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那名弟子不舍師父遺物受損,也根本說不通。
古人重禮,不遵遺令是大不孝的忤逆行徑。那弟子隻是自己不捨得,所以找了這樣的藉口。其它的弟子沒有阻攔,反而將這個說法流傳了下來,更足以說明,長生術對世人的巨大誘惑。畢竟世間,誰想老想死呢?
但湯豆低頭看著這本原冊,更加在意的是,那些莫溫沒有通過‘寫’這個方式所傳遞的信息。
比如,其它人的死亡。
莫溫如果隻是單純地想把信留給湯豆和席文文看,所在才在一開始寫明是留給她們的,那他應該會再加一句“如果有幸看到這些信息的是其它隊伍成員,請轉述或轉交給她們。”
但他沒有提。
這就說明,他知道其它人是不可能看到信了,唯一有可能看到信的隻有席文文和湯豆。
而他在一開始就這樣暗示了其它的隊員已經死亡,但在之後,從來沒有提過那些隊員是怎麽死的,也沒有提自己是怎麽找到了他們,怎麽確定了他們的死亡,甚至根本都沒有提到過這些人。
這並不符合常理。
除非,他知道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會有被人看見。並且簡體字或英文閱讀,對這個人來說並不是什麽難題。
更甚至,這個人是知道反滲入計劃的。
不然在這種境地,莫溫完全可以寫上別人的名字。
比如“親愛的隊友張三、王五,我是莫溫。”或者“爸爸媽媽,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看見。”不論是跟本不存在的隊友,還是寫給早就過世的親人,都能更好地令後來找到這裏的兩個女孩意識到危險。
但他也沒有這麽做。起碼可以確定地說,對方很清楚參加這些計劃的有些什麽人。
甚至莫溫會創建清水觀,也未必是全出於他表露出來的種種考慮。
他恐怕更清楚,如果自己不做,那別人就會做。而那個時候清水觀這個地標,就會變成一個完全的陷阱,而湯豆和席文文則會毫不知情地踏進來。
莫溫用這種方式來暗示剩下的兩人,威脅一直存在,在他呆的那個時間存在,在幾百年後也仍然會存在,對方不會放棄。
那麽這個威脅,應該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勢力,ta或者他們是現代人或者是接受過現代言語教育的人,並且知道或者從誰那裏得到過滲入計劃的相關信息。
這種描述,令湯豆第一個想到了黎川,也許他在這裏發展了自己的力量。但很快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從莫溫的行為中可以看出,存在的這個威脅是一個不那麽聰明的人。如果是黎川,他第一眼就會發現莫溫在做什麽。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
雖然對方先是審閱了信的內容,沒有發現對自己有害的信息,放鬆了警惕。但這樣,也並不足以讓這個人留下這本信。
除非……還有什麽?……
莫溫做了什麽,確保他留下這封信對同伴進行示警?
湯豆凝視著黑夜。許久才重新打開了原冊,飛快地翻到了寫著水氏對門進行了調整的那一段……難道是因為這個?
這些信之所以能保存下來,是因為那個人在信中不隻沒有看到危險,相反,還在信中看到了一線希望。這個‘希望’很可能是信上關於‘門’和水氏的信息。
他打消了毀掉信的念頭,因為在這裏他發現,門是可以調整的。水氏知道怎麽調整。
所以他決定讓這些信息傳送下去。可能在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隻要讓這封信流傳著,有一天看到這信並採取行動的人,會帶他找到他找不到卻想要得到的東西和人。
那麽莫溫是真的沒有找到水氏的行蹤嗎?
湯豆不這麽想。
莫溫雖然在最後一段,說自己一生都在努力,卻始終沒有找到線索。
但湯豆在他對自己後半生的記錄之中,並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尋找門和水氏的記錄。隻寫了他是怎麽幫助那些山中的生靈們。從年頭到年尾,忙的都是這些事。甚至因為太過重複無聊,記錄的頻率都變低了。
這說明,莫溫在中年的時候,就沒有再找過水氏了。也沒有再在找水氏這件事上,進行任何的努力。
那隻有一個可能……他已經知道了水氏在哪裏。但關於門的事情,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麽簡單,所以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有進展,於是他停止下來,把關注點放在了救助上。
最後他寫到“你們會去完成。”也很可能並不隻是抒情,而是明顯的提示——當時不能做的事,當你們看到信的時可以了。
這就是莫溫留下的所有信息。
湯豆靜靜地坐在月夜窗前燈下。
所以,總結了這一切信息之後,那個威脅,當然不可能是黎川。
黎川從來都不需要任何人來幫忙自己完成任何事。
他厭惡所有人,最初會融入人群、召集簇擁者,也不是為了得到幫助,隻是他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大家的喜歡,受到所有人的崇拜與追捧——那就是他給自己預定的人設。那麽優秀又閃耀著光芒。
湯豆突然有些理解他對自己的仇恨。
她造成了黎川的失利。這種失利,打破了黎川的完美形象,毀壞了‘他’那個好看的外殼,使其蒙羞。並在這個他塑造起來的人物上,造成了無法忍受的汙點。而無可忍耐的憤怒使他原形畢露,向她展現出自己最險惡的真麵目。
</br>
古人重禮,不遵遺令是大不孝的忤逆行徑。那弟子隻是自己不捨得,所以找了這樣的藉口。其它的弟子沒有阻攔,反而將這個說法流傳了下來,更足以說明,長生術對世人的巨大誘惑。畢竟世間,誰想老想死呢?
