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重迴1978:致富從挖寶開始 作者:豐澤芳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從供銷社出來,直接進了對麵街上的百貨商店。
裏麵的成品衣服款式比較老舊,而且價格昂貴,一件最便宜的短袖衣服都要三四塊錢,貴的更是十幾二十塊錢。
林舒看了咋舌:“南方的時尚潮流看樣子還沒有影響這裏,你看這樣的款式在我們那兒早就是處理款了,在他們這裏還當當季最新款出售。”
“南方的春風吹到西北這裏,怎麽也需要幾年的時間,你要知道從這裏坐火車去粵省依現在火車的速度要幾天時間。”
一路從樓上逛到樓下,發現沒什麽要買的。
衣服、日用品,他們從家裏帶來了。
百貨大樓的商品,在他們省比這裏的要時尚,完全沒必要在這裏買。
從百貨大樓出來,看著時間還早,兩人就沿街慢慢逛著,別說對於他們這些外地人來說,街道上的風景比百貨大樓好看多了。
路過一個國營農貿市場時,林舒指了指市場大門:“我們去農貿市場看看,看看這裏現在有些什麽特產可以進貨迴去的。”
顧久道:“好,去看看吧。”
剛進農貿市場,林舒就發現道路兩旁擺了不少青紅棗,“顧久你看,這個時節青紅棗上市,這也算是一種水果,不如這次預告訂貨的同時,弄一批棗子迴去?”
顧久走到攤位前,拿了一顆棗看了看,飽滿,個大,正是青紅雜色的時候,也是摘來可以吃的時候。
“大娘,這棗子怎麽賣?”
“三分錢一斤,隨便挑。”大娘劃拉一下麵前的三四個大竹筐棗。
林舒和顧久相視一眼,心裏隻感歎產地的棗子真便宜,如果在他們那兒,說這麽便宜根本就沒有人信。
“大娘,這棗甜不甜?”
“你可以嚐嚐,不甜不要錢。”
林舒拿起兩個棗子,從包裏拿出保溫杯,倒水洗了洗,給了顧久一個,自己嚐了一下。
很脆,也甜。
口感不錯。
大娘聽到他們咀嚼的脆響,笑著問道:“味道怎麽樣?這些棗子可是我們生產隊自產自銷的農產品,要不要來幾斤?”
林舒點了點頭:“我們兩個人吃不了那麽多,就稱兩斤嚐嚐。”
大娘聞言,臉上一喜,從旁邊拿出一個網兜遞給她,“要網兜裝嗎,要這網兜加一分錢。”
林舒接過網兜道了聲謝,“大娘,您是下麵生產隊的人?”
大娘一邊看著他們挑選,一邊迴道:“城外十裏外的槐樹村人。”
林舒不知道槐樹村在哪兒,但不妨礙她和大娘愉快的聊天,“槐樹村啊,離城裏近進城就是方便,你們那兒有很多棗樹嗎?”
“不算多,也就四五千株吧,連成一片,每年從現在這個時間開始慢慢賣棗子,等秋天棗子成熟了,會全部送到合作社。”
大娘很願意在外人麵前說他們槐樹村的好,都不需要林舒多試探,她就竹筒倒豆子似的,能說的全說了。
顧久默默的將這個村子記在心裏,等後天和曾叔一起去瞧瞧是什麽情況?
兩人買了棗子,又往裏走,沒走幾步就發現另一個攤位上擺了兩袋黃澄澄的小米,看攤主的穿著打扮,應該又是下麵村子的村民挑到城裏來自產自銷的。
林想到小米熬的小米粥,家裏人都很喜歡喝,便買了幾十斤,讓顧久扛起直接去了郵電局,準備把幾十斤小米直接郵迴家。
這次出來,他們一路走一路辦事,每到一地買下的特產,隨身帶著不方便,幹脆買了就郵迴去。
從郵電局的路上發現有核桃,兩人又買了半麻袋。
隻是從西北往家裏寄東西,郵費比起物價更貴。
郵電局的工作人員有點不理解,花這麽多郵費隻為郵點農產品。
隻是農產品在本地價格便宜,但到了南方價格已經翻了幾倍,對於林舒他們來說,費這個郵資郵寄迴去值得。
況且,在產地自己親自挑的特產,品質更讓人放心。
從郵電局出來,已經快中午了,路過國營飯店時,聞到裏麵燉羊肉的香味,兩人不由自主的走了進去。
小火慢燉出來的羊肉,原汁原味,香美無比。點一碗燉羊肉,加點紅油辣子、蔥花以及香菜,那股濃鬱的鮮香味對唾液腺的刺激,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抵擋得住的。
顧久和林舒也沒能抵擋住美食的誘惑,兩人點了一碗燉羊肉和一碟黃饃饃。
別說,吃慣了自家的美食,來了外地品嚐當地的美食,換換口味,也是不錯的體驗。
盛夏的西北比省城更熱,正是午飯的時間,店內又沒有電風扇,美食雖好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熱。
“現在全國對電風扇的缺口很大,不知陳飛那邊廠建得怎樣了?”
