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雖然說明了那些孤魂之所以會出現來找她,是因為辨別出了她是同類。
但也有了更無法解釋的問題——明明她是一個大幾百年後的人!
她發現,自己似乎是看到了更多的真相,可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更大的疑惑。
比如,自己身上到底有什麽秘密?
再比如,湯家在這一切事端之中,是不是扮演著她不知道的角色?
更甚至,到了現代時,人與龐郎人到底誰的比例占了大頭?又是因為什麽,導致了最後的災難。
等等等等,這樣的疑問,許多許多。
她即理不出頭緒,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節。
她更不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怎麽麵對昔日好友……明明席文文什麽壞事也沒有做過,她那麽好……自己不可能把她當成仇敵。
道士見她盯著那些印記出神,有些意外,問她:“你看得見嗎?”他也隻是在剛結完印之後,印子最明顯的時候,能看見一小會兒。但他看湯豆的眼神,分明比他看得更清楚。
湯豆聞聲抬頭看向道士。
在道士之前結印的時候,她就看到,他身上隱隱有別的樣貌——那是身形龐大的意識體,偏要屈居於相對矮小的身軀之中不得不蜷縮起來的樣子。
見她不說話,道士隻是自我解嘲“我看不見,隻能隱約感覺到一些。師父說是我天賦不好。”說完見她沒有和自己說話的意思,紅著臉也不再多言,隻是站在她前麵,手中結印,嘴裏低頌。
湯豆聽了幾句,他念的頌是‘祝語’,就是為她祈福的意思。
但他借力的對象與湯白鶴教湯豆的不同。
湯白鶴教湯豆的是‘著八方英靈’,而這個道士用的是‘恭祈諸方神佛’。
湯白鶴以前說過,所謂的‘頌語’‘結印’這一整套,就是向別的不可見的力量借力的意思。讓它們幫自己辦事。
但同是借力,‘著’有喝令的意味,‘恭、祈’這兩個字明顯則更有求人的意味。
湯豆記得,自己有一次和湯白鶴出去玩,湯白鶴順手幫別人辦什麽事兒的時候,所念的詞,和道士的也不一樣,更是另外一套了。
湯白鶴自己念的是‘恭請歷代師祖’,湯豆有問過,為什麽頌詞不一樣。
湯白鶴說,大家都是借力,借的卻未必是相同的力了,像她自己借的,就是觀中歷代道祖的力。
懂行的人一聽,就知道她這一派是有來歷的,不是□□‘公司’,能用這種頌的道觀,起碼存在了百年往上,還出過不止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這些人物足夠地牛,才能死而不滅,供後輩借力沿用到今。
湯豆以為稱唿不同,就是借了不同的力。湯白鶴也說不是。
還打了個比方,說“你爸爸在家,你媽是不是老連名帶姓地叫他,使喚他端個茶、切個瓜?但他的下屬們,就不會叫他名字,要尊稱一聲‘院長’,‘請院長’簽個字,蓋個章什麽的。還有時候呢,有些嘴甜的小姑娘還會誇張一點,叫一聲‘湯大帥哥’,號稱他是自己的‘愛豆’,自己是他的迷妹,請他幫忙辦事,但這些,不都叫你爸嗎?叫同一個人嗎。”
笑著調侃說“你爸是什麽大明星,大愛豆嗎?不是吧。我們有時候稱某些力量為‘神佛’和這是一樣的道理。它們真是神佛嗎?當然不是。雜亂的精神力量而已。”新時代的女道士,嘴裏新詞特別多。
甚至對於這些請神佛的,湯白鶴最看不起了,曾說:“什麽恭請神佛呀,你聽,連個明確的對象都沒有,有點誰聽到了這句馬屁,就是在叫誰的意思。這不和大馬路上,跑來跑去拖著路人叫‘帥哥’,求著別人幫自己辦事,是一樣的嗎?丟人現眼。”
道士作完,見湯豆盯著自己出神,有點不好意思。說“我道號無為,居於清水觀,這次是出門幫師父拜訪舊友經過此地。”
湯豆迴過了神,心裏一動,清水觀她當然知道。
如果沒錯的話,賀知意放的影像中,二叔就是在那裏出事。
據賀知意的說明,清水觀存在了不止百年,當時賀知意的原話是‘清水古觀發現有異’通知了外界,沒有人相信他們的話,隻有湯白鶴‘隻身前往’,最後事發。
那麽自己完全可以從清水觀為起點,一點一點地去抽絲剝繭尋找所有疑問的答案呀!
有了這個主意,原本萎靡的心情一下便振作起來。自己真的太傻了,如果不是送到眼前,這麽大的線索都沒有想到。
精神好了,拉著無為道長纏問了半天。還跑出去,和徐娘子說,一定要去清水觀去看看。
無為因為她能看得見顯形的印子,也很有些心動,再三地和徐娘子說,如果是真的能看清,那像這樣的天賦是極為難得的,就是他師父當年也都沒這樣的本事。說自己會立刻寫信給師父,請徐娘子帶女兒一定要見師父一麵。
徐娘子見道士才來,女兒就能下地走連精神也好起來,自然是巴不得女兒肯到道觀去。
去了能見見觀主又是再好也沒有了。清水觀盛名在外,連今上都對他們十分客氣。別說隻是讓女兒去看看,隻要人能治好,恨不得讓女兒就在那種風水寶地住下才好呢。這麽想著,連忙答應:“清水觀就在京都郊野。剛好今年她父親生辰也快到了,我們左右也是要返迴京都去的。就請無為道長和我們一路去吧,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
</br>
但也有了更無法解釋的問題——明明她是一個大幾百年後的人!
