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沒看中
重迴1978:致富從挖寶開始 作者:豐澤芳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能是春耕結束了的原因,今天趕圩供銷社人頭攢動。
林舒好不容易擠進去買好自己所需的食鹽和肥皂,出來時被擠的不小心撞到了人。
聽到對方輕聲唿疼,林舒趕忙道歉:“對不起,撞疼.咦!”
“林舒!”戚曉芸沒想到撞到她的人是林舒,“你今天怎麽也來了供銷社,來的路上怎麽沒有看見你?”
“我和牛嬸子一起來的,出門的時間比較早。”林舒解釋了一句,看向戚曉芸旁邊的女人,笑著打了個招唿:“李知青。”
李知青和戚曉芸是同一年來的小河生產隊,隻不過李知青吃不了下地的苦,就在小河生產隊找了一個村民嫁了,生了一個男孩,現在已經三歲,小名叫朝朝。
後來知青全部迴城,李知青拋棄了男人和孩子迴了城,而她的男人對她心裏有怨,在孩子麵前也從不掩飾。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從小在爸爸的怨念灌輸下長大,心裏自然也對母親恨之入骨,性格上也偏激又執拗。
林舒記得後來朝朝長大,李知青顧及血脈親情將朝朝安排進了一家市級小企業,但朝朝對母親的恨意從未減少一分。
可能是從小被拋棄有了心理陰影,朝朝一生未婚,一生都過的陰鬱,最後陰鬱成疾,四十歲不到就患癌走了。
朝朝的一生令人唏噓,他就像一個時代造就的產物,一生和悲劇似乎從出生就注定了一樣。
李知青對她笑了笑:“林舒妹子,買了不少東西。”
“隻是買幾塊肥皂。”
“我們也買好了,一起出去。”
三人一起走出供銷社,戚曉芸拉著林舒,“你知道嗎,祝正亮和衛妙住在一起了。”
“啊?他們湊一起去了?”林舒故作驚訝。
其實上輩子衛妙也被祝正亮騙了心又騙了身,等秋後祝正亮家裏就會將他調迴城,而此去就再也沒有迴來過,也沒有和衛妙聯係過。
“對,不過,我聽說他們倆沒有辦證。”戚曉芸真心佩服衛妙的勇氣,不領證敢和一個男人同居。
林舒聽了適時的表現出訝色,其實在農村有幾對夫妻有證,大家都是辦個酒就算成為事實夫妻。
普及結婚扯證是八幾年實施身份證之後,農村不少夫妻才去辦身份證順帶補辦的結婚證。
林舒看著戚曉芸曬得粗糙黝黑的皮膚,問道:“戚知青在我們小河生產隊有沒有喜歡的人?”
戚曉芸聽這話,似乎嚇了一跳,連忙擺手:“我沒有,也沒有打算在小河村結婚。”
林舒:“既然戚知青這麽多年都堅持下來,那就繼續堅持下去。”
戚曉芸有點不好意思,解釋道:“我知道,我並沒有看不起農村人的意思,隻是覺得找男人就得找有共同話題的,要不然一輩雞同鴨講,漫漫歲月怎麽過得下去?”
林舒沒有說什麽,婚姻伴侶每人個選擇的不同,她不好幹擾她的想法。
李知青這時開口道:“我不知道衛妙怎麽想的?嫁給祝正亮一不能幫她幹活,二又不能搬離知青點,吃飯照樣吃的是知青點的大鍋飯,隻不過是睡覺換了個地方,這樣的男人找來有什麽用?”
還給自己增加了懷孕的風險,如果這男人有良心還好,萬一是個沒良心的,那真是得不償失。
她當初找個村子裏的男人,至少嫁給這個男人後,農活基本沒讓她幹過,最多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
像戚曉芸說的,要找個有共同話題的男人,她的男人和自己雖然沒有什麽共同話題,但至少這個男人腰力好,能讓她享受本該妻子能享受到的福利。
林舒和戚曉芸相視一眼,這話說的沒錯,這樣的渣男找來何用?
三人在供銷社門口沒有等多久,牛嬸子和林海燕就找了過來。
一行五人一起出了圩,在迴去的路上,林舒偷偷問林海燕:“最後怎麽樣?那個男人你滿意嗎?”
林海燕眼裏有失望之色,搖了搖頭:“我沒看中,隻是我媽覺得他家條件不錯,以後嫁過去家裏有幾位姐姐幫襯,日子總不會太難過。”
林舒聽了鬆了口氣。
如果換成她,她也看不中那個男人。
“林舒,你覺得那男人怎麽樣?跟我說說你的看法。”
林舒嘻嘻一笑,“你真想聽我的意見?”