林舒喝了一碗羊肉湯,嘴是過了癮,但臉上身上的汗水沒少出。
顧久咬了一口黃饃饃,“快了,已經量產,等庫存積攢到一定的量便會向市場推廣。上次打電話,聽他說先給我們兩家各寄了五台風扇過來了,按時間來算,現在家裏應該已經收到了。”
林舒借來飯店的扇子,一邊扇風,一邊看著門外明晃晃的烈日,“待會兒吃完飯,我們也別逛街了,直接迴招待所休息,外麵陽光太烈了。”
顧久點頭:“走了一上午全身都黏乎乎的,迴去洗個澡好好睡一覺。”
林舒這會兒喝了一碗熱湯下肚,渾身差點冒火,對於睡覺幹點什麽,她是一點興致都沒有。
睡覺聽在她耳朵裏真的就是純粹的睡覺。
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林舒趁著空閑,和顧久一起坐最早一班客車出了城。
兩人在半路上選擇一處植被比較茂盛的山腳下了車。
剛下車,林舒就發現路邊的黃土地上長了不少甜根子,也就是甜甘草。
中醫叫甘草。
甘草非常適合在黃土地上生長,而西北這片地的甘草品質上等。
甘草是以味道而得名,最早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上。
甘草根莖長得很深,挖起來非常吃力,今天因為顧久跟了過來,林舒也隻能用藥鋤一鋤一鋤的挖。
隻有趁著他不注意才敢用媒介采集功能。
“這是什麽藥草?”顧久看林舒已經揮舞著鋤頭在挖了,認真打量路邊的植物,他確認不認識。
林舒停下動作,“甘草聽說過嗎?”
“你說這種植物是甘草?”
林舒不說,顧久還真不知道眼前這種植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
“對,它就是甘草,中醫很多藥方都帶有甘草,它可以當藥引子調和藥性,也可以解百藥之毒,減少藥草的毒性。”
顧久看向路邊一大片綠色植物,“這一片都是的?”
這要挖到什麽時候去?
“以甘草為主,其中還夾著一些雜草或其他藥草。”林舒看了看左右腳下的植物。
顧久奪過林舒手裏的鋤頭,“這種體力活交給我,你去周圍瞧瞧,看哪兒還有珍貴的藥草?”
林舒沒有和他爭,挖甘草的活交給了他,告訴他挖甘草的注意事項,“甘草根莖很深,深挖,別挖斷了,我去周圍轉轉,看這一片山區有哪些藥草。”
顧久用力揮舞著鋤頭挖了幾下,說道:“這個時節進山的人,都是要錢不要命的主。”
林舒微微一愣,輕笑出聲,對他的抱怨視而不見,懶得理他。
林舒一路撫過身側的甘草,地下的根直接被收入到了係統,表麵上看不出甘草的根莖已經被收走。
今天的運氣似乎不錯,在一處山坡上發現了十幾株黃芪。
黃芪,可以說是全國的黃芪看西北,西北的黃芪看子洲。
其中子洲黃芪品質最好,也隻有它可以平替人參。
東北參,子洲芪,可不是說說而已。
黃芪的根部可以往地下生長很深,如果單純靠人力采挖是非常不容易的。
好在林舒有係統媒介采集功能,輕輕撫摸植株根中有用的根係已經采集進了係統。
而那些年份較短的根莖,以及太老空了芯的黃芪根部仍然留在地下,還可以繼續生長。
黃芪根莖最佳入藥標準要達到‘金盞銀盤菊花心’,所以人工采挖,有很多根莖會浪費。
而係統的這個采集功能,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點,達不到標準的根莖仍然會留在地下生長。
裏麵的成品衣服款式比較老舊,而且價格昂貴,一件最便宜的短袖衣服都要三四塊錢,貴的更是十幾二十塊錢。
林舒看了咋舌:“南方的時尚潮流看樣子還沒有影響這裏,你看這樣的款式在我們那兒早就是處理款了,在他們這裏還當當季最新款出售。”
“南方的春風吹到西北這裏,怎麽也需要幾年的時間,你要知道從這裏坐火車去粵省依現在火車的速度要幾天時間。”
