問道長生,豈有詭異修仙之理?
眼下,內功草創,初生內力的神異之效,約莫相當於法力之萬一,隻是堪堪能讓武者戰力提高數成罷了。在修士眼中,區區內力,尚且不值一提。
但南奕毫不懷疑,如果自己後續繼續完善內功,將內功心法推演完善至《九陽神功》,乃至更強神效之時,不僅江湖武夫會心動,恐怕不少底層散修,都可能會跑來投奔於他。
屆時,他就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在撅修仙界的牆根。
這正是陶知命曾對南奕說過的,大道獨行,注定了早晚會與其他人進行道爭。
南奕不免有幾分沉吟。
陶知命見狀笑道:“怎麽,你虛了?”
宋忠適才是在書店外,尋了個偏僻地兒和南奕聊。
但這點距離,再是偏僻,於陶知命而言,也跟在耳邊說話沒區別。
陶知命不僅知道了南奕傳內功給宋忠,也知道南奕這會兒是在考慮繼續推演完善內功的事。
被陶知命看破心思,南奕並不在意。
按此世說法,陶知命是他的引路人。但換個世界觀,陶知命就相當於他半個師傅。
身為徒弟,自不會害怕底細被師傅看破。
“怕肯定不帶怕的,隻是難免會想,自己這麽選,是對是錯。”南奕眼珠子一轉,“不如請師兄教我,兩條道途往後走,會有何異同?”
陶知命笑著,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似是有些感慨。
不過他也沒說自己究竟在為何感慨,轉而直接道:“修士行道,即為修行。道途所向,或是循依仙門正道而行,或是以自身天賦神通為基,嚐試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以無相弟子為例,養氣期,可修《小無相妙法》,修持「無相真解」、「無相為相」、「無相妙法」三術。
及至蛻凡,可修《無相秘典》,修持「無相伏」、「無相遁空」、「無相引」三術。
待得築基入內門,可修《無相衍法真經》,修持「無相合」、「無相借法」、「無相萬相」三術。
仙門傳承齊全,九宮術法自成體係。仙門弟子隻要按部就班,就可循依仙門正道,修成泛用性十足的道途架構、法種搭配。
不管後續如何補全法種去蘊養道法神通,道途架構的大概路數,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比如無相弟子,最擅見招拆招、複製粘貼,雖然沒有特別強勢的攻伐神通,卻也沒有明顯短板跟不足,堪稱修行界的萬金油滑子。
隻不過,循依仙門正道,亦步亦趨,前兩境固然順遂,想要晉入煉神反虛境,卻是難之又難,格外看重機緣。
而以自身天賦為主,另辟蹊徑,再不斷完善道途,強弱或許不好說,晉升空間卻相對廣闊。
陶知命給南奕透了個底。
既然術法神通,皆是規則之力的具現,那麽往後修行,自然是從規則走向法則。
但仙門正道,走的人太多,法則權限不夠分。除非本身有所感悟,完善補全法則,自行開辟出新生的法則權限,否則很難牽引現有的法則權限。
南奕聽後,驀地想起了前世看過的,《詭秘之主》。
在詭秘世界,編製數量是固定的,上一個就得退一個,除非另行增加編製;
在其位謀其職,幹什麽位置,就得像什麽位置的人,發展才順利;
單純的靈性再多也隻是小修士,得執掌某個口子的規則與權柄,才能稱宗道祖。
“當然,你不止一個天賦,即便是開辟新道,也不止一條路可走。依托「天子劍」為核心,推演完善內功,聚眾之力以成道,是一條路。”
陶知命繼續說著:“此外,以「全愈」為底,設法參透「永恆明火訣」,融匯兩者,也未嚐不是一個法子。”
南奕深思。
他現在,其實締結有五大法種,分別是「洞真」、「全愈」、「天子劍」、「無相為相」、「無相妙法」。
後兩者,是修行《小無相妙法》,按部就班下,直接締結的法種,分別為複製同步、衍化模擬之效。
可以複製敵方源炁、同步規則之力,進而衍化術法、模擬神效,突出一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隻不過,在養氣期,隻此三個術法,並不好靈活運用。
無相弟子在這一階段,畫風表現實為:任爾術法神異,我自一法破之——複製粘貼,然後術法對轟,兩相抵消,誰也奈何不了誰。
須等到蛻凡期,再多三個術法,實現破法反製、閃避瞬移、索敵定位,才能在鬥法過程中發揮機動性,依靠走位鬥法技巧等占據上風。
待得築基,無相弟子既可以借力共鳴加持己身,還可以強行剪切他人術法奪為己用,更是不再缺乏正麵鬥法的手段。
事實上,南奕雖然選了自辟新道,但也未必完全跳出無相體係的框架。
不提「洞真」取代「無相真解」的位置,走聚眾之道的「天子劍」,在南奕規劃中,也可以向無相弟子築基後修持的「無相合」靠攏,補全法種,衍化出借力之效。
屆時,南奕鬥法,將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