林海燕搖晃她的手臂,“說說,我想聽。”
“我覺得從外表上來說,那男人有點貨不對版。”
林海燕懵,“什麽意思?”
林舒嘖了一聲:“那男人說他二十歲,我看他相貌,至少有二十五六,說二十八九三十都有人相信,長得太著急了。”
林海燕聽了捂嘴偷笑,為了不讓前麵的幾人聽見她們嘀咕,小聲道:“或許別人真是二十呢?”
“那也正好說明他家的基因不行,保質期太短!”林舒知道她沒有相中,毒舌起來沒有心理負擔。
“哈哈.”
林海燕笑得前俯後仰。
“你們在笑什麽?說出來也讓我們高興高興。”戚曉芸聽到笑聲,迴過頭來問。
迴到生產隊。
林舒告別牛嬸子等人迴到家,發現家裏隻有劉小娥在家。
“怎麽樣?換了多少錢?”劉小娥一見林舒進家門,就上前去接她的背簍。
“41.”
“你怎麽又敗家?”
母女倆的聲音同時響起。
劉小娥看著簍子裏麵的幾十雞蛋,差點沒心疼的厥過去。
家裏養了幾隻雞,每天兩三個雞蛋是可以撿出來的,這個敗家玩意怎麽就舍得在外麵花錢買蛋。
林舒本想掏41塊錢,結果聽了劉小娥同誌這句敗家,她決定雞蛋錢、食鹽和肥皂的錢都要從41塊裏扣除,“買幾個蛋就是敗家,那你這家也太經不住我敗了。”
“你亂花錢你還有理了?”劉小娥在考慮下次出去是不是要跟著去,免得這位祖宗花錢如流水。
“我沒理。”林舒從兜裏掏出剩下的錢,放到桌上,“你看看村裏誰人能跟您比,別人還在撅著屁股,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在地裏幹活,你卻在家裏數鈔票,就這你就強過村裏百分之九十九當家婦女同誌,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劉小娥想想今天的進賬,心情稍好了點,“這麽多蛋吃到什麽時候去?可能臭了都還沒有吃完。”
“一人一天一個,五十個蛋不出幾天就能造完,哪裏會臭?”
“一人一天一個,你想得美!”劉小娥將雞蛋撿進放了稻殼的籃子裏,“趁這兩天休息,正好明天去看看你姐。”
感謝馮菠蘿醬的月票支持~
林舒好不容易擠進去買好自己所需的食鹽和肥皂,出來時被擠的不小心撞到了人。
聽到對方輕聲唿疼,林舒趕忙道歉:“對不起,撞疼.咦!”
“林舒!”戚曉芸沒想到撞到她的人是林舒,“你今天怎麽也來了供銷社,來的路上怎麽沒有看見你?”
“我和牛嬸子一起來的,出門的時間比較早。”林舒解釋了一句,看向戚曉芸旁邊的女人,笑著打了個招唿:“李知青。”
李知青和戚曉芸是同一年來的小河生產隊,隻不過李知青吃不了下地的苦,就在小河生產隊找了一個村民嫁了,生了一個男孩,現在已經三歲,小名叫朝朝。
後來知青全部迴城,李知青拋棄了男人和孩子迴了城,而她的男人對她心裏有怨,在孩子麵前也從不掩飾。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從小在爸爸的怨念灌輸下長大,心裏自然也對母親恨之入骨,性格上也偏激又執拗。
林舒記得後來朝朝長大,李知青顧及血脈親情將朝朝安排進了一家市級小企業,但朝朝對母親的恨意從未減少一分。
可能是從小被拋棄有了心理陰影,朝朝一生未婚,一生都過的陰鬱,最後陰鬱成疾,四十歲不到就患癌走了。
朝朝的一生令人唏噓,他就像一個時代造就的產物,一生和悲劇似乎從出生就注定了一樣。
李知青對她笑了笑:“林舒妹子,買了不少東西。”
“隻是買幾塊肥皂。”
“我們也買好了,一起出去。”
三人一起走出供銷社,戚曉芸拉著林舒,“你知道嗎,祝正亮和衛妙住在一起了。”
“啊?他們湊一起去了?”林舒故作驚訝。
其實上輩子衛妙也被祝正亮騙了心又騙了身,等秋後祝正亮家裏就會將他調迴城,而此去就再也沒有迴來過,也沒有和衛妙聯係過。
“對,不過,我聽說他們倆沒有辦證。”戚曉芸真心佩服衛妙的勇氣,不領證敢和一個男人同居。
林舒聽了適時的表現出訝色,其實在農村有幾對夫妻有證,大家都是辦個酒就算成為事實夫妻。
普及結婚扯證是八幾年實施身份證之後,農村不少夫妻才去辦身份證順帶補辦的結婚證。
林舒看著戚曉芸曬得粗糙黝黑的皮膚,問道:“戚知青在我們小河生產隊有沒有喜歡的人?”