她發現,自己似乎是看到了更多的真相,可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更大的疑惑。
比如,自己身上到底有什麽秘密?
再比如,湯家在這一切事端之中,是不是扮演著她不知道的角色?
更甚至,到了現代時,人與龐郎人到底誰的比例占了大頭?又是因為什麽,導致了最後的災難。
等等等等,這樣的疑問,許多許多。
她即理不出頭緒,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節。
她更不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怎麽麵對昔日好友……明明席文文什麽壞事也沒有做過,她那麽好……自己不可能把她當成仇敵。
道士見她盯著那些印記出神,有些意外,問她:“你看得見嗎?”他也隻是在剛結完印之後,印子最明顯的時候,能看見一小會兒。但他看湯豆的眼神,分明比他看得更清楚。
湯豆聞聲抬頭看向道士。
在道士之前結印的時候,她就看到,他身上隱隱有別的樣貌——那是身形龐大的意識體,偏要屈居於相對矮小的身軀之中不得不蜷縮起來的樣子。
見她不說話,道士隻是自我解嘲“我看不見,隻能隱約感覺到一些。師父說是我天賦不好。”說完見她沒有和自己說話的意思,紅著臉也不再多言,隻是站在她前麵,手中結印,嘴裏低頌。
湯豆聽了幾句,他念的頌是‘祝語’,就是為她祈福的意思。
但他借力的對象與湯白鶴教湯豆的不同。
湯白鶴教湯豆的是‘著八方英靈’,而這個道士用的是‘恭祈諸方神佛’。
湯白鶴以前說過,所謂的‘頌語’‘結印’這一整套,就是向別的不可見的力量借力的意思。讓它們幫自己辦事。
但同是借力,‘著’有喝令的意味,‘恭、祈’這兩個字明顯則更有求人的意味。
湯豆記得,自己有一次和湯白鶴出去玩,湯白鶴順手幫別人辦什麽事兒的時候,所念的詞,和道士的也不一樣,更是另外一套了。
湯白鶴自己念的是‘恭請歷代師祖’,湯豆有問過,為什麽頌詞不一樣。
湯白鶴說,大家都是借力,借的卻未必是相同的力了,像她自己借的,就是觀中歷代道祖的力。
懂行的人一聽,就知道她這一派是有來歷的,不是□□‘公司’,能用這種頌的道觀,起碼存在了百年往上,還出過不止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這些人物足夠地牛,才能死而不滅,供後輩借力沿用到今。
湯豆以為稱唿不同,就是借了不同的力。湯白鶴也說不是。
還打了個比方,說“你爸爸在家,你媽是不是老連名帶姓地叫他,使喚他端個茶、切個瓜?但他的下屬們,就不會叫他名字,要尊稱一聲‘院長’,‘請院長’簽個字,蓋個章什麽的。還有時候呢,有些嘴甜的小姑娘還會誇張一點,叫一聲‘湯大帥哥’,號稱他是自己的‘愛豆’,自己是他的迷妹,請他幫忙辦事,但這些,不都叫你爸嗎?叫同一個人嗎。”
笑著調侃說“你爸是什麽大明星,大愛豆嗎?不是吧。我們有時候稱某些力量為‘神佛’和這是一樣的道理。它們真是神佛嗎?當然不是。雜亂的精神力量而已。”新時代的女道士,嘴裏新詞特別多。
甚至對於這些請神佛的,湯白鶴最看不起了,曾說:“什麽恭請神佛呀,你聽,連個明確的對象都沒有,有點誰聽到了這句馬屁,就是在叫誰的意思。這不和大馬路上,跑來跑去拖著路人叫‘帥哥’,求著別人幫自己辦事,是一樣的嗎?丟人現眼。”
道士作完,見湯豆盯著自己出神,有點不好意思。說“我道號無為,居於清水觀,這次是出門幫師父拜訪舊友經過此地。”
湯豆迴過了神,心裏一動,清水觀她當然知道。
如果沒錯的話,賀知意放的影像中,二叔就是在那裏出事。
據賀知意的說明,清水觀存在了不止百年,當時賀知意的原話是‘清水古觀發現有異’通知了外界,沒有人相信他們的話,隻有湯白鶴‘隻身前往’,最後事發。
那麽自己完全可以從清水觀為起點,一點一點地去抽絲剝繭尋找所有疑問的答案呀!
有了這個主意,原本萎靡的心情一下便振作起來。自己真的太傻了,如果不是送到眼前,這麽大的線索都沒有想到。
精神好了,拉著無為道長纏問了半天。還跑出去,和徐娘子說,一定要去清水觀去看看。
無為因為她能看得見顯形的印子,也很有些心動,再三地和徐娘子說,如果是真的能看清,那像這樣的天賦是極為難得的,就是他師父當年也都沒這樣的本事。說自己會立刻寫信給師父,請徐娘子帶女兒一定要見師父一麵。
徐娘子見道士才來,女兒就能下地走連精神也好起來,自然是巴不得女兒肯到道觀去。
去了能見見觀主又是再好也沒有了。清水觀盛名在外,連今上都對他們十分客氣。別說隻是讓女兒去看看,隻要人能治好,恨不得讓女兒就在那種風水寶地住下才好呢。這麽想著,連忙答應:“清水觀就在京都郊野。剛好今年她父親生辰也快到了,我們左右也是要返迴京都去的。就請無為道長和我們一路去吧,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
</br>