但湯豆低頭看著這本原冊,更加在意的是,那些莫溫沒有通過‘寫’這個方式所傳遞的信息。
比如,其它人的死亡。
莫溫如果隻是單純地想把信留給湯豆和席文文看,所在才在一開始寫明是留給她們的,那他應該會再加一句“如果有幸看到這些信息的是其它隊伍成員,請轉述或轉交給她們。”
但他沒有提。
這就說明,他知道其它人是不可能看到信了,唯一有可能看到信的隻有席文文和湯豆。
而他在一開始就這樣暗示了其它的隊員已經死亡,但在之後,從來沒有提過那些隊員是怎麽死的,也沒有提自己是怎麽找到了他們,怎麽確定了他們的死亡,甚至根本都沒有提到過這些人。
這並不符合常理。
除非,他知道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會有被人看見。並且簡體字或英文閱讀,對這個人來說並不是什麽難題。
更甚至,這個人是知道反滲入計劃的。
不然在這種境地,莫溫完全可以寫上別人的名字。
比如“親愛的隊友張三、王五,我是莫溫。”或者“爸爸媽媽,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看見。”不論是跟本不存在的隊友,還是寫給早就過世的親人,都能更好地令後來找到這裏的兩個女孩意識到危險。
但他也沒有這麽做。起碼可以確定地說,對方很清楚參加這些計劃的有些什麽人。
甚至莫溫會創建清水觀,也未必是全出於他表露出來的種種考慮。
他恐怕更清楚,如果自己不做,那別人就會做。而那個時候清水觀這個地標,就會變成一個完全的陷阱,而湯豆和席文文則會毫不知情地踏進來。
莫溫用這種方式來暗示剩下的兩人,威脅一直存在,在他呆的那個時間存在,在幾百年後也仍然會存在,對方不會放棄。
那麽這個威脅,應該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勢力,ta或者他們是現代人或者是接受過現代言語教育的人,並且知道或者從誰那裏得到過滲入計劃的相關信息。
這種描述,令湯豆第一個想到了黎川,也許他在這裏發展了自己的力量。但很快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從莫溫的行為中可以看出,存在的這個威脅是一個不那麽聰明的人。如果是黎川,他第一眼就會發現莫溫在做什麽。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
雖然對方先是審閱了信的內容,沒有發現對自己有害的信息,放鬆了警惕。但這樣,也並不足以讓這個人留下這本信。
除非……還有什麽?……
莫溫做了什麽,確保他留下這封信對同伴進行示警?
湯豆凝視著黑夜。許久才重新打開了原冊,飛快地翻到了寫著水氏對門進行了調整的那一段……難道是因為這個?
這些信之所以能保存下來,是因為那個人在信中不隻沒有看到危險,相反,還在信中看到了一線希望。這個‘希望’很可能是信上關於‘門’和水氏的信息。
他打消了毀掉信的念頭,因為在這裏他發現,門是可以調整的。水氏知道怎麽調整。
所以他決定讓這些信息傳送下去。可能在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隻要讓這封信流傳著,有一天看到這信並採取行動的人,會帶他找到他找不到卻想要得到的東西和人。
那麽莫溫是真的沒有找到水氏的行蹤嗎?
湯豆不這麽想。
莫溫雖然在最後一段,說自己一生都在努力,卻始終沒有找到線索。
但湯豆在他對自己後半生的記錄之中,並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尋找門和水氏的記錄。隻寫了他是怎麽幫助那些山中的生靈們。從年頭到年尾,忙的都是這些事。甚至因為太過重複無聊,記錄的頻率都變低了。
這說明,莫溫在中年的時候,就沒有再找過水氏了。也沒有再在找水氏這件事上,進行任何的努力。
那隻有一個可能……他已經知道了水氏在哪裏。但關於門的事情,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麽簡單,所以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有進展,於是他停止下來,把關注點放在了救助上。
最後他寫到“你們會去完成。”也很可能並不隻是抒情,而是明顯的提示——當時不能做的事,當你們看到信的時可以了。
這就是莫溫留下的所有信息。
湯豆靜靜地坐在月夜窗前燈下。
所以,總結了這一切信息之後,那個威脅,當然不可能是黎川。
黎川從來都不需要任何人來幫忙自己完成任何事。
他厭惡所有人,最初會融入人群、召集簇擁者,也不是為了得到幫助,隻是他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大家的喜歡,受到所有人的崇拜與追捧——那就是他給自己預定的人設。那麽優秀又閃耀著光芒。
湯豆突然有些理解他對自己的仇恨。
她造成了黎川的失利。這種失利,打破了黎川的完美形象,毀壞了‘他’那個好看的外殼,使其蒙羞。並在這個他塑造起來的人物上,造成了無法忍受的汙點。而無可忍耐的憤怒使他原形畢露,向她展現出自己最險惡的真麵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