戚曉芸聽這話,似乎嚇了一跳,連忙擺手:“我沒有,也沒有打算在小河村結婚。”
林舒:“既然戚知青這麽多年都堅持下來,那就繼續堅持下去。”
戚曉芸有點不好意思,解釋道:“我知道,我並沒有看不起農村人的意思,隻是覺得找男人就得找有共同話題的,要不然一輩雞同鴨講,漫漫歲月怎麽過得下去?”
林舒沒有說什麽,婚姻伴侶每人個選擇的不同,她不好幹擾她的想法。
李知青這時開口道:“我不知道衛妙怎麽想的?嫁給祝正亮一不能幫她幹活,二又不能搬離知青點,吃飯照樣吃的是知青點的大鍋飯,隻不過是睡覺換了個地方,這樣的男人找來有什麽用?”
還給自己增加了懷孕的風險,如果這男人有良心還好,萬一是個沒良心的,那真是得不償失。
她當初找個村子裏的男人,至少嫁給這個男人後,農活基本沒讓她幹過,最多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
像戚曉芸說的,要找個有共同話題的男人,她的男人和自己雖然沒有什麽共同話題,但至少這個男人腰力好,能讓她享受本該妻子能享受到的福利。
林舒和戚曉芸相視一眼,這話說的沒錯,這樣的渣男找來何用?
三人在供銷社門口沒有等多久,牛嬸子和林海燕就找了過來。
一行五人一起出了圩,在迴去的路上,林舒偷偷問林海燕:“最後怎麽樣?那個男人你滿意嗎?”
林海燕眼裏有失望之色,搖了搖頭:“我沒看中,隻是我媽覺得他家條件不錯,以後嫁過去家裏有幾位姐姐幫襯,日子總不會太難過。”
林舒聽了鬆了口氣。
如果換成她,她也看不中那個男人。
“林舒,你覺得那男人怎麽樣?跟我說說你的看法。”
林舒嘻嘻一笑,“你真想聽我的意見?”
林海燕搖晃她的手臂,“說說,我想聽。”
“我覺得從外表上來說,那男人有點貨不對版。”
林海燕懵,“什麽意思?”
林舒嘖了一聲:“那男人說他二十歲,我看他相貌,至少有二十五六,說二十八九三十都有人相信,長得太著急了。”
林海燕聽了捂嘴偷笑,為了不讓前麵的幾人聽見她們嘀咕,小聲道:“或許別人真是二十呢?”
“那也正好說明他家的基因不行,保質期太短!”林舒知道她沒有相中,毒舌起來沒有心理負擔。
“哈哈.”
林海燕笑得前俯後仰。
“你們在笑什麽?說出來也讓我們高興高興。”戚曉芸聽到笑聲,迴過頭來問。
迴到生產隊。
林舒告別牛嬸子等人迴到家,發現家裏隻有劉小娥在家。
“怎麽樣?換了多少錢?”劉小娥一見林舒進家門,就上前去接她的背簍。
“41.”
“你怎麽又敗家?”
母女倆的聲音同時響起。
劉小娥看著簍子裏麵的幾十雞蛋,差點沒心疼的厥過去。
家裏養了幾隻雞,每天兩三個雞蛋是可以撿出來的,這個敗家玩意怎麽就舍得在外麵花錢買蛋。
林舒本想掏41塊錢,結果聽了劉小娥同誌這句敗家,她決定雞蛋錢、食鹽和肥皂的錢都要從41塊裏扣除,“買幾個蛋就是敗家,那你這家也太經不住我敗了。”
“你亂花錢你還有理了?”劉小娥在考慮下次出去是不是要跟著去,免得這位祖宗花錢如流水。
“我沒理。”林舒從兜裏掏出剩下的錢,放到桌上,“你看看村裏誰人能跟您比,別人還在撅著屁股,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在地裏幹活,你卻在家裏數鈔票,就這你就強過村裏百分之九十九當家婦女同誌,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劉小娥想想今天的進賬,心情稍好了點,“這麽多蛋吃到什麽時候去?可能臭了都還沒有吃完。”
“一人一天一個,五十個蛋不出幾天就能造完,哪裏會臭?”
“一人一天一個,你想得美!”劉小娥將雞蛋撿進放了稻殼的籃子裏,“趁這兩天休息,正好明天去看看你姐。”
感謝馮菠蘿醬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