一路從樓上逛到樓下,發現沒什麽要買的。
衣服、日用品,他們從家裏帶來了。
百貨大樓的商品,在他們省比這裏的要時尚,完全沒必要在這裏買。
從百貨大樓出來,看著時間還早,兩人就沿街慢慢逛著,別說對於他們這些外地人來說,街道上的風景比百貨大樓好看多了。
路過一個國營農貿市場時,林舒指了指市場大門:“我們去農貿市場看看,看看這裏現在有些什麽特產可以進貨迴去的。”
顧久道:“好,去看看吧。”
剛進農貿市場,林舒就發現道路兩旁擺了不少青紅棗,“顧久你看,這個時節青紅棗上市,這也算是一種水果,不如這次預告訂貨的同時,弄一批棗子迴去?”
顧久走到攤位前,拿了一顆棗看了看,飽滿,個大,正是青紅雜色的時候,也是摘來可以吃的時候。
“大娘,這棗子怎麽賣?”
“三分錢一斤,隨便挑。”大娘劃拉一下麵前的三四個大竹筐棗。
林舒和顧久相視一眼,心裏隻感歎產地的棗子真便宜,如果在他們那兒,說這麽便宜根本就沒有人信。
“大娘,這棗甜不甜?”
“你可以嚐嚐,不甜不要錢。”
林舒拿起兩個棗子,從包裏拿出保溫杯,倒水洗了洗,給了顧久一個,自己嚐了一下。
很脆,也甜。
口感不錯。
大娘聽到他們咀嚼的脆響,笑著問道:“味道怎麽樣?這些棗子可是我們生產隊自產自銷的農產品,要不要來幾斤?”
林舒點了點頭:“我們兩個人吃不了那麽多,就稱兩斤嚐嚐。”
大娘聞言,臉上一喜,從旁邊拿出一個網兜遞給她,“要網兜裝嗎,要這網兜加一分錢。”
林舒接過網兜道了聲謝,“大娘,您是下麵生產隊的人?”
大娘一邊看著他們挑選,一邊迴道:“城外十裏外的槐樹村人。”
林舒不知道槐樹村在哪兒,但不妨礙她和大娘愉快的聊天,“槐樹村啊,離城裏近進城就是方便,你們那兒有很多棗樹嗎?”
“不算多,也就四五千株吧,連成一片,每年從現在這個時間開始慢慢賣棗子,等秋天棗子成熟了,會全部送到合作社。”
大娘很願意在外人麵前說他們槐樹村的好,都不需要林舒多試探,她就竹筒倒豆子似的,能說的全說了。
顧久默默的將這個村子記在心裏,等後天和曾叔一起去瞧瞧是什麽情況?
兩人買了棗子,又往裏走,沒走幾步就發現另一個攤位上擺了兩袋黃澄澄的小米,看攤主的穿著打扮,應該又是下麵村子的村民挑到城裏來自產自銷的。
林想到小米熬的小米粥,家裏人都很喜歡喝,便買了幾十斤,讓顧久扛起直接去了郵電局,準備把幾十斤小米直接郵迴家。
這次出來,他們一路走一路辦事,每到一地買下的特產,隨身帶著不方便,幹脆買了就郵迴去。
從郵電局的路上發現有核桃,兩人又買了半麻袋。
隻是從西北往家裏寄東西,郵費比起物價更貴。
郵電局的工作人員有點不理解,花這麽多郵費隻為郵點農產品。
隻是農產品在本地價格便宜,但到了南方價格已經翻了幾倍,對於林舒他們來說,費這個郵資郵寄迴去值得。
況且,在產地自己親自挑的特產,品質更讓人放心。
從郵電局出來,已經快中午了,路過國營飯店時,聞到裏麵燉羊肉的香味,兩人不由自主的走了進去。
小火慢燉出來的羊肉,原汁原味,香美無比。點一碗燉羊肉,加點紅油辣子、蔥花以及香菜,那股濃鬱的鮮香味對唾液腺的刺激,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抵擋得住的。
顧久和林舒也沒能抵擋住美食的誘惑,兩人點了一碗燉羊肉和一碟黃饃饃。
別說,吃慣了自家的美食,來了外地品嚐當地的美食,換換口味,也是不錯的體驗。
盛夏的西北比省城更熱,正是午飯的時間,店內又沒有電風扇,美食雖好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熱。
“現在全國對電風扇的缺口很大,不知陳飛那邊廠建得怎樣了?”
