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件事說到如今,已明明是與五姑娘無關了,盛大人卻始終不肯鬆口。奴卻要鬥膽問盛大人一句了。你言語之中,句句無端認定了淩詒和是冤枉的,分明已是存私。為私情冤枉良民,這就是你的為官之道嗎?你就是這樣迴報陛下的信重嗎?”
說著冷笑:“你今日把人放了還好,若你固執己見,非要把這樁事栽贓到五姑娘身上,可不要怪皇後娘娘與你把這官司打到陛下麵前去!要請陛下主持公道了!那你可要去與陛下說說清楚,小小一個萬裏之外長大的弱小女子,是為了什麽深仇大恨,要千裏奔襲莫明殺了清水觀滿門!難道你要說,是鬼上身不成?”
說著他看向一邊的國公府大公子:“正好,大公子在這裏,來請大公子說一說。他既然幫五姑娘治了傷,吊著這條命,有沒有鬼上身是再清楚不過了。”
盛喻一言不發,看向大公子,見對方並沒有給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顯然是怒極,可也確實有些茫然,如果真是湯豆,那確實得有動機。
內官看了看他的神色,隨後口風一轉“其實,朝中上下,誰不知道淩大人與知非子情同父子?可你咬著一個無辜女子,於還淩大人清白有何益處?你把這麽一個無關人氏做嫌犯呈遞上去,又半點證據都拿不出來,合理的說法都沒有。就不怕被人笑死嗎?”
盛喻強令自己冷靜了下來,看了看湯豆……最後隻沉著臉,說了一句“這件事還沒有完。我總能找到證據的!”拂袖而去。
但走到國公府大公子身邊陡然停下步子,隻問他“你也以為是淩大人犯下此大案?”
大公子垂眸沒有迴答,是或者不是,隻是說:“他不是奸惡之徒。”
盛喻表情微微緩和了些,隨後說:“鑒天司監本該由大公子才能勝任。但大公子身體不便,如今實在無人可用,以至於司中竟一個懂得術法的人也沒有了。萬一遇到些……”
大公子坦然道:“在所不辭。”
他微微嘆氣,對著大公子禮一禮,冷冷地掃了湯豆一眼之後,這才轉身大步走了。
內官慢騰騰站起身,雙手攏袖隻淡笑著看著他的背影。
等他走了,下台階來向大公子禮一禮,又向湯豆一禮。對湯豆說:“您那個小丫頭還昏著呢。其它人麽……”隻是微微嘆氣。
那就是一個也沒活下來的意思。
湯豆怔了怔,想到宋嫫和家將們,眼睛發熱。隻掩飾說:“多謝大人。”聲音虛弱極了。剛才那些說話,對現在的她來說,實在是太費力氣,現在有些支撐不住了。
內官推讓:“不敢。奴這也沒做什麽。”
湯豆想說一句謝娘娘的話,但也沒有力氣。
內官示意她不用再說:“娘娘知道的。”說著往大公子看“那我就五姑娘送迴去……”
一直沒說話的大公子伸伸手,讓隨從扶著自己站起來,打斷他的話,說“她拜了淩詒和為師,不論是不是倉促而成,事出有因。拜了就是拜了。再說,師門兇案到底是何內情,誰也不得而知,案即未斷,是不是叛逆便先按下不提。是以,她還算做是清水觀的弟子。傷即沒有好,自然還是得由師門來照看,沒有這時候不顧人命,遣迴家去的道理。”
內官眼神有些閃爍。
大公子問:“難道大人信不過我嗎?”
內官連忙說:“不敢。大公子從來正直無私。”這句話到是說得真心實意。
雖然大公子對盛喻的態度可以說是很友善,但現在對這邊也似乎並不念什麽怨氣,不然治傷救人不會這麽盡力。
大公子聽了,沒有再說,隻是表情沉靜,扭頭看向湯豆“你的傷不是小事,絕不能怠慢。等病好些再返家去。也省得你母親操心。我會叫人往你公良府送信,幫你報個平安,之後也讓你母親過來探病,反正觀裏一時也迴不去,總歸是呆在城裏的,來去兩相便宜。”
湯豆虛弱地點點頭“多謝二師叔。”
大公子點點頭,兩邊這就算是認了。
湯豆也知道,現在除了大公子,估計也沒人能治她的傷。
清水觀雖然還有一個老三,但一早小道士就說了,老三行蹤不明一直在外行走,不曾迴來過。
其實。這位大公子不說認她為清水觀弟子的話,她為了看莫溫留在盒子裏的東西,也是要賴在清水觀的。
再說,淩詒和死前還有什麽未盡之事,隻能從他常居之處來查證,他沒有父母,自幼是在清水觀長大,自然不會有家眷來收他的遺物,現在大公子也說,還沒有坐實了他就是叛徒,那他遺物、居住處,清水觀的人去查看是明正言順。就算鑒天司阻攔她,也不會攔大公子。
既然說好了,內官便帶著人迴宮裏復命去了。
大公子這邊,著人先去公良府送信,隨後便著人將還在昏睡的春夏帶上,又把原被扣壓的一些湯豆隨身的東西也都取迴。便浩浩蕩蕩地帶她們離開了鑒天司。
出了大門,便有個內官在門口守著,進到大公子的車出來,上前來問。說是替那麽殿下來打聽情況“自己還不好,卻還是擔憂著這一位的安危。”
湯豆確定文文還活著之後便有些昏沉。將睡將醒的,精神非常不濟。也聽不清說了些什麽。
</br>
說著冷笑:“你今日把人放了還好,若你固執己見,非要把這樁事栽贓到五姑娘身上,可不要怪皇後娘娘與你把這官司打到陛下麵前去!要請陛下主持公道了!那你可要去與陛下說說清楚,小小一個萬裏之外長大的弱小女子,是為了什麽深仇大恨,要千裏奔襲莫明殺了清水觀滿門!難道你要說,是鬼上身不成?”