林舒喝了一碗羊肉湯,嘴是過了癮,但臉上身上的汗水沒少出。
顧久咬了一口黃饃饃,“快了,已經量產,等庫存積攢到一定的量便會向市場推廣。上次打電話,聽他說先給我們兩家各寄了五台風扇過來了,按時間來算,現在家裏應該已經收到了。”
林舒借來飯店的扇子,一邊扇風,一邊看著門外明晃晃的烈日,“待會兒吃完飯,我們也別逛街了,直接迴招待所休息,外麵陽光太烈了。”
顧久點頭:“走了一上午全身都黏乎乎的,迴去洗個澡好好睡一覺。”
林舒這會兒喝了一碗熱湯下肚,渾身差點冒火,對於睡覺幹點什麽,她是一點興致都沒有。
睡覺聽在她耳朵裏真的就是純粹的睡覺。
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林舒趁著空閑,和顧久一起坐最早一班客車出了城。
兩人在半路上選擇一處植被比較茂盛的山腳下了車。
剛下車,林舒就發現路邊的黃土地上長了不少甜根子,也就是甜甘草。
中醫叫甘草。
甘草非常適合在黃土地上生長,而西北這片地的甘草品質上等。
甘草是以味道而得名,最早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上。
甘草根莖長得很深,挖起來非常吃力,今天因為顧久跟了過來,林舒也隻能用藥鋤一鋤一鋤的挖。
隻有趁著他不注意才敢用媒介采集功能。
“這是什麽藥草?”顧久看林舒已經揮舞著鋤頭在挖了,認真打量路邊的植物,他確認不認識。
林舒停下動作,“甘草聽說過嗎?”
“你說這種植物是甘草?”
林舒不說,顧久還真不知道眼前這種植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
“對,它就是甘草,中醫很多藥方都帶有甘草,它可以當藥引子調和藥性,也可以解百藥之毒,減少藥草的毒性。”
顧久看向路邊一大片綠色植物,“這一片都是的?”
這要挖到什麽時候去?
“以甘草為主,其中還夾著一些雜草或其他藥草。”林舒看了看左右腳下的植物。
顧久奪過林舒手裏的鋤頭,“這種體力活交給我,你去周圍瞧瞧,看哪兒還有珍貴的藥草?”
林舒沒有和他爭,挖甘草的活交給了他,告訴他挖甘草的注意事項,“甘草根莖很深,深挖,別挖斷了,我去周圍轉轉,看這一片山區有哪些藥草。”
顧久用力揮舞著鋤頭挖了幾下,說道:“這個時節進山的人,都是要錢不要命的主。”
林舒微微一愣,輕笑出聲,對他的抱怨視而不見,懶得理他。
林舒一路撫過身側的甘草,地下的根直接被收入到了係統,表麵上看不出甘草的根莖已經被收走。
今天的運氣似乎不錯,在一處山坡上發現了十幾株黃芪。
黃芪,可以說是全國的黃芪看西北,西北的黃芪看子洲。
其中子洲黃芪品質最好,也隻有它可以平替人參。
東北參,子洲芪,可不是說說而已。
黃芪的根部可以往地下生長很深,如果單純靠人力采挖是非常不容易的。
好在林舒有係統媒介采集功能,輕輕撫摸植株根中有用的根係已經采集進了係統。
而那些年份較短的根莖,以及太老空了芯的黃芪根部仍然留在地下,還可以繼續生長。
黃芪根莖最佳入藥標準要達到‘金盞銀盤菊花心’,所以人工采挖,有很多根莖會浪費。
而係統的這個采集功能,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點,達不到標準的根莖仍然會留在地下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