說著他看向一邊的國公府大公子:“正好,大公子在這裏,來請大公子說一說。他既然幫五姑娘治了傷,吊著這條命,有沒有鬼上身是再清楚不過了。”
盛喻一言不發,看向大公子,見對方並沒有給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顯然是怒極,可也確實有些茫然,如果真是湯豆,那確實得有動機。
內官看了看他的神色,隨後口風一轉“其實,朝中上下,誰不知道淩大人與知非子情同父子?可你咬著一個無辜女子,於還淩大人清白有何益處?你把這麽一個無關人氏做嫌犯呈遞上去,又半點證據都拿不出來,合理的說法都沒有。就不怕被人笑死嗎?”
盛喻強令自己冷靜了下來,看了看湯豆……最後隻沉著臉,說了一句“這件事還沒有完。我總能找到證據的!”拂袖而去。
但走到國公府大公子身邊陡然停下步子,隻問他“你也以為是淩大人犯下此大案?”
大公子垂眸沒有迴答,是或者不是,隻是說:“他不是奸惡之徒。”
盛喻表情微微緩和了些,隨後說:“鑒天司監本該由大公子才能勝任。但大公子身體不便,如今實在無人可用,以至於司中竟一個懂得術法的人也沒有了。萬一遇到些……”
大公子坦然道:“在所不辭。”
他微微嘆氣,對著大公子禮一禮,冷冷地掃了湯豆一眼之後,這才轉身大步走了。
內官慢騰騰站起身,雙手攏袖隻淡笑著看著他的背影。
等他走了,下台階來向大公子禮一禮,又向湯豆一禮。對湯豆說:“您那個小丫頭還昏著呢。其它人麽……”隻是微微嘆氣。
那就是一個也沒活下來的意思。
湯豆怔了怔,想到宋嫫和家將們,眼睛發熱。隻掩飾說:“多謝大人。”聲音虛弱極了。剛才那些說話,對現在的她來說,實在是太費力氣,現在有些支撐不住了。
內官推讓:“不敢。奴這也沒做什麽。”
湯豆想說一句謝娘娘的話,但也沒有力氣。
內官示意她不用再說:“娘娘知道的。”說著往大公子看“那我就五姑娘送迴去……”
一直沒說話的大公子伸伸手,讓隨從扶著自己站起來,打斷他的話,說“她拜了淩詒和為師,不論是不是倉促而成,事出有因。拜了就是拜了。再說,師門兇案到底是何內情,誰也不得而知,案即未斷,是不是叛逆便先按下不提。是以,她還算做是清水觀的弟子。傷即沒有好,自然還是得由師門來照看,沒有這時候不顧人命,遣迴家去的道理。”
內官眼神有些閃爍。
大公子問:“難道大人信不過我嗎?”
內官連忙說:“不敢。大公子從來正直無私。”這句話到是說得真心實意。
雖然大公子對盛喻的態度可以說是很友善,但現在對這邊也似乎並不念什麽怨氣,不然治傷救人不會這麽盡力。
大公子聽了,沒有再說,隻是表情沉靜,扭頭看向湯豆“你的傷不是小事,絕不能怠慢。等病好些再返家去。也省得你母親操心。我會叫人往你公良府送信,幫你報個平安,之後也讓你母親過來探病,反正觀裏一時也迴不去,總歸是呆在城裏的,來去兩相便宜。”
湯豆虛弱地點點頭“多謝二師叔。”
大公子點點頭,兩邊這就算是認了。
湯豆也知道,現在除了大公子,估計也沒人能治她的傷。
清水觀雖然還有一個老三,但一早小道士就說了,老三行蹤不明一直在外行走,不曾迴來過。
其實。這位大公子不說認她為清水觀弟子的話,她為了看莫溫留在盒子裏的東西,也是要賴在清水觀的。
再說,淩詒和死前還有什麽未盡之事,隻能從他常居之處來查證,他沒有父母,自幼是在清水觀長大,自然不會有家眷來收他的遺物,現在大公子也說,還沒有坐實了他就是叛徒,那他遺物、居住處,清水觀的人去查看是明正言順。就算鑒天司阻攔她,也不會攔大公子。
既然說好了,內官便帶著人迴宮裏復命去了。
大公子這邊,著人先去公良府送信,隨後便著人將還在昏睡的春夏帶上,又把原被扣壓的一些湯豆隨身的東西也都取迴。便浩浩蕩蕩地帶她們離開了鑒天司。
出了大門,便有個內官在門口守著,進到大公子的車出來,上前來問。說是替那麽殿下來打聽情況“自己還不好,卻還是擔憂著這一位的安危。”
湯豆確定文文還活著之後便有些昏沉。將睡將醒的,精神非常不濟。也聽不清